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428
冠通期货· 2025-04-28 13:53
热点资讯 -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会议强调实施积极宏观政策,用好财政和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完善政策工具箱并加强逆周期调节 [2] - 当地时间4月27日,伊朗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火势蔓延且部分集装箱爆炸,26日爆炸已造成25人死亡,国防部称港口无军事物资 [2]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表示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年初8部门部署相关工作,支持地方多方面改革创新 [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称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GDP同比增速达5.4%,金融体系稳健,金融市场有韧性 [3]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降转增,3月当月利润转正,近六成行业利润增长,制造业一季度利润增长7.6% [3] 板块表现 - 重点关注热卷、螺纹钢、菜粕、豆一、PTA、沪金 [4] - 夜盘板块涨跌幅:非金属建材2.78%、贵金属29.89%、油脂油料12.85%、煤焦钢矿13.58%、能源2.42%、化工12.32%、谷物1.92%、农副产品2.96%、软商品2.84%、有色18.44% [4][5] 大类资产表现 |类别|名称|日涨跌幅%|月内涨跌幅%|年内涨跌幅(%)| | ---- | ---- | ---- | ---- | ---- | |权益|上证指数、上证50|-0.07、 -0.25|-1.22、 -0.63|-1.69、 -1.34| |权益|沪深300、中证500|0.07、 0.38|-2.58、 -3.94|-3.76、 -1.72| |权益|标普500|0.74|-1.54|-6.06| |权益|恒生指数|0.32|-4.93|9.58| |权益|德国DAX|0.81|0.36|11.72| |权益|日经225|1.90|0.25|-10.50| |权益|英国富时100|0.09|-1.95|2.96| |固收类|10年期国债期货|0.06|0.83|-0.14| |固收类|5年期国债期货|0.00|0.28|-0.57| |固收类|2年期国债期货|-0.04|-0.10|-0.67| |商品类|CRB商品指数|0.21|-3.50|0.59| |商品类|WTI原油|0.62|-11.56|-12.15| |商品类|伦敦现货金|-0.87|6.27|26.47| |商品类|LME铜|-0.35|-3.60|6.59| |商品类|Wind商品指数|-0.13|7.51|17.26| |其他|美元指数|0.30|-4.42|-8.20| |其他|CBOE波动率|-6.16|11.49|43.17| [8]
中经评论: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提效稳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4-28 08:21
近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开闸",两期共计1210亿元债券顺利发行。与此同时,中央金融 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也启动发行。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 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 用"。宏观政策加速落地显效,推动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更有效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 从2024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24年我国发行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3000亿元用 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是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拉 动消费效应明显。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有力支持了"两重"建设、"两新"工作。 今年我国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明确要"更加积极",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更加给力。一方面,资金规 模更大。按照预算安排,今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 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另一方 ...
【债市观察】关税存反复可能 短期仍将扰动债市
新浪财经· 2025-04-28 07:59
市场表现 - 资金利率整体偏松,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报1.66%,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收报1.885%,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报1.714% [1] - 上周债市震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跌15.77BPs,比去年同期跌60.06BPs [2]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周小幅波动,30年期主力合约TL2506涨0.28%,10年期主力合约T2506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TF2506持平 [4] - 中证转债指数上周涨0.90%,结束6周阴线,共成交2,635亿元 [6] 一级市场 - 全市场共发行利率债70只,规模6,757.83亿元,较前一周减少1,004.24亿元 [7] - 财政部上周发行4只国债共3,260.00亿元,环比减少1,090.00亿 [9] - 山东、内蒙、大连等省区市上周发行47只地方债,总规模1,911.23亿元 [9] - 3家政策性银行发行19只金融债,规模1,586.60亿元,环比增加180.7亿元 [10] - 信用债方面上周共发行769只,规模5,789.12亿元,环比增加310.89亿元 [11] 公开市场操作 - 上周央行共投放7天逆回购8,820亿元,净投放资金7,440亿元 [15] - 央行MLF到期续作6,000亿元,超出到期规模达5,000亿元 [15] - 本周央行到期资金为5,045亿元,27日开展9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16] 海外市场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BPs至4.29%,比上月跌10BPs,比去年同期跌40.9BPs [18] - 10年期德债收益率微跌0.1BP至2.473%,比上月同期跌31.7BPs [20] - 10年期日债收益率涨5.1BPs,比上月同期跌 [21] - 日本投资者小幅净增持海外中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规模分别为2,237亿和2,692亿日元 [23] 政策动态 - 人民银行等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24] - 交易商协会发布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细化估值机构估值生产全过程的规范要求 [24]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事项数量由151项压减至106项 [25]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26] 经济数据 - 一季度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27]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去年全年下降3.3%转为增长0.8% [28] - 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025年降至2.8%,2026年降至3% [29]
