Workflow
海外业务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跌超9%,二季度少赚121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0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89%,较去年同期减少121亿元 [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降75.6%,从152亿元降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从25.1%降至5.7% [8]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51.5%,增加77亿元 [8] - 新业务板块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亏损同比扩大43.1%至19亿元 [11] 股价市场反应 - 业绩发布次日早盘港股下挫超9% [1] - 人民币柜台股价下跌10.07%至96.5元 [2] - 港股报价105.1港元,跌幅9.63% [2] 竞争环境与战略应对 - 管理层将利润下滑归因于行业非理性竞争及海外业务成本增加 [2][3] - 公司通过增加激励措施保持配送服务领先地位,预计短期竞争持续影响财务表现 [2][4] -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用于应对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激烈竞争 [8] - 管理层强调"不惜代价赢得竞争",通过投入捍卫市场领先地位并强化长期竞争力 [8] - 公司坚决反对内卷,专注保证优质供给、稳定履约和合理价格 [9] 国际化业务进展 - 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中东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进入卡塔尔市场 [11] - 计划数月内进入巴西市场,目前正在进行市场调研和团队组建 [11] - Keeta设定10年内实现1000亿美元Run rate GMV的目标,时间节点为2033年5月 [12] - 在巴西与滴滴旗下99Food存在相互诉讼,涉及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争议 [12] 业务结构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5.65%,总资产收益率(ROA)为3.18% [2] - 毛利率为35.22%,净利率为5.84%,负债率为44.19% [2] - 2025年预期收入3898亿元,同比增长15.5%;预期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美团跌超9%,二季度少赚121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0: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 [1]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滑89%,较去年同期减少121亿元 [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152亿元减少至37亿元,同比下降75.6%,经营利润率从25.1%下降至5.7% [5]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激增51.5%,较去年同期多支出77亿元 [5] 股价市场反应 - 业绩发布次日早盘,美团港股股价下挫超9% [1] - 股价具体表现为105.100港元,下跌11.200港元,跌幅达9.63% [2] 竞争环境与公司策略 - 利润下滑主要归因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需采取更高激励措施以保持配送服务领先地位 [2] - 管理层将核心业务利润下降归因为“非理性竞争影响”,并预计短期市场竞争将持续对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3] - 公司管理层强调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有计划地增加投入以捍卫市场领先地位并强化长期竞争力 [5] - 公司CEO表示坚决反对内卷,将专注于保证优质供给、稳定履约和合理价格来巩固市场地位 [4][6] 新业务与国际化进展 - 新业务板块二季度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但亏损同比扩大43.1%至19亿元,主要受海外业务扩张影响 [6] - 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中东市场取得突破,已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进入卡塔尔,计划进入巴西市场 [8] - 公司为Keeta设定长期目标,计划在10年内实现1000亿美元的Run rate GMV [9] - 海外市场同样面临激烈竞争,例如Keeta与滴滴旗下99Food在巴西已相互提起诉讼 [8]
海信布局厨电业务等 海外收入最快3年反超国内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业务布局与战略发展 - 公司用近20年时间完成黑电、白电和厨电业务布局 [1] - 打通从家庭到社区、从社区到城市的场景体系 [1] - 实现ToC和ToB产业的均衡发展结构 [1] 国际化进程与赛事赞助 - 正式成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3] - 成为中国唯一连续赞助4届世界级赛事的企业 [3] - 海外收入最快3年反超国内 [3] - 近年连续收购东芝电视、gorenje、日本三电等品牌 [3] - 在全球拥有近50家研发机构、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 [3] 财务表现与营收数据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2.4亿元 [3] - 前三季度营收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 [3] - 海外收入达526亿元 [3]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8% [3] - 海外收入占比达42% [3]
