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搜索文档
ETF日报:“反内卷”或是下半年潜在主线之一,但相关板块节奏存在差异,上游或领先于下游
新浪基金· 2025-07-11 22:55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微涨0.01%报3510.18点,深证成指上涨0.61%,创业板指上涨0.80%,科创综指上涨1.27%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7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80亿 [1] - 证券、有色、医药、钢铁等板块领涨,金融、通信、光伏、红利领跌 [1] - 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小盘强于大盘,成长强于价值,双创强于主板 [1] "反内卷"政策主线 - 政策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类似2015年供给侧改革 [3] - 政策对象包括钢铁、水泥、煤炭等上游资源品和汽车等下游消费品 [4] - 上游资源品因同质化严重面临产能过剩,厂商通过低价博弈导致价格快速下降 [4] - 螺纹钢与焦煤价格已企稳回升,此轮政策效果可能比去年更明显 [6] - 消费品"以价换量"趋势强化,25年1-5月食品、汽车等行业量增价降 [6] - 家电置换空间大于汽车,22-24年家电实际报废率约40-46%,汽车为79-102% [7] 历史供给侧改革案例 - 2010年拉闸限电导致螺纹钢价格半年涨幅超30%,但工业增加值与PMI下行 [9] - 2016-17年供给侧改革涉及煤炭、钢铁等,工业品走出2年大牛市 [9] - 2021年"双碳"政策限产钢铁、电解铝等,但需求不足导致行情辐射有限 [11][12] 美国降息与关税影响 - 美国6月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超预期,失业率降至4.1%,降息预期降温 [12][13] - 特朗普政府分两批向22国寄送关税信函,税率多数持平或下调,8月1日生效 [15][16] - 首批涉及日韩等14国,第二批含文莱等8国,巴西税率从10%大幅调至50% [16]
昌平区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打造“昌平 金立方”品牌
证券日报网· 2025-07-11 22:30
政策背景与会议概况 - 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行举办"昌平区科创债政策宣讲会",旨在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1] - 会议聚焦提升市场主体对科创债工具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推动科创企业与创投机构拓宽融资渠道[1] - 昌平区30余家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企业、优质科创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代表参会[1] 科创债政策支持与特点 - 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加速科创债支持体系覆盖[2] - 科创债作为专门支持科技创新的债务融资工具,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优化债务结构[2] -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专家现场解读科创债政策特点,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2] 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与服务机制 - 昌平区通过"昌平·金立方"品牌整合资源,构建一流金融营商环境,并建立科创债"全流程服务"机制[3] - 协调券商等资源,分析发行案例及经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融资成本[3] - 科创债重点覆盖科创型企业,具有创新性、灵活性和包容性等独特价值[4] 企业对接与政策效果展望 - 互动环节中企业代表与专家深度交流,希望通过科创债破解融资难题[4] - 昌平区将持续搭建沟通平台精准解决企业诉求,推动政策红利释放与服务机制完善[4] - 科创债有望成为科技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加速创新转化的助推器[4]
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22:2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2,000万元至-26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亏损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2,000万元至-320,0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1,63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811万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新能源重点车型销量处于爬坡期,未达计划目标,主力车型受价格战影响收益下滑 [2] - 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4S店主导的渠道模式导致新渠道建设落后于同行 [2] - 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改革落地显效需时间,新产品开发效率和成本控制仍在推进 [2] - 海外销售基础薄弱,渠道建设、产品管理、经营协调能力有待提升 [2] 经营措施 - 实施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改革,推进"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战略 [2] - 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产销恢复正增长 [2] - 下半年计划推出增程版新车型、加快渠道下沉、加强新媒体营销以提升销量 [3]
中国二十二冶获评“双百行动”标杆企业
新华网· 2025-07-11 21:18
中国二十二冶作为以"科改企业"标准获评"标杆"等级的"双百企业",在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始 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 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市场竞争力跃升,通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打造出"标杆企业"的 硬核实力,充分彰显了近年来二十二冶高瞻远瞩、坚定不移走大科技、大品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 之路取得的卓越成效。 原标题:中国二十二冶获评"双百行动"标杆企业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4年度"双百企业"考核评价结果,中国二十二冶以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 展的突出成效,再度获评"双百行动"标杆企业。 治理机制促进效能提升。坚持"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目标, 以建设"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为核心,纵深推进"决策风险防范科学化、决策管理运作规范化、决 策服务保障精细化",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推动治理主体不断提升"三重一大"科学决 策质效。股权与监事会改革协同突破,打造多元互补董事会结构,创新采用 "系统+片区"管理模式,凝 聚班子合力;动态科学完善"三清单一流程",进一步明确各治理 ...
拉长交易周期,大宗商品和股票在下半年存在什么样的交易机会?