二季度降准降息预期升温 业界预计降准或先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3
货币政策动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 保持流动性充裕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1] - 东方金诚预计本轮降息幅度或达0.3个百分点 降准幅度或达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 [1] - 粤开证券预计二季度或降准0.5个百分点 降息0.1-0.2个百分点 [1] 政策实施路径 - 民生银行认为降准优先级最高 可能按"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LPR"顺序推进 [2] - 浙商证券指出降准核心驱动是配合财政政策发力 需综合考虑逆回购和MLF到期量 [2] - 全年预计降准约1个百分点 降息约0.3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形成合力 [2] 政策实施背景 - 实际利率偏高需通过降准降息提振消费和投资意愿 [1] - 美元资产遭抛售使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小 为降息创造空间 [1] - 财政政策二季度加大宽松力度 需要货币政策协同支持 [2]
债市蓄力,提前布局
民生证券· 2025-04-27 18:58
固收周度点评 20250427 债市蓄力,提前布局 2025 年 04 月 27 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谭逸鸣 研究助理:何楠飞 执业证号:S0100522030001 执业证号:S0100123070014 邮箱:tanyiming@mszq.com 邮箱:henanfei@mszq.com ➢ 债市盘整期,蓄力破局 本周(4/21-4/25)债市震荡特征较为明显,上半周多空交织,关税政策反 复放大债市波动,周初税期走款压力下资金面有所收敛,市场处于 MLF 续作、 特别国债发行及降准落地的期待中,情绪较为纠结。进入后半周,债市震荡走强, 特别国债发行结果尚可,叠加当日公告的 MLF 续作 6000 亿元,资金价格有所 回落,提振债市表现,周五政治局会议落地,再提"适时降准降息",但影响或边 际减弱,债市延续震荡格局。 4/21,债市震荡走弱,早盘 LPR 报价维持不变,税期走款扰动下,资金面 边际收敛,叠加股市低开高走,债市利率开盘后震荡上行,午后随着市场情绪有 所改善,转为震荡行情。当日 1Y、5Y、10Y、30Y 国债收益率分别变动 1.8、2.6、 1.7、1.9BP 至 1.4 ...
2025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一季度财政收入表现偏弱,财政支出力度大幅提升
东方金诚· 2025-04-27 13:51
财政收入 - 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3%,1 - 2月为下降1.6%;一季度累计同比下降1.1%,低于去年全年[1][2][3] - 一季度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5%,非税收入同比增长8.8%,均不及去年全年;3月税收收入降幅收窄,非税收入增速放缓[3][4] - 一季度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1.0%,受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降幅扩大拖累[2] 财政支出 - 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7%,1 - 2月为增长3.4%;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4.2%,快于去年全年[1][2][8] - 一季度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10.1%,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11.1%[2] - 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全年预算的24.5%,快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8] 税种表现 - 3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16.0%,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58.5%,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速加快至4.9%,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长9.6%[4] - 3月进口相关税种、车辆购置税、房地产相关税种收入同比负增,但降幅收窄[5] 后续趋势 - 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将增大,4月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财政政策稳增长力度将加大[2][9]
小红书宣布将取消大小周!央行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交易所发布劳动节休市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
新浪财经· 2025-04-25 08:59
昨天,发生了哪些财经大事? 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 4月24日,小红书发布全员信,称公司基于信任设计机制,致力于建立与员工的长期关系。 小红书宣布将从5月1日起, 不新增现金或期权竞业,原有的现金和期权竞业全部释放 。全 员信还发布另外两项措施: 小红书员工在离职时期权可申请回购;取消隔周周六工作的安 排 。该两项措 施也均于5月1日起生效。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 6000亿元MLF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 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 由于当月有1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MLF净投放量达到5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 加量续做。 "和上个月630亿元净投放相比,本月MLF净投放量显著放大,释放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向 显著加力的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月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 构注资特别国债开启发行,央行呵护资金面,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记者了解到,本次MLF操作延续上月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的中标方式。上月, 央行MLF操作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而是采用多重价位中标,这意味 ...
