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

搜索文档
超2000只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19 02:33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A股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大关 超4000只个股上涨 [1] - 偏股基金指数同步创近3年新高 超96%权益类基金今年实现正收益 20余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千余只基金年内业绩超30% [1] - 2000余只权益类基金最新净值在8月份创下历史新高 [1] 市场驱动因素 - 流动性充裕带来增量资金 企业盈利逐步修复推动权益市场上行 [1] - 保险 私募等机构资金是核心增量 7月份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今年高位 [1] - 海外资本回流 居民资金和机构资金共振 [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1.7%左右 理财搬家现象明显 资金持续流入股票市场 [2] - 美元指数低位 外资持续回流 国际投行唱多中国权益资产 [2] - 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加码 以消费为主 内需发力的经济模式加强 [2] 基金动态 - 近1个月新成立主动权益类基金30余只 其中20余只已步入建仓阶段 部分基金净值波动幅度超5% [2] - 基金经理建仓积极 看好AI 金融科技 国防军工 半导体 机器人等热门行业 [2] 后市展望 - 短期股市或仍具上涨惯性 市场热度较高 未看到明显资金转向迹象 [3] - 国内经济基本面温和修复 市场或逐步走向慢牛格局 [3] - 政策组合拳驱动资金流入与企业盈利改善形成正向循环 [3] - 短期成长板块更具爆发力 建议关注AI 金融科技 国防军工 半导体 机器人 创新药等行业 [3] - 科技成长方向中AI应用 半导体性价比更高 [4] - 中国制造方向包括高端机械 汽车 军工 医药等 [4] - 新消费方向中部分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4]
视频 | 李大霄:热烈祝贺中国股市勇创新高
新浪证券· 2025-08-19 00:28
股市慢牛共识 - 当前股市慢牛趋势已成为市场共识 [1] - 市场存在历史低价投资机遇 [1]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潜力主题投资机会 [1] - 权威分析师研报可作为投资参考依据 [1]
公募机构:增量资金是A股“走牛”关键动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9 00:14
A股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上证指数报3728.03点涨0.85% 深证成指报11835.57点涨1.73% 创业板指报2606.20点涨2.84% [2] - 全市场成交额连续4日突破2万亿元 通信设备 软件 文化传媒板块领涨 [2] 资金面动态 - 保险 私募等机构资金为关键增量 7月机构新增开户数达年内高位 [4] - M1 M2增速超预期显示居民存款加速活化 资金持续流向权益市场 [4]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著 A股资金容纳能力强化赚钱效应 [4] 市场趋势展望 - 政策支持 流动性宽松 产业升级三因素驱动A股步入慢牛阶段 [5] - 短期上涨惯性延续 成交金额 两融资金 主题ETF未现转向迹象 [5] - 2024年9月末以来稳市场政策组合拳发力 产业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 [5] - 政策宽松与海外降息预期共振 中期向上趋势明确 [5] 重点配置方向 - 科技自主创新与反内卷优化行业为双主线 关注中报高景气板块 [6] - 券商板块受益股市成交量大增 科创领域AI 创新药 机器人 军工快速迭代 [7] - AI应用层 半导体先进制程符合自主可控政策导向 估值合理盈利兑现能力提升 [7]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慢牛”格局下全年行情是否依然可期
新京报· 2025-08-18 23:30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大涨6.79%创历史新高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盘中创2766.76点新高 [1]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创十年来新高 [1] - 北交所行情呈现放量上攻态势 被市场人士称为"第三波大牛行情" [1] 行情驱动因素 - 政策预期浓厚 临近北交所设立4周年改革预期强烈 [1] - 资本市场整体红火 京沪深三市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1] - 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科技叙事推动科技中小企业估值溢价 [2] - 杠杆资金加速进场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接近2015年牛市峰值水平 [5] 市场结构特征 - 北交所股票普遍具有市值小、估值高、流动性弱的特点 在牛市中扮演"情绪放大器"角色 [5] - 北证50指数与中证2000指数在总市值、成交量、换手率等指标上逐步接近 [2] - 微小盘股与大盘股的估值比值未达历史极值 但换手率比值处于高位 [2] 业绩表现 - 26家北交所公司披露中报 23家收入同比正增长 6家增速超30% [4] - 1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11家增速超30% 收入增速中值17% 净利润增速中值27% [4] - 高成长、高稀缺、高股息成为北交所投资核心逻辑 [4] 后市展望 - 市场已区间震荡3个月 将回归业绩主线 关注高质量扩容和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发行 [3] - 全市场基金加速布局北交所 专精特新指数基金有望带来增量资金 [3] - 需警惕基本面与估值背离个股的风险 重点关注业绩验证和政策持续性 [4][5]
券商首席密集发声,“慢牛”成共识?
