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给予路斯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8 21:08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11.68%,归母净利润7836.24万元,同比增长14.57%,加权ROE为14.15%,基本每股收益0.76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17.58%,归母净利润1651.20万元,同比增长17.34%,加权ROE为2.95%,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1] 业务发展 - 境外收入达4.83亿元,同比增长16.64%,占总营收超六成,主要得益于大客户订单增长和主粮新客户开发 [2] - 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至22.87%,主要由于罐头产品境外销售快速增长及主粮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化 [2] - 境内业务通过线上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及线下渠道积极推广,品牌知名度提升 [2] 产品结构 - 肉干产品收入4.79亿元(+10.63%),占总营收62.45% [3] - 主粮产品收入1.02亿元(+53.42%),占总营收13.30% [3] - 罐头产品收入4797.54万元(+59.71%),占总营收6.26% [3] - 肉粉产品收入1.07亿元(-17.40%),主要因销售价格降低导致部分客户销售额减少 [3] 产能与研发 - 柬埔寨子公司一期"年产3000吨宠物食品项目"已投产,二期"年产7500吨项目"已部分投产,全部达产后将新增1.05万吨产能 [4] - 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中心已建成投产,提升仓储效率与生产效能 [4]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51%,取得多项宠物食品行业相关研发成果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1.15/1.39亿元,对应EPS为0.92/1.11/1.35元/股 [4] - 随着产能扩张及东南亚、拉美市场开拓,公司竞争优势将不断增强 [4]
锂电扩产持续: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加码,固态、大圆柱“拥挤”
高工锂电· 2025-04-28 20:55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扩张趋势 - 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持续扩大产能,行业扩张步伐加快 [3] -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投资120亿元,新增30GWh年产能,计划2026年二季度投产 [4] - 中创新航厦门项目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 [6] - 中创新航目标2030年总产能达500GWh [5] - 国轩高科调整大众汽车配套项目,年产能目标28GWh(12GWh三元+16GWh磷酸铁锂),投产时间延至2026年12月 [6]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2024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机量35.74GWh(市场份额6.73%),国轩高科22.12GWh(4.17%),分列国内第三、四位 [6] -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收入195.51亿元同比微降,储能业务收入82.01亿元同比增72.4%,占比从17.6%升至29.6% [6] - 中创新航储能电芯出货全球第五,已签订12.2GWh订单(阳光电源、沙特、欧洲客户) [7] -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业务收入256.48亿元同比增11.3%,加速转向磷酸铁锂路线,2025年一季度三元电池装机占比仅2.3% [7] - 国轩高科2024年向大众汽车供货额约4463.5万元,主要为在华子公司采购 [7] 新技术与材料产能布局 - 固态电池领域:赣锋锂业在杭州投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覆盖全链条技术(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 [10] - 赣锋锂业硅基体系能量密度达320-450Wh/kg,金属锂负极电芯循环突破800次,全球首款500Wh/kg级产品已小批量量产 [11] - 大圆柱电池领域:四川射洪引入58亿元项目,安徽相源新能源计划投资60亿元生产多种型号圆柱电池 [14] - 磷酸锰铁锂(LMFP)材料:甘肃白银时代瑞象一期2万吨投产(总规划10万吨),山西特瓦时能源10万吨项目一期投产 [16][17] - LMFP技术:克容量达152mAh/g,初期满产满销,应用从两轮车/便携储能向动力领域扩展(如五菱高锰电池) [16][18] - 硅碳负极:北方特气规划7万吨项目(一期2万吨),襄阳某公司公布120亿元10万吨项目 [18] 行业整体态势 - 锂电池产业链全方位扩张,新兴技术赛道(固态电池、大圆柱、LMFP、硅碳负极)投资高度集中,规划产能巨大 [19] - 企业通过差异化布局(如中创新航侧重储能、国轩高科转型磷酸铁锂)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8] - 产能利用率问题显现,部分企业通过产线改造(定制化转标准化)和锁定特定场景(如户用储能/两轮车)应对 [8]
