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搜索文档
从“流量驱动”到“价值创造” 从“营销内卷”向“品牌升维” 中国化妆品行业走好品牌价值重构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8 08:10
7月1日,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香妆协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主办, 东方美谷承办,新华网(603888)、FBeauty未来迹协办的"2025中国香妆品牌发展大会"在上海东方美 谷举行。这场由"政、产、学、研、资、用、传"共同打造的"彩虹模式"盛会,首次将"品牌价值"作为独 立议题进行系统拆解,揭开了行业从"流量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型的序幕。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国货品牌市场占比攀升至55.2%的当下,行业却面 临"大而不强"的困境,甚至出现"销售额上升但品牌价值下降"的状况,如何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创 造",从"营销内卷"走向"品牌升维",正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核心难题。 上海奉贤区委书记袁泉也指出:"近年来,上海东方美谷的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如今的化妆品,无 论是进口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已不再是低端产品。像自然堂、中翊日化等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强度 均保持在5%以上。" 盛中藏危 万亿元市场亟待价值回归 香妆产业作为美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绽放异 彩。中国香妆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指出行业现状 ...
乒乓球培训,挤满了都市打工人
36氪· 2025-07-08 07:40
乒乓球赛事热度,正在转化为一股前所未有的参与推动力。 卡塔尔、仁川、重庆、澳门到眼下紧张激烈的WTT美国大满贯……近年来国内外遍地开花的乒乓球赛事吸引来了一批热衷观赛的球迷。在这些热情的浇 灌下,运动员、赛事主办方、赞助商正在乒乓球产业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然而,在产业的上下游环节还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球馆里,都市白领的身影越聚越多;课表上,面向成年人的班次愈加紧凑。 这些都是赛事光环映射之下,乒乓球产业生长的又一段明显轨迹。 01 抢乒乓球培训名额的不止家长 暑假还未正式到来,许昕、张继科等多名世界冠军的乒乓球培训招生通道已经爆满。 这边,许昕的Xuperman连续数年举办暑期夏令营,并在今年进一步升级——前往日本观看WTT赛事、与当地球队交流训练、游览东京迪士尼乐园等。借 助业内资源和影响力,许昕打造出国外常见但国内乒乓球领域鲜有的「学玩一体」模式。 图源:Xuperman社媒 另一边,近年来转型为教练的张继科针对暑期青少年培训的「黄金节点」也有所行动—— 其所在机构开办了15天为一期,共计3期的训练营。 从公开信息来看,除大满贯球员张继科这块「含金量」十足的招牌外,营内还有前国手郝帅、尹航等指导嘉 ...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频预喜 科技赛道增长动能强劲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49
业绩预告总体情况 - 截至7月7日已有5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及主要经营数据 [1] - 57家公司中24家预增、14家略增、3家扭亏、5家续盈 [1] - 惠而浦(中国)、兄弟科技、泰凌微电子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 [1] - 立讯精密以64.75亿至67.45亿元的盈利区间暂居首位 [1] 科技行业表现 - 半导体、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制造领域增长动能强劲 [2] - 无锡芯朋微电子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4% 非AC-DC品类营收同比提升70%以上 工业市场营收增长55% [2] - 深圳市道通科技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9.00%至26.76% AI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成为增长引擎 [2] - 泰凌微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267% 新推出的端侧AI芯片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二季度销售额达千万元规模 [2] 业绩分化原因 - 科技板块高增长缘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4] - 传统行业承压反映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 依赖单一产品、缺乏迭代能力的企业盈利收窄 [4] - 聚光科技预计净利润亏损5400万元至4200万元 业务优化与转型过程中阶段性承压 [3] - 雪天盐业预计净利润6478万元至7774万元 同比减少76.34%到80.29% 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 [3] 未来趋势 - 科技板块中具备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深化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4] - 半导体、AI应用等领域技术溢价仍有释放空间 [4] - 周期行业分化将更明显 完成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链深度绑定的企业有望保持韧性 [4]
京东、渣打、蚂蚁等旗下多家机构备战香港稳定币牌照
第一财经· 2025-07-07 23:50
香港稳定币牌照竞争 - 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于8月1日实施《稳定币条例》并开放牌照申请 预计牌照数量仅为个位数 但已有40多家企业提交申请 律所反馈另有几十家意向机构 竞争激烈[1] - 申请主体以中国头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为主 如京东、渣打、圆币、蚂蚁国际等 中小型企业因资质不足基本无望[1][3] - 部分企业借稳定币概念炒作股价 实际缺乏执行能力或牌照获取机会[4] 行业参与主体与业务动向 - 跨境支付企业和大型互联网公司是主要探索者 前者需解决稳定币承兑与交易对接问题 后者因业务紧迫性加速牌照申请[4] - 支付机构需通过"链抽象"技术降低区块链使用门槛 例如以U本位简化Gas fee支付流程 适应Web3环境[5] - 稳定币兑换利润率已从千分之四降至万分之五 未来盈利依赖加密资产管理增值服务[6] 稳定币对货币体系的影响 - 稳定币本质是法币功能延伸 以主权货币为锚定基础 无法颠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1][8]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缺乏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 难以成为货币体系支柱[8] - 跨境支付实际总成本接近1% 包括汇兑手续费、Gas fee、合规成本等 效率提升幅度低于预期[8][9]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路径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依托香港先行试点 与数字人民币协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0] - 短期应聚焦支付功能 优先应用于跨境支付和区域合作场景 如内地-香港"支付通"[10] - 需区分在岸与离岸策略 资本账户开放前谨慎推进境内全境应用[10]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全球财税治理体系迎来重构契机
