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吴清:过去五年证监会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22:40
监管政策与市场稳定 - 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加强监测预警和逆周期调节,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发挥稳定作用[1] - 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收敛,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1] - 约7000家私募基金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1] - 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也已全部得到清理[1] 执法行动与违规惩处 - 大幅增强监管执法有效性,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构建综合惩防体系[2] - 对恒大地产债市财务造假开具41.75亿元罚单,对其审计机构开具3.25亿元罚单[2] - 五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投资者保护机制 - 扎牢投资者保护安全网,完善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3] - 推动出台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3] - 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赔付10.9亿元,泽达易盛案赔付2.8亿元[3]
金融监管总局答每经问:寿险公司去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2:15
金融监管体系建设进展 -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健全,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 [3][5] - 行业重要法律修订取得重大进展,银监法修订草案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保险法修订加快推进 [4] - 监管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5年来发布各类规制171件,基本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4] 监管效能与能力提升 - 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同时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监管权限 [4] - 规划实施"金监工程",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全面强化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4] - 把握实质风险,坚持高风险高强度、低风险低强度,把宝贵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 [4] 保险行业改革成效 - 实施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寿险公司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3] -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3] - 深入开展"报行合一",推动车险综合改革,行业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3] 资本市场风险防控与执法 - 落实"四早"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 [6]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7] - 聚焦财务造假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7] 投资者保护与金融消费环境 - "大消保"格局初步建成,上线金融消保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方便消费者"掌上查、指尖办" [5] - 非法集资发案数量较"十三五"时期下降五成 [5] - 完善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推动出台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 [7] -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 [8]
证监会主席吴清: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7:58
资本市场风险防控 - 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落实四早要求 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 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逆周期调节 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支持汇金公司 社保 保险 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 [1] - 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 严控增量 稳减存量 严防爆雷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较低水平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 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 关闭27家金交所和上百家伪金交所 [1] 监管执法强化 - 大幅增强监管执法有效性震慑力 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 追首恶惩帮凶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 破除造假生态圈 对恒大地产债市财务造假开具41.75亿元罚单 对其审计机构开具3.25亿元罚单 对越博动力案第三方配合造假同步追责 [2] - 用好法律手段依法从严执法 联合最高法印发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指导意见 完善行政民事刑事追责体系 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2] 投资者保护机制 - 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完善股份减持 量化交易 融券等监管规则 推动出台先行赔付 当事人承诺 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 明确申报即担责 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 健全事前事中事后投保体系 [3] - 通过特别代表人诉讼保护投资者权益 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 紫晶存储案赔付投资者10.9亿元 泽达易盛案赔付投资者2.8亿元 一批标志性案例提升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质效 [3]
吴清: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券商中国· 2025-09-22 17:4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 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吴清表示, 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 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 资本市场" 1+N "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 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会上,吴清提到,"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 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同时,"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 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吴清表示, 外资持有A股 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吴清表示, 过去五年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五年信心满满,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 ...
吴清答证券时报问
证券时报· 2025-09-22 16:21
资本市场风险防控成就 - 过去五年资本市场面临复杂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风高浪急,国内部分领域风险显现,资本市场作为风险交汇地首当其冲 [3] - 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落实"四早"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4] - 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爆雷",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5] -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 [5] - 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成效明显,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已全部清理 [5] 监管执法与投资者保护 - 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和震慑力,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既"追首恶"又"惩帮凶",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6] - "十四五"以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过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7] - 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完善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推动出台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明确申报即担责、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 [8] -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一批标志性案例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质效 [8] 市场改革与发展成效 - "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9]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逐步走深走实,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举措,在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畅通募投管退循环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优化完善 [10] - 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10]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11] - 扎实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出清"害群之马""空壳僵尸","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12]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13]
吴清: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破除造假“生态圈”
新浪证券· 2025-09-22 16:14
市场风险防控机制 - 落实四早要求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并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 [1] - 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并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发挥内在稳定作用 [1] - 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使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1] 重点领域风险处置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1] -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且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 [1] - 关闭金交所和伪金交所成效明显27家应关闭金交所全部取消资质且上百家伪金交所全部清理 [1] 监管执法有效性 - 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并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2] - 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和3.25亿元史上最大罚单 [2] - 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过700件且一批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投资者保护体系 - 完善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并推动出台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 [2] - 明确申报即担责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 [2] -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24.6亿元紫晶存储案赔付10.9亿元泽达易盛案赔付2.8亿元 [2]
租赁业探索风控新路径 为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金融时报· 2025-09-17 10:05
近年来,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传导,到跨境业务不确定性增加,再到租赁物权属核查难题,多重挑战考 验着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韧性。《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第十三届中国租赁论坛上获悉,2025年上半 年,全国融资租赁新增登记金额同比下降12.6%。 面对复杂形势,行业各方积极行动,从政策支持、科技赋能、模式创新等多维度探索破局之道。据记者 了解,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已率先发力,为行业风险防控筑牢制度根基。 天津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武岳表示,天津作为租赁业聚集高地,将持续深化市区协同,不断推进行业发展 的政策完善、风险防控和环境优化,指导行业创新、服务行业发展,为租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 航。 据悉,天津市正在制定支持租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产业支持的持续性,为租赁公司风险 防控提供政策支撑。东疆区则构建了多部门协同的服务体系,融资租赁法庭推进智慧法庭建设,滨海新 区法院成立融资租赁工作小组,提升案件审理与执行效率。 据了解,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租赁企业及科技服务商正协同发力,通过政策完善、科技赋能、业务转 型等举措,探索风险管控新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面临风险挑战考验企业风控能力 当前,风险防控是融资 ...