浩洋股份(300833)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28日)
2025-04-28 18:1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集舞台娱乐灯光、建筑照明、桁架设备等产品研产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12亿元,同比下降约7.12%;净利润约3.02亿元,同比下降约17.61% [2]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3.00亿元,同比下降约8.04%;净利润约0.53亿元,同比下降约47.04% [2] 市场与关税相关 - 未来两年海外演艺活动将保持稳步增长,市场景气度较高;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若关税修复到合理水平,公司预计可调整价格降低影响,维持市场需求信心 [3] - 2024年收购丹麦SGM公司资产,在丹麦和美国成立子公司,利用其产能支援美国市场,也在境外其他地区考察扩充产能可能性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优化生产提高效能;紧跟行业趋势,开拓企业客户资源;通过新技术研发应用带动演艺灯光设备增长,扩张公司规模,提升竞争力 [5] 区域需求展望 - 2025年至今,欧洲需求积极,亚洲演艺活动带动设备需求增长,中东地区回暖,除美国受关税影响外,其他区域需求呈向上趋势 [6] 研发相关 - 有多个创新产品项目在研,将在定期报告披露信息,研发推进存在不确定因素 [7] - 未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未来几年研发费用整体增长但增长率较2024年趋缓,期望保持或提高毛利率与经营质量 [8] 对外投资项目 - 本次对外投资丰富完善演艺设备产业链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服务能力,优化资产结构均衡性,增强产业协同效应,符合发展战略,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和资源整合能力 [9]
英科医疗: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业绩高增,剑指全球手套龙头-20250428
开源证券· 2025-04-28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成本和产能优势显著,行业景气度高,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18.97/22.35亿元,EPS分别为2.49/2.94/3.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0/7.6/6.5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95.23亿元(yoy + 37.65%),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yoy + 28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yoy + 1239.10%) [6] - 分业务看,个人防护类收入86.00亿元(yoy + 39.16%),毛利率24.24%(+10.96pct);康复护理类收入4.58亿元(yoy + 15.64%),毛利率15.37%(+2.54pct);其他产品收入4.66亿元(yoy + 35.68%),毛利率20.52%(-1.73pct) [6] - 销售费用率3.03%(-0.61pct),管理费用率5.44%(-1.59%),研发费用率4.18%(+0.08%) [6] 一次性手套市场情况 - 预计2025年全球一次性手套销售量将达8293亿只,销售收入达136亿美元;丁腈手套疫情后增速领先且市场空间广阔,中国丁腈手套市场量价齐升前景可期 [7] - 需求端使用场景全覆盖,市场空间广阔;价格端供需关系改善,全球丁腈手套价格企稳回升;成本端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波动大,影响厂商经营,公司布局上游原料保障供应 [7] 公司产能情况 - 2024年一次性手套总产能达870亿只,同比增长5.33%,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产能560亿只,一次性PVC手套产能310亿只 [8] - 公司在国内拥有安徽淮北、安徽安庆、江西九江、山东潍坊、江苏镇江、山东淄博六大生产基地 [8] - 生产设备、技术、自动化程度多维度优势显著,标准丁腈手套生产线超1.6公里,设约500个控制点,良品率超99% [8] 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19|9,523|10,791|12,648|14,831| |YOY(%)|4.6|37.6|13.3|17.2|1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83|1,465|1,611|1,897|2,235| |YOY(%)|-39.1|282.6|9.9|17.8|17.8| |毛利率(%)|13.7|23.6|20.3|20.8|21.0| |净利率(%)|5.5|15.4|14.9|15.0|15.1| |ROE(%)|2.4|8.4|8.4|9.1|9.7| |EPS(摊薄/元)|0.59|2.27|2.49|2.94|3.46| |P/E(倍)|37.7|9.9|9.0|7.6|6.5| |P/B(倍)|0.9|0.8|0.8|0.7|0.6| [9]
旗滨集团(601636):24FY盈利能力下滑明显,25Q1毛利率环比提升