搜狐财经· 2025-07-07 22: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近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全球财经论坛在北京石景山区举行。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石 景山区人民政府支持,以"迈向数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为主题,共设置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平行分论 坛。 主论坛期间,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作以"数智时代的全球财税新秩序与财经人才培养的使命"为题作 主旨演讲。马海涛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数据、算法和算力共同驱动的"数智时代",这不仅是一场深 刻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范式重塑。 在其看来,数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组全球资源要素、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 局。在这场深刻的结构性重塑之中,全球财税治理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重构体 系的宝贵契机。 谈及如何构建全球财税新秩序,马海涛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在全球财税治理层面,需要深化多边合作, 凝聚治理共识,完善跨境税收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在财税体制改革层面,应确立经济活动全覆盖、线 上线下课税一致、价值贡献匹配三大原则,推动财税体制适应数字经济特性;在财经教育层面,需立足 中国实践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与校园壁垒,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并精 ...
香港“超级联系人”进阶,靠什么抢占全球财富C位?
36氪· 2025-07-07 18:56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 - 香港恒生指数在"对等关税"宣布后两个月内上涨超20%,港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7.75强区间[1]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超7100亿港元,香港IPO市场募集资金同比上涨约700%[2] -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全球约八成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拥有最活跃的人民币外汇及债券市场[18]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跌超10%创1973年以来最差表现,国际资本从美国净流出142亿美元仅4月单月[3] - 香港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由3.46%降至3.00%,反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16] - 港股IPO市场2025年或达200-250亿美元规模,A股公司贡献约八成[1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4月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汇款总额达13621亿元环比增长15%,2024年点心债发行额同比上升31%至944亿美元[3] - 中国与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024年同比增长35%,占区域贸易比例达28%[22]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 SDR货币篮子权重位列第三[43]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波士顿咨询预计2029年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2024年规模达2.7万亿美元[4][32] - 香港单一家办超2700家,超半数由资产超5000万美元超高净值人士成立[35] - 瑞银调查显示30%亚太区家办计划增加对大中华区投资,中东地区意愿最强达45%[36] 银行业务动态 - 汇丰批发交易银行业务一季度收入同比上涨超14%,德意志银行亚太企业客户业务增速超全球水平10个百分点[17] - 星展香港财富收入一季度同比增长86%,恒生银行内地客户新开户数同比增加81%[30] - 为吸引内地客户,中银香港、花旗银行等提供热门活动门票,汇丰开设首间商业财富管理中心[34] 联系汇率制度影响 - 香港金管局一周内三次干预市场,5月向金融体系注入1290亿港元流动性[5][10] - 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兑美元在7.75-7.85区间波动,触发强方或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需反向操作[10] - 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达4310亿美元,相当于流通货币5倍多,为联系汇率提供支撑[43] 区域经济合作 - 中国1-5月在"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27] - 中东北非主权财富基金资产2030年或达8.1万亿美元,港交所已将沙特、阿布扎比交易所纳入认可名单[37] - 香港2024年中资企业地区总部数量同比增长63间至310间,反映其作为贸易枢纽地位增强[28]
创业者要活下来,最难的有三变
创业家· 2025-07-07 18:29
每日金句 产业创业者首先要活下来,要赚钱,最难的有三变:第一是拿到投资人的一百 万,第二是把这一百万变成公司的收入,第三是把一百万的收入变成一百万的 利润。 牛文文|创业黑马董事长 国内首场,汇聚中日消费领域顶尖实战派导师 ,用 3天时间沉浸式拆解中日消费巨头方法论。 我们邀请到了 三浦展本人、 萨莉亚前社长、明治食品"爆款教父" ,现场面授 日本30年周期 经验到中国本土化路径 , 教你效率革命、需求重构、资本破局。 费用: 原价 12800元/人,早鸟价9800元 /人 (仅限7月15日前) 活动详情如下 ↓↓↓ 地点: 上海 时间: 8月7日-8月9日 黑马产业升级大课,2018.6 这里认真推荐你: 报名 黑马 「消费重构精选课」 ...