粤开宏观:财政如何应对关税战?
粤开证券· 2025-04-24 11:18
关税战背景与影响 - 美国发起全球关税战破坏经贸秩序,高关税或致中美贸易脱钩,冲击中美经济、出口和就业[1] - 中美关税战可能升级为金融、科技等多领域战争,其烈度受美国经济金融风险影响[6] 财政应对目标 - 短期目标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纾困特定地区、行业和群体[8] - 中长期目标是构建消费导向财税体系,将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消费市场[9] 财政政策转型 - 从关注赤字率转向支出增速,确保支出力度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10] - 由收入端减税降费转向支出端扩大支出,提高税收优惠精准性[11] - 支出端政策优化结构,转向供给需求、企业家庭、投资消费并重[11] - 明确财政政策内涵,将“积极财政政策”改为“扩张性财政政策”[12] 具体应对举措 - 赤字率4.0%基础上追加预算,加快政策落地和债券发行[13] - 设立产业纾困基金,补贴受损行业和失业群体,安置下岗职工[13][14] - 优化化债政策,调整债务风险分档指标,做好政策衔接[15] - 推动“国资 - 财政 - 社保”联动改革,提高国资上缴比例,发放补贴提振消费[16] - 启动新一轮有效益投资计划,投向人口流入区、养老、安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18][19] - 中央成立规模约2万亿的“房地产稳定基金”,保障民生和缓解房企压力[19] 消费市场潜力 -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55.6%,低于美国81.3%、欧盟72.4%、日本75.4%,消费潜力大[17]
债市启明|如何看待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一季度政府债供给情况 - 国债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过1.4万亿元,占全年计划6.66万亿元的22%,剩余发行额度超过5万亿元,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2] - 地方债一季度发行规模达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特殊再融资债贡献主要增量,新增债发行偏慢 [2] 二季度政府债供给预测 - 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较2024年提前,显示财政"靠前发力"倾向,预计二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约1.77万亿元,同比高出约7000亿元 [3] - 地方债方面,特殊再融资债剩余规模约6000亿元可能全部发行完毕,新增专项债预计发行1.2万亿元,新增一般债预计发行1500亿元,总发行规模达2.8万亿元,净发行规模接近2万亿元 [3] 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长期维持支持性立场,配合财政扩张可通过降准、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增加流动性供给 [4] - 短期政策余量充足不急于落地,需结合股市修复韧性、经济数据超预期及汇率压力等因素综合考量操作时点 [4]
财政政策如何向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 封面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2 18:36
消费是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起点,也是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提振既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发挥我国大国经济优 势、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持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举措。 问题与挑战。近年来,尽管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加速了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国际上,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缘冲击与博弈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等趋势冲击全球供需格局。我国作为全 球制造业和出口大国,以外需作为重要驱动的增长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内需求结构正在重塑。在疫情冲击、金融行业调整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 下,居民收入预期有所下降,消费信心和支付能力受到抑制,有效需求不足对供给端形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动能。此外,在城镇化深入推进、新兴消费模 式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消费需求正加快从生存型、物质型向发展型、服务型升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文/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张航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 融学院讲席教授 陆毅 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