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引爆A股!北上资金单日狂买177亿,外资抄底人民币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9-28 16:40
最近市场上最受关注的话题,莫过于美联储降息落地后A股市场的一系列动态,尤其是国际投行对人民币核心资产的看好,以及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的趋势, 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聊聊这背后的逻辑和实际市场表现。 北京时间9月17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降息,这一消息不仅影响了全球资本市场,也给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预期。 根据华奇等国际投行的最新研究报告,他们预测到2025年四季度,美联储仍有较大概率在10月和12月再次实施降息,这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趋势可能还 会延续。 如果大家关注过环球汇率市场的变化,就会发现9月17日美联储降息当天,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下了2025年以来的新高,当时1美元可兑换7.1元人民 币,这是今年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幅度最大的一天。 从这个数据能明显看出,离岸人民币汇率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存在直接关联——当美联储采取宽松政策时,人民币对美元往往会出现升值动力。 按照这个逻辑推演,如果2025年四季度美联储如期降息,哪怕只降一次,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大概率还会持续。 不过,很多朋友可能会问,既然现在监管部门不再公布每日北上资金的具体净流入金额和个股数据,我们该如何判断以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是否真的在买 入A股 ...
洪灏:美元是今年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还要贬值
凤凰网财经· 2025-09-28 12:04
美元与人民币汇率表现 - 美元是2024年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其长周期贬值模式已经打开,长期下行趋势将继续[1] - 人民币在2024年略微升值,与美元走势形成对比[1] 资本市场资金流向 - 过去几年人民币贬值导致资本流向美国市场,推动美国股市上涨[1] - 2024年情况发生变化,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中国股票市场领跑全球[1] - 国际投资者和人民币国际投资者因此选择回归中国市场[1] 中国市场趋势展望 - 资本回流中国市场的趋势没有结束[1] - 中国资产价格上涨的趋势也没有结束[1] - 每十年中国都会出现一波史诗级的牛市[1]
机构:年末人民币升值将趋于7.0
搜狐财经· 2025-09-27 03:55
人民币汇率展望 - 基准情形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末将趋近于7.0,乐观情形下将在6.7附近 [1] - 即便中国人民银行在四季度再次实施降息,人民币依然将在年内保持升值方向 [1] - 人民币升值并非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推动,而是来自于汇率预期与预期的自我实现形成向上螺旋 [2] 货币政策与汇率关系 - 预计央行有望在四季度实施10-20BP的降息 [1] - 货币宽松可能无法延缓升值,反而加剧升值,形成“强汇率+弱基本面”的组合 [2] - 央行宽松组合拳推出后,中美利差倒挂并未加深反而收窄,人民币汇率呈现升值 [1] 财政政策对汇率的支撑 - 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 [2] - 5000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及1万亿与化债相关的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在四季度落地 [2] - 货币宽松加积极财政的共振之下,将继续推升人民币升值 [2] 资金流入与结汇需求 - 有7000-10000亿美元的结汇需求可能在未来的升值周期逐步释放 [2] - 资金流入人民币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进一步支撑 [2] 中国股票市场影响 - 人民币升值几乎都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A股和港股都表现良好 [1] - 对外资更敏感、估值更受全球流动性影响的港股市场更受益 [1] - 大幅降息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股市上涨,一是提振经济复苏预期提升企业盈利预期,二是带来对流动性更乐观的预期 [3] 大宗商品与港股机会 - 大宗商品方面,铜价具备更确定的上行机会 [1] 美国股市风险信号 - 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突破40倍,为2000年以来首次 [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股市价格相对偏高 [6]
人民币升值基调,速度放缓?