天风证券· 2025-04-28 1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材料/玻璃玻纤,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系浮法玻璃龙头,深耕主业同时推进电子玻璃、光伏玻璃产能布局,未来盈利成长性有望增强,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4] - 根据24年、25Q1经营情况及目前浮法玻璃价格,调低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7.5/8.2/15.3亿元(前值25 - 26年11.2/16.7亿元) [4] 公司经营业绩 - 24FY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156.5/3.8/2.9亿元,yoy - 0.21%/-78%/-83%,25Q1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34.8/4.7/-0.03亿元,yoy - 9.7%/+6.4%/转亏 [1] - 公司对2024年期末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9,862万元,扣除所得税费用后影响合并报表净利润减少24,467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减少20,197万元 [1] 分业务情况 浮法玻璃 - 24FY实现营收68.6亿元,yoy - 24%,单位售价64元/重箱,yoy - 19%,销量10676万重箱,yoy - 6.4% [2] - 毛利率为20.8%,同比 - 6%;其中24H2毛利率为11.9% [2] 节能玻璃 - 24FY实现营收24.3亿元,yoy - 13%,单位售价77.6元/平米,yoy + 9%,销量3127万平米,yoy - 20% [2] 光伏玻璃 - 24FY实现营收57.5亿元,同比增长69%,对应销售45741万平方米,单价为13.2元/平米 [2] - 营收增加主要受益于新增3600吨名义产能,24年光伏玻璃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9%/124% [2] 其他功能玻璃 - 24FY实现营收3亿元,同比上升27%,但下游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为 - 26%,同比大幅下滑 [2] 盈利情况 - 24FY公司综合毛利率15.5%,同比下降9.5pct,主要受到价格下跌影响,25Q1毛利率12%,同比下滑14pct,环比提升6.5% [2] 产能情况 - 24年末,公司拥有24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16,600吨/日)、9条光伏玻璃生产线(10,600吨/日)、4条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345吨/日)、2条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65吨/日)、11条镀膜节能玻璃生产线(年产能5,280万平方米)、33条中空玻璃生产线(年产能910万平方米),在建2条光伏玻璃生产线(2,400吨/日) [3] - 公司剩余可采硅砂资源储量超过2亿吨,规模优势及原材料优势较强 [3] 财务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682.74|15,649.22|16,684.59|19,746.66|21,934.87| |增长率(%)|17.80| - 0.21|6.62|18.35|11.08| |EBITDA(百万元)|4,108.41|3,130.19|2,123.50|2,970.33|3,998.8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750.88|382.59|753.55|823.44|1,530.95| |增长率(%)|32.97| - 78.15|96.96|9.27|85.92| |EPS(元/股)|0.65|0.14|0.28|0.31|0.57| |市盈率(P/E)|8.52|39.00|19.80|18.12|9.75| |市净率(P/B)|1.10|1.12|1.08|1.04|0.97| |市销率(P/S)|0.95|0.95|0.89|0.76|0.68| |EV/EBITDA|5.89|8.20|10.40|7.24|4.38| [4]
聚烯烃周报:供给依旧充沛,反弹偏空-20250428
中辉期货· 2025-04-28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烯烃市场供给充沛,基本面偏弱,中长期格局偏空,关注装置变动、资金动态及现货库存走势 [3][4] - L2509和PP2509关注区间分别为【7050 - 7250】和【7050 - 7200】,空L - PP09价差继续持有 [3][4][5] 各目录总结 本周复盘(PE) - 观点回顾供强需弱,震荡偏弱,关注现货及库存走势,中长期反弹偏空 [3] - 观点复盘本周L2509波动区间【7086 - 7220】,基本符合预期,供给端周产量5连增,累计同比 +16.5%,农膜旺季尾声开工率连续4周下滑,基本面供强需弱,盘面震荡偏弱 [3] 下周展望(PE) - 供给依旧充沛,基本面偏弱,关注资金动态,中长期反弹偏空,L2509关注区间【7050 - 7250】,09空头持仓集中度偏高,长假临近若空单大量减仓止盈,盘面或阶段性反弹 [4] - 套利方面PP停车比例显著高于PE,空L - PP09价差继续持有 [4] 本周复盘(PP) - 观点回顾关注PDH装置变动,反弹偏空,中长期格局偏弱 [5] - 观点盘面本周PP2509波动区间【7056 - 7148】,基本符合预期,供给端产量73万吨,周环比 -1.4万吨,连续2周下滑,1 - 17周产量累计同比 +16.3%,下游开工率连续5周下滑,供需双弱,商业总库存连续2周下滑 [5] 下周展望(PP) - 高检修难敌高投产,反弹偏空,中长期格局偏弱,关注PDH装置变动,PP2509关注区间【7050 - 7170】 [6] - 套利方面空L - PP09价差继续持有 [4] PE供需平衡表 - 年初至今万华、埃克森等258万吨新装置已投产,二季度仍有山东新时代70万吨及埃克森美孚50万吨装置计划开车 [4] - 2025年各月PE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等数据及产量、表消累计同比情况 [7] PE周度基本面数据 - 周内期现货联动下跌,基差同比维持高位 [12] - 本周PE产量为64万吨,连续5周上升,1 - 17周产量累计同比 +16.5% [18] - 预计下周检修影响量在6.40万吨,较本周检修量减少1.65万吨,预计下周总产量在65.87万吨,较本周总产量增加1.62万吨 [18] PE持仓量 - 截至4月25日,L2509主力席位净空头占比63%,关注国泰、乾坤、中信等席位资金动态,若空单大量减仓止盈,盘面或阶段性反弹 [51] PP供需平衡表 - 年内已投产宝丰、埃克森合计195.5万吨产能,镇海四线(50万吨)投产计划推迟至6月中旬,二季度关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多套装置投产进度 [52] - 2025年各月PP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等数据及产量、表消累计同比情况 [52] PP周度数据 - 本周PP产量73万吨,周环比 -1.4万吨,连续2周下滑,1 - 17周产量累计同比 +16.3% [61] - 预计下周聚丙烯平均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4%附近运行 [61] PP持仓量 - 截至4月25日,PP2509主力席位净空头占比51%,关注东证、中信、国泰等席位资金动态 [107]
索通发展(603612):2024年报、25Q1季报点评:阳极快速涨价盈利大增,产能扩张有序推进
东北证券· 2025-04-27 22: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焙阳极景气度快速回升,25Q1业绩大幅增长,石油焦 - 预焙阳极处于涨价周期,公司存货金额大幅增长,业绩弹性可期;产能持续增长,扩张有序进行,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9、11.43、14.26亿元,对应PE分别为7.9、7.4、6.0倍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 - 10.19%;归母净利润2.7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均扭亏为盈;2025年Q1营业收入37.42亿元,同比 + 20.5%;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 + 676% [1] 预焙阳极情况 - 量:2024年预焙阳极产量326.45万吨,同比增长10.25%;销售331.69万吨,同比增长11.35%,其中出口销售90.01万吨,同比增长34.30%,国内销售241.68万吨,同比增长4.69% [2] - 价:预焙阳极2024年价格逐步企稳、2024年末以来快速涨价,SMM预焙阳极华东均价2024年为5039.5元/吨,同比 - 20.2%,2025Q1为5848.4元/吨,同比 + 13.9%,环比 + 19.6%;截至2025/4/25,SMM预焙阳极华东均价报6899.5元/吨,较25Q1均价进一步上涨18% [2] - 利:2024年阳极板块单吨毛利364元/吨,毛利率9.83%,同比 + 8.42pct;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17.03%,较24Q4的8.94%进一步上升8.09pct [2] 产能情况 - 2024年索通创新二期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和陇西索通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达产,新增预焙阳极产能64万吨,公司建成预焙阳极产能达346万吨 [3] - 广西吉利百矿60万吨项目力争2025年底焙烧工序建成投产;江苏索通32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力争2025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海外EGA合资项目加速推进;2025年公司目标签约产能达到约500万吨 [3] 财务预测情况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311|13750|17808|21243|27125| |(+/-)%|-21.08%|-10.19%|29.52%|19.28%|27.6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23|272|1069|1143|1426| |(+/-)%|-179.85%|—|292.33%|6.97%|24.75%| |每股收益(元)|-1.40|0.52|2.15|2.30|2.86| |市盈率|(10.99)|25.98|7.94|7.42|5.95| |市净率|1.48|1.30|1.44|1.26|1.08| |净资产收益率(%)|-12.04%|5.01%|18.13%|16.93%|18.23%| |股息收益率(%)|6.58%|0.00%|3.15%|3.37%|4.20%| |总股本 (百万股)|541|498|498|498|498|[3] 股票数据情况 |股票数据|2025/04/25| | ---- | ---- | |收盘价(元)|17.03| |12个月股价区间(元)|9.89~19.19| |总市值(百万元)|8482.72| |总股本(百万股)|498| |A股(百万股)|498| |B股/H股(百万股)|0/0|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0|[4] 涨跌幅情况 |涨跌幅(%)|1M|3M|12M| | ---- | ---- | ---- | ---- | |绝对收益|2%|18%|26%| |相对收益|5%|19%|19%|[7]