华明装备(002270):上半年海外收入大幅增长,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8-11 2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24]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3/20/17倍 [3][2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21亿元(同比+0.04%),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17.17%),扣非净利润3.61亿元(同比+22.76%)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5.49%(同比+7.73pct),净利率33.34%(同比+4.94pct) [1] - 2025Q2营收6.12亿元(同比-8.64%,环比+20.06%),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20.97%,环比+28.50%) [17] 业务结构 - 电力设备收入9.59亿元(同比+15.29%),毛利率60.48%(同比+0.88pct),其中海外出口收入3.11亿元(同比+45.21%) [2][19] - 数控设备收入1.11亿元(同比+41.49%),出口收入0.51亿元(同比+219.28%) [2][19] -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18.53%(同比+5.54pct) [2][19] 海外布局 - 印尼工厂投产,新加坡国际总部运营,形成东南亚全链条服务闭环 [2][19] - 土耳其工厂已建立,美国、巴西、中东等地部署销售团队 [2][1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7.19/8.18/9.73亿元,对应EPS 0.69/0.80/0.91元 [3][24][26] - 2025E营收27.14亿元(同比+16.9%),净利润7.19亿元(同比+17.0%) [4][26] - ROE持续提升,2025E达21.9%(2023年为16.2%) [4][26] 估值比较 - 当前PE 26.6倍(2024A),低于可比公司思源电气(30.3倍)和金盘科技(36.3倍) [25] - 2025E PB 4.79倍,EV/EBITDA 18.8倍 [4][26]
东方雨虹(002271):国内需求承压 海外快速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8-03 18:31
财务表现 - 2Q2025营收76.14亿元,同比下降5.64% [1] -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下降37.5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36.20% [1] - 中期分红22.10亿元,股息率7.76% [1]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0.84%,主要因去地产化直销业务收缩及B端、C端需求承压 [1] 业务分项表现 产品收入 - H1防水卷材收入55.13亿元,同比下降8.84% [1] - H1涂料收入39.46亿元,同比下降17.11% [1] - H1砂粉收入19.96亿元,同比下降6.24% [1] 渠道收入 - 零售渠道收入50.59亿元,同比下降6.98%,占总收入37.28%,同比增加1.54个百分点 [1] - 工程渠道收入63.47亿元,同比下降5.26% [1] - 直销渠道收入20.36亿元,同比下降28.01% [1] 地区收入 - 海外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42.16% [1] - 东南亚、北美、中东等海外地区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1] 毛利率与费用 - H1毛利率25.40%,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 [2] - 防水卷材毛利率22.60%,同比下降5.23个百分点 [2] - 涂料毛利率36.54%,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17.06%,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9.04%,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5.67%,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1.66%,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 [2] 资产与现金流 - 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4.06亿元,减值损失率2.99%,同比增加0.62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率4.16%,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 [2] - 经营现金流-3.96亿元,同比改善9.32亿元 [2] - 收现比94.5%,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2] - 付现比95.5%,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未来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8/15.19/19.09亿元,同比增速943%/35%/26% [2] - 对应EPS分别为0.47/0.64/0.80元 [2] - 最新收盘价对应3年PE分别为25.25x/18.75x/14.92x [2]
