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智能座舱赛道 现10亿级融资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0:09
公司融资与资本动态 - 芯擎科技于8月19日宣布完成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领投,多地国资产业基金跟投,并获得湖北、山东两省首单AIC股权项目 [1] - 公司在2022年获得三轮融资,包括中国一汽数亿元独家A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约10亿元A轮融资、上海国盛集团等参与的约5亿元A+轮融资 [2]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于2021年底发布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并于2023年正式量产并规模化交付 [2] - "龍鹰一号"已获得国内外数十款主力车型的应用或定点,包括一汽红旗、吉利领克、银河系列以及德国大众的海外车型 [2] - 2024年公司推出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并正在研发新一代座舱芯片"龍鹰二号Ultra"和"龍鹰二号Lite" [3] 公司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在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智能座舱域控芯片市占率排名中,芯擎科技位列第四,仅次于高通、超威半导体、瑞萨电子 [2] - 公司与第三名瑞萨电子的市占率差距由2023年的7%缩小至2024年的0.7% [2] - 在国产智能座舱域控芯片企业中,芯擎科技的装机量连续两年超越华为,位列榜首 [2]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趋势 - 2020至2024年间,中国市场前装标配座舱域控的乘用车累计交付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7% [5] - 单价20万元以下车型成为座舱域控搭载主力军,其中15万元至20万元区间的搭载量份额达21.69%,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1% [5] - 智能座舱领域资本动向密集,2024年以来多家企业如镁佳股份、四维智联、博泰车联网积极筹备赴港上市 [5]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9
西部证券· 2025-08-19 09:46
电子行业 - 蓝思科技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921.8亿元/1155.1亿元/1377.9亿元,同比+31.9%/+25.3%/+1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亿元/65.0亿元/78.3亿元,同比+45.3%/+23.5%/+20.4% [1][8] - 公司以消费电子为基点,多元布局业务,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持续放量,已成为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汽车业务占总营收8.49% [8][9] - 消费电子领域玻璃盖板壁垒深厚,公司自2006年起与苹果深入合作,同时拓展金属结构件业务进军手机中高端市场,折叠屏领域有望在UTG新领域迎来突破 [9] - 可穿戴及机器人业务潜力可期,已与灵伴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并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 [9] 有色金属行业 - 隆达股份专注于高温合金、合金材料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3.91/0.66亿元,同比增长15.22%/19.38% [11] -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需求向上带动高温合金需求,全球民用飞机市场前景广阔,AI需求增长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11] - 公司持续开拓海外优质客源,加快进入全球两机供应链,已与多家海外客户新签/续签长期协议 [12]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17.6/22.1/27.4亿元,同比增长26%/26%/24%,归母净利润1.2/1.7/2.5亿元,同比74%/51%/42% [12] 农林牧渔行业 - 圣农发展2025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88.56/9.10亿元,同比+0.22%/+791.93%,鸡肉生食/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量同比+2.50%/13.21% [14] - 公司通过自有种源"901+"性能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综合造肉成本同比下降超10%,25H1肉鸡/肉制品业务毛利率为6.34%/18.42% [15] - 25H1公司毛利率为11.97%,同比+2.73pct,期间费用率为7.22%,同比-0.02pct [15]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77/14.40/17.56亿元,同比+103.9%/-2.5%/+22.0% [16] 汽车行业 - 贝斯特2025H1实现营收7.16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30%,销售毛利率/净利率达35.21%/21.58% [19] - 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能建设加速,泰国子公司计划2025Q4竣工,同时全面布局直线运动部件,滚珠丝杠副精度达C0级 [2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6.49/20.20/23.74亿元,归母净利润3.51/4.19/5.02亿元 [20] 北交所市场 - 锦波生物2025H1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42.43%,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26.65%,医疗器械业务收入7.08亿元,同比+33.41% [22]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152.39%,自有品牌"重源"表现亮眼 [22] - 北交所市场当周日均成交额达257.1亿元,环比上涨8.2%,北证50收涨2.4%,日均换手率3.1% [26] - 科技成长主线引领市场,关注AI算力硬件、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新材料等领域 [28]
【公告全知道】液冷服务器+数据中心+第三代半导体+华为+无人机!公司已推出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电源等核心产品