证券时报· 2025-08-18 22:00
中国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展望 - 2025年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及资本市场改革将推动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反映社会对国家治理的认可与资本市场观念改善 [1] - 多位券商首席策略师认为A股持续走高源于政策与资金合力推动的市场信心修复,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提升和国际化深化有望促成可持续慢牛格局 [1][3] 资金与基本面共振驱动市场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体现流动性改善与资金加速入市,居民财富再配置、外资流入、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以上及新开户数增长共同支撑市场情绪 [3] - 本轮上涨基于政策预期(稳增长与资本市场改革)与产业趋势(AI、先进制造、反内卷)的共振,非单纯情绪驱动 [3] 机构观点分化与慢牛共识 - 国金证券指出当前全A市净率(PB)达1.76,接近历史抢跑估值上限2倍PB,未来股价继续抢跑基本面的空间有限 [4] - 国泰海通认为当前3700点与2021年不同,权重股股价处于低位,中国经济能见度提高将支撑股市进一步上升 [4] - 东方财富证券等机构共识为"慢牛",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盈利预期筑底下的震荡行情中回调是布局机会 [5] 行业板块投资机会 - 银河证券看好AI技术革命下的成长板块(算力、AI应用、机器人)及"反内卷"概念(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等供需格局改善领域) [7] - 国泰海通建议关注金融等高分红资产及新兴科技成长机会,国金证券偏好工业金属、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及国内反内卷政策 [7] 市场长期驱动因素 -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产业升级、技术突破及资本市场制度完善将增强A股全球吸引力 [5] - 无风险收益系统性下沉、增量资金加速入市及经济政策优化构成"转型牛"基石,AI、集成电路、创新药、国防军工等新兴领域提升经济增长能见度 [5]
券商首席,密集发声!“慢牛”成共识?
券商中国· 2025-08-18 21:49
中国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展望 - 2025年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及资本市场改革将推动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反映社会对国家治理的认可与资本市场观念改善 [1] - A股近期持续走高源于政策与资金合力推动的市场信心修复,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提升及国际化深化有望促成可持续性慢牛格局 [1][3] - 当前3700点与2021年相比,多数权重股股价处于低位,随着经济能见度提高和社会信心提振,股市仍有上升空间 [4] 资金与基本面共振驱动市场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体现流动性改善与资金加速入市,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以上,新开户数大幅增长印证增量资金支撑 [3] - 本轮上涨基于政策预期(稳增长、资本市场改革)与产业趋势(AI、先进制造、反内卷)共振,非单纯情绪驱动 [3] - 全A市净率(PB)达1.76,接近历史抢跑估值上限2倍PB,未来股价继续抢跑基本面的空间有限,基本面定价重要性提升 [4] 慢牛格局与市场共识 - 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盈利预期筑底下的震荡慢牛为市场主基调,回调视为布局机会 [5] - A股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及制度完善将增强全球资本吸引力 [5] - 无风险收益下沉、增量资金加速入市及经济政策优化构成"转型牛"基石,行情将更全面且有望创新高 [5] 板块投资机会分化 - AI技术革命催化成长板块景气度,算力、AI应用、机器人方向持续活跃 [7] - "反内卷"概念涵盖传统(钢铁、水泥)与新兴产业(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供需格局改善与盈利修复为长期主题 [7] - 金融与高分红资产具备长期稳定性,新兴科技与消费动向带来新商业机会 [7] - 工业金属、工程机械等上游资源品及中间品(钢铁、基础化工)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及国内反内卷政策 [7]
