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答案就在问题里
虎嗅· 2025-10-15 15:3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强调从防御性思维转向创业心态的重要性 认为创业是一种心态而非状态 核心是为自己工作并利用平台和资源实现个人价值 [3][4][6][7][8] - 在AI时代 提问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更为关键 它决定了所能获得的帮助和答案的质量 [1][2] - 积极进取的心态是应对社会变化和技术革命(如AI)的关键 AI被视为放大器 会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优秀者将利用AI取得更大成就 [14] 思维模式与职业选择 - 防御性思维模式在职业选择中普遍存在 表现为担心被裁员、追求稳定收入而考虑创业或考公 [3][12] - 基于防御性思维的提问 其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因为成功者不会以此种方式提问 [4][5] - 创业心态的核心是将公司视为平台 老板视为资源 通过向上管理和证明自身能力来实现双赢 [8][12] 创业心态的内涵 - 创业心态的核心是“为自己工作” 类似于NBA球员将球队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8] - 拥有创业心态的人在工作中会持续评估不同平台和机会对自身发展的价值 并做出简单判断 [12] - 真正的创业者在打工时也保持创业心态 而非将创业与打工割裂看待 [6][7][12] 对行业和经济的观察 - 民企被描述为探索经济边界的角色 并举例如华为、比亚迪等新能源领先企业均为市场选择出的民企 [19][20][21] - 文章认为政府不创造财富只分配财富 而国企依靠垄断资源和专营地位获取收益 [17][18] - 鼓励创造财富 特别是通过出海赚取外国人的钱 被视为参与国家繁荣的正确方式 [16]
AI巨头的“无限流”订单,还能玩多久?
36氪· 2025-10-15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I行业的爆炸式增长由科技巨头、AI模型公司和芯片公司之间构建的“资本闭环”驱动,而非完全源于终端市场的真实需求爆发 [1] - 该闭环的核心运作模式是:资本从芯片/云巨头注入AI初创公司,AI公司再将资金用于支付云服务和硬件账单,资金最终回流至巨头,共同推高各方收入、估值和市场叙事 [8][9][10][11] - 这种“左脚踩右脚上天”的资本内部循环游戏总额已达万亿美元级别,其可持续性面临真实需求、监管、宏观经济等多重挑战,未来可能走向软着陆、硬着陆或监管重塑等不同演变路径 [6][12][20][21] 资本闭环的运作机制 - 形成以OpenAI-甲骨文-英伟达为代表的三角资本闭环: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1];OpenAI承诺未来五年向甲骨文支付3000亿美元云服务费用 [1];甲骨文为满足算力需求向英伟达下达价值数百亿(如单笔400亿美元)的芯片订单 [2] - 资金在英伟达、OpenAI、甲骨文三方内部高速流转,形成一个自治的投资闭环,涉及金额约4000亿美元 [7] - 该模式构成一个增长飞轮:资本注入AI初创公司 → 资金转化为云/硬件支出 → 推高云巨头财报表现和AI公司估值 → 强化市场叙事吸引更多资金 [8][9][10][11] 资本闭环的规模与项目 - OpenAI为未来十年确保算力优势锁定的投资与采购订单总额已突破万亿美元 [5] - 具体大型项目包括:Project Stargate(OpenAI与甲骨文、软银等合作),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 [7];芯片供应链合作(OpenAI与AMD、英伟达等),金额超2000亿美元 [7];自研芯片合作(OpenAI与博通),计划部署10GW定制芯片 [7] 资本闭环面临的挑战 - 算力供给与真实需求脱节:万亿美元算力投资能否被终端市场利润覆盖存疑,利润高度集中于头部公司,形成“有价无市”局面 [13] - 全球监管机构审视压力:美国FTC、英国CMA等已调查“投资+合同”捆绑模式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和寡头垄断,地缘政治风险如芯片出口管制带来不确定性 [14] - 宏观经济环境抑制:持续高利率增加资本成本,抑制长周期投资意愿,廉价资金潮水退去将使依赖输血的AI初创公司承压 [15][16] - 市场心态高度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触发恐慌性抛售和资产价格连锁崩溃 [17] 行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 软着陆:杀手级AI应用大规模涌现,创造真实收入消化前期算力投资,资本循环驱动力从“内部输血”转为“外部造血” [22][23] - 硬着陆:真实需求被证伪、监管加压或宏观环境恶化导致泡沫破裂,估值大幅回调,行业洗牌,无法自我造血的AI公司倒闭 [24][25] - 监管重塑:反垄断机构强制解绑巨头与AI公司间的投资和商业合同,重塑市场竞争格局,AI公司获得更多选择权 [26][27] 行业关键信号与动向 - 需密切关注云厂商财报中剔除“内循环”水分后的真实增长率 [28] - 关注企业和消费者对AI付费应用的实际采用率和支出数据 [29] - 跟踪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反垄断调查的实质性进展 [30] - 观察头部AI公司摆脱依赖的战略动向,如OpenAI实施“多云战略”并与博通合作开发自研AI芯片,标志着内循环模式开始松动,意图打破对英伟达的单一依赖 [30][31]
有人提出疑问,美国的用电量量已经差不多10多年没有增长,而他们的GDP还在翻倍的长
搜狐财经· 2025-10-14 22:47
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现象 - 美国名义GDP从2007年的约14万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27万亿美元,增幅接近100%[3] - 同期美国总用电量从约3.9万亿千瓦时微增至约4.1万亿千瓦时,增幅极小[3] - 经济活动本质是能量转换,但电力消耗停滞与GDP翻倍增长之间存在巨大能量差[3] 经济结构转型与能源消耗分析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16%下降至目前的不到11%[5] - 服务业和数据中心能耗增长显著,例如亚马逊数据中心年能耗达上百亿千瓦时[5] - 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约2%,并且持续增长,但不足以解释GDP的巨大增幅[5] GDP统计方法与潜在问题 - 服务业的"产出增长"可能存在高估问题,将价格上涨统计为生产力提升[7] - 金融和科技的估值被计入GDP,推高了账面财富而非真实产出[5] - 通货膨胀可能掩盖了经济泡沫,泡沫反过来又推高了GDP数据[7] 美元信用体系与全球经济影响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截至2024年底接近7.3万亿美元,依赖全球对美元的信任[7]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0年前的71%降至58%,显示全球信任度下降[9] - 多国如日本、沙特、中国正在削减美债持有量,动摇美国依靠信用放大财富的基础[9]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挑战 - 美国能源消费增速创下1970年代以来最低,而生产率统计异常乐观[7] - 当前增长模式被描述为消耗未来能量换取今日繁荣,依赖国债续命[9][11] - 这种不依赖底层能源实物支撑的GDP增长,其长期可持续性存疑[11]
这些辍学的00后,凭啥改写30岁以下创富榜? | F&M抢先看
虎嗅APP· 2025-10-14 21:39
00后AI创业者群体特征 - 在《最有潜力的30岁以下AI领军者·Top20》报名者中,有三分之一的报名者是00后[2] - 这一轮AI浪潮中,硅谷的00后创始人大部分为辍学创业[2] - 00后创业者常带有“离经叛道”的标签,例如Cluely创始人Roy Lee曾因开发“作弊”AI工具被学校停学[5] 00后AI创业公司及赛道分布 - 创业领域集中在AI员工、AI销售、AI编程助手等方向[2] - 具体公司及产品包括:Sola(自动化RPA、AI企业流程)、Axiom Math(数学推理大模型)、Cursor/Anysphere(AI编程助手)、Mercor(AI自动招聘)、Kinesys AI(大模型中间件/开发者工具)、Inventex(AI专利申请自动化)、Cluely(AI会议助手)、Oleve(AI应用工厂)[3][4] - Axiom Math在产品推出后即获得4.6亿元融资[3] 00后创业的驱动力与时代背景 - ChatGPT的发布及GPT API的开放是重要契机,激发了年轻人利用新工具创造的热情[5] - 新技术浪潮下,过往经验优势减弱,年轻创业者与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6] - 创业动机包括“想做一款让世界看见我的产品”以及为世界带来改变[6] 00后创业者的行为模式与挑战 - 产品迭代快速,许多00后创业者的产品已经历多次Pivot(转型)以适应AI技术的快速变化[7] - 创业者会进行大量阅读、思考和笔记,涉猎经济学、哲学甚至毛选以寻找创业方法论[8] - 初始融资阶段普遍遭遇困难,几乎都被拒绝过,甚至存在谈好后被撕毁投资意向书的情况[8] AI 2.0创业对人才特质的要求 - AI应用赛道创业需要兼具AI技术知识、垂直行业知识以及全球化思维,产品应从开始就瞄准全球市场[9] - 激情被认为是创业者与打工者之间的最大差别[10] - 00后创业者选择创业是出于对稳定工作可能在社会巨变中被淘汰或抛弃的担忧[11]