财联社· 2025-08-18 23:12
液冷服务器+数据中心+第三代半导体+华为+无人机相关公司 - 公司已推出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电源等核心产品 [1] PCB+铜箔+先进封装+华为相关公司 - 公司量产产品直接下游客户为PCB厂商和覆铜板厂商 [1] CPO+PCB+华为+智能座舱相关公司 - 公司拟19亿元用于智能制造高多层算力电路板项目 [1] - 公司在800G高端交换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限时价23.59万元起,奥迪 E5 Sportback开启预售
北京商报· 2025-08-18 22:2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AUDI首款量产车型于8月18日开启预售 全系推出4款配置车型 限时售价23.59万元起 [1] 设计与性能配置 - 采用封闭式格栅 集成灯光模组 电子外后视镜和贯穿式扰流板设计以降低风阻系数 [3] - 内饰配备进口原木饰板和30色隐藏式渐变氛围灯 [3] - 搭载前后永磁同步电机 最高转速达21000rpm 0-100km/h加速3.4秒 [3] - 采用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 最高续航773km 配合800伏高压平台可实现10分钟快速补能370km [3] 智能科技系统 - 搭载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 融合高通骁龙8295数字座舱芯片构建超感互动数智座舱 [3] - 配备基于火山引擎大语言模型"豆包"的奥迪助手 具备语义理解 多轮对话及车控交互能力 [3] - 与Momenta合作打造基于飞轮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 集成27个感知硬件包括激光雷达 3个长距毫米波雷达 12个超声波雷达和11个摄像头 [4] - 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提供算力支持 可应对城市道路 高速高架及泊车等多种场景 [4]
【公告全知道】液冷服务器+数据中心+第三代半导体+华为+无人机!公司已推出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电源等核心产品
财联社· 2025-08-17 23:39
液冷服务器+数据中心+第三代半导体+华为+无人机行业 - 公司已推出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电源等核心产品 [1] PCB+铜箔+先进封装+华为行业 - 公司量产产品直接下游客户为PCB厂商和覆铜板厂商 [1] CPO+PCB+华为+智能座舱行业 - 公司拟投入19亿元用于智能制造高多层算力电路板项目 [1] - 公司在800G高端交换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继峰股份 | 2025H1:利润符合预期 座椅量产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17 23:07
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 - 2025H1实现收入105.2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1.5亿元,同比+189.5%;扣非归母净利1.9亿元,同比+598.6% [2] - 2025Q2实现收入54.9亿元,同比-4.1%/环比+8.9%;归母净利0.5亿元,同比+43.7%/环比-52.9%;扣非归母净利1.0亿元,同比+809.1%/环比+12.4% [3] - 2025Q2毛利率14.4%,同比持平/环比-1.9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2pct、-0.8pct、+1.1pct、-0.2pct至1.4%、7.9%、3.3%、0.6% [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收同比下降主要系2024年收入中包含已出售的美国TMD公司 [3] - 利润同比提升主要系公司对格拉默实施的多重降本增效措施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 [3] - 新业务进展顺利,2025H1乘用车座椅实现营收19.8亿元、同比翻倍增长,车载冰箱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数倍增长 [3] 智能电动业务发展 - 2021年10月至今已获超20个座椅项目定点,2025H1乘用车座椅实现营收19.84亿元,归母净利-0.63亿元 [4] - 截至2025年8月14日累计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24个,生命周期总金额达959-1,006亿元,年收入可达160-168亿元 [4] - 2025/2026年座椅事业部收入考核目标值为50/100亿元,净利润考核目标值为1.5/5.0亿元 [4] 全球智能座舱战略 - 2019Q4并表格拉默后开启全面整合,2023年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推动全面降本增效 [5] - 格拉默和继峰联合开拓市场,产品相互赋能,客户相互导入,共同提升市占率 [5] - 横向拓展乘用车座椅、音响头枕、车载冰箱等智能化新品,纵向布局智能家居式重卡座舱等 [5]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267.50/299.50/359.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02/9.40/13.38亿元 [6] - 对应EPS为0.47/0.74/1.06元,对应2025年8月15日11.77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25/16/11倍 [6] - 2025E营业收入26,750百万元,增长率20.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02百万元,增长率206.2% [7]
纯电动车重夺新能源车市场主导地位
广州日报· 2025-08-17 12:04
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情况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 6万辆 同比增长6 3% 环比下降12 4% [1] - 1月-7月累计零售1272 8万辆 同比增长10 1% [1] - 7月销量同比增速较前几个月有所放缓 但仍保持正增长 显示市场需求较强 [1] - 1月销量179 6万辆 同比下降12% 2月销量138 4万辆 同比增长25 8% 3月销量194万辆 同比增长14 4% 4月销量175 5万辆 同比增长14 5% 5月销量192 8万辆 同比增长13 7% 6月销量208 5万辆 同比增长18 2% [1]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 7万辆 同比增长12% [2] - 1月-7月新能源车累计零售645 5万辆 同比增长29 5% [2] - 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4 0% 较去年同期提升2 7个百分点 [2] - 纯电动车在新势力企业中占比从去年的43%提升至64% 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2] 新势力品牌表现 - 小鹏汽车1-7月年度目标完成率达66 8% 为新势力品牌第一 [2] - 共有三家新势力车企的目标完成率超过50% [2] 市场趋势分析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降价减少 促销平缓 车市运行日益平稳 [1] - 上半年车市超强增长 但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空档期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 形成观望情绪 [2] - 8月改款新车上市潮将丰富产品供给 成为拉动车市零售的有利因素 [3] - 燃油车新品将迎来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升级优化 产品竞争力提升 [3] - 下半年市场价格预计相对稳定 [3]
