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

搜索文档
我们在美国一路向北,所见全是这家“穷鬼超市”
虎嗅· 2025-07-22 16:09
公司分析 - Dollar General在美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0000家,是沃尔玛门店数的4倍多,也高于星巴克与麦当劳的全美门店 [17] - 过去一年平均每天新增1.67家店铺,选址策略精准瞄准"零售沙漠"地区 [17] - 每家门店面积约7400平方英尺,SKU控制在1万件以内,主要以干货食品、清洁用品和低价生活必需品为主 [22][23] - 平均每家门店员工不超过10人,劳动力成本极度压缩 [2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3%达104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提升5.5%达5.761亿美元 [29] 行业分析 - 约有75%的美国人口住在距离Dollar General 5英里以内的范围内 [19] - 在西弗吉尼亚州等山区州,有不少县城有4家以上的Dollar General同时营业 [20] - 德克萨斯州截至2025年初有近2000家门店,有效填补了零售网络的空白 [20] - 2024年超40%的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家庭选择部分采购转向折扣零售渠道 [29] - 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有计划囤货行为"同比增长了11% [33] 商业模式 - 采用"便宜、近、够用"的模式,在通货膨胀压力下稳固了其"日常必需店"的地位 [26] - 推出DG Market与Popshelf等子品牌,增加冷藏食品、家庭用品等 [30] - "日常低价+定期清仓"机制契合了人们的避险式消费心理 [3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Dollar Tree、Family Dollar、Walmart、Target、Aldi等 [36] - Dollar Tree凭借16000多家门店和"一元商品"战略为最直接竞争者 [38]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919亿美元,同比增长7.9% [29] - 稀释每股收益达到1.78美元,同比增长7.9% [29] - 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增27.6%至8.472亿美元 [29] - Aldi成为美国25%家庭的选择,顾客基数较六年前增长超过一倍 [38] - Aldi计划2025年在美国新开225家门店,到2028年底将新增800家门店 [38]
玛莎拉蒂“半价暴跌”,豪车为啥卖不动了?
创业邦· 2025-07-20 11:07
高端车市场趋势 - 高端车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2023年中国市场高端车(40万以上)销量达1004万辆 同比增长222% [15] - 新能源车型在高端市场快速崛起 中国自主品牌份额从2022年65%跃升至2024年1-5月的210% [16] - 消费需求从传统豪车转向差异化产品 理想L9/问界M9/仰望U8等新能源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16][17] 豪华车品牌竞争格局变化 - 传统豪车技术壁垒被新能源赛道颠覆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优势被电池/电驱/智能系统替代 [21][24][25] - 品牌叙事方式面临挑战 消费者对欧洲血统/历史传承等传统营销故事接受度下降 [28][29] - 奢侈品消费心理转变 大LOGO炫耀性消费减少 更注重产品实际功能与低调质感 [30][31] 经销商与品牌方策略冲突 - 上海玛莎拉蒂经销商降价50%至3888万 但品牌方强调此为门店行为非全球策略 [33] - 品牌方注重长期价值维护 思考周期以年为单位 经销商面临短期现金流压力 [34] - 市场下行期两者节奏差异凸显 品牌要保价稳市 经销商需快速回笼资金 [36][38] 行业技术路线变革 - 新能源与燃油车成为平行技术路线 传统车企百年积累的技术优势被重置 [21][23] - 智能驾驶/座舱系统成为新竞争焦点 产品定义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 [25][26] - 行业处于技术范式转换期 传统豪车面临从机械制造向科技产品转型的挑战 [41][42]
95、00后正在卷存款!3人存款超50万元,12%的00后存款超过30万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44
