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武汉智能交通产业聚链成势
经济日报· 2025-11-02 14:21
每当晚上加班,家住武汉经开区的陈杰 都会打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回家。当下,这 种出行方式已成为越来越多武汉市民通勤的 日常。穿梭于智慧园区的自动驾驶物流年、 破浪长江的自主测绘无人船、翱翔高空的电 网巡检无人机 …… 近年来,在武汉新兴产业 图谱上,无人技术正勾勒出更多"上天入地" 的应用场景。 去年9月,《武汉经开区自动驾驶装备商 业化试点管理办法》发布,这是武汉市首个针 对自动驾驶装备的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标 志着武汉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场景从以乘用 车为主拓展至自动驾驶装备领域。不断追加 的巨额投资、新增的"牵手"项目、接连从海外 转移来的研发中心,众多自动驾驶产业链上 的企业助力武汉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重要阵地。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招商引资开新局 武汉智能交通产业 自动驾驶融入日常 24小时服务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接驳 巴士"春笋号"在武汉经开区灵活穿梭,通行 效率出普通巴十高出12%。 "第一次觉得新奇紧张,现在已是通勤首 选。"陈杰说,自动驾驶汽车不仅能精准识别 红绿灯,遇到行人还会提前20米减速避让, 让出行既酷炫又安全。 另一边,长江江面上,一艘无人船正缓缓 驶过长江大桥。数据采集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新车4.2万台,再创历史新高
巨潮资讯· 2025-11-02 14:13
交付业绩 - 2025年10月交付新车42,013台,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单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且连续2个月突破4万台 [2] - 2025年1-10月累计交付355,209台,同比增幅达190% [2] - 全新小鹏P7单月吸引超10,000位用户,小鹏P7+累计交付超80,000台,连续11个月蝉联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 [2] - SUV家族(G6/G7/G9)10月销量超万辆,稳居15-25万纯电SUV细分市场前三,其中小鹏G6 1-10月累计交付破65,000台,同比增长近60% [2] - 小鹏MONA M03 10月交付超15,000台,连续14个月单月交付破万台,是A级纯电轿车中最快达成20万台整车下线的车型 [2] 绿色发展 - 2025年1-10月交付的电动车全生命周期预计减碳量超556万吨,相当于9,196万棵中等树苗10年的固碳量 [2] 全球化进展 - 下一代增程产品小鹏X9超级增程将于下周首秀,该车型配备63.3度大电池与60L大油箱,综合续航达1602km [3] - 2025年10月新增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柬埔寨、摩洛哥、突尼斯、卡塔尔七国市场,全球化战略从快速布局转向扎实运营 [3] 技术与品牌展示 - 10月16日至18日,公司携多款车型亮相第八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示智能电动化技术实力 [3] - 小鹏汇天在迪拜举办国际品鉴会,发布国际新品牌"ARIDGE"及新Logo,并宣布广州飞行汽车智造基地于9月底竣工,为2026年量产做准备 [3] 公司运营与基础设施 - 10月20日,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新总部"小鹏科技园"正式启用,园区配套8万平公园、3个科技销售展厅及2万平方米餐厅 [3] - 2025年10月XNGP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6% [3]
浙江嘉兴桐乡——向智能汽车高地进发
经济日报· 2025-11-01 06:01
在尚元智行(桐乡)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下线的T300无人厢式运输车展现出桐乡制造的进 阶之路。"这款车型虽车身小巧,却具备500公斤承载能力和200公里超长续航能力。"该公司首席运营官 王之风介绍,今年9月,尚元智行与行业领军企业九识智能携手推出联合品牌,发布全新无人车系列, 凭借智能滑板底盘等核心技术,已成长为行业内少数覆盖"核心零部件—滑板底盘—整车制造"全链条的 企业。 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桐乡市区位条件优越,到上海、杭州高铁仅需20分钟到40分钟,同时,世界互联 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持续举办,为这座城市注入了鲜明的"数字基因"。更为关键的是,桐乡以系统思维推 进产业创新,将整座城市打造为开放的"智能驾驶试验室"。超100公里智能网联测试道路贯穿全域,智 慧公交、无人配送、智能清扫等多元场景持续落地。此外,桐乡还构建了以"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与联通 智算中心为核心的算力双引擎,构建完整又硬核的产业生态。 在浙江嘉兴桐乡比博斯特新能源汽车底盘项目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这个定位为长三角核心制造 基地的项目,配备了国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后预计年产能将达百万套。 一家智能底盘领域的创 ...