三次革命淬炼的远见:科蓝软件 AI 转型的时代级前瞻性
全景网· 2025-10-14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AI革命是对金融服务运行逻辑、组织形态与竞争规则的彻底重塑,而非简单的工具升级 [1] - 科蓝软件的AI战略转型跳出了用AI替代人工的浅层思维,直击金融行业的范式变革需求,在时代交替关口抢占先机 [1][2] - 公司通过构建技术底座、生态壁垒与场景能力,从行业参与者升级为领航者,形成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5] AI战略转型的本质 - 公司AI转型从工具优化迈向范式重构,目标是构建鸿蒙生态+数字货币+AI的融合体系 [2] - 金融服务正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职能分工转向平台协同 [2] - 公司早在2018年就启动3A战略,提前布局算力基建与大模型研发 [2] - 小蓝机器人将传统柜台20分钟业务压缩至3分钟,通过多模态智能中枢重构网点服务流程 [2] - 跨境支付效率较SWIFT提升90%,用AI重构金融基础设施运行逻辑 [2] 新生态核心节点布局 - AI革命将导致后台审核、现金调度等重复性岗位大幅缩减,AI+场景融合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3] - 公司打造覆盖网点服务、风控联防、跨境结算的全场景AI能力,而非零散布局AI功能 [3] - 小蓝机器人实现1:10人力替代,成为网点智能化核心枢纽 [3] - 无代码智能体框架将开发成本降低70%,为银行培养适配AI时代的自主创新能力 [3] - 公司从软件供应商升级为金融AI生态构建者,在新分工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位置 [3] 国产技术生态协同 - 公司深度绑定华为鸿蒙、昇腾算力等国产巨头,联合开发的金融大模型一体机已在20家银行落地 [4] - 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4] - 形成国产算力+国产模型+金融场景的闭环,契合人工智能+行动的国家战略要求 [4] - 生态布局形成对手难以复制的协同优势,在AI革命生态竞争中抢占先机 [4]
AI革命带来的第一轮资本泡沫,已经在路上了?
虎嗅· 2025-10-11 09:01
AI革命已启动全球新一轮资本泡沫,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的超级行情。这个视频所谈及的研究议题, 将关乎今后几年我们的财富积累。如果今天把时间拉回到1995年,你会买什么资产? ...
狂飙的金价,究竟在定价什么?后市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32
长假期间最引人瞩目的消息,莫过于黄金价格的凌厉走势。国际金价首次站上了4000美元每盎司,这一历史性突破让全球 投资者为之震撼。 短短三年间,国际金价从每盎司1614美元攀援而上,在去年上涨27%之后,今年以来再度涨超50%,这样的斜率堪称历史 罕见。(来源:Wind) 人们难免追问:4000美元的金价,究竟在为什么疯狂?背后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更关键的是,面对这看似高不可攀的点 位,普通人又该如何在波动中锚定自己的资产安全感? 01 狂飙的金价,到底在定价什么? 按过去的规律,黄金属于无息资产,当美债实际利率走高时,投资者会抛售黄金转投美债。但2022年俄乌战争后,即便美 债实际利率持续高位,金价依旧一路狂飙。 这种反常并非偶然,背后藏着的是黄金的定价逻辑的根本性转变——它已从单纯的避险、抗通胀工具,进化成为主权信用 对冲利器。 这个身份的转变,才是驱动金价打破常理的核心动力,而这一切又源于当下全球正在发生的两大不可逆趋势。 第一波推力来自去美元化的浪潮。 从特朗普上任后的"美国优先"搅乱全球秩序,到日本极右翼首相上台后的亦步亦趋,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继续外溢,甚至 在中美AI、芯片竞赛的白热化中不断升级。 ...