亿纬锂能拟86.54亿建设马来西亚新型储能电池项目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储能项目投资 - 公司全资孙公司亿纬储能马来西亚将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86.54亿元[1][5] - 项目名称为"马来西亚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用地规模约48.4万平方米,建设期不超过2.5年[1][5] - 投资资金将来源于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及/或自筹资金(包括银行贷款等)[5]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将促进公司海外业务扩张,通过扩大海外生产基地产能满足全球储能配套需求增长[1] - 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实现业务订单增长、产能规模扩大和经营绩效提升[1] - 为公司全球领先战略提供支撑[1] 公司治理与审批 - 项目已通过第六届董事会第五十五次会议审议[5] - 属于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5] 投资主体信息 - 投资主体为EVE ENERGY STORAGE MALAYSIA SDN.BHD.,注册于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7]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亿纬亚洲有限公司持有该孙公司[7] - 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和储能电池制造[7] 行业动态 - 中国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获2025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提名[11] - 公司发布全新6.9MWh储能系统并签约10GWh储能大单[12] - 公司前三季度储能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12]
从隔夜柠檬到菌群超标,投资者对蜜雪冰城的宽容还剩多少?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凭借极致性价比和强大供应链在香港市场扩张,但面临食品安全问题挑战[31][38][55] - 公司股价在食品安全事件后仍保持韧性,2024年营收248.3亿元(同比+22.3%),净利润44.5亿元(同比+39.8%)[36][52][53] - 海外业务遭遇挫折,2024年海外门店净增为负,同店销售下降35%,投行下调评级[60][61][64] 市场扩张 - 2023年内地42个餐饮品牌进驻香港,包括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5][7] - 香港市场具有高消费力,2024年1-9月港人在深非现金支付达90亿元(同比+100%)[1][2] - 香港运营成本高昂且监管严格,食品合格率达99.9%,青菜需6道检测程序[8][12][14] 食品安全事件 - 香港门店冰冻甜点被检出大肠菌群170个/克(超标70%),总菌量75000个/克(超标50%)[24][26] - 香港法规要求每克不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或50000个细菌,违者最高罚1万港元及监禁3个月[25][29] - 涉事门店已停售并销毁问题产品,这是继315隔夜柠檬事件后的又一次食品安全问题[30][36] 商业模式分析 - 产品均价个位数,4元柠檬水6元甜筒覆盖下沉市场,全球门店突破4.6万家[40][50] - 通过自建供应链优化成本,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上市3个月股价累计涨幅160%[50][51] - 营销策略独特,以"雪王"IP打造品牌形象,上市仪式采用卡通形象引发关注[42][48] 财务表现 - 2024年毛利率32.5%,每股基本盈利12.32元(同比+41.4%)[52][53] - 6月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期间股价仅下跌3.68%,报523.5港元[37] - 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但投行认为估值过高,下调评级[51][60] 发展挑战 - 需平衡扩张与品控,加盟模式带来管理难度,部分区域存在同店竞争[67][69] - 海外市场复苏乏力,在印尼越南面临本土品牌和中国同行激烈竞争[64][65] - 发布ESG报告承诺"从田间到舌尖"绿色价值链,但食品安全事件影响品牌信誉[56]
三一重能:风机价格有望持续回升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将逐步提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9 21: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下降9.70%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1] -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主要受风电行业竞争加剧、风机价格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 [1] 风机价格走势 - 自2023年10月业内12家整机厂商签订行业自律公约后,风机价格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回暖,2025年前4个月招标价格较2023年全年水平上升5%-10% [2] - 风机价格回升将保持中长期态势,主要因行业成熟度提升、业主方更看重产品质量和全周期度电成本、以及136号新政推动整机厂商提升风机售价以平滑电站端收益下降 [2] - 海外市场风机毛利率较国内市场整体高出10%及以上 [2] 成本控制 - 未来风机仍有成本下降空间,主要来自产业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 [3] - 2025年期间费用率将进一步下降,得益于降本控费举措落地和营业规模提升 [3] - 公司将通过品牌溢价、扩大海上及海外订单规模来提升盈利能力 [3]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是公司海外风机业务取得重点突破的一年,2025年海外订单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3] - 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8%,2025-2030年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预计达981GW [3] - 海外团队已覆盖亚洲、欧洲、中东、北非、拉美等主要风电市场,海外订单呈多点开花态势 [5] - 已推进印度工厂建设和哈萨克斯坦工厂开建,未来还将规划其他海外产能基地 [5] - 海外业务收入比重提升将优化公司盈利能力 [5] 海上风电布局 - 目前重点在山东、江苏、广东、辽宁等省份布局海上风电业务 [6] - 未来将根据情况布局海上风电制造基地,力争2025年实现1吉瓦以上海上风电新增订单 [6]
