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周期与成长共舞,“反内卷”和新技术均需重视
国金证券· 2025-07-24 16: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2季度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比例降低且龙头持仓集中度下滑,市场关注集中在民爆、钾肥、氟化工和玻纤板块,建议围绕涨价、内需支撑和新材料三条主线投资[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继续下滑 - 2025年2季度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市值占比同环比下滑至4%,处于历史中低位,自2022年2季度起呈震荡向下趋势[11] 二、个股变动:中材科技、广东宏大和新宙邦等为重点加仓对象 - 重仓市值方面,化工龙头持仓集中度下滑,15家公司重仓市值合计占比环比降1.5pct,行业整体持仓集中度CR20环比降1.5pct,加仓前五大标的为中材科技等,减仓前五大标的为万华化学等[14][15] - 基金持有数量方面,持仓数量前十含中材科技等,50个标的环比增加,7个增超10个,增幅前五为中材科技等,55个标的环比减少,9个减超10个,降幅前五为卫星化学等[17][18][21] - 新晋与退出重仓方面,50个标的2季度新晋重仓,前五为广信材料等,36个标的2季度退出重仓,前五为湖北宜化等[24] 三、行业变动:民爆、钾肥和氟化工等板块市场关注度较高 - 基金持仓市值方面,2025年2季度前五大板块为其他化学制品等,加仓前五为其他化学制品等,减仓前五为聚氨酯等[26][28][29] - 持有基金数量方面,2025年2季度前五大子板块为其他化学制品等,14个板块环比增加,5个增超10个,增幅前五为玻纤等,14个板块环比减少,7个减超10个,降幅前五为轮胎等[30][31][32] - 重仓比例方面,2季度环比1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聚氨酯、轮胎比例减少,农药、涤纶、油墨涂料比例增加,改性塑料变化较小[34] - 板块表现方面,聚氨酯和轮胎板块被减仓,获加仓板块有玻纤、民爆、钾肥和氟化工,各有原因[3][43] 四、公募基金配置化工时拥抱成长的风格继续体现 - 前十大重仓股方面,2季度与1季度名单相比市值变化明显,广东宏大等为新晋,国瓷材料等退出,部分持仓市值有升有降[44] - 持仓市值和占比方面,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和占比下滑,处于历史低位,部分龙头企业持仓市值占比有升有降[47] - 重仓重点标的占比方面,龙头白马重仓比例基本下滑,部分公司2季度重仓比例有升有降[50][53] 五、投资建议 - 2季度市场急跌反弹向上,化工板块集中在涨价、内需支撑和新材料三条主线,建议加大对钾肥和氟化工资金配置,关注民爆板块,提升电子布关注度,还建议关注草甘膦和有机硅、雅鲁藏布江开工受益民爆及AI材料等[4][56]
【北方稀土(600111.SH)】2025上半年业绩同比高增,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1 00:07
事件与业绩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到2014.71% [3] - 业绩高增主要由于氧化镨钕/氧化铈/氧化镧均价同比上升13.1%/57.2%/9.8%,以及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降低 [4] 项目进展 - 公司投资不超过78亿元建设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处理19.8万吨/年混合稀土精矿能力,REO计11.5万吨/年 [5] - 项目一期已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有序推进 [5] 行业供需 - 新能源汽车1-5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渗透率达44% [6] - 全国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8.2% [6] - 预计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11.7万吨,同比+9.7%,2026年12.69万吨,同比+8.4%,行业将维持供需紧平衡 [6]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7 12:12
公司业务布局 - 半固态电池隔膜业务: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具备量产供应能力,正积极开拓市场 [2] - 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下属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专注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研发,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已批量出货,10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搭建中,玉溪规划千吨级产线 [2] - 固态电解质支撑膜:有研发且已有客户少量订单 [5] - 卤化物方向:相关研究处于实验级制备阶段 [7] 公司专利布局 - 累计申请专利50项,含4件国际申请,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主营产品相关专利均已申请,正加快布局国际专利 [3]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优势 - 高离子电导率,部分体系超液态电解液,离子导率6mS/cm,改性可超10mS/cm - 机械加工性强,冷压成型 - 界面接触良好,界面电阻较小 - 规避贵金属原料,有成本竞争力 - 加工流程短,制备工艺成熟 [4] 公司制备硫化锂优势 - 可高速、均匀混料,连续煅烧,无需二次杂质提纯 - 原料采购价格使成本有竞争优势 - 产品粒径大小控制好,保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活性和烧结程度 [6]