享道出行冲刺IPO!上汽旗下,阿里巴巴、宁德时代参投
IPO日报· 2025-10-31 20:28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 [1] - 公司是上汽集团旗下企业,若成功上市,将与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和吉利集团支持的曹操出行在港股市场汇聚 [2] - 以交易总额计,2024年公司在中国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四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网约车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 [10]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累计获得26.3亿元融资,包括2020年3.3亿元A轮融资(阿里巴巴投资2.5亿元,宁德时代投资8000万元)、2022年8月10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以及2025年5月13亿元C轮融资 [6][7] - IPO前,上汽总公司合计控制公司75.37%的股权,为主要控股股东 [8] - 其他重要股东包括阿里巴巴旗下天津高行持股6.47%、Momenta旗下苏州初速度持股5.29%、国泰君安创新通过上海仪享持股5.21% [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的47.2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3.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3%,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30.1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8% [10][11]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达19.07亿元,但亏损额从2022年的7.81亿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15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网约车服务收入为22.98亿元,同比减少5.4%,占公司总收入的76.3% [11][13]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1%逐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净亏损率从2022年的16.5%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3.8% [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330万元,由负转正 [14] 业务模式与风险 - 公司业务模式包括网约车服务、车辆租赁服务、车辆销售及Robotaxi服务 [5] - 公司对第三方聚合平台存在高度依赖,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从2022年的91.8%持续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8.1% [13] - 2025年上半年网约车服务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完单量减少 [11] 未来发展方向 - 此次IPO募资拟用于自动驾驶研发及Robotaxi运营服务、出行服务的研发、扩大用户及司机基础、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增加市场份额、购置车辆以扩大车队及营运规模等 [14] - 公司是全国首批获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资格的九家联合体之一,并取得了上海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5]
武汉造车超级IPO,来了
投中网· 2025-10-31 15:21
岚图汽车IPO概况 - 岚图汽车正通过不发行新股或涉及融资的“介绍上市”方式冲刺港股,有望成为2025年武汉最大造车IPO [6][12] - 为支持其上市及发展,东风公司将旗下东风集团股份持有的79.67%岚图汽车股权向全体股东进行分派,并将市值超700亿港元的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后退市 [7] - 岚图汽车已累计卖出超过20万辆汽车 [6] 岚图汽车发展历程与背景 - 公司由东风集团股份和员工持股平台于2021年6月在武汉经开区正式成立,开创“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融合共创发展新模式 [10] - 成立6个月后启动A轮融资,于2022年12月完成近50亿元首轮融资,估值近300亿元,投资方包括混改基金、中银资产、工银投资等10家具有战略协同关系的机构 [11] - 2025年7月,在获得东风资产和东风集团股份提供的20亿元融资后,花费超41亿元收购年产能达30万辆的云峰工厂 [11] 岚图汽车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产品方面,实现四年上市四款车型,覆盖轿车、SUV及MPV三大细分市场,价格主要覆盖20-50万元区间 [14] - 研发方面,43个月内累计投入超过56亿元,全栈自主开发辅助驾驶等技术,拥有1519项已颁发专利和4783项申请中专利 [14] - 财务方面,收入从2022年的60.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3.61亿元,2025年前7个月达157.81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8.3%提升至2024年的21% [15] - 盈利方面,净亏损从2022年的15.38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0.9亿元,并于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年前7个月净利润达4.34亿元 [15] - 销量方面,2025年前7个月卖出不到7万辆汽车,全年销售目标为20万辆 [15] 行业IPO动态与竞争格局 - 除岚图汽车外,奇瑞汽车、赛力斯、阿维塔等车企也于近期在港上市或准备上市,形成汽车大军冲向IPO的态势 [8][18] - 奇瑞汽车于上月登陆港股,募集资金约91.45亿港元,2024年总销量达229.5万辆,其中海外销量为114万辆 [18] - 赛力斯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市值超2500亿港元,有望成为2025年港股最大造车IPO,2024年卖出42.69万辆新能源汽车 [18][19] - 阿维塔最快或于2025年10月在港交所交表,目前已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约190亿元,估值超过300亿元 [19] - 行业面临“内卷式”竞争,无序价格战导致2025年产品出现不同程度降价,融资渠道对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20][21]
新统计口径下的广东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8:20
记者丨郑康喜 焦文娟 吴晓宇 编辑丨蒋韵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前8月我国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十四五"期 间,汽车产业已跃升为中国第一经济支柱,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10%。 迅猛发展的汽车产业,催生了一批"汽车产业大省"。从今年前8个月各省份汽车产量看,广东以177.69 万辆位居全国第二名。 汽车产量统计口径之变 2024年,广东全年汽车产量570.7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但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从各省汽车产量来看, 广东已不是第一名。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广东汽车产业"缩水"。 从今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调整了地方汽车产量的统计方式,以"生产地"作为统计口径,取代了之 前"企业法人所在地"的统计方式。近年来,出于产能扩张、市场拓展等因素的考虑,比亚迪、广汽等广 东车企逐步在省外设置生产基地,如比亚迪在合肥的"超级工厂"规划年产能132万辆,比亚迪长沙新能 源汽车产量规划总产能也达每年90万辆。 图源:新华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汽车产业大省产量排名的背后是统计口径的变化。从今年开始,国家统计 局正式调整了地方汽车产量的统计方式,统计口径由此前的"企业法人所在 ...
