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荷兰限制与美国情报共享:担心特朗普政府“侵犯人权”和“协助俄罗斯”
观察者网· 2025-10-21 10:21
荷兰限制与美国情报合作 - 荷兰民事和军事情报部门负责人表示,鉴于情报被政治化,荷兰在情报共享方面已变得更加谨慎[1] - 限制共享的情报涉及俄罗斯,荷兰情报机构对情报政治化和侵犯人权问题保持高度警惕[4] - 荷兰国防部前网络安全主管认为,若美国以类似方式疏远盟友,将对自身造成损害,强硬的安全合作建立在软实力的信任与价值观之上[4] 中资半导体企业在荷兰遭遇干预 - 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资产、知识产权等调整被荷兰政府冻结一年[5] - 荷兰政府要求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托管给指定人员[5] - 荷兰学者指出,荷兰采取强硬干预措施很可能是在美国施压下进行的,美国意图遏制中国成为科技大国[5] 中方对荷兰做法的回应 - 中国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5][6] - 中方指出美方的穿透规则是加害中企的始作俑者,希望荷方坚持独立自主,纠正错误做法[6] -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6]
中美视频电话落地!稀土反制奏效,美急盼谈判,新一轮磋商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02
地缘政治博弈态势 - 美国在10月18日主动请求与中国进行视频通话,时机敏感,是一次“下棋前的摸底”而非简单的沟通 [1] - 通话背景是中国近期明显加码了对稀土的出口限制,范围和方式更精准,主要针对美国 [3][9] - 此次沟通未设定具体谈判议程,但预示新一轮谈判可能在酝酿中,本质是双方在探底和较量 [13][19] 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 - 稀土是美国科技产业的“命门”,美国虽尝试“国产替代”但进展不理想,使其在供应链上存在脆弱性 [3][7] - 中国对稀土出口采取“看卖给谁、摆明用途”的精准限制策略,直接针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 [3][9] - 中国手握稀土及一整套原材料和供应链的“组合拳”,角色已从“配角”变为产业链中“不能缺的位置” [11][15] 中美双方策略与立场 - 中国回应从容,重申“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底线,节奏稳定,未被美方带节奏,体现出“稳中有力”的策略 [5][11][21] - 美国表现出缓和意图,主动提议通话并希望“保持对话”,原因是其高科技企业面临材料供应压力 [9][19] - 中方立场是寻求对等合作,要求美方先收起对中国企业的限制,而非一边打压一边求合作 [13][17][23] 未来博弈走向 - 博弈关键将在于谁能更好地守住底线和承受压力,而非简单的输赢 [19] - 中国底气源于其能力、技术、市场和选择权,策略非“硬碰硬”而是用实力争取地位 [15][21] - 美国既不想中国在关键领域“走太快”,又因现实压力需寻求沟通,做法上存在双标 [17][23]
沪铜周报:沪铜周报中美关税扰动,铜高位调整-20251020
中辉期货· 2025-10-20 10: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扰动,铜高位调整,建议多单移动止盈保护,长期依旧看好铜 [6] - 受中美关税扰动及多单止盈兑现影响,铜整体高位回调,前期多单移动止盈,新入场多单等待回调企稳,关注下方80000 - 82000支撑,除非中美关系急速恶化,否则铜深度调整概率较小,短期不盲目追高或抄底,降低仓位控制风险;产业上,生产企业卖出套保可背靠86000 - 87000布局,加工企业买入套保等待回调机会;中长期,因铜是中美博弈战略资源和贵金属平替资产,叠加铜精矿紧张和绿色铜需求爆发,对铜长期看好,沪铜关注区间【80000,88000】,伦铜关注区间【10000,11000】美元/吨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特朗普关税威胁TACO,中美博弈攻守易形,中方采取稀土出口管制、对美船舶收费、反垄断调查、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反制措施,特朗普表态反复,市场认为是谈判策略;截至10月17日,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周度小幅上涨,美国财长表示若中国停止稀土出口管制,美或许延长对华加征关税豁免期限并安排领导人会晤 [12][15] -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临近,鲍威尔放鸽,强调美国就业市场下行风险,考虑提前结束缩表,市场预期10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近100%;美联储官员在降息节奏上有分歧,理事沃勒主张25个基点谨慎步伐,临时理事米兰呼吁50个基点激进降息;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美国政府停摆数据缺失及后续经济数据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18] - 9月宏观数据公布,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CPI同比 - 0.3%,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核心CPI同比 + 1.0%,连续5个月回升;PPI同比 - 2.3%,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环比持平;存量社融增速8.7%,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9月M1增速7.2%,M2增速8.4%,M1 - M2剪刀差为 - 1.2%;9月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增长7.4%,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预计10月20 - 23日四中全会发布公报,10月26 - 27日左右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 [21] 供需分析 - 供应方面:印尼Grasbreg铜矿因矿难停产,全球铜供应收紧,2025年全球主流铜矿企业产量较年初下修至1220万吨,环比2024年减少40.13万吨,减少3.18%;8月铜精矿进口275.9万吨,环比增7.78%,1 - 8月累计进口2009.6万吨,同比增长7.76%,截至10月17日,国内主要港口铜精矿库存68.07万吨,环比增加2.05万吨;进口铜精矿指数和TC处于历史极低位置,冶炼加工费深度倒挂,现货冶炼亏损,长单冶炼盈利,硫酸等副产品价格高位弥补部分亏损;废铜市场供应偏紧,欧洲高品质废铜出口受限,中美关税摩擦限制美国废铜流入,国内政策使废铜企业成本抬升,截至10月17日,精废价差2663元/吨,环比减少840元/吨,8月铜废料及碎料进口量环比减少5.64%,同比增长5.79%,1 - 8月累计同比下降0.04%;7月粗铜产量同比增长18.64%,1 - 7月累计同比增长11.58%,8月进口阳极铜同比减少18.72%,1 - 8月累计同比下滑13.47%;国内粗铜加工费周度持平,CIF进口粗铜加工费小幅上涨,处于历史同期低位;9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大幅下降5.05万吨,降幅为4.31%,同比上升11.62%,1 - 9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09.55万吨,增幅为12.22%,10月预计产量继续下滑至108.25万吨,因海内外铜冶炼厂反内卷和铜精矿紧张,四季度产量或收缩;自由港计划退出基准定价体系 [47][52][57] - 需求方面:高铜价抑制需求,中下游畏高观望,刚需采购;8月铜材产量为222.2万吨,当月同比增9.8%,1 - 8月铜材累计产量1659.8万吨,累计同比增10.7%;9月中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小幅回升,最新国内电解铜制杆企业周度开工率62.5%,环比上涨19.06%,再生铜制杆企业周度开工率18.29%,环比上涨6.36%,电线电缆企业周度开工率61.91%,环比上涨3.38%;2025年各行业耗铜量预测显示,电力、建筑、家电、交通、机械和电子等行业合计耗铜量为1640万吨;终端电力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展现韧性,1 - 8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796亿元,同比增长14%,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4992亿元,同比增长0.5%,1 - 8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230.6GW;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1 - 9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10月空调内销排产556.5万台,同比下滑11.5%,外销排产596万台,同比下滑9.4%,合计排产1153万台,同比下滑18%,预计家电全年表现前高后低;1 - 9月核心30城住宅成交面积同比 - 7.1%,成交均价同比 + 2.6%,房地产艰难磨底 [63][65][69] - 