对冲研投· 2025-07-11 20:26
反内卷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始于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3] - 政策背景:外部面临关税冲击和恶劣出口环境,内部多行业陷入低价通缩循环,光伏、汽车、钢铁等行业生态恶化[3] - 核心观点:反内卷将是下半年重要交易主线,重点关注多晶硅、光伏龙头股(通威、隆基)及沪深300指数[3][22] 反内卷对各商品板块影响 硅产业链 - 多晶硅:政策最易落地,目标价4-4.5万元/吨,行业可能形成寡头格局[4][12][15] - 工业硅:受多晶硅限产利空,供应弹性大(西南/新疆),8500元以上可能刺激开工[16] 碳酸锂 - 矿端过剩格局未改,政策针对下游可能拖累需求[5][20] - 政策可能控制锂资源价格,避免利润向矿端集中[20] 黑色板块 - 暂无明确政策指引,焦煤止跌但整体影响有限[5][17] - 长期看可能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盈利,短期需观察政策方向[19] 反内卷政策机制与历史比较 - 政策手段包括股权并购、AMC管理坏账、调动富裕群体投资、拓展南方市场[6] - 类似美国19世纪末横向并购形成寡头的历史阶段[7] - 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相比,此次更精细、有法可依而非行政手段[18] 投资机会分析 商品领域 - 多晶硅:政策落地前想象空间大,建议低多12月及以后合约[15] - 工业硅:维持看空观点,关注合盛及云南复产情况[16] - 黑色商品:三季度可能上涨,四季度或重新下跌[31] 股票领域 - 光伏龙头:通威、隆基等将受益于行业寡头化[9][22] - 沪深300:可能迎来长期牛市[10] - 钢铁股票:价格低、供给稳定,部分企业转型基础设施[28] 圆桌嘉宾主要观点 - 多晶硅是反内卷政策最明确受益品种[26][29][30] - 光伏行业政策落地概率大,可能复制当年煤炭政策路径[29] - 制造业过剩已影响全球(中国制造业占比40%且年增9%)[31] - 铝行业因供需双改善被看好,铜逻辑不清建议做价差[31]
解码科创板分层:盈亏不是风险唯一标准,长期价值至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0:20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现状 - 新一轮科创板改革加速未盈利企业审核 多家企业如禾元生物 北芯生命 摩尔线程 沐曦集成等取得进展 [1] - 科创板设立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 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 摘U率达40% [1] - 新上市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 需满足"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才能调出 [1] 科创板上市标准分析 - 科创板设置"5+2+2"多元包容上市条件 除标准一外均不要求盈利 [2] - 未盈利企业采用最多的是标准四(17家)和标准五(17家) 其次是标准二(13家) [2] - 标准五上市的20家企业中有3家(荣昌生物 欧林生物 金迪克)在上市前已盈利 [3] - 标准四 标准五 标准二摘U率分别为52.94% 35.29% 38.46% 红筹股摘U率50% [3] 企业盈利与风险关系 - 475家按标准一上市企业中 3家2024年营收低于1亿 2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标准五上市的金迪克2024年营收0.81亿(-39.96%) 净利润-0.94亿(-31.71%) 面临退市风险 [5] - 32家未盈利企业中有3家(海创药业 首药控股 智翔金泰)营收低于1亿 面临2026-2027年退市考验 [6] 商业化落地关键因素 - 高质量研发和特色产品是商业化成功关键 需满足市场需求 弥补现有产品不足 [7] - 百济神州2024年营收272.14亿(+56.2%) 亏损49.78亿 研发投入142.8亿 泽布替尼美国销售额20亿(+106%) [7][8] - 寒武纪2024年营收11.74亿 亏损4.57亿 受益AI产业发展 市值增长超300% [9] 长期价值评估 - 未盈利企业中百济神州市值2247.76亿 寒武纪市值2190.06亿 18家企业市值超百亿 [7] - 市场更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而非短期盈亏 [9] - 已有优质产品或服务且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司不易面临退市风险 [9]
优衣库的中国困境:降价自救,尚未见效
36氪· 2025-07-11 20:13
价格策略调整 - 优衣库在中国市场下调价格并增加促销,例如T恤39元、背心39元、针织短裤79元、素色袜子10元、帆布包59元,以吸引消费者 [1][2] - 2022年秋冬优衣库曾提高核心单品价格,但当前市场环境下转向降价策略 [2] - 公司评估产品竞争力后调整部分产品价格至更合理水平,导致销售成本暂时上升,毛利率下降 [5] 财务表现 - 迅销集团第三财季收入同比增长7.7%至8,265亿日元(404亿元人民币),但净利润同比下降9.7%至1,055亿日元(51.6亿元人民币) [3] - 大中华区前三季度以本地货币计算收入同比下降约3%,营业利润下降约8%(以日元计算分别下降8.2%和11.5%) [4] - 2025财年大中华区预计收入将下降,利润收缩约10%,公司称此为"结构性改革过渡期" [5] - 大中华区收入占比从2024财年前三季度的22.1%降至2025财年的19.5%,为近年来首次跌破20% [11] 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消费需求不振导致优衣库同店销售额下滑,收入和营业利润双双下降 [3] - 2023财年大中华区收入增长15.2%至6202亿日元(304亿元),经营利润增长25%至1043亿日元(51亿元),创历史新高 [10] - 2024年起同店销售额开始下降,管理层归因于50%外部因素和50%内部因素 [11] - 韩国东南亚印度澳洲市场收入从4045亿日元增至4692亿日元,占比从17.1%升至17.9%,接近大中华区份额 [11] 战略调整 - 公司调整开店策略,从数量转向单店盈利能力,计划在内地主要城市开设区域旗舰店 [15] - 2025年前5个月大陆市场门店净减少9家,而2021-2023财年分别净增66家、64家、35家 [15] - 公司推进业务重组,包括区域性响应、产品开发、规划、订单控制、市场营销等系统变革 [16] - 目标2026财年表现优于2025财年,2027财年建立全新发展方式 [17] 运营优化 - 建立根据最新销售数据频繁调整生产的框架,5月底库存下降,第三季度折扣率提高 [18] - 对低销售额门店采取"拆建结合"政策,使门店平均月销售额增长1.5倍 [18] - 新开业的成都店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全球旗舰店,销售额在中国大陆市场排名第五 [18] - 计划翻新上海、广州等地旗舰店,并在重庆、天津、西安、昆明、郑州等潜力城市开设旗舰店 [18] 历史背景 - 大中华区曾是优衣库全球布局最成功的市场,2021年贡献公司25%的收入和40%的营业利润 [9] - 2021年优衣库中国市场门店规模与日本本土相当,曾计划从850家增长至3000家 [15] - 截至2025年5月底,优衣库全球2546家门店中1023家在大中华区,大陆市场917家超过日本本土的801家 [14]
管清友: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搜狐财经· 2025-07-11 19:51
消费繁荣与中国经济转型 -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关键转型阶段,传统"铁公基"投资模式已难以持续 [7][8] - 当前消费呈现收缩现象,微观层面表现为收入不足和保障缺失制约消费意愿,宏观层面则反映为通货紧缩压力 [5][6] - 政策调整方向明确:中央财政已开始通过债务置换缓解地方压力,2024年9月24日后政策转向更积极的财政支持 [9][10] 消费驱动增长的核心逻辑 - 消费繁荣需满足两大前提:居民对未来收入的稳定预期和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完善 [5] - 投资效率下降明显,基建领域出现阶段性过剩,需减少无效投资并将资源转向民生领域 [7][8] -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费率和消费倾向仍存在显著差距,需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居民收入占比 [12] 结构性改革路径 - 财政政策需从"量入为出"转向"量出为入"模式,通过消费券发放、现金补贴等直接刺激手段激活消费 [12] - 国有企业改革是关键,应收缩至战略性行业,退出充分竞争领域以释放市场活力 [12] - 收入分配改革聚焦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再平衡,提升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已被视为共识性解决方案 [12] 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 - 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成为学界共识,需结合国情发展原创性分析框架而非简单对立西方理论 [13] - 书中提出五大转型策略:财政/货币政策创新、收入改革、服务业升级、民营经济激活 [14] - 研究强调消费抑制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矛盾,需通过系统化改革实现"世界工厂"向"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跨越 [13][14]
渝 开 发(000514) - 000514渝 开 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7-11 19:24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依托开发建设、物业服务构建产业投资体系,推动转型升级,以重庆本土住宅项目为主,业务涵盖物业管理、会议展览等,可对冲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2] - 石黄隧道经营权由公司承继,拥有20年收费运营权限,2026年6月到期 [2] - 未来公司将增强市场经营理念,提升竞争力,推进国企改革,聚焦城市开发主力军定位 [3] 房地产市场情况 - 重庆从调整新购住房再交易管理、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多方面优化房地产政策,增强企业信心 [3] 项目开发进度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建在售项目有四个,2025年一季度后现有项目为三个,分别是南岸区茶园项目三期、渝北区回兴星河博棠三期项目、九龙坡区华岩贯金和府一期 [3] - 公司建立项目全周期运营计划,预测利润和现金流,合理规划开发节奏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拟定位为新时代城市开发经营服务商,业务以城市开发为主业,业态以“住宅 + 商业”为主 [3] - 积极发展会展业务、资产经营业务等支撑型及拓展型业务,提供多元化收入来源 [3] - 未来经营模式拟定为“开发 + 运营” [3] 定增情况 - 2024年8月深交所受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 [4] - 12月调整募投项目投入,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7亿元调整为不超过6.4亿元 [4] - 2025年7月7日公司将相关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7月19日,目前工作正常推进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