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需求总量持续扩张 前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物流需求总体表现 - 1至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153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4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5 受国际环境冲击影响增速略有放缓 [1] - 物流行业展现较强韧性 国内产业物流和消费物流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1] 工业物流表现 - 1至4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 41个大类行业增长面达878 [1] - 装备制造业物流增速达98 占工业物流总量近4成 [1] - 高技术制造相关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0 持续高于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 [1] 消费物流表现 - 1至4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1] - 4月智能家居等以旧换新品类拉动消费增长14个百分点 [2] - 1至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8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3 [2] - 4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11点 环比回升11点 [2] 物流服务价格与市场 - 4月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105213点 环比上涨01 [2] - 4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5点 环比回升023 [2] 物流企业经营状况 - 1至4月重点调查物流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73 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3] - 1至4月重点企业供应链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2 [3]
A股沪深股指半年以红盘收官 两只鄂股跻身涨幅前十
长江商报· 2025-07-03 07:48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稳健,沪深股指均以红盘收官 [1] - 上半年共有3791只个股上涨,1619只个股下跌,136只个股实现翻倍上涨 [2] - 涨幅前10的个股中北交所占据3席,前20名中有7只北交所股票 [2] - 涨幅居前的个股集中在新材料、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 [2] 九菱科技表现分析 - 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06.72%,位列涨幅榜第四位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31万元,同比上升4.4%,归母净利润627万元,同比上升19.6%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599万元,同比上升20.4%,经营现金流净额6万元,同比增长104.6%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2] - 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整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3] - 产品配套于东风汽车、潍柴动力、玉柴集团等商用车及发动机企业 [3] - 在家电领域为海尔、美的、惠而浦等品牌提供配套产品 [3]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爆发、北交所政策红利及业绩超预期增长 [3] 永安药业表现分析 - 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34.79%,位列涨幅榜第十位,4月起两个半月内股价从9元飙升至28元 [1][4] - 现有牛磺酸生产能力5.8万吨/年,占据50%市场份额,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60.23% [4] - 主要产品包括牛磺酸、氨基酸衍生物等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 [4] - 受益于FDA强制添加牛磺酸政策、全球供应链重构及需求激增 [4] - 牛磺酸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饮料、保健品及宠物食品,全球需求快速增长 [4] 湖北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一致魔芋(839273.BJ)涨幅188.42% [5] - 湖北上市公司表现优异与当地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密切相关 [5] - 湖北省重点推动"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 [5]
央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 央地近期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包括新能源汽车下乡、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1] - 政策底层逻辑聚焦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提振市场信心 通过补贴措施增加总需求 推动产业升级 增强经济向好预期[3]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创2024年以来新高 显示政策效果显著[4] 政策具体举措 - 央行等六部门推出19项金融新政 包括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 规范居民理财业务 提高财产性收入[2] - 商务部启动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 活动涵盖汽车换能、消费场景创新、系列活动举办等[2] - 地方层面 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推出特色消费活动 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2] - 发改委7月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 制定按月/周的"国补"使用计划 保障政策有序实施[4] 资金规模与产业影响 - 下半年预计1380亿元"两新"政策资金落地 可拉动居民消费7000-9000亿元[4] - 服务消费成为新动力源 重点提振电信、医疗、养老等领域 稳步扩大服务开放[4] - 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包括购房补贴、税费减免、公积金贷款优化等[4] - 汽车、家电、通信器材、家居等领域或获更大补贴力度 专项债收储可能成为政策储备方向[5] 消费增长预测 -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6% 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扩大1个百分点 全年较2024年提升2.5个百分点[6] - 暑期及国庆假期将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旺季[7] - 消费结构向绿色、智能、个性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健康消费等领域成未来热点[7] -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升级 智慧商圈、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沉浸式场景将提升消费体验[7]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11月举办 将展示“好房子”建设样板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1:0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主题为"科技赋能建好房 