储蓄行为分析 - 30%的95后受访者存款突破50万元 00后中12.3%的人存款超过30万 但样本84.5%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高薪行业从业者 [3] - 央行数据显示全国仅1.5%的人存款超30万 现实中70%年轻人仍背负债务 部分高存款案例源于父母购房支持或直播带货风口红利 [3]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居民储蓄暴增8.3万亿 定期存款占比达历史峰值74.29% 38.8%的00后每月存储超半数工资 [4] 消费观念转变 - 56%储蓄者直言"怕突然失业" 48.1%为求心理安全感 消费降级现象普遍 如38元咖啡替代为保温杯 [4][6] - 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聚集22万人 分享速溶咖啡替代挂耳等妙招 60%的Z世代认为存款比消费更安心 [6] - 年轻人采用"必要-需要-想要"三级消费标准 多数"想要"类消费被剔除 如放弃新手机但坚持每周200元大餐 [7] 理财工具创新 - 支付宝"笔笔攒"实现消费自动储蓄 微信零钱通转化红包为货币基金 招行90后用户平均设置3-5个自动储蓄计划 [6] - 95后偏好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85后布局股票保险 年收入50万+群体使用3.6种理财工具 远超低收入者的2.6种 [8] - 黄金成为Z世代"安全感实体化"象征 周大福金豆子受捧 周生生迪士尼联名款抢购一空 看重佩戴与变现双重属性 [7][8] 区域差异 - 五线城市37.8%年轻人存款达20-30万 因低房价消费水平 多选择银行储蓄获取利息 [8] - 一线城市案例显示 1.5万月薪者通过合租(月租2500元)与自带午餐 可实现月存9000元 但多数初入职场的00后月薪仅5000-8000元 年存款不足3万 [3][4] 储蓄方法论 - "52周阶梯存款法"首周存10元每周递增10元 年攒13780元 可覆盖相机等大件消费 [6] - 部分00后采用科学资产配置 工资50%进货币基金 30%定投指数基金 20%炒股博高收益 [8] - 极简生活方式实践者一年可多存6万元 黄金成为奖励性储蓄 案例显示8000元金链两年增值至12000元 [6][7]
如何看待零食量贩行业的变化与机遇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零食量贩行业、传统零售行业 - **公司**:明明很忙、万纯集团、唐朝零食、赵一鸣、林氏很忙、良品、来一份、永辉、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奥勒奇、胖东来、湖南步步高 [1][2][10][15][2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零食量贩行业发展阶段 - **商业模式探索期(2010 - 2019年)**:区域性零食量贩品牌开始诞生 [1] - **快速发展期(2020 - 2022年)**:供应链升级,门店标准化程度提高,称重技术突破,收银效率提升;下沉市场需求扩容,单店收入和模型较好,电租和人工成本低,城镇化加速使人流聚集,居民经济收入提升且消费意愿增强,代表企业如明明很忙、赵一鸣等门店数量快速增长 [11][12][13] - **整合扩张期(2023年至今)**:龙头企业快速开店与收并购整合并行,24年明明很忙和万纯集团开店速度和数量进一步提升;区域小品牌因供应链和核心问题掉队,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24年两家公司门店数量均突破1.4万家,未来持续向两万家扩张 [2][14][15] 零食量贩行业商业模式亮点 - **毛利率和费用率低,净利率有提升空间**:毛利率在10个点及以内,低于传统零食专营店和大型超市;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未来随着行业进入稳态、收回补贴和整合供应链,毛利率和净利率可能提升 [3][15][17][20] - **周转效率高**: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低,如明明很忙存货周转天数为10 - 2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7 - 11天,万成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 - 22天,远低于传统超市 [3][21] - **账期管理好**:与品牌方合作账期为10 - 20天,加深了长久合作 [4] 明明很忙公司情况 - **基本情况**:中国规模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商,业态近几年快速扩容爆发;股权结构相对集中,林舍盲和赵一鸣创始人燕州先生和赵鼎先生合计控股权62%左右,燕州持股稍多 [5][7] - **募资用途**:提升供应链能力和门店电信升级、品类扩容,符合行业扩充品类、提升单件收入和增强消费者粘性的趋势 [8][9] 零食量贩与传统零售业态对比 - **毛利率**:零食量贩毛利率低,加价倍率低,能让利给消费者,符合消费降级趋势,复购率和进店率提升;传统零食专营店如良品毛利率在25 - 30%,来一份直营为主毛利率达40% [15][16] - **费用率**:零食量贩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不需要配备专门导购人员,广告宣传投入少;传统超市如永辉、沃尔玛销售费用率在20 - 25% [17]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零食量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远低于传统超市,如永辉、沃尔玛约50天,来一份达100天左右 [21] 零食量贩行业未来开店空间 - 行业开店空间约七到八万家,明明很忙和万纯集团至少各自能做到二到三万家门店 [24] - 以湖南省为饱和市场测算全国开店空间,将全国省市分为不同层级,假设不同开店密度;加密开店未影响单店收入,维持原天花板预测 [22][23] 零食量贩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 **竞争格局**:形成明明很忙和万纯集团双寡头格局,未来可能继续收并购整合提升市场占有率 [15][24] - **发展趋势**:传统商超如永辉、湖南步步高学习胖东来进行调改,大城市竞争激烈,零食量贩在三线及以下市场有优势,占比高且渗透率强;山姆会员店和奥勒奇等折扣业态下沉不会挤压零食量贩空间,零食量贩在下沉市场有先发优势,生命周期更长 [24][25][26][27][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唐朝零食最初发展面临门店标准化程度差的问题,收银员结账复杂度高 [10] - 明明很忙2019年完成门店标准化动作,率先攻克散装产品数字化识别问题,提升收银效率 [11] - 明明很忙和万诚签约代言人提升品牌影响力 [18] - 零食量贩店目前对加盟商有补贴,未收取加盟费,未来可能收回补贴并收取加盟费 [19][20]
网红烘焙,正批量倒闭
新浪财经· 2025-07-15 21:28
行业现状 - 网红连锁烘焙品牌近年频繁暴雷,包括欢牛蛋糕屋、面包新语、克莉丝汀、熊猫不走蛋糕等相继倒闭或关店 [1][2] - 克莉丝汀作为"烘焙第一股"退市时拖欠供应商货款5700万元、消费者预付卡2.5亿元,千家门店全关 [3] - 多乐之日退出郑州市场,ABC Cooking Studio关闭中国内地12家门店,面包新语成都11家门店集体歇业 [3] 失败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是扩张失控:欢牛、虎头局死于"百店计划",熊猫不走三年进入24个城市导致资金崩盘 [2] - 同质化竞争严重:虎头局和墨莉点心局的麻薯单品被大量模仿,产品缺乏区分度导致价格战 [4][5] - 零售渠道挤压:盒马、山姆等商超通过"一站式购物"场景和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6][7][8] - 爆品生命周期缩短:从6-8个月缩短至1个月甚至"周抛",复购率低下 [9][10]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降级导致两极分化:高端烘焙维持小众市场,下沉市场兴起9.9元平价策略 [11] - 海底捞跨界品牌"拾耍·SCHWASUA"以10-20元价格带爆满,印证平价趋势 [11] - 十豆川、大豫人家等品牌在县城市场以千平大店+低价策略快速扩张 [11][12] 成功案例对比 - KUMO KUMO四年覆盖100城开300家店,趁热集合2024年进入12个城市开30家店 [2] - 好利来半熟芝士、鲍师傅肉松小贝证明长期复购单品可建立品牌壁垒 [13] - 吐司、贝果因切入早餐和下午茶场景而长盛不衰,场景关联度决定产品生命力 [14] 核心问题与出路 - 产品力不足是根本:同质化严重、质量不稳定,缺乏特色单品 [13] - 互联网式运营失效:轰炸营销+快速扩张模式不适应烘焙行业 [14] - 需聚焦极致单品和消费场景,建立可持续的品牌心智 [14][15]
【数字营销】每个品牌都在强调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30