库存方面:截至10月16日,国内铜社会库存17.75万吨,环比增加0.55万吨,保税区库存9.77万吨,环比增加0.72万吨;上期所铜库存环比增加3876吨至10.97万吨,LME铜库存周度环比减少1950吨至13.75万吨,COMEX铜库存周度环比增加3710吨至34.32万吨 [75] - 持仓成交方面:截至10月10日,LME铜投机基金净多头59178手,环比增加5.44%,COMEX铜非商业净多头30230手,环比减少0.39%;截至10月16日,沪铜主力合约持仓162171手,周度减少26.86%,成交97535手,周度减少29.23%;10月17日,沪铜加权总资金流出12.60亿元,市场热度降温 [82] 总结展望 - 宏观上,中美关税贸易博弈使市场情绪波动加剧,美国政府停摆致数据延迟,鲍威尔放鸽,市场交易美联储10月降息,国内9月宏观数据分化,出口超预期,重要会议临近,市场情绪多空交织 [84] - 基本面上,印尼铜矿停产加剧铜精矿紧张,冶炼行业反内卷,10月国内电解铜产量或下滑;需求上,电力和新能源汽车需求有韧性,下游畏高观望,刚需采购;库存上,国内社会库存增加,LME库存减少,COMEX库存增加;短期投机多头兑现,市场热度降温 [84] - 操作上,多单谨慎持有,不盲目追高,移动止盈保护;关注下方80000 - 82000支撑,除非中美关系急速恶化,否则铜深度调整概率较小;产业上,生产企业卖出套保可背靠86000 - 87000布局,加工企业买入套保等待回调机会;中长期看好铜 [84]
多空因素交织,棕榈油宽幅震荡
铜冠金源期货· 2025-10-20 09: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油脂板块震荡回落,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跌拖累;棕榈油宽幅震荡,马棕油10月上半月产需双增,后续生产或放缓且有降库预期,印尼计划提高出口税支撑价格;菜油因中加贸易关系缓和表现弱势;美豆油因NOPA压榨需求超预期而走强;宏观上中美贸易博弈反复,美元指数低位震荡,油价震荡偏弱;预计短期棕榈油宽幅震荡运行 [5][9][13] 各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CBOT美豆油主连涨1.13收于51.1美分/磅,涨幅2.26%;BMD马棕油主连跌72收于4474林吉特/吨,跌幅1.58%;DCE棕榈油01合约跌130收于9308元/吨,跌幅1.38%;DCE豆油01合约跌46收于8256元/吨,跌幅0.55%;CZCE菜油01合约跌200收于9861元/吨,跌幅1.99%;豆棕期货价差涨84至-1052元/吨;菜棕期货价差跌70至553元/吨;广东广州24度棕榈油现货价跌210至9250元/吨,跌幅2.22%;日照一级豆油现货价跌10至8520元/吨,跌幅0.12%;江苏张家港进口三级菜油现货价跌210至10120元/吨,跌幅2.03% [6] 市场分析及展望 - 国内油脂板块受国际油价下跌拖累震荡回落;棕榈油宽幅震荡,马棕油10月上半月产需双增,后续生产将放缓且有降库预期,印尼计划提高出口税支撑价格;菜油因中加贸易关系缓和、加拿大菜籽或重启进口而表现弱势;美国政府停摆致数据报告暂停发布,市场缺乏指引,但NOPA压榨需求超预期使美豆走强,提振美豆油价格 [9] - 2025年10月1 - 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环比上月同期增5.76%,出油率增0.21%,产量增6.86%;不同机构数据显示10月1 - 15日马棕油出口量较上月同期增幅在12.3% - 49.8%之间 [10] - MPOB下调11月毛棕榈油参考价至每吨4262.23马币,维持出口关税10%不变;印尼政府或调控毛棕榈油出口,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行B50,考虑增加产量或减少出口 [11] - 印度9月棕榈油进口量下滑16.3%至829,017吨,为5月以来最低;豆油进口量激增36.8%至503,240吨,为2022年7月以来最高;葵花籽油进口量增加约6%至272,386吨,为1月以来最高 [12]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当周,全国重点地区三大油脂库存为238.17万吨,较上周增0.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30.49万吨;其中豆油库存126.51万吨,较上周增1.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12.5万吨;棕榈油库存54.76万吨,较上周减0.4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2.93万吨;菜油库存56.9万吨,较上周减1.7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15.06万吨 [12]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当周,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周度日均成交11800吨,前一周为22650吨;棕榈油周度日均成交847吨,前一周为425吨 [13] - 宏观上中美贸易博弈反复,特朗普关税战豁免范围扩大但影响小于预期,美元指数低位震荡,油价震荡偏弱;基本面上马棕油即将季节性减产,库存有下降预期,印尼计划提高出口关税推进B50,预计短期棕榈油宽幅震荡运行 [13] 行业要闻 - 预计未来数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下降,年底降至约170万吨,因产量季节性下降且节日需求增加 [14] - 因产量增加和工作日增多,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10月预计环比增长3%至240万吨;印尼计划2026年中期实施B50,11月至次年2月季节性低产期或使棕榈油价格维持在每吨4000 - 4500林吉特,分析师上调2025和2026年马棕油价格预测 [15] - 印尼计划将粗棕榈油出口税从10%提高至15%,为B50计划过渡提供资金,方案在部委间讨论中 [15] 相关图表 - 包含马棕油主力合约、美豆油主力合约、三大油脂期货价格指数、棕榈油、豆油、菜油现货价格、豆油和棕榈油现期差、豆棕和菜棕价差、棕榈油近月进口利润、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月度产量、库存、出口量、马来西亚棕榈油CNF价格走势、国内三大油脂及各油脂商业库存等图表 [17][18][21][22][23][25][28][29][30][31][36][37][38][39][41][42][43][44][45][48][50][52][54]
铝周报:节后补库积极,铝价偏好震荡-20251020
铜冠金源期货· 2025-10-20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博弈市场对"TACO"交易预期较高,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以及国内政策期待,宏观波动较大;基本面供应端铝水比例继续上升,铝锭供应压力较小,消费端仍处于季节性旺季,铝锭社会库存重新去库;海外LME现货升水近期较高,流动性风险担忧升高,铝价预计偏好震荡,运行区间为20700 - 21200元/吨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LME铝3个月合约价格从2025年10月10日的2746元/吨涨至10月17日的2778.5元/吨,涨幅32.5元/吨;SHFE铝连三合约价格从20995美元/吨降至20925美元/吨,跌幅70美元/吨;沪伦铝比值从7.6降至7.5;LME现货升水从12.06美元/吨升至12.88美元/吨;LME铝库存减少17600吨至491225吨;SHFE铝仓单库存增加11551吨至70670吨;现货均价从20965元/吨降至20902元/吨;现货升贴水从 - 60元/吨升至 - 20元/吨;南储现货均价从20900元/吨降至20810元/吨;沪粤价差从65元/吨升至92元/吨;铝锭社会库存减少2.2吨至62.7万吨;电解铝理论平均成本从15871.17元/吨降至15830.95元/吨;电解铝周度平均利润从5093.83元/吨降至5071.05元/吨 [4] 行情评述 - 现货市场现货周均价20902元/吨,较上周跌63元/吨;南储现货周均价20810元/吨,较上周跌90元/吨 [5] - 宏观方面,中美贸易博弈继续,美国政府停摆第二周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联储官员发言,市场对10月降息25BP预期升至96.3%,12月继续降息概率增至99.6%;国内9月核心通胀同比增速回暖,制造业PMI回升至49.8%;消费端上周铝下游开工率持稳在62.5%,下游采购积极性较好,现货价格反弹,成交升贴水稳定在小幅贴水至平水附近;铝锭社会库存重新去库,铝锭去库2.3万吨至62.7万吨,铝棒库存减少0.45万吨至14.8万吨 [3][8] 行情展望 - 因中美贸易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国内政策期待,宏观波动较大;基本面供应端铝水比例继续上升,铝锭供应压力较小,消费端处于季节性旺季,铝锭社会库存重新去库,海外LME现货升水近期较高,铝价预计偏好震荡 [3][8] 行业要闻 - 加拿大铝生产商因美国现货市场铝价上涨增加对美发货量,美国6月加征50%铝进口关税,起初加拿大铝流向欧洲,现因库存减少流动逆转 [9] - 力拓2025年第三季度铝土矿产量同比增长9%至1640万吨,氧化铝产量达190万吨,同比增长7%,原铝产量86万吨,同比增长6%,公司将铝土矿产量指导目标上调至5900 - 6100万吨 [9] - 上期所同意上港云仓(上海)仓储管理有限公司取消位于上海宝山区逸仙路4377号的铜、铝期货存放点,核定库容铜1万吨、铝1万吨 [9] 相关图表 - 报告包含LME铝3 - SHFE铝连三价格走势、沪伦铝比值、LME铝升贴水(0 - 3)、沪铝当月 - 连一跨期价差、沪粤价差、物贸季节性现货升贴水、国产和进口氧化铝价格、电解铝成本利润、电解铝库存季节性变化、铝棒库存季节性变化等图表 [10][11][14]
周周芝道:如何定价新一轮中美博弈?