海外政策展望:跳出关税看谈判:“7月9日”还重要吗?
民生证券· 2025-07-07 18:15
特朗普贸易谈判策略 - 阶段性收官“抓小放大”,与大型经济体谈判成果有限,转向小型经济体以量取胜[2] - 7月9日当周可能“故技重施”采取关税手段,当前美股创新高是其“上强度”底气[3] 贸易协议类型 - 盟友且有一定国家实力的英国,协议为相对低的基准关税+部分放开市场+行业出口限额[4] - 国力相对偏弱的越南,协议为相对更高税率+更彻底门户开放,美国在基准10%关税上额外增10%,要求越南对美进口零关税[5] 限制中国方式 - 对盟友等采取海关监管等执法措施,如英美协议要求英国加大对第三方国家海关审查 - 对亚洲部分国家采取直接设置更高转口关税,如美国对通过越南转口商品加征40%关税[5] 未达成协议情况 - 美日汽车关税问题待解决,日本在农产品进口和限制中国上让步,汽车关税25%,解决思路或为出口配额[5] - 美欧谈判不顺利,7月9日难达成全面协议,美国提高关税欧盟大概率报复(7月14日对210亿美国商品进口加税),7月底、8月初或延长暂停期30 - 90天[6] 7月9日及后续关注 - 关注美国转口贸易关税水平,或为对中国出口关税重要参考,本轮中美谈判美国目标关税税率可能+30%左右[7] - 美国贸易摩擦范式转变,从全面关税向供应链和国际税收转变,未来或限制各国金融和在美投资[7] 供应链方面 - 中美在稀土和科技产业链竞争摩擦,贸易谈判附带限制中国条款,232调查或涉及铜、木材等行业[8] 国际税收方面 - 899条款可能只是开始,数字服务税问题未解决,6月末特朗普因该问题中止与加拿大贸易谈判[9] 市场影响维度 - 贸易/外交关注232调查推进及8、9月中美贸易外交进展[9] - 减税/财政关注财政账户补充资金和国债发行期限结构调整[10] - 美联储9月18日议息会议或揭晓白宫和其独立性争论答案[10]
夏日营销的温度计:品牌如何在梗文化、人物共鸣与场景体验中赢得年轻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17:52
一边是,lululemon牵手贾玲和汪顺,传递"不完美也能动起来"的夏日自由主张; 还有闲鱼选择刘宇宁作为品牌首位代言人,激活社区与用户之间的长期情感机制; 更有珀莱雅携邝玲玲,以"年轻的秘密"为题,重塑护肤产品的情绪表达。 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些来自外卖、美妆、电商、运动等不同领域的品牌,都选择以一种更加"共情"的姿 态,与用户接触。这不仅是暑期旺季的营销应激反应,更是一次内容与场景之间的新平衡演练。 而我们真正要看的,不只是它们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些做法能起效,以及,它们在向我们传递怎样 的品牌新趋势? 一周品牌营销观察 在2025年盛夏的第一周,营销行业呈现出一种复杂却充满张力的多面景观: 一边是,美团外卖用"小龙虾当工具"的方式,精准切中用户记忆点; 01梗不只是笑点,更是品牌价值的"压缩文件" "霸王盒小龙虾可以当衣架、锅铲、iPhone Pro Max?" 7月1日,闲鱼正式宣布歌手刘宇宁为品牌首位代言人。这条消息在娱乐与广告双圈层迅速发酵,但真正 的亮点,并不在于谁代言了谁,而在于代言人如何融入社区生态。 美团外卖在6月30日上线的新广告,将一盒小龙虾用超现实的方式"放大":不仅在视觉呈现上大胆 ...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07 17:28
华宝证券出品的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已经正式发布了。这是我们 连续第 十四年 发布这个报告。 图: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封面 每当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最终成稿,我们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满满的收获感。这不仅是对过去一 年辛勤耕耘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探索的期待。十四年的坚守与沉淀,见证了市场的风云变幻, 也见证了我们在专业道路上的稳步前行。 去年的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中,我们首次提出 财富与资管行业迈向服务化 的转型方向。令人欣慰 的是,这一理念在业内引发了广泛共鸣。回首2024年,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整个行业在这条转 型之路上已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断探索前行。 然而,迈向服务化的进程并非单个机构的孤立行动,而是需要整个行业的协同共进,需要财富 生态的重构与升级。这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蜕变,我们将其称之为生态跃迁—— 这就是今 年我们报告的主题。 作为金融市场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深知, 研究服务的价值不仅在于洞察趋势,更 在于搭建认知跃迁的阶梯。 优秀的研究应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从业者们从 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中捕捉到那些关键的信号,为行业转型提供坚实的方向指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