受国际关系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有望延续强势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23 10:47
商品价格走势 - COMEX黄金期货报收3363.20美元/盎司,较上周下降69.4美元/盎司,降幅2% [1][3] - COMEX白银期货报收35.78美元/盎司,下降0.5美元/盎司,降幅1.38% [1][3] - LME铜现货结算价报收9945美元/吨,周涨幅3% [1][3] - LME铝现货结算价报收2529美元/吨,周涨幅1.8% [3] - 平均现货氧化铝指数报收3197元/吨,周跌幅2.74% [3] - LME锌现货结算价报收2616美元/吨,周涨幅2% [3] - LME镍现货结算价报收14770美元/吨,本周跌幅1.34% [3] - 锑精矿和锑锭价格分别回落5000元/吨,周跌幅达2.7%和2.4% [3] - 氢氧化锂价格跌破6万/吨,行业无成本优势企业将亏损 [3]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新材料板块弱于沪深300指数,下跌3.3% [2] - 稀土板块下跌6.02%,黄金板块下跌5.34% [2] - 银行板块表现较强,上涨3.13% [2] 库存与供需动态 - 铜、铝、锌、锡开盘库存量继续减少,铅、镍和氧化铝库存量增加 [3] - 稀土镨、钕、镝和铽价格稳定,属于正常波动范围 [3] - 钨精矿和仲钨酸铵价格小幅回落 [3] - 钼及钼精矿、铟等金属价格高位稳定 [3] - 刚果民主共和国延长钴出口,对钴价格形成支撑 [3][4] - 工业硅和多晶硅价格仍在缓慢下降通道,多晶硅价格跌破成本线 [3] 投资方向 - 黄金价格高位震荡,光伏减产影响白银需求 [4] - 工业金属保持良好运行态势,稀有贵金属价格高位运行 [4] - 能源金属产业链表现较弱,全产业链价格探底 [4] - 固态电池材料和稀土为市场关注重点方向 [4]
硅烷科技(838402)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23 20:30
产品应用与布局 - 7N及以上纯度硅烷气用于高端液晶面板、半导体等材料 [4] - 电子级硅烷气是制造硅碳负极材料的原材料之一,可用于固态电池 [6] - 电子级硅烷气已对硅碳负极客户销售,销售情况正常 [12] - 区熔级多晶硅用于芯片、高功率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正进行下游客户验证,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13] 业务进展与合作 - 区熔级多晶硅认证中应力指标等问题已克服,部分送样产品指标合格 [4] - 与上海磬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负责氢气供应及加氢站建设运营 [4] 销售策略与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05%,净利润同比下降74.80%,受硅烷气价格降幅较大影响 [7] - 2024年产销量较去年有所增长,重点开发液晶面板、硅碳负极等领域客户 [12] - 继续优化销售策略,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生产产品 [5] 产能与市场 - 2024年新建三期3500吨/年硅烷项目投产,现有硅烷气产能达6100吨/年 [8] - 行业面临新增产能使价格下降的挑战,也有集成电路、固态电池等带来的需求增加机遇 [10] - 客户结构转向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业领域,与客户深度绑定 [10] 企业管理与认证 - 启动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暨贯标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可提升竞争力、信誉和市场开发优势 [11] - 2024年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创新驱动、技改提质和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产销量增长、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 [12]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周报:拜耳或推动孟山都破产,纺服抢出口拉动涤纶放量-20250519
广发证券· 2025-05-19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12 - 16日SW基础化工板块上涨1.82%,跑赢万得全A指数1.10pct,化工子行业多数上涨,锦纶、粘胶及涤纶表现较好 [6][13][22] - 2025年全球降息潮开启,国内稳增长政策从地产、消费、广义社融三维度加码,需求拐点或向上 [13] - 建议关注周期、成长、主题三类投资方向,周期包括供给重构、内需修复、出口链条、化工白马等;成长涵盖电子材料、合成生物等;主题为长期破净、重组并购 [6][13] - 孟山都或破产,草甘膦行业格局有望重塑;纺服订单抢出口,涤纶长丝产销放量 [6] 行业整体观点 - 5月12 - 16日SW基础化工板块表现良好,跑赢万得全A指数,化工子行业多数上涨 [13][22] - 2025年展望,政策加码、内需拐点向上,回顾2024年行业盈利承压,2025年全球降息、国内政策发力,需求或改善 [13] - 投资方向分三类,周期关注供给重构、内需修复等;成长关注电子材料等;主题关注长期破净、重组并购 [13] 重点子行业信息跟踪 MDI - 供应端多家装置有检修计划,需求端前期拿货转好后期转淡,整体需求有释放潜力,成本端纯苯均价上涨,聚合MDI和纯MDI成本、利润有变动,市场价和价差有变化 [14] TDI - 供给端上周产量小幅下降,部分装置检修,需求端表现分化,成交先回暖后平淡,下游刚需采购,高价抵触情绪显现,市场均价和价差有变动 [15][16] 涤纶长丝 - 成本端平均聚合成本上涨,需求端因中美关税休战和夏季来临,内外贸订单增加,织企补货意愿增强,价格上涨 [17] 萤石 - 供给端产量下滑,市场开工恢复,南北心态有分歧,进口供应小幅提升;需求端交投清淡,受制冷剂市场等影响,部分需求下滑,冶金型萤石需求略有回暖,出口平稳 [18][20] 制冷剂 - 2025年HFCs生产配额总量增加,部分产品配额有调整,价格有小幅上涨 [21] 数据跟踪 行业走势 - 5月12 - 16日SW基础化工板块上涨,跑赢万得全A指数,化工子行业多数上涨 [22] 宏观数据 - 涉及相关价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宏观数据图表 [32] 下游数据 - 包含房地产新开工、销售,汽车产量和销量,主要家电产量等下游数据图表 [34][35] 价格及价差波幅较大化工品 - 化工品价格上涨较多,上涨、持平、下跌产品占比分别为30%、43%、26%,涨幅前五为丁二烯等,跌幅前五为液氯等 [6][36] - 化工品价差上涨较多,上涨、持平、下跌产品占比分别为42%、25%、33%,价差涨幅较大的有丙烯 - 丙烷等,跌幅较大的有PVA等 [63][76]
