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三季报披露窗口来临公募机构提前入驻绩优股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4:12
2025年三季报业绩概况 - A股市场进入2025年三季报披露窗口,部分公司已发布三季报,超百家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不少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1] - 光华科技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0%,道氏技术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2] - 大部分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增长[2] 高增长公司表现 -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到2.05亿元,同比增长2807.87%-3211.74%,为已披露公司中预计净利润增幅最大[2] - 楚江新材、英联股份、硕贝德等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下限超过1000%[2] - 楚江新材是国内铜基材料龙头,英联股份布局复合集流体业务,该材料是新能源电池、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关键材料[2] 高利润公司表现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86亿元-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3] - 立讯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90亿元-113.44亿元,同比增长20%-25%[3] - 盐湖股份、山东黄金、东吴证券等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超过10亿元[3] 基金布局情况 - 绩优公司得到公募基金提前布局,先达股份、英联股份等业绩增幅较大的公司获基金大举增持,北方稀土、立讯精密等绩优公司也被较多基金持有[1] - 截至上半年末,96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北方稀土,68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震裕科技[3] - 19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先达股份,其中大多数基金公司选择不断增持,产品包括广发基金吴远怡、申万菱信基金付娟等知名基金经理所管产品[4] - 17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英联股份,包括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头部机构,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在二季度新进英联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4] - 新华保险、立讯精密等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多的公司,均有超百家公募基金旗下产品持有[4] 绩优公司股价表现 - 震裕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2.00%-143.60%,截至10月16日,该股今年以来股价涨幅逾240%[3] - 北方稀土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4%-287.34%,截至10月16日,该股今年以来股价涨幅逾150%[3] 机构后市配置观点 -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建议关注偏均衡或价值类方向,如受益于避险情绪的有色金属、红利,或内需相关的传统消费和大金融领域[4] -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同时建议关注偏成长类方向,如军工、国产软件、可控核聚变、新消费等产业,以及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光伏、新能源和创新药领域[4] - 民生加银基金预计多数行业今年三季度业绩增速会出现反弹,建议关注AI算力及应用、半导体、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方向[5][6] -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十五五”规划对于“反内卷”可能的政策安排及相关板块业绩反转值得重点关注[6] - 富荣基金短期策略维持“稳中求进”,重点推荐成长赛道如AI算力及应用、半导体和医药等产业空间明确、景气度较高的板块[6] - 富荣基金同时推荐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领域,如电新、钢铁、有色等,政策预期改善有望推动进一步估值修复[6]
“中国好董秘”3年6次增持 联创光电“聚变”转型浮现“硬科技”之光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2:52
公司高管增持行为 - 联创光电副总裁邓惠霞近3年内6次增持公司股票,累计金额近600万元,相当于其公告平均年薪的10倍 [2][3] - 首次增持于2022年10月,以26.237元/股价格增持11.43万股,金额299.89万元,后续5次增持使总持股达19.2万股 [3][4] - 2024年股价一度跌至21.4元/股,导致增持部分浮亏超百万元,但邓惠霞对公司价值有信心,2024年9月后股价回升使其持股市值实现翻倍 [4][8]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自2019年起围绕“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战略转型升级,将高温超导和激光产业作为未来核心主业培育 [5] - 传统业务包括智能控制器、背光源产品、LED器件、电线电缆产品,转型是为应对光电显示行业竞争加剧 [5] - 公司定位从卖“铲子”转变为卖做“铲子”的原材料,高温超导技术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之一 [6] 高温超导与核聚变业务进展 - 联创超导与中核集团合作的“星火一号”核聚变项目已从方案论证转入实体化运营阶段,环评及审批于2024年4月展开 [6] - 项目采用“聚变—裂变”混合技术,目标实现长时稳定运行、氚自持且能发电演示的聚变实验装置 [6] - 联创超导业务与美国核聚变公司CFS有较高相似性,CFS估值已超百亿美元 [7] - 联创超导中标商业航天电磁弹射磁体项目,并与多方设立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结合超导磁体技术与航天发射技术 [7][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48亿元,同比增长6.51%,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18%,创历史新高 [7] - 激光业务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400.58% [7] 市场影响与股东结构 - 高管增持行为被市场称为“反向打工”,获得投资者积极评价,被视为有效的市值管理手段 [8] - 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连续增持者,某知名人士从2024年2月持股432万股连续六个季度增持至1243.7万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9]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市场结构向“科技+创新双擎驱动”转型 [8]
10月16日A股早评:今日观察要点,板块轮动加速,三条主线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 2025-10-17 00:48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912.21点,单日上涨1.22%,逼近关键阻力位3918.44点 [1][3] - 市场呈现午后逆转格局,短期技术趋势偏强,MACD指标已回到0轴上方 [1][3] - 创业板与科创板指数反弹力度相对较弱,科创50指数参考点位为1489点,尚未完全收复关键均线 [6] 市场动能与风险 - 主要隐患在于量能不足,市场上涨但成交额大幅萎缩,上攻动力需补量支撑 [4] - 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达24469亿元,市场资金面总体积极 [9] - 需警惕“周四效应”可能带来的短线震荡压力 [9] 板块轮动与资金流向 - 市场板块分化明显,资金呈现高低切换特征,政策驱动的155规划相关领域持续活跃 [8] - 科技成长主线中,AI算力产业链、半导体国产替代等硬科技板块在调整后具备配置价值,半导体芯片已开始企稳 [8] - 事件催化主线上,创新药板块受ESMO会议预期催化,有色板块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影响 [8] 资金与情绪指标 - 9月A股新开户293.72万户,同比增长60.73%,已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 [9] -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接近2.59万亿元,环比增长12.91%,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9] - 上证50指数的强势表现是支持上证指数突破的关键逻辑 [4] 外部环境与配置策略 - 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对市场形成支撑,10月FOMC会议降息概率近100% [8][9] - 配置上可考虑均衡布局,兼顾政策驱动的成长板块与基本面稳健的防御性品种 [10] - 亚太市场多数走高,韩国综合指数大涨2.68%创收盘历史新高 [9]
可控核聚变专家会解读“202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大会
2025-10-16 23:1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可控核聚变能源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和机构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集团)[3]、中国聚变公司[3]、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3]、成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7]、MIT(Spark项目)[16][18]、TAE公司[16]、蓝威等美国公司[6]、瑞典诺瓦特伦和F4E等欧洲机构[6]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核聚变发展战略与目标 * 中国在国家层面明确聚变能战略地位 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2027年进行燃烧实验 2030年具备工程实验堆设计研发能力 2035年建成首个工程实验堆 2045年建成首个商用示范堆[1][4] * 中国通过设立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 旨在掌握行业主动权 制定技术标准 推广质量体系 形成技术壁垒[1][8][9] * 成都成立"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计划"和"聚变科创城" 定位为中国聚变能源产业创新基地 聚焦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和产业链集聚[1][12][13] 全球核聚变发展现状与趋势 * 全球核聚变装置分布不均 亚洲(以中国为主)有64个实验装置和7个在建电厂 北美(主要是美国)有44个实验装置和11个在建电厂 欧洲有31个实验装置和8个在建电厂[5] * 全球装置中 运行或规划中的装置占比59% 建设中占10% 规划中占30% 托克马克型装置占比接近一半[4] * 私营资本投入大幅增长 2024年支出较2023年的2.5亿美元增长73% 达到4.34亿美元 预计2025年继续增长20%-30%[2][14] * 行业正从实验装置走向工程化 标志着工程化元年 驱动因素从事件催化转向订单催化[2][15] 国际合作模式转变 * 国际合作模式从ITER等项目驱动转向生态共建和价值共享 鼓励多元技术路线并行[1][10] * 新合作范式强调和平利用和民用安全 避免地缘政治干扰 鼓励全球广泛参与 包括巴基斯坦 泰国及拉美地区[10] * 中国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签订可控核聚变领域谅解备忘录 并有多个中法 中英 中意等双边合作项目[3][7]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进展 * 美国方面 FRC 蓝威等公司计划在2030年左右具备供电条件 TAE公司计划在2028年提供供电[6][16] * MIT主导的Spark项目采用高温超导技术 目标产生超过10特斯拉甚至20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有望成为紧凑型托克马克装置[16][18] * 中国技术路线包括合肥的超导托克马克和成都的常温托克马克 合肥的BEST和成都未来的4号装置均为紧凑型超导托克马克[17] * 混合堆概念(在托克马克上增加裂变材料包层)集成聚变和裂变优势 但面临废料处理等工程难题 中国在2030年实现混合堆商业并网发电的目标较为乐观[17][19][20] 其他重要内容 商业化挑战 * 核聚变商业化面临高温超导材料稳定性 废料处理及辐射屏蔽 发电成本经济性 能量约束时间 设备耐久性等关键技术挑战[21] * 实现全面商业化仍需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21] 具体技术成果与产业措施 * 国内实现长达1,000多秒的长脉冲运行记录[3] * 成都推动成果转化从单一非标定制型向通用型解决共性问题转变 并延伸发展等离子体技术应用 光学 电力设备等配套产业[12][13] * 《国际原子能机构2025年世界巨变展望》报告提供了详细的供应链目录 细分了原料循环 专业材料 加热测量 真空设备和电子行业等领域[14]
探访中国“人造太阳”:聚变能研发加速挺进燃烧实验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21:52
中国聚变能研发进展 - 中国聚变能开发已从原理探索、规模实验阶段进入燃烧实验阶段,未来将经过实验堆、示范堆阶段后进入商业化运营[1] - “中国环流三号”是国内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核聚变实验装置,技术水平跻身国际第一方阵[1] - 中国已实现聚变能研发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领跑”,具备加速实现聚变能商用的基础和能力[6] 关键技术突破与里程碑 - “中国环流三号”于今年5月同时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摄氏度、高约束模式运行,聚变三乘积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创下中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3] - 研究团队计划对“中国环流三号”进行升级改造,并计划于2027年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3] - 科学家通过“磁场笼子”技术约束聚变燃料等离子体,“中国环流三号”和“玄龙-50U”等装置均采用这一技术路线[3] 商业化探索与产业布局 - 随着聚变能技术突破,资本市场积极布局,一批商业公司从不同路径开展聚变商业化探索[4] - 新奥能源研究院的“玄龙-50U”装置中间有球形环作为氢硼燃料的“燃烧炉”,目前也在向聚变燃烧实验挺进[4] 国际合作与贡献 - 中国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今年如期交付多个大型装备部件,提前完成两项核心设备安装任务[6] - 以承担ITER相关部件制造任务为契机,中国努力攻克相关设计技术,在核心部件研发上取得突破[6]
央行数据发信号,黄金冲上4200美元,充电桩目标要翻倍?
搜狐财经· 2025-10-16 18:20
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 央行公布九月份金融数据,居民存款增加近3万亿元,但股市资金减少 [1] - M2与M1差值缩小,表明企业和个人投资支出可能增加 [1] - 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政府债券发行和企业融资活动相比之前更为积极 [1] - A股市场近期震荡剧烈,主板指数勉强维持在3900点,创业板指数处于箱体震荡格局 [1] 美国经济与政策 - 因美国政府关门,原定发布的九月份通胀和就业数据被推迟 [1] - 美股市场波动加剧,中概股表现相对稳定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及可能降息,但政府停摆对经济造成拖累,未来利率政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1] 充电桩行业政策 - 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文件,目标在2027年前建设2800万个充电桩,以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3] - 当前充电桩数量约为1700多万个,计划在五年内实现翻倍,年均增速需超过40% [3] - 充电桩板块此前市场关注度较低,机构持仓不多,近期才开始小幅加仓 [3] 贵金属市场 - 国际黄金价格首次突破4200美元每盎司,白银价格上涨至53美元 [4] - 价格上涨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潜在的降息预期以及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黄金ETF持仓量增加 [4] - 部分分析师担忧金价在持续上涨后可能出现短期回调 [4] 半导体行业 - 深圳半导体展览会热度较高,新凯来等公司展出多款新产品,国产设备技术取得突破 [6] - 尽管光刻机仍依赖进口,但刻蚀设备和沉积设备的国产化率正在提升 [6] - 半导体板块近期波动较大,主力资金操作分化,部分资金加仓存储芯片,部分资金进行减仓 [6][9] - 半导体日线数据显示收盘价为2011.26,当日微涨0.10% [13] 游资与机构动向 - 游资活跃,章盟主买入三花智控超6亿元,并买入新特电气和黄河旋风;作手新一卖出闻泰科技1.39亿元;炒股养家分散投资于储能、工程咨询、光伏玻璃等领域 [8] - 机构操作相对温和,主要买入金盘科技和和泰机电 [8] - 机构与游资策略出现分歧,例如在房地产板块,游资加仓而机构减仓;在半导体板块机构小幅减仓,但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所加仓 [9] - 近期机构整体买卖量收缩,呈现小幅资金流出状态;游资则表现为买入多卖出少,净流入增加 [10] - 稀土板块获得游资和机构的共同小幅加仓 [10]
秦川机床(000837.SZ):暂未参与可控核聚变相关零部件的生产与研发
格隆汇· 2025-10-16 17:49
格隆汇10月16日丨秦川机床(00083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暂未参与可控核聚变相关零部件的生产 与研发。公司也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参与相关领域的机会。 ...