日经中文网· 2025-09-26 11:18
人民币汇率近期表现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升至1美元兑7.10元以上,徘徊在约10个月来的高位[2] - 上周汇率一度达到1美元兑7.1019元,为2024年11月以后约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 - 相较于今年4月上旬的低点1美元兑7.3518元,人民币汇率已上升近4%[4][6] 汇率变动驱动因素 - 市场对中美关税等摩擦的担忧消退,人民币抛售压力相较于此前有所缓解[2] - 中国借助稀土出口管制等手段迫使美国做出让步,美国再次大幅提高关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2][6] - 中美长期利息差已缩窄至10个月来的最小水平,中国长期利率上升至4月以后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美国利率面临下行压力[6] - 反映人民币综合价值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已止跌企稳[6] 政策调控与未来展望 - 中国人民银行将上海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单日浮动幅度扩大到了中间价的上下2%[7] - 在人民币抛售活跃的4月前后,央行通过设定人民币升值方向的中间价来阻止人民币过度贬值[7] - 近期央行中间价设定显示其意图为允许人民币一定程度升值,同时对升值速度进行调控[7] - 由于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超过全年目标5%,中国相关部门容忍了人民币升值[7] - 若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加大,不排除采取新一轮宽松政策、再次对人民币构成下行压力的可能性[7]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24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外贸及跨境电商的影响分析 核心观点 美联储降息至4.00%-4.25%区间,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就业市场疲软背景下的政策调整,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及跨境电商构成短期挑战与长期转型契机 [1] 直接影响:汇率波动与成本重构 - 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3降至7.1附近,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利润受冲击,人民币每升值1%可能导致纺织业出口利润下滑0.5%-1% [7] - 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原材料成本,如芯片、机电部件及消费品,跨境电商可优化3C电子产品、美妆个护等类目采购策略,但需警惕国内同类产品竞争加剧 [8] - 汇率波动加剧汇兑损失风险,2024年部分出口企业单季度汇兑损失占净利润比例超5%,需通过外汇远期、期权及优化跨境支付渠道管理风险 [9] 中期间接影响:资本流动与市场分化 - 全球流动性宽松推动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美元贷款利率从5%降至4%,企业境外融资成本下降,跨境电商可借此扩大仓储物流布局 [10] - 美国居民消费受降息刺激,但高通胀削弱实际购买力,家电、服装等消费品需求温和增长且价格竞争加剧,高性价比智能家居、户外装备等品类可能受益 [11][12] - 美国企业资本开支增加带动中国机电设备出口,2024年对美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8%,跨境电商平台可拓展工业品B端业务 [13]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若推行"友岸外包"或提高关税,可能导致订单转移,2024年对华光伏产品加征关税使部分企业出口量下滑15% [14] 长期趋势:产业升级与布局重构 -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玩具因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企业需通过自动化生产、品牌建设及独立站模式提升附加值 [15] - 高技术产品如新能源汽车配件、储能设备受汇率影响较小,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占比提升至35%,柔性供应链模式降低库存风险 [16] - 区域市场多元化降低对美依赖,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提升至16%,跨境电商需针对不同市场定制选品策略 [17] 企业应对策略 - 传统外贸企业需动态对冲汇率风险,采用分期锁汇、跨期套保及非美元货币结算,并通过研发高毛利产品(如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及品牌出海实现市场升级 [18][19][20] - 跨境电商企业需优化供应链,在东南亚、墨西哥设立海外仓缩短物流周期,采用柔性生产模式,并通过独立站布局和数据驱动选品提升运营效率 [22][23][24][25] - 企业可充分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优化现金流,并通过政策性银行获取低成本贸易融资支持 [26][27]