股市最新消息:以太坊爆仓额是比特币2倍,黄金却冲破3950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08 04:10
凌晨3点,当AMD的股价因为OpenAI的一纸合约狂飙37%、市值瞬间膨胀1000亿美元时,币圈却正经历一场无声的屠杀——以太坊合约爆仓金额达1.43亿美 元,是比特币的2倍多,24小时内超13万人倒在血泊中。 这场算力狂欢的赢家与赌徒,竟被同一场AI革命推向天堂与地狱的两极。 美股市场像一锅沸腾的麻辣烫。 一边是AMD开盘直接蹿升37%,因为OpenAI宣布要部署6吉瓦的AMD GPU算力,相当于把半个硅谷的AI家当都押在这家芯 片公司身上。 消息一出,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疯狂敲键盘,AMD股价盘中最高涨了快40%,市值硬生生多出1000亿美元,够买下三个推特还有余。 而另一边,加密货币玩的就是心跳。 比特币刚冲上12.5万美元,以太坊也站上4600美元,但转眼就有人笑不出来了。 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全 球超过13万人爆仓,光以太坊合约就爆了1.43亿美元,比比特币爆仓金额高出两倍还多。 最大的一笔单笔爆仓980万美元,据说是个加了百倍杠杆的韩国散 户,一夜间账户归零。 但最魔幻的剧情藏在市场裂缝里。 AMD的暴涨暴露了AI算力争夺的白热化,OpenAI为了喂饱大模型,砸钱像撒纸片;而币圈 ...
港股异动 | 核电股集体走高 中核国际(02302)大涨超20% 中广核矿业(01164)涨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1:04
核电股市场表现 - 核电股早盘集体走高,中核国际(02302)股价上涨20.37%至6.5港元,中广核矿业(01164)股价上涨5.34%至3.55港元 [1] 铀市场供需动态 - Sprott现货天然铀基金在过去的22个交易日中有18天成功融资,筹资规模达到2021-22年以来新高 [1] - 自9月1日起,SPUT基金已募集超过3亿美元,并在现货市场购买了超过380万磅U3O8 [1] - 现货铀价在9月期间从76.03美元攀升至83美元 [1] - 全球主要生产商Kazatomprom和Cameco纷纷削减产量,而中国迅猛的核电建设与AI数据中心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正推动需求强劲增长 [1] - 今年以来,铀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已上涨约5% [1]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随着美联储持续降息,SPUT基金购买行为预计将维持较长时间 [1] - 欧洲夏休结束后长贸交易逐渐活跃,历史数据显示四季度为全年采购旺季,下游核电业主或陆续进场采购 [1] - 看好铀价在下半年持续上行 [1] - 核能复兴和AI革命带来爆炸性需求,同时面临地缘政治引发的供应瓶颈 [1]
核电股集体走高 中核国际大涨超20% 中广核矿业涨超5%
智通财经· 2025-10-03 11:03
港股核电股市场表现 - 中核国际早盘股价上涨20.37%至6.5港元 [1] - 中广核矿业早盘股价上涨5.34%至3.55港元 [1] 现货铀市场动态 - Sprott现货天然铀基金在过去22个交易日中有18天成功融资,筹资规模达2021-22年以来新高 [1] - 自9月1日起,SPUT基金募集资金超过3亿美元,并在现货市场购买超过380万磅U3O8 [1] - 9月期间现货铀价从76.03美元攀升至83美元 [1] 铀价上行驱动因素 - 随着美联储持续降息,SPUT基金购买行为预计将维持较长时间 [1] - 欧洲夏休结束后长贸交易活跃,四季度为传统采购旺季,下游核电业主或陆续进场采购 [1] - 市场看好铀价在下半年持续上行 [1] 铀市场供需格局 - 铀的现货和期货价格今年以来已上涨约5% [1] - 全球主要生产商Kazatomprom和Cameco纷纷削减产量 [1] - 中国迅猛的核电建设与AI数据中心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推动需求强劲增长 [1] - 核能复兴和AI革命带来爆炸性需求,而地缘政治引发供应瓶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