200万新股民跑入A股,债市大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5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突破3700点创近10年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达11 23% 收盘报3728 03点 盘中最高触及3745 94点 [1][10] - A股成交额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8月18日达2 76万亿元 两融余额同步突破2万亿元 [1][10] - 北证50指数单日大涨6 79% 年内涨幅达51 92% 创历史新高 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 73%和2 84% 均突破2024年9月高位 [10] - 2025年前7月A股新开户1456 13万户 同比增长36 88% 7月单月开户196 36万户 环比增长19% [1][11]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融资余额快速上升 杠杆资金 量化私募 游资及机构资金共同推升市场 机构此前低仓位近期转为净流入 [10] - 银河证券指出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再配置加速 7月上交所新开户数同比增长71% 增量资金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 [11] - 华泰证券建议保持偏高仓位 推荐AI链 创新药 军工 保险及化工等板块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为"健康牛" 行业轮动特征明显 [12][13] 债市表现 - 国债期货全线下跌 30年期主力合约跌1 33%至116 090元 创2025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 29% [4][6] - 银行间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 1-6 4bp 超长债收益率创3月18日来新高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1 77% [5][6] - 财政部启动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旨在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 健全收益率曲线 [7][8] 机构观点分歧 - 华宝证券认为债市持续深跌概率低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区间1 65%-1 75% 建议在1 72%以上增配信用债 [15] - 开源证券预计2025年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1 9%-2 2% 若通胀回升至1 5%-2 0% 收益率或达2 5% [16][17] - 中信证券提示中报披露期顺周期板块业绩压力 但维持流动性驱动行情延续的判断 [11]
兴业证券: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
天天基金网· 2025-08-18 19:00
市场整体趋势 -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指数稳步向上且波动率持续下行,逼近历史底部 [3] - 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行业拥挤度多数处于中等区间,呈现"多点开花"的轮动特征 [3] - 机构优势显现,与"慢牛"行情形成正向循环 [3] A/H股前景 - 中国股市估值逻辑转变,从经济周期波动转为贴现率下行驱动,A/H股指仍有新高 [5] -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如提高投资者回报)改变社会对中国资产的观念,降低风险评价 [5] - 转型加速、无风险收益下沉与改革共同构成"转型牛"基石 [5] A股中期走势 - 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地缘冲突部分缓和 [7] - 市场情绪局部过热但未全面过热,保持"进三退二"特点 [7] - 行情可能演化为回调整固延续慢牛,或加速赶顶导致回调结束慢牛 [7] 市场资金与结构 - 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居民财富加速向金融资产再配置 [9] - 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 [9] - 成交活跃下,市场围绕AI产业链、反内卷、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 [9]
中期市场展望:居民资金入市与“慢牛”格局的正反馈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8
宏观背景 - A股市场07733HK逐步走出震荡磨底格局,呈现稳健上升态势,国内经济韧性与外部环境变化形成双重支撑 [1] - 全球贸易04446HK/3722不确定性加剧,4月7日关税冲击事件未演变为系统性风险,高风险资金率先入市显示对中国经济内生动能的信任 [1] - 中国经济体量与韧性增强,对外部冲击吸收能力显著提升,国际机构投资者逐步意识到这一变化 [1] - 国内经济处于结构转型关键阶段,制造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服务消费扩容、资本市场07837HK/7216改革等多因素叠加提供新增长空间 [3] - 7月经济数据显示投资与消费增速边际放缓,但财政与货币"托底+培育新动能"双向发力下结构性活力有望释放 [3] 资金面逻辑 - 居民资金入市与否决定牛市厚度与持续性,截至2025年上半年居民部门超额储蓄07781HK/5304规模超趋势线50万亿元 [4] - 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与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均处历史低位,显示居民存款"搬家"刚起步 [5] - 