产业升级促发展" [1] - 主办单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1] 展会内容 - 集中展示13个领域:好房子建设样板、绿色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装配式装修、城市更新和建筑安全、宜居农房建设和乡村振兴、保障性住房、数字家庭和智慧家居、绿色建材、适老化及无障碍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成果 [1] - 200余家国内外单位参展 [1] - 重点展示国内外最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和产品 [1] 展会活动 - 开幕当天上午将举办开幕见面会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级管理部门领导、科研机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 [1] 展会影响力 - 中国住博会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 [2] - 展会已成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极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业展会 [2] - 受到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众多企业、单位的高度重视 [2] - 赢得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
靠铁路起家多年,却没有“C位产业”,东莞常平该如何思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22:10
常平镇经济发展历程 - 1995年凭借铁路枢纽优势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被誉为"京九第一镇" [1][3] - 1997年人均GDP、收入、储蓄余额位列京九沿线54个县市首位 [3] - 2024年GDP达473.18亿元(同比增长4%),排名全市第7,退居第二梯队 [5] 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 形成装备制造(193.39亿元)、电子信息(超150亿元)两大支柱产业,但缺乏龙头企业 [5][6] - 产业"大而全"但无核心优势,代工模式占比高,技术升级面临瓶颈 [6][15] - 高新技术企业494家(全市第6),2023年R&D投入9.62亿元(全市第9) [7] - 跨境电商发展受限于供应链分散、物流智慧化不足和政策支持欠缺 [10] 交通枢纽地位变化 - 广九铁路、京九铁路曾带来物流优势,但高铁时代面临枢纽功能老化 [1][5] -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落户麻涌、顺丰选择寮步,显示物流枢纽地位弱化 [5] - 计划改造常平站、东莞东站为高铁始发站,打造"常平-盐田"绿色班列(年操作量3万标准箱) [16][17] 新兴产业布局 - 重点发展储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产业 [20] - 培育3家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东莞市单项冠军、9家国家"小巨人"企业 [20] - 2025年目标:电子信息产业140亿元、电气机械产业200亿元 [20] - 推动387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晶苑毛织产值增14%,珠江啤酒产值增179.5% [19] 空间发展战略 - 2024年计划完成土地收储137亩,"工改工"拆除250亩,新开工300亩 [24] - 推进土塘、九江水现代化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核三带多节点"产业布局 [24][25] - "香港城"TOD项目规划783亩,定位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先导区 [26] - 珠宝文化产业园承接242家深圳科技企业,但研发环节仍留深 [8][9]
黑龙江黑河:作风建设赋能经济发展绽新彩
央广网· 2025-07-02 21:58
大项目攻坚 - 黑河市聚焦"33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在大项目中占比大幅增长,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2] - 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生物育种种子加工项目等新兴产业项目开工投产,为高新技术产业注入新活力[2] - 2023年储备产业项目88个,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27个(同比增加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2] - 跨境产业链建设取得进展,涵盖能源/矿产/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中俄边境口岸跨境物流枢纽等项目加速推进[3] 文旅产业升级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59.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4.41亿元,跨境游成为重要增长点[4] - 旅俄华侨纪念馆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吸引超1.2万人次参与[4] - 招引10个冰雪项目完成投资4.25亿元,五大连池等4个景区入选省级研学旅游基地试点[5] - 打造45条全域全季旅游线路,重点推出城区1日游和跨境2日游等精品线路[6] - 桦树皮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入选国家典型案例,俄式国际早市/夜市成为文化交融打卡地[5] 乡村振兴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季度增速4.0%(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0家[7] - 垦地合作面积超200万亩,农垦生产模式推广600万亩,共建地块单产提升5%以上[7] - 打造"黑河大豆"等区域品牌,19个农产品获"黑土优品"标识使用权[7] - 俄式风情民宿集群和寒地水稻研学基地带动稻米加工产品溢价率达300%[8] - 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实现翻番增长,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全国及国际市场[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好不好?从大飞机到芯片,商飞、中芯国际点名要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08
材料产业风口 -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推动材料技术迭代,高端材料人才缺口超百万[1] - 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高容量电池隔膜、高纯硅芯片材料等成为产业升级关键要素[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技术学部在培养实战型人才方面具备显著优势[1] 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 材料技术学部拥有70年办学历史,形成3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方向和2个硕士点的学科集群,进入ESI全球前1%[3]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细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节能材料方向,覆盖汽车钢料至芯片材料[4]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聚焦"双碳"目标,主攻大飞机及新能源汽车轻质高强材料,材料物理专业对接集成电路龙头企业需求[5] 师资与教学资源 - 103名教职工中90.3%为"双师双能"型,含40余名高层次人才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 - 拥有国家级/市级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年均出版教材10余本,获1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 - 与宝武、华谊、晶澳太阳能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工作室及奖学金机制,实现产教融合[7] 学生培养成果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累计获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升学去向包括哈工大、MIT等名校[9]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宝钢、商飞、中芯国际,材料物理专业学生集中于华力微电子、晶澳太阳能等龙头企业[9]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率常年保持100%,毕业生以"上手快、能解决产线问题"受企业认可[9] 产业对接优势 - 专业设置精准匹配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需求,课程体系打破材料领域壁垒[4][5] - 70年积累形成"知识-饭碗"转化能力,培养模式直接绑定产业实际需求[11]