从宏观上如何理解本轮权益资产重估:一个框架系列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25 08:06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2025年初以来全球五类资产表现领先:贵金属、有色金属、新兴市场股票、主要市场科技股、另类资产 [1][6] - 资产表现背后三条主线:美元信用弱化与资产端"软脱钩"、全球供应链重塑与供给端"备份化"、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端"抢布局" [1] 技术革命宏观框架 - 当前处于第六轮技术革命开启前段 基于历史上五轮技术革命规律 [1] - 分析框架包含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导入期与展开期划分、通用技术扩散假说、创造性破坏理论、索洛悖论 [1] - 技术变革对就业和资产定价产生显著影响 [1] 中国技术创新加速 - 医药行业体现中国经济"工程师红利"要素加速释放 [2][9] - 当前处于系列要素投入的"研发收获期" [2] 人民币升值逻辑 - 汇率取决于购买力平价、利差、风险溢价等因素 [2][11] - 本轮人民币升值具有内生性特征 [2][11] - 中期中国经济供需比改善将强化四大利好人民币升值逻辑 [2] 权益资产定价修复驱动 - 五大推动因素:总量修复、增长广谱性提升、居民资产活性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美元资产信用风险溢价上升 [2][13] - 后阶段驱动来自狭义流动性宽松、居民资产转移、供给端政策带来名义增长修复预期和新兴产业想象空间 [13] 权益市场与经济指标背离 - 长江商学院BCI与万得全A指数6月前吻合后背离 类似2021年二至四季度特征 [2] - 背离原因:狭义流动性宽松、居民资产转移、产业成长预期三重因素驱动 [2] 流动性影响机制 - 狭义流动性通过资金机会成本影响市场估值 [3] - 广义流动性通过实体融资充裕度影响信用扩张和企业盈利 [3] - 可通过"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与"贷款需求指数"差值观测狭义流动性驱动阶段 [3] 高成长叙事特征 - 宏观风险阶段性出清(敢买) [3][14] - 名义GDP增速尚未起来(传统资产赚钱效应低) [3][14] - 流动性充裕(资金机会成本低) [3][14] - 预期回报率存在粘性(高收益率资产荒) [3][14] - 产业叙事存在(有短期可充分预期的资产) [3][14] 高成长资产择时框架 - "5+1"择时框架包含五个胜率视角和一个赔率视角 [4] - 2006年以来等权加总策略累计收益1147.47% 年化收益13.96% 年化超额收益2.98% [4] 黄金定价体系 - 从金融、货币、商品、避险四大属性分析黄金定价 [4][16] - 叠加宏观范式特征构建分析框架 [4][16] - 十个实时监测指标:价格形态、期货持仓、库存及衍生指标、交割前瞻、期现基差、租赁成本、期限结构、期权未平仓、隐含波动率、ETF持仓变动 [4][17]
人民币升值动能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8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44
外汇市场动态 - 8月份美元指数从100上方跌至97.8 累计下跌2.2% 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及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担忧加剧影响 [3]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四个月走强 月末升至7.1030 较上月末升值0.7% 其中8月下旬日均升值幅度扩大至51个基点 [4] - 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走强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上涨0.5%和0.3% 对出口企业竞争力影响减弱 [5] 跨境资金流动 -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由7月逆差77亿美元转为顺差32亿美元 外币涉外收付款顺差环比增加176亿至532亿美元 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 [13] - 证券投资涉外收付款逆差规模从583亿美元收窄至304亿美元 主要反映美债收益率下行及外资放缓减持境内人民币债券的影响 [13] - 境外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余额降幅从3039亿元收窄至996亿元 其中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余额降幅分别从767亿和514亿元收窄至145亿和126亿元 [14] 外资资产配置 -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近450亿美元 其中流入中国市场390亿美元 中国股票获108亿美元净流入 为今年2月以来新高 [14] - 高盛主经纪商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市净买入量达2024年9月以来新高 显示外资对股票资产配置意愿增强 [14] - 境外投资者锁汇后买入1年期中债收益率均值3.7% 同期限美债收益率均值从4.1%降至3.9 二者偏离程度从-0.4个百分点收窄至-0.2个百分点 [14] 市场主体行为 - 银行结售汇顺差环比减少288亿至168亿美元 为近四个月新低 其中远期和期权净结汇规模减少207亿美元 [20] - 市场主体结汇意愿减弱 收汇结汇率环比回落2.5个百分点至52.6% 购汇动机增强 付汇购汇率上升6.0个百分点至62.0% [21] - 远期结汇套保比率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至8.7% 远期购汇套保比率上升0.7个百分点至5.4% 反映不存在汇率补涨预期 [22] 贸易与直接投资 - 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顺差环比减少165亿至729亿美元 出口收入率回落8.1个百分点至90% 进口支出率回落2.6个百分点至98% [18] - 直接投资涉外收付款逆差环比增加45亿至75亿美元 涉外收入减少73亿至502亿美元 为近五年来同期新低 [15] - 8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2亿元 为2014年数据发布以来次低 仅高于今年5月的374亿元 [15]
如何看待正在升值的人民币?资金回流,持续升值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
虎嗅· 2025-09-22 17:05
人民币汇率持续大涨,8月以来离岸人民币累计升值将近1000个基点,如果把时间线拉回4月初的阶段低 点,累计升值接近3000个基点,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经济和股市又会有哪些重要影响 呢? ...