新统计口径下的广东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8:0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统计局调整汽车产量统计口径由“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 导致广东汽车产量数据波动 但广东汽车产业正从“汽车生产大省”向“汽车产业输出大省”和“汽车产业第一省”转型 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智能网联、AI技术应用及全球市场拓展上 [3][5][6][8][9] 汽车产业宏观背景 - 前8月中国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 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1] - “十四五”期间汽车产业成为中国第一经济支柱 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10% [1] - 广东前8个月汽车产量为177.69万辆 位居全国第二 [1] 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 - 2024年广东全年汽车产量570.74万辆 位居全国第一 但2024年一季度起不再是第一名 [5] - 统计口径调整后 广东车企如比亚迪在合肥的超级工厂(规划年产能132万辆)和长沙基地(规划年产能90万辆)的产量不再计入广东 [6] - 统计口径调整有助于适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更利于统筹全国汽车产能 [6] 广东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升维 - 汽车产业竞争转向科技竞争 智能网联成为胜负手 [8] - 广东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已构建完整产业链 广州自动驾驶开放1298条测试道路 居全国第一 并成为国内首个车联网车载终端应用突破一万辆的城市 [8] - 广东汽车产业聚焦算力芯片、AI大模型、AI汽车等五大领域 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场景落地方面国内领先 [8] - 小鹏汽车在物理AI上的投入助力其智能驾驶能力提升 即将公布量产Robotaxi产品最新进展 [8] 广东汽车产业的全球输出 - 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 向全球输出汽车产业竞争力 [9] - 小鹏汽车在欧洲启动本地化生产 首个项目在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 [9] - 比亚迪在日本构建新能源产品矩阵 拓展乘用车与商用车生态 提升品牌影响力 [9] - 广东汽车产业的对外输出是发展阶段的必然扩张 参考了丰田等国际车企的“高端技术+区域产能”模式 [6][9]
【2025年三季报点评/中国汽研】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业绩基本符合预
| 棄細菌 | 日本の 日本の | | --- | --- | | 刘力宇 | | | 孟路 | The Childre | | 郭雨蒙 | | | 孙仁昊 | ספר ס | | 赖思旭 | סוגים סוגים | | 童明祺 | Disto | | | | | 投资要点 | | --- | 公告要点: 公司公布2025年三季度报,公司2025年Q3实现营收11.14亿元,同环比+9.33%/+8.79%;归母净 利润2.57亿元,同环比+0.14%/+11.70%;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3.58%(调整后), 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聚焦高毛利检测业务,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025Q3检测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公司检测业务收入10.3亿元,占比93%,同环比 +2.7pct/-2.0pct;2025Q1-Q3,公司实现总营收30.24亿元,同比降低1.14%,但其中检测业务收 入达27.49亿元,同比+5.62%,凸显公司持续聚焦主业,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稳健释放,研发投入持续强化技术壁垒。 公司盈利中枢稳中有升,2025Q3毛利率达47.47%,同环比+2.18pct/+2.28p ...
新统计口径下的广东汽车:产业竞争力升维大势不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3:15
图为广汽埃安数字化工厂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康喜、焦文娟、吴晓宇 广州报道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前8月我国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十四五"期间,汽车产业已跃升为中国第一经济支 柱,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10%。 迅猛发展的汽车产业,催生了一批"汽车产业大省"。从今年前8个月各省份汽车产量看,广东以177.69万辆位居全国第二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汽车产业大省产量排名的背后是统计口径的变化。从今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调整了地方汽车产量的统计方 式,统计口径由此前的"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 受此调整影响,曾连续9年摘取全国汽车产量桂冠的广东,目前未能继续位居第一。但是,以比亚迪、小鹏、华为等企业为代表的广东汽车产 业链和创新链,正在快速发展中布局全国乃至全球,正加速在技术创新、品牌打造、生态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突破,力图从"中国汽车 产量第一省"迈向"中国汽车产业第一省"。 2024年,广东全年汽车产量570.7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但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从各省汽车产量来看,广东已不是第一名。不过,这并非意味 着广东汽车产业"缩水"。 ...
北京释放明确信号:鼓励跨行业并购 引导要素向前沿科创集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1:31
业内分析指出,《意见》出台与近期资本市场系列改革举措一脉相承。从中国神华近万亿元资产整合引 发市场关注,到北交所市场活力持续释放,都显示出资本市场正在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在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吴清明确表示将"拓宽并购重组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此次 《意见》发布正是对这一改革方向的具体落实。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信号持续释放。 继证监会主席吴清系统阐述"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后,市场再度迎来实质性政策举措。10月 29日,北京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意见》从深化并购重组改革角度,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具体实 施方案。 此次政策发布恰逢北交所市场表现活跃。根据Wind数据,在北证50指数10月29日大涨8.41%后,虽然10 月30日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市场交投依然活跃,全市场成交额保持在2.46万亿元的较高水平。这种市场 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特别是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积极预期。 资金支持体系方面,《意见》鼓励设立市场化并购基金,并推动其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