继峰股份(603997):系列点评二十:2025Q2利润符合预期,座椅量产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8-16 15:5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105.2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1.5亿元,同比+189.5%;扣非归母净利1.9亿元,同比+598.6% [1] - 2025Q2收入54.9亿元,同比-4.1%/环比+8.9%;归母净利0.5亿元,同比+43.7%/环比-52.9%;扣非归母净利1.0亿元,同比+809.1%/环比+12.4% [1] - 2025Q2毛利率14.4%,同比持平/环比-1.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2pct/-0.8pct/+1.1pct/-0.2pct [2] 业务进展 - 乘用车座椅2025H1营收19.8亿元(同比翻倍),车载冰箱营收0.8亿元(同比数倍增长) [1] - 累计乘用车座椅定点24个,生命周期总金额959-1,006亿元,若集中量产可实现年收入160-168亿元(相当于继峰本部2024年收入的249%-261%) [2] - 2025/2026年座椅事业部收入考核目标50/100亿元,净利润目标1.5/5.0亿元 [2] 战略布局 - 格拉默整合成效显著:2023年全球COO上任后推动降本增效,协同继峰联合开拓市场 [3] - 横向拓展智能座舱产品线(音响头枕/车载冰箱/移动中控等),纵向布局重卡座舱/电动出风口等 [3] - "大继峰"战略结合格拉默技术优势与民企机制,目标成为全球智能座舱龙头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267.50/299.50/359.50亿元,归母净利6.02/9.40/13.38亿元 [3] - 对应EPS 0.47/0.74/1.06元,当前股价对应PE 25/16/11倍 [3][5] - 2025E毛利率16.9%,净利率2.25%;2027E毛利率17.65%,净利率3.72% [8][9]
美格智能赴港上市收到证监会反馈: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股权质押是否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新浪财经· 2025-08-16 12:35
美格智能港交所上市申请进展 - 公司已收到证监会关于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 [1] - 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前身方格精密的设立及股本股东变化情况 [1] - 需结合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说明股权质押是否影响控制权稳定性 [1] - 需核查控股股东质押情况是否触发《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禁止性情形 [1] - 要求说明下属公司南通众格增值电信业务资质及是否符合2024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1] 公司业务概念覆盖 - 公司涉及边缘计算、华为海思、算力、智能座舱等热门技术领域 [1]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六成!是如何赋能自动驾驶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5 15:26
AI专利在智能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为智能汽车发展构筑了良好基础 [2][3] - AI专利是汽车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支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功能 [3] - 汽车智能化全球竞争激烈,中国AI专利的数量优势反映了技术与创新实力 [3] AI专利构建的技术护城河与核心能力 - AI专利构建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4] - 特定专利将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融合,使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准确率大幅提升 [4] - AI专利重构智能汽车核心能力体系,推动感知层技术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协同演进 [6] AI专利在感知与决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与性能提升 - 计算机视觉专利集群使车辆可实现200米外静态障碍物识别,150米动态目标轨迹预测准确率高达92% [6] - 基于AI的电控制动系统专利可使追尾预警准确率提升40%,制动距离缩短15% [6] - 国内某车企专利利用AI分辨车外混杂声音,能准确识别车主声音并执行语音指令 [2] AI芯片与算力竞争 - 英伟达新一代智驾芯片Thor算力高达2000TOPS,可同时为多个系统提供算力 [5] - 特斯拉将量产的AI5芯片算力达2000TOPS至2500TOPS,性能较前代提升5倍 [5] - 算力比拼成为AI芯片领域新的竞争焦点 [5] 智能座舱与车路协同的场景创新 - 国内企业在语音交互和生物识别领域的专利优势推动座舱向“第三空间”进化 [8] - 中国在C-V2X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65%,车路协同专利使路口通行效率提升40%,红灯等待时间减少35% [8] - AI专利支持下的场景创新正延伸智能汽车变身智能空间的“触角” [8] 产业链生态与未来展望 - 从AI芯片到传感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各个环节都离不开AI专利支持,共同构成产业生态 [5] - 海量AI专利储备为培育智能汽车完整产业链夯实根基 [5] - AI专利是开启未来智能出行变革的“金钥匙”,需加速创新以保持量质齐升的优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