2025-10-19 23:5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全球资本市场 包括美股和A股 [1][2][3] * 中国债券市场 [1][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资本市场波动 * 宏观资产波动率在10月份显著上升 主要受政治博弈和中美关系影响 [2] * 海外市场受多重事件催化 包括美国政府停摆 日本新首相候选人提出的财政货币宽松政策 欧洲政治不稳定 [1][2][6] * 核心逻辑是海外财政政策"一松难紧" 风险溢价成为牵引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 [1][6] 中美贸易博弈的影响 * 中美贸易博弈是当前资本市场定价的重要变量 [1][3] * 美股表现受特朗普态度边际软化和美国地区银行信贷恶化问题影响 情绪有所收敛 [3] * A股在中美博弈初期表现抗跌 但随着博弈加剧 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3] * 市场高度关注10月底APEC峰会两国领导人的会谈 [1][3] 中国国内基本面 * 中国国内基本面数据变化不大 资本市场变化更多受外部事件性影响 [1][4][5] * 通胀方面 CPI和PPI跌势收敛 同比改善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 [4] * 金融数据和出口数据没有显著变化 出口环比增加好于预期 [4] 中美关系发展阶段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中美博弈经历三个阶段 2-5月严峻(相互关税超过100%) 5-9月缓和(关税大幅缩减) 10月以来反复 [1][7] * 预计APEC峰会将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美关系仍朝着改善方向发展 [1][7] * 2025年可能是博弈第二次加码最剧烈的一年 2026年预计出现边际改善 [8][9] * 年度节奏与美国国内政治周期相关 中期选举年美国更关注国内经济政策 地缘政治及关税问题相对收敛 [1][9] * 2026年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分裂程度高 将花更多精力聚焦国内事务 [10] * 中美博弈从总量关税领域转向非关税壁垒 战略性领域(如安全与科技)的竞争 [10][11][13] 中国策略与制造业 * 中国态度更强硬 源于中国制造业垄断话语权增强 [12] * 中国采取针锋相对策略 如针对美国船舶进入中国港口增加特别收费 以增加谈判筹码 [12] * 科技与安全领域的竞争提高市场波动率 但长期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13] 债券市场展望 * 四季度债券市场存在交易性机会 但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1][14] * 2025年整体债券市场将呈现震荡格局 [14] * 2026年下半年可能面临利率持续上行风险 需保持警惕 [1][14] 其他重要内容 * 在APEC峰会前夕 中美元首间的激烈博弈是常规操作 旨在试探底线和增加谈判筹码 [11][15] * 10月以来的博弈加剧被视为进入第二阶段 从普通产业进入到战略性产业 是正常演化规律 [11][13]
中国反制美国大豆,特朗普破防怒发小作文,引美国资本市场遭震荡
搜狐财经· 2025-10-19 23:06
中美贸易博弈新阶段 - 中美关税战进入新阶段,美国在九、十月份密集出台针对中国的制裁措施,与之前稳定的关税谈判氛围相悖[1] - 中国出台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以及稀土出口管制,精准打击美国产业[3] - 中国调整美国大豆采购规模引发特朗普强烈反应,其通过发布言论导致美国资本市场震荡,出现黑色星期五[1][3][5] 稀土与船舶行业的战略反制 - 美国90%以上的稀土依赖进口,中国的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国高端产业链[3] - 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增加美国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3] -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对美国产业安全影响重大[7] 大豆贸易的深层影响与金融化 - 中国减少美国大豆采购导致美国大豆现货积压,打乱了粮食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和规则[11] - 美国豆农提出用人民币结算大豆,此举受益者实为背后的金融炒家,可通过外汇市场汇率波动获利[13] - 大豆问题已从农产品贸易转变为金融博弈的载体[13] 特朗普家族的商业化操作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家族被指利用总统身份进行商业化操作,包括推出特朗普币、梅币以及将头像印在美元上[9] - 其家族成员利用白宫场景为服装产品做宣传,将总统职权场景作为免费广告位[11] - 市场猜测特朗普对大豆的激烈反应可能与其在期货市场的潜在套利布局有关[11][13] 地沟油贸易与能源技术差异 -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地沟油,并拥有成熟技术可将其转化为航空柴油[15] - 中国正推进地沟油资源化利用,如转化为生物柴油用于公路运输,但在航空领域应用仍在探索[15] - 特朗普错误地将中国食用油与地沟油混为一谈,若停止进口地沟油可能影响美国航空柴油供应并扰动原油期货市场[15][17] 对美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冲击 - 特朗普通过言论随意搅动市场的做法,可能破坏美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19] - 美元信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本市场的稳定,市场频繁震荡会动摇美元发行的根基[19] - 美国投资者正为特朗普的随意表态承担市场波动的代价[19]
中国用三个信号正告美国,对特朗普失去耐心,中方会越打越强硬?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24
中方接连推出稀土管控升级、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扩大不可靠实体清单等举措,这些信号是否证明,对特朗普政府已彻底丧失耐心? 要知道年初双方仍在谈判桌上就互降关税议题磋商,为何短短半年间便从"协商"转向"强硬反制"?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方已清晰展现出与美国正面对抗的立场,且未预留轻易妥协的 "退出路径",这种姿态源于对自身实力的判断 —— 在经贸战场上,中方已具备与美国正面 抗衡的底气。 从关税博弈来看,美国多次加征对华商品关税,中方始终采取对等反制,毫不退让,2025 年初,美国曾拟将关税升至 145%,中国随即相应反制至 125%, 用实际行动表明对抗决心。 中方的底气更来自对美国自身短板的精准把握:美国关税措施最终会反噬本土经济,此前中方暂停进口美国大豆,已让美国农业州选民对特朗普政府表达强 烈不满,成为其政治压力的重要来源。 稀土管控则是中方更具威慑力的反制手段。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中国对稀土出口的调控直接影响美国高科技与军工产业。2025 年 4 月,特朗 普宣布 "对等关税" 两天后,中方便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5 月中美日内瓦会谈虽达成互降关税共识,但 ...