钨价创出历史新高,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
五矿证券· 2025-07-02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供给侧政策致钨价上行,全球供应偏紧,出口管制拉动中国钨价随欧美市场上涨,虽下游需求反馈弱使短期回调,但基于战略价值和应用泛化趋势,钨价长期向好 [2][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截至7月1日,国产黑钨精矿(65%)价格最高涨至约17.3万元/吨,仲钨酸铵价格达25.3万元/吨,自3月底以来分别上涨22.3%、21.3%,创历史新高 [1] 事件点评 - 中国供给侧政策是钨价上行主因,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000吨,较2024年同期降4000吨,降幅6.45%;欧美重启或开发钨矿项目支出增加,但2025年海外新投产未覆盖需求,对中国依赖度高;2025年1 - 5月中国钨品出口总体同比减1879吨,出口管制中短期阻滞出口,造成国际市场供应不足,拉动中国钨价上涨 [2][12] 多元化采购情况 - 日本是中国钨制品主要采购国,2025年1 - 4月从德国进口的钨废料、钨粉、含氧化钨在内的金属氧化物累计同比升294%、237%、79%;前4个月从越南进口的钨酸铵类化合物、含氧化钨在内的金属氧化物达2024全年的47%、66%;日本转变进口产品结构,但总体仍依赖中国供应 [3][13] 战略金属储备需求 - 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冷战时美、苏储备大量钨金属,美国计划2025年将政府储备从266吨提至2041吨,欧盟军事自动化进程和工业刺激政策将推动钨材及硬质合金工具需求增加,各国军事及工业用钨储备规模可能持续上行 [4][19] 工业制造与钨材需求 - 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制造业景气边际改善;2025年1 - 5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总产量21.58万台,累计同比升21.5%,或带动硬质合金终端需求平稳增长;全球钨金属需求在新兴领域显著拓展;中国《再生钨原料》行业标准7月1日实施,开放废钨进口对缓解供应增长缓慢效果有限 [5][20]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标·发展一线探变化)
人民网· 2025-07-02 06:19
东莞外贸现状 - 东莞是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生产基地,年出口鞋履超5亿双,玩具出口占全球市场75% [6] - 2024年前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054.5亿元,占比提升至29.2%,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市场,美国市场占比从14%降至12% [8] 企业应对策略 - 博力威公司加速提升印尼工厂产能以增强生产韧性,业务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0% [7][8] - 古欧家居通过拓展多元市场和国内酒店集团合作稳住90%出口业务 [7] - 近3年东莞外资企业内销额累计突破1.8万亿元,博力威出口占比从80%降至50% [8] 产业优势 - OPPO长安产业园周边5公里聚集67家配套供应商,形成半小时供应链圈 [9] - 东莞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四大千亿级产业 [9] - 国外制造成本比国内高10%-20%,产业配套优势显著 [9] 转型升级方向 - 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取得150多项发明专利,50余项科研项目赋能产品 [11] - 鼎泰高科研发的精密微型钻针全球市场份额达20%,近5年产值年均增长30%,预计今年增长超20% [12] - 徐福记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85%,近3年产值年均增长8% [14] - 明安运动器材通过"机器换人"使利润率从个位数提升至10% [14] 品牌建设 - 得利钟表推出钴合金时尚配饰,预计未来两年销售额达2亿元 [15] - 东莞外贸企业从OEM转向OBM+ODM模式,自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 [15] 政策支持 - 东莞出台"稳外贸30条",计划2025年新兴市场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50亿美元 [18] - 超20%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内贸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18]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 “巴菲特指标”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空间仍大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4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在产业升级、消费复苏与创新驱动层面展现强劲韧性,为资本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1] -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截至6月30日收盘,542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0.66万亿元 [1] -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28个保持增长 [3] 市场表现与交投数据 - 上半年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1762只个股区间涨幅超20%,其中581只涨幅超50% [2] - 上半年A股总成交额达162.64万亿元,日均成交1.35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明显增长 [3]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出口增长6.3% [3] 政策与资金动向 - 国家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通过中长期资金入市、退市制度完善、投资者保护等措施优化市场生态 [4] - 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ETF净申购2064亿元,其中科创与AI主题占比达60% [7] - 2024年底A股巴菲特指标为63.59%,显著低于美股230%的水平,显示估值修复与扩容潜力 [6] 行业与板块机会 - 科技领域AI技术推动传媒行业效率革命,创新药研发加速带动生物医药产业链扩容 [2] - 2025年新上市企业中96.15%为战略性新兴企业,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6] - 新能源领域储能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消费升级领域创新药、美容护理释放潜力 [7] 下半年展望 - 科技革命与改善民生政策预期升温,消费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潜力释放 [1] - 经济转型与政策支持孕育多元投资机遇,科技、新能源、消费升级板块将持续增长 [8] - 三重拐点叠加:经济回暖、指数修复趋势确立、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加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