Z世代消费观与情绪价值 - 泡泡玛特联名手办8天售罄,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天价,体现Z世代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力[1] - 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销售额30.4亿元,同比暴涨726.6%,超越MOLLY成为泡泡玛特最赚钱IP[9] - 年轻人通过潮玩社交,形成身份认同感,消费逻辑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8][9] 消费行为的两面性 - 消费者既追求拼多多、军大衣等高性价比商品,又愿为盲盒、电竞、手办支付溢价,体现对消费"掌控感"的需求[5] - 蜜雪冰城、库迪咖啡成功抓住年轻人对"小资"消费品祛魅的时机,低价优质策略契合消费心理[5] 品牌营销的"活人感"策略 - 京东外卖借网友调侃迅速接梗,官宣猪猪侠为虚拟骑手,强化品牌鲜活形象[11][12] - 京东联合惠英红推出"红的会赢"口号,美团、饿了么以"黄的更灵""蓝的一定赢"参与营销战,活人感沟通提升消费者共鸣[14][16] 仪式感与怀旧经济 - 王老吉、好望水推出高考定制罐,每日鲜语春节推出"好运新年奶",品牌通过节点营销提供情绪价值[19][20] - 可达鸭、凯蒂猫数码相机引发抢购,怀旧成为社会转型期情感出口,老剧翻红、短视频怀旧内容受追捧[24][26] 治愈型消费趋势 - 近三成年轻人因"情绪价值疗愈身心"消费,陶艺、瑜伽、Citywalk等体验式消费增长[23] - 猫咖狗咖、微景观工位等治愈场景兴起,标本键盘等产品成为对抗机械工作的情感代偿[22][23]
一个跨国团队在西班牙的“消费降级”
虎嗅· 2025-07-14 19:40
西班牙职场午餐文化演变 - 西班牙传统职场午餐文化注重外出就餐,通常耗时1-1.5小时且包含酒水消费,人均消费早期约10欧元[12][13][14] - 跨国公司设立自有食堂后,员工午餐成本从10欧元降至3欧元,显著提升员工满意度并改变就餐习惯[28][29][31] - 市中心办公企业因场地限制无法建食堂,员工需依赖外部餐厅,但餐补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使用率低下[37][39][43] 餐饮消费通胀影响 - 西班牙午餐套餐价格三年间从10欧元上涨至14欧元,涨幅达40%,沙拉套餐从9欧元涨至12欧元[50][78][79] - 超市预制餐成为性价比选择,Mercadona超市热餐价格仅为餐厅1/3,提供意面、海鲜饭等多样化选择[74][75][77] - 生活成本全面上升,家庭周均超市消费从100欧元增至140欧元,与餐饮通胀幅度基本一致[100][101][102] 团队消费行为变迁 - 新成员引入带动团队午餐习惯变革,法国实习生和全职员工因经济压力转向自带饭盒,打破传统社交就餐模式[84][89][92] - 原外食主力成员受育儿假、婚礼开支等因素影响,逐步加入带饭行列,形成"哭穷政治正确"的团队新文化[91][93][95] - IT部门员工早期倾向快餐消费,后期转向超市预制餐,反映不同职业群体对通胀的差异化应对策略[70][72][97] 西班牙经济与职场趋势 - 工资增长与通胀不同步,连续工龄价值抑制跳槽意愿,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104][105][107] - 媒体开始反思传统"小额浪费"文化,部分人群主动调整消费优先级,月均可通过改变习惯节省数百欧元[110][111][114] - 跨国公司弹性工作制推动福利改革,混合办公模式促使企业取消固定餐补,转向员工自主选择的餐券系统[26][39][42]
钟薛高破产清算、哈根达斯关店40%,是谁杀死了“雪糕刺客”?
36氪· 2025-07-13 10:33
雪糕行业现状 - 钟薛高天猫旗舰店仅剩三款口味在售,客服回应称"公司经营困难"[2] - 哈根达斯全国门店从400+家锐减至250家,关闭超150家门店[2][12] - 钟薛高创始人被曝卖红薯还债,公司司法诉讼高达90条[2][8] 品牌历史与市场表现 - 钟薛高2018年以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一鸣惊人,创办16个月营收破亿,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10] - 哈根达斯2025财年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3.2%,客流量两位数下滑,母公司通用磨坊全年净利润降8%[12] - 茅台冰淇淋长期复购率低于20%,主动收缩业务并关闭门店[21] 消费者态度与市场变化 - 超六成消费者认为雪糕高定价是"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21] - "雪糕护卫"成为消费关键词,北京上海实施《冰品明码标价规定》[22] - 蜜雪冰城2元冰淇淋年销超10亿支,1元中街老冰棍受追捧[28] 品质与信任危机 - 钟薛高2021年因"特级红提实为散装红提"致歉,2022年"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事件引发12亿阅读量[16][17] - 职业打假人测算钟薛高18元轻牛乳雪糕原料成本仅1.32元[20] - 卡士酸奶出现霉斑问题,消费者质疑高端酸奶品质[2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茶饮以"饮品+冰品+社交空间"跨界冲击冰淇淋市场[21] - Gelato冰淇淋凭借新鲜健康和低糖低脂卖点,部分门店日销售额达八九万元[29] - 野人先生抖音话题播放量合计5.7亿次,成为新晋流量品牌[29] 餐饮行业连锁反应 - 盒马16.9元/片欧包被称"面包刺客",消费者认为口感与普通面包差异有限[26] -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人均堂食单价同比下降10.2%,47.8%餐饮商户降低人均价位[28] - 郑州万达文华酒店外摆摊位37分钟营业额超3万元,价格亲民是关键[29]