美国邮轮获得豁免,挂靠中国港口不用缴纳特别港务费,怎么回事?
搜狐财经· 2025-10-19 14:57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国301调查后制裁中国船舶的有力回应[3] - 此举旨在反制美国在海事领域的打压,促使美国重新思考其贸易政策,是维护自身贸易利益的必要措施[3][15] - 政策执行展现了策略的灵活性与智慧,对主要服务中国市场的船舶给予豁免,对不符合条件的船舶则严格收费[1][13][15] 特别港务费征收细则 - 费用按船舶净吨位征收,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4月17日单价为每净吨400元,之后逐年上涨,至2028年4月17日达每净吨1120元[5] - 美国美森航运公司的"曼努凯"号集装箱船在宁波港被收取446万元费用[5] - 对于豪华邮轮,费用金额巨大,例如"RIVIERA"号单次航行费用高达1167万元,"海洋光谱"号单次停靠费用超过6700万元,2028年后将飙升至1.89亿元[9][12] 美国邮轮公司的应对与影响 - 全球三大豪华邮轮公司(诺唯真邮轮、皇家加勒比集团和嘉年华集团)占据全球市场超过75%的份额,均受到政策显著影响[7] - 部分邮轮选择拒绝缴费并取消停靠中国港口,如"RIVIERA"号取消上海行程,影响了运营计划和消费者[9] - 另一部分邮轮通过申请获得豁免,例如皇家加勒比公司的"海洋光谱"号因主要服务中国游客而免缴费用[12] 豁免条件与市场考量 - 获得豁免的关键条件是以中国港口为母港且主要服务中国游客[13] - "海洋光谱"号作为母港邮轮,凭借丰富的娱乐设施和高品质服务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已成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 - 豁免此类邮轮是基于其刺激国内消费、服务中国游客的市场作用,避免其退出对中国旅游业和消费者造成损失[12][15]
川普放狠话:中国再不卖稀土,就禁买地沟油!转身美股蒸发4500亿
搜狐财经· 2025-10-19 13:32
谁能想到,一桶"地沟油"竟能引发中美贸易风波? 面对美方的威胁,中国显得并不慌张。在"地沟油"领域,中国不仅在拓展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还在大力发展本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逐步构建自己的内 循环。而在大豆进口方面,中国正在加码投资巴西、阿根廷的港口、铁路和仓储等基础设施,已构建起稳定的南美供应链。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中 国主要粮食港口接收美豆的数量同比下降了56%,而来自南美的运输船则频繁到达。中美大豆贸易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早已过时。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依赖美豆、波音飞机等外部资源的国家。通过"一带一路"、金砖机制和RCEP等多边合作,中国构 建了一个多元且具有韧性的全球贸易网络。 反观美国,看似强大,实则越来越依赖中国:想发展新能源车?需要中国的电池原料、稀土和光伏组件;想搞 高科技?离不开中国的中间品和组装体系;即使是农业,也因失去中国这一最大买家而陷入困境。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公开发声,表示将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领域的贸易合作,声称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伤害了美国农民。他还自信满满地表 示,美国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不再依赖中国。 但你以为他所说的"食用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