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新品
DT新材料· 2025-05-14 23:50
新品发布会 - 公司举办"未来能量引擎"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针对固态电池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贝安",包括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1] 半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 - 半固态电池体系"贝安·FLEX系列"中,高镍正极材料相比同等镍含量三元材料电阻降低6% [1] - 硅基负极材料克容量达2,300mAh/g [1] - 电解质采用聚合物与氧化物复合方案,零下10℃时电芯内阻相比液态电池降低10%,针刺安全性提升80% [1] - 公司2017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2021年推出行业首款商用固态电解质产品 [1] 全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 - 全固态电池体系"贝安GUARD系列"中推出超高镍型正极和富锂锰型正极材料 [2]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超过10mS/cm [2] - 应用于极片层的硫化物材料颗粒度控制在500nm以下 [2] - 开发行业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锂碳复合负极使用的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高输出功率密度特性 [2]
天齐锂业(002466):锂价下行及资产减值损失拖累业绩 固态电池材料前瞻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4-01 08: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受锂价下行及资产减值损失拖累下滑,但积极布局金属锂和硫化锂,固态电池材料有先发优势,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扩张,因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下跌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1][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67.75%;实现归母净利润-79.05亿元,同比-208.32% [1] 业绩下滑原因 - 锂价下行,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为9.3万元/吨,同比下滑65% [1] - 公司控股子公司锂精矿定价机制和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存在时间周期错配,业绩阶段性亏损 [1] - 受SQM税务诉讼裁决影响,公司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对澳大利亚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的资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达21.14亿元 [1] - 2024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强,汇兑损失金额较2023年有所增加 [1] 公司业务布局 - 针对金属锂材料在新一代先进锂电池技术中的应用,进行高能金属锂的绿色提炼新技术研发,推动金属锂智能电解装备及其工艺流程的开发 [1] - 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 [1] - 研发出电池级硫化锂微粉级新品,均一性与活性显著提升;循环提纯技术削减了硫化锂的生产成本 [2] 产能规划 - 目前已建成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加上已宣布的规划产能共计12.26万吨/年 [2] - 泰利森锂精矿目前产能合计约162万吨/年,待化学级3号加工厂投入运营后,规划产能将达到214万吨/年 [2] - 推进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采选工程相关工作 [2] 合作项目 - 2024年12月9日,控股子公司盛合锂业与甲基卡矿区其他锂产业企业签署投资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尾矿库项目合资公司和取水设施项目合资公司 [2] 盈利预测与评级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2.53亿元/18.15亿元,分别下调71.1%/67.9%,新增2027年预测为22.18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PE为40X/28X/23X [3] - 维持“增持”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