新澳股份(603889):24年财报点评:业绩表现稳健,期待羊毛新产能及羊绒利润弹性
太平洋证券· 2025-04-27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全球毛纺行业龙头,凭借创新工艺和产品、优质供应链经验等竞争优势保持稳健增长 短期或受关税政策、羊毛价格低位震荡、工厂转固等影响;中期新增产能释放后步入盈利提升通道;长期在宽带战略下,羊毛品类多元化和功能性提升,新客拓展,叠加产能多元布局和有序扩张,在行业格局优化的背景下,公司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地位有望提升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 7.3 亿股,流通股本 7.21 亿股;总市值 43.76 亿元,流通市值 43.17 亿元;12 个月内最高价 8.53 元,最低价 5.09 元 [3] 2024 年年报情况 - 营收 48.4 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 4.3 亿元,同比+6%;24Q4 营收 9.7 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 0.6 亿元,同比+9.5%;全年分红率为 51.2% [4] 各产品业务情况 - 毛精纺纱收入同比+1.8%至 25.4 亿元,毛利率同比+1.72pct 至 26.78%,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成本控制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等 [4] - 羊绒纱线收入同比+26.7%至 15.5 亿元,毛利率同比-1.55pct 至 11.13%;市场拓展顺利带动产销量提升,产量/销量/均价分别同比+34.6%/+30.2%/-2.8%,毛利率略有下滑或与折旧增加有关 [4] - 羊毛毛条收入同比+0.9%至 6.7 亿元,毛利率同比+1.63pct 至 5.22% [4] 盈利指标情况 - 毛利率 24 年同比+0.4pct 至 19.0%,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 [5]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4/+0.34/-0.22 /+0.70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加主要系薪酬支出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增加主要系银行利息及汇兑损失增加 [5] - 净利率同比-0.26pct 至 8.85% [5] 产能布局情况 - 羊毛方面,国内和海外产能陆续投产,巩固公司在毛精纺领域的竞争优势:“6 万锭高档精纺生态纱项目”二期 1.5 万锭设备已全部投产,新澳越南一期 2 万锭首条生产线于 24 年 11 月试生产,其他生产线计划 25 年陆续投产;新澳银川 2 万锭项目计划 25 年陆续投产 [5] - 羊绒业务:新澳羊绒通过精细化管理、丰富产品矩阵、优化产品结构,有望在规模爬升后实现利润弹性;英国邓肯通过增资扩股并引进外部投资者 BARRIE,有助于其与高端客户的深度绑定 [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4/5.05/5.6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9.4/8.3/7.4 倍 [6] 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841 | 5045 | 5598 | 6125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9.1% | 4.2% | 11.0% | 9.4% | | 归母净利(百万元) | 428 | 444 | 505 | 565 | | 净利润增长率(%) | 6.0% | 3.7% | 13.8% | 11.9% | |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59 | 0.61 | 0.69 | 0.77 | | 市盈率(PE) | 9.8 | 9.4 | 8.3 | 7.4 | [6]
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 关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召开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本次股东大会由长虹美菱第十一届董事会召集,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3日刊登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并于2025年4月25日如期召开 [1][26] - 出席会议的股东及授权代表共415名,代表股份362,014,868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35.1497%,其中现场投票代表股份296,819,242股,网络投票代表股份65,195,626股 [32][33] - 会议采用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审议通过了12项议案,所有议案均以普通决议方式通过 [3][34] 股东大会审议议案 - 审议通过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年度报告摘要》,同意票占比99.3760%,反对票占比0.5197% [4][35] - 