兴证国际:远东宏信(03360)收购马来西亚设备租赁龙头 看好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扩张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10:02
核心观点 - 远东宏信子公司宏信建发拟以1.76亿令吉(人民币2.99亿元)现金收购马来西亚TH Tong Heng Machinery及TG Core的80%股权 加速国际化扩张步伐 [1] - 目标公司为马来西亚顶尖设备租赁供应商 2021-2024财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1% 高空作业平台规模位列马来西亚当地企业第一 [2] - 交易定价参考6倍EBITDA 对应PE为13.5倍 PB为2.4倍 收购后保留原实控人董事席位确保本地化运营 [2][4]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4%/2.1%至39.6/40.9/41.8亿元人民币 分红比例55% 对应股息率8.9%/9.2%/9.4% [1] 收购标的分析 - 目标集团公司包含TH Tong Heng Machinery(主营设备租赁及买卖)和TG Core(主营设备维修保养及批发) 两者业务高度协同 [2][3] - 2024年目标集团公司扣除税项及特殊项目前后利润分别为2179万令吉(人民币3706万元)和1632万令吉(人民币2775万元) [3] - 截至2024年目标集团公司总资产1.64亿令吉(人民币2.80亿元) 净资产0.93亿令吉(人民币1.58亿元) [3] - 目标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分散且稳定的客户群 客户集中度低 大部分为当地忠实客户 [5] 交易结构与治理安排 - 交易总价基于(企业价值-债务+现金+运营资金净额)×80%的公式计算 企业价值按经调整EBITDA的6倍定价 [2] - 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 宏信建发可委任两名董事并选举主席 原实控人Chan先生保留一名董事席位 [4] - 股东协议包含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 宏信建发可在禁售期结束后收购目标公司剩余20%股权实现全面控制 [4] 战略协同与财务影响 - 短期业绩贡献有限 目标集团公司2024年净利润占远东宏信/宏信建发归母净利润比例仅0.7%/3.1% [5] - 长期可通过整合马来西亚成熟分销网络 强化当地市场占有率 为现有马来西亚业务带来协同效应 [5] - 收购将扩大海外资产基础 加速海外业务扩张 改善盈利质量和股东回报 [1][5]
中联重科(000157):“产业梯队+海外业务”转型升级,业绩有望进入新一轮上行通道
国投证券· 2025-05-06 21: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6 个月目标价为 9.22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联重科 2025 年一季报业绩高速增长,营业总收入 121.17 亿元,同比 +2.92%,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 +53.98% [1] - 受益于行业β筑底复苏,公司收入表现企稳,后续国内市场景气预期向好,收入有望进一步回暖 [1]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 年 Q1 毛利率、净利率达 28.67%、12.51%,同比 +0.21pct、+3.84pct,全年业绩弹性有望持续恢复 [2] - 公司产业梯队接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海外业务规模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强劲,2025 年计划强化产业梯队战略,构建海外业务体系 [2][6]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530.3、625.2、737.9 亿元,增速分别为 16.6%、17.9%、18%;净利润分别为 49、61.2、76 亿元,增速分别为 39.2%、24.8%、24.2%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情况 - 2025 年 Q1,挖机销量 6.14 万台,同比 +22.83%,内销同比 +38.25%,出口同比 +5.49%;起重机销量 1.29 万台,同比 -2.36%,内销同比 -5.45%,出口同比 +4.8%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 年 Q1 营业总收入 121.17 亿元,同比 +2.92%,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 +53.98% [1] - 2025 年 Q1 毛利率、净利率 28.67%、12.51%,同比 +0.21pct、+3.84pct,期间费用率合计 17.74%,同比 -0.02pct [2] 公司产业结构 - 传统优势产业以混凝土、工起、建起为主,国内地位稳固,2024 年出口收入同比超 +35% [2] - 新兴产业以土方、高机、农机为主:土方补齐产品谱系,2024 年出口收入同比超 +27%;高机国内中小客户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 年收入同比 +19%;农机产品高端化,2024 年收入同比超 +122% [2][6] 财务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470.7|454.8|530.3|625.2|737.9| |净利润(亿元)|35.1|35.2|49.0|61.2|76.0| |每股收益(元)|0.40|0.41|0.56|0.70|0.88| |市盈率(倍)|18.1|18.1|13.0|10.4|8.4| |市净率(倍)|1.1|1.1|1.1|1.0|0.9| |净利润率|7.4%|7.7%|9.2%|9.8%|10.3%| |净资产收益率|6.2%|6.2%|8.2%|9.7%|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