伟星新材(002372) - 2025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1 18:04
市场与需求情况 - 目前市场需求比较疲弱,零售业务需求与经济景气度和消费信心关联大,刚性需求受影响不大,改善性需求被抑制,若下半年经济景气度回升,改善性需求会逐步释放;工程业务需求受国家及当地政府政策影响更多 [2][3] - 二手房翻新或重装取决于装修年限,装修超10年重装概率大,未装修新房大概率较快装修 [2] 销售与策略调整 - 今年公司更强调“三高”定位,通过产品迭代升级和服务力提升给予消费者更好体验,树立品牌形象与口碑,打造良好生态 [2] 行业竞争格局 - 塑料管道行业竞争激烈,中小型企业生存困难甚至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品牌企业间竞争加剧 [2] 原材料价格情况 - 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震荡”态势,铜件价格相对较高且有所上升 [2] 消费降级影响 - 管道、防水等功能性产品漏水修复成本高,采购成本占装修总支出比例低,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品质和服务优的品牌 [3] 合作关系 - 家装公司是公司重要合作伙伴,公司秉持“共赢”理念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助力其发展 [3] 业务推进情况 - 防水业务与管道业务协同性强,通过“产品 + 服务”模式拓展市场,发展健康;净水业务商业模式处于探索与完善中 [3] 海外业务规划 - 目前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低,处于国际化战略布局阶段,后续会加快国际市场布局与拓展 [3] 并购考虑 - 公司围绕“大建材”主业,基于战略需要和协同效应谨慎选择并购目标,目前未发现合适标的 [3]
90%以上的县城房产未来是否会价值归零?
集思录· 2025-07-11 16:00
县城房产投资价值分析 - 核心观点:县城房产面临人口流失和存量二手房产无人接盘的双重压力,可能成为负资产 [1] - 制造业内迁和待遇差距缩小导致人口流动方向改变,工人去沿海打工比例大大减少 [1] - 许多县区已发展本地特色大型工厂并大量招人,改变了传统人口向上流动模式 [1] - 普通大学生更倾向于在老家或周边县乡谋取稳定职业而非前往大城市 [1] 人口流动趋势变化 - 2020年后出现明显从高线级城市向低线级城市回流的现象 [2] - 实例显示有人从上海回到成都,成都回到泸州乐山,乐山去五通桥犍为工作 [2] - 高铁开通带动部分县城外地游客增加,街面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2] 城市线降级争议 - 反对观点认为城市线降级不是社会常态,而是经济下行期的暂时现象 [3] - 一线城市竞争加剧和裁员导致"卷不动"或"回家躺平"现象 [3] - 低线级城市经济火热与消费降级下的口红经济现象相关 [3] - 类比爱尔兰饥荒时的吉芬商品现象 [3] 财富传递效应分析 - 高线级城市人口回乡带来一次性财富效应而非可持续收入效应 [4] - 低线级城市物价刺激实际商品消费增加,但收入同步下降 [4] - 财富扩散效应依赖持续的人口回流,链条易断裂 [4] 经济周期与城市发展 - 房地产驱动的下行周期接近尾声,负面影响边际减弱 [5][6] - 高线级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天然高于低线级城市 [6] - 长期来看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仍是普遍规律 [6] - 县城繁荣建立在经济和收入下行前提下,具有暂时性 [6] 县城差异与市场表现 - 全国1600多个县中百强县仍能保持一定价格 [7] - 苏南重镇如昆山、江阴、常熟等县级市表现突出 [7] - 部分县城房价稳定,农村人口持续流入支撑需求 [8] - 90%归零可能夸张,但部分人口持续流出的县城风险高 [8] 房产价值评估标准 - 工作机会是首要考虑因素 [9] - 生活配套包括商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 [9] - 政府效率、安全性和环境质量是关键指标 [9] - 社交网络和房屋质量价格比也影响决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