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票占比99.5138%,显示出股东对分红方案的高度认可 [10][42] - 批准了向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申请票据池专项授信额度,金额分别为4亿元和5亿元人民币,同意票占比分别为94.5502%和94.5428% [20][21][52][54] 洗衣机项目投资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下属子公司投资5.2亿元建设单班年产100万台洗衣机项目,预计2026年8月底投产 [63][69] - 项目选址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形成与合肥基地互补的双基地生产布局,优化产能结构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77][79] - 投资资金来源于子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现金流 [83] 行业布局与战略发展 - 洗衣机业务发展迅速,合肥基地产能已饱和,新建绵阳基地将有效支撑未来市场需求 [78] - 项目将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提升工厂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运营效能方面的竞争力 [80] - 双基地布局有助于深化核心市场规模,辐射西南、西北及东欧、中亚等区域市场 [79]
确成股份(605183):二氧化硅销量同比稳步提升 看好在建产能投产提供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4-27 08:38
2024年年度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7亿元,同比增加21.3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加31.10%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13%,同比增加2.49个百分点 [1] - 销售毛利率33.95%,同比增加4.51个百分点 [1] - 销售净利率24.60%,同比增加1.82个百分点 [1]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 - 2024Q4营收5.63亿元,同比+15.46%,环比-0.04% [1] -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50.31%,环比+37.44% [1] - ROE为4.96%,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17个百分点 [1] - 销售毛利率36.16%,同比增加2.87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22个百分点 [1] - 销售净利率28.66%,同比增加6.65个百分点,环比增加7.81个百分点 [1]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2025Q1营收5.40亿元,同比+3.25%,环比-4.14% [2] -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12.57%,环比-14.71% [2] - ROE为4.05%,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1个百分点 [2] - 销售毛利率34.58%,同比增加3.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58个百分点 [2] - 销售净利率25.49%,同比增加2.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17个百分点 [2] 二氧化硅业务表现 - 2024年二氧化硅产销量分别为36.3万吨和36.1万吨,同比分别+21.8%和+21.1% [3] - 2024年沉淀法白炭黑均价5439元/吨,较2023年增长93元/吨 [3] - 沉淀法白炭黑价差扩大至4456元/吨,较2023年增长476元/吨 [3] - 2025Q1二氧化硅销量8.96万吨,同比增加0.27万吨,环比减少0.33万吨 [4] - 2025Q1二氧化硅均价5877元/吨,环比下降0.91%,同比下降0.84% [4] 费用及成本分析 - 2024年销售费用0.16亿元,同比+38.30% [3] - 2024年管理费用0.75亿元,同比+18.75% [3] - 2024年研发费用0.75亿元,同比+19.47% [3] - 2024年财务费用-0.57亿元,基本持平上年同期 [3] 产能及技术优势 - 公司二氧化硅总产能位居世界第三 [5] - 拥有二氧化硅在建产能5万吨 [5] - 利用稻壳灰生产高分散二氧化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5] - 生物质高分散二氧化硅产品已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5] - 规划3044吨/年二氧化硅微球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设完成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95、25.93、28.62亿元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3、6.75、7.16亿元 [6][7] - 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