居民资金入市将形成"正反馈效应":入市→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提升→更多资金入市,成为慢牛深层动力 [5][6] 制度与改革 - 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聚焦"提高投资者回报",包括分红比例提升、退市制度优化、注册制完善等 [7] - 制度改革重塑估值逻辑,改变"业绩不确定、分红不可见、政策风险高"的刻板印象,推动风险溢价下行 [7] - 本轮"健康牛"是资金推动与制度改革双重结果,价值观重塑为估值扩张创造长期空间 [8] 行业配置 新技术与新成长 - 国产算力与AI产业链03573HK/4781进入产业化加速期,芯片、算力基础设施到应用端高景气 [9] -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05752HK/5264受益劳动力成本上升与自动化需求增加,政策支持打开中长期空间 [10] - 固态电池2026-2027年进入产业化关键期,电解质、隔膜材料等配套环节迎新机会 [11][12] - 医药与创新药08015HK/7382因老龄化加速与健康需求提升长期景气,医保谈判优化增强成长性 [13] 大金融 - 券商受益交易活跃度提升与投行业务扩展 [15] - 保险因利率下行负债端改善,权益市场回暖利好投资端收益 [16] - 银行凭借稳定分红与低估值优势在防御配置中具吸引力 [17] 主题机会 - 军工与自主可控08157HK/7944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获确定性增长,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政策支持突破 [18] - 低空经济如无人机、通用航空飞行器政策支持显著,商业化场景落地 [19] - 海洋科技包括海上风电04446HK/1474、深海装备等在"蓝色经济"战略下成新增长点 [20] 防御配置 - 高股息资产07837HK/2808如煤炭、石油石化、电力股息率普遍超5%,部分龙头超10%,兼具股息替代与防御性现金流特征 [21] 中期逻辑 - 中国经济韧性、居民资金潜力、制度改革共同构筑慢牛基石,指数将稳步上行且波动率维持低位 [26] - 新成长与防御配置并行07781HK/7631,主题机会切换呈现"多点开花"格局,长期投资者可逐步布局 [26]
沪指升破3700,周期机会详解?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快递行业 - 反内卷进展显著,广东省率先涨价,其他省市跟进,仍处于涨价扩散阶段[3] - 看好申通、圆通、韵达、中通等公司[3] - 长期看好极兔速递在东南亚及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3] 航空行业 - 受行业自律通知刺激,虽历史经验不足,但目前筹码面、信息面和催化面均处底部[4] - 建议关注港股三大行及A股华夏航空,其次是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4][5] 焦煤市场 - 焦煤市场价格显著抬升,佳友国际焦煤贸易利润有望放大[5] - 非洲市场回暖,紫金矿业卡莫阿矿山产能恢复助力其非洲业务[5] - 继续推荐佳友国际[5] 化工行业 - 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4,034点,较上周环比下跌0.6个百分点[6] - 万华化学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4亿元,超出预期,TDI毛利率改善[6] - 卫星化学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增13.7%,现有产能中枢业绩约60亿元[6] - 乙烷消耗量350万吨,总产能900万吨,未来业绩有望翻倍[7] 制冷剂市场 - 制冷剂价格持续上行,R22价格为3.55万元,R32价格为5.75万元,134A价格为5.1万元[8] - 供给受限导致厂家定价权强,聚化和三美等公司市值对应PE约为9~10倍[8] 棕榈油市场 - 棕榈油价格上涨至9,400元/吨,环比上周涨310元[9] - 利好赞宇科技印尼基地盈利提升,下半年投产后预计产能翻倍[9][10] 农化板块 - 草甘膦价格达2.67万元,本周上涨3,000元,累计涨幅4,000~5,000元[11] - 看好新安股份、兴发集团和江山股份等龙头公司[11] - 国际磷肥、钾肥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关注第二批200万吨磷肥出口配额[11] 有色金属行业 - A股铜业平均估值14.1倍,港股平均估值11~12倍[14] - 看好江西铜业H股和中国有色矿业,估值仅8倍,上涨空间50%[14] - 投资机会集中在与AI、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相关的公司[15]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多项优质资产,预计显著提升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16] - 标的资产净资产938.88亿元,利润总额约80亿元[16]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不少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5%[16] - 全社会煤炭库存周环比下降6%,动力煤价格上涨3%[17][18] - 建议关注高股息动力煤公司和困境反转型焦炭公司[19] 宏观市场 - 沪指升破3,700点,预计此次牛市为"慢牛"[2] - 周期股机会主要集中在快递、航空和焦煤等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