党建引领金融为民 守护平安万家灯火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7:10
活动背景与核心脉络 - 公司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深圳金融监管局"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年度主题活动部署 于金秋9月全面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专项活动 [2] - 活动以"党建引领 人民至上 风险防控 服务创新"为核心脉络 通过"五维联动"教宣体系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风险防范教育融入社会治理新格局 [2] 组织架构与政治引领 - 公司党委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 创新构建"1+11+N"全域宣教网络 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度融合 [2] - 通过组织18家爱心金融机构共建"金融反诈艺术墙"公益项目 发动"消保青骑兵"志愿服务队等创新实践 将"三省服务"理念转化为"三惠服务" [2] 重点群体教育措施 - 针对"一老一少"群体推出"反诈童话馆"情景教学与"防诈投篮"互动游戏等青年反诈科普专项 [2] - 面向外籍来华人员同步推出中英文折页 推广95511多语种专线 打造"无语言障碍"服务生态 [2] - 依托"深圳金融教育骑兵团"深入深汕合作区开展乡村振兴 将防诈知识融入田间地头 [2] 创新宣教模式与技术应用 - 首创"场景渗透+科技赋能"教宣范式 在福田区莲花山参与打造首个"金融知识主题书店" 实现可感知 可交互 可传播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3] - 依托平安集团推出"明明白白财富守护站"线上闯关游戏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宣新格局 [3] 基层治理与社区融合 - 创新"网格化教宣"工作机制 在八卦岭鹏益花园试点"三位一体"消保矩阵(社区网格员+反诈民警+平安志愿者)将风险提示嵌入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3] - 通过高管讲消保 典型案例普及宣讲 线上答题互动等形式彰显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践行金融初心 以保险之笔写好服务实体时代答卷 [3]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新阶段 重点围绕行业转型、投研创新、合规治理和投资者陪伴等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1][2][3] - 北京证监局推动辖区公募基金机构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打造行业"北京样板" 通过业务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和投研能力提升等措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4][5][6][7] - 行业改革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强化风险防控 管理规模超30万亿元 投资者数量超8亿 需解决"重规模轻回报"等问题[3][10]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 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 是资本市场重要专业机构投资者[3] - 北京公募基金机构数量全国第二 辖区3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8000余名从业人员[4]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创新 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5] - 2025年上半年新发权益类基金产品73只 规模合计415亿元 在管权益类产品1106只 规模1.66万亿元 持有A股市值1.58万亿元[5] - 推动3家公司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60亿元 指导2家基金公司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5] - 新增3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 累计81只产品被纳入 涉及1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6] 投研能力建设 - 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基金经理团队制和一体化投研体系[7] - 优化投资决策机制 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 减少投资随意性和盲目性[7] 服务国家战略 - 辖区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 规模1732.36亿元 服务科技创新[8] - ESG主题基金37只 规模248.09亿元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8] - 2025年上半年新发REITs产品3只 发行规模38.03亿元 累计发行REITs产品37只 规模1033.95亿元[8] - 辖区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 规模36.80亿元 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9] 投资者保护与费率改革 - 自2023年7月推动公募费率改革 管理费和交易佣金显著下降 2024年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10] - 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机制 通过投资理念宣导和市场解读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理念[6] - 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10] 风险防控与监管 - 健全监管体系 构建全方位立体监管模式 通过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结合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10] -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防范治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10]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调整信托公司业务范围
北京商报· 2025-09-12 21:38
信托业务范围调整 - 信托业务从原五项调整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项 [1] - 固有负债业务增加向股东及股东关联方申请流动性借款和定向发债 明确可向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申请流动性支持借款 [1] - 固有资产业务取消对外提供担保业务 [1] 新增业务范畴 - 新增为金融机构及资产管理产品、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提供投资顾问、咨询、托管及其他技术服务 [1] - 新增为资产管理产品提供代理销售服务 [1] - 将证券承销业务调整为企业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提供财务顾问、受托管理人等服务 [1] 业务条目精简 - 取消与信托主业无关联或与现行监管政策冲突的4项中间业务 包括投资基金发起、代保管、居间咨询、企业资产重组与财务顾问等 [2] - 明确开展证券承销、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等业务需满足其他金融管理部门资质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