炸裂!台积电,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6:24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沪指涨0.1%,深成指跌0.25%,创业板指涨0.38% [3] - 市场个股普跌,上涨家数1177只,下跌家数4171只,平盘停牌89只 [4] - 总成交额为19486.59亿元,总成交量为123299.0万手 [5] - 上涨家数较前一日减少1542家,增幅为-56.71% [5] 市场资金流向与领涨板块 - 市场风格变化,资金流向红利板块,煤炭板块集体大涨 [6] - 大有能源5天4板,涨幅10.09%,中煤能源涨7.35%,郑州煤电涨6.49% [7] - 保险板块涨幅居前,中国人寿涨5.16%,中国人保涨4.01%,中国太保涨2.17% [9] - 银行板块表现强势,中信银行涨3.84%,农业银行涨3.03%,建设银行涨2.68% [9] - 白酒板块集体上涨,航运港口板块拉升,南京港等涨停 [11] - 海通发展涨停涨10.03%,海峡股份涨停涨10.03%,安通控股涨9.89% [12] - 存储芯片概念股继续活跃,德明利等涨停 [13] 市场下跌板块 - 光刻机概念股调整,联合化学跌停,跌幅20.00% [14][16]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走低,合锻智能跌停,跌幅8.60% [15][17] - 稀土永磁概念股调整 [18] 台积电业绩表现 - 公司三季度合并营收约9899.2亿新台币,同比增加30.3% [19] - 三季度净利润约4523亿新台币,同比增加39.1%,每股盈余17.44新台币,同比增加39.0% [19] - 将对2025年营收增速预期上调至"中30%区间" [19] - 上调今年资本开支目标下限,计划2025年投入至少400亿美元 [20] 台积电行业前景与市场观点 - 公司是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科技公司争相建设数据中心 [20] - 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强调AI需求可持续性,认为AI市场进展积极,对AI超级趋势信念增强 [20] - 多家投行上调目标价,巴克莱上调至330美元,海纳国际上调至400美元,华泰金融上调至320美元 [20][21][22] - 花旗银行将目标价从1400新台币上调至1600新台币,德意志银行从1300新台币上调至1500新台币,摩根士丹利从1388新台币上调至1588新台币 [23][24][25]
ST合纵(300477.SZ):目前尚无产品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格隆汇· 2025-10-16 16:0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户外(12-40.5kV)变电、配电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1] - 核心产品线包括环网柜、开关柜、柱上开关、箱式变电站、变压器、配电智能终端等 [1] 下游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智能电网、新能源建设、轨道交通、商业地产、数据中心、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目前尚无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1]
A股冲高回落,成交额失守2万亿,存储芯片、光模块逆势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微涨0.1%,深成指下跌0.25%,创业板指上涨0.3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9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417亿元,自9月10日以来再度失守2万亿关口 [1] - 全市场近4200只个股下跌,市场热点较为杂乱 [2] 板块与个股表现 - 煤炭板块延续强势,大有能源走出5天4板行情 [2] - 港口航运板块表现活跃,海通发展等多股涨停 [2] - 医药板块局部走强,贵州百灵、罗欣药业双双涨停 [2] - 银行板块集体上涨,农业银行盘中逼近历史高点 [2] - 存储芯片概念股重启涨势,德明利封板,香农芯创涨超16%,市值达495亿元 [3] - 光模块CPO概念板块集体回暖,中际旭创涨3.63%,新易盛、天孚通信等跟涨 [3]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大跌,合锻智能触及跌停 [2] - 贵金属、半导体、风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2] 特定概念炒作 - 生肖炒作午后逆势活跃,海马汽车封板,万马科技涨超10% [3] - 芯片股德明利、云汉芯城封板 [3] 行业动态与前景 - OpenAI计划在阿根廷建设数据中心枢纽,投资额最高可达250亿美元 [3] - 市场研究机构Light counting预测,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400G,预计2029年800G和1.6T光模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美元 [4] 港股市场与新能源汽车股 - 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跌0.05%,恒生国企涨0.17%,恒生科技跌1.07% [4] - 港股新能源汽车股持续走低,蔚来-SW一度跌超13%,小鹏汽车-W、小米集团-W、零跑汽车跌超3% [4] - 蔚来美股夜盘亦大跌超10% [4] - 有报道指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已在美国法院对蔚来及其高管提起诉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