人民币升破7.10关口,创11个月新高!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22 06:32
人民币汇率表现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于9月17日强势突破7.10关口,最高触及7.0995,为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 [1]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于9月16日收盘报7.1163,较前一交易日上涨65个基点,创下去年11月6日以来收盘价新高 [7]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于9月17日报1美元兑人民币7.1013元,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呈现升值态势 [5] 人民币升值驱动因素 - 美联储于9月18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并释放年内可能再度降息两次的信号,为美元带来下行压力,为非美货币注入被动升值动力 [2] - 中国出口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尤其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显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 [3] - 北向资金自8月以来呈现显著回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本涌入带动结汇需求增加,提振汇市情绪 [4]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飙升至26.3万人,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8]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改善,被视为人民币汇率或迎来趋势性拐点的因素之一 [8] - 出口企业结汇意愿回升,进口企业外汇购汇需求减弱,推动贸易项下外汇净流入规模稳步扩大 [8] 宏观背景与周期分析 - 在特朗普政府“大重置”进程下,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扩张,可能开启新一轮美元贬值周期 [11] - “大美丽法案”预计未来十年增加约4万亿美元赤字,未来几年美国赤字率将保持在6.5%附近 [11] - 财政主导下,货币政策将被迫配合宽松,以应对上升的利息支出负担 [11]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跨境资金流动加快,将改善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负债表,并推动其资本开支和经济基本面改善 [14] - 宽货币、弱美元利好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将推动A股和港股在盈利、估值和流动性方面均出现改善 [14] - 美元贬值周期往往提振全球投资需求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利好出口企业盈利 [14] - 弱美元通常与全球流动性宽松相伴,利好A股和港股估值 [14] - 2015年以来,A股和港股外资流入与美元指数呈负相关 [14] - 人民币汇率升值利好A股和港股的成长风格,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材料板块有望表现突出 [15] - 消费板块和金融地产板块也可能迎来表现机会 [15] 未来展望与预测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美元指数仍将承受下行压力,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稳健 [15] - 德意志银行熊奕预计,人民币在年底前有望走强,第四季度出口商集中结汇旺季可能触发加速结汇的正反馈 [18] - 德银研究预测,至202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升至7.0,到2026年底升至6.7 [18] - 连平认为,人民币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境外资金有望加快流入人民币资产,中美利差收窄将吸引更多全球资金关注 [18] - 市场普遍预测人民币年内有望升值至7.0 [22]
截至2025年9月19日,美元兑人民币最新汇率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9-22 04:01
汇率变动核心驱动因素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至7.11 反映人民币购买力提升 [1][3] - 汇率变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 以及中国经济数据、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状况 [2] - 中长期汇率趋势将回归经济基本面支撑 [11] 消费者层面影响 - 人民币升值降低海外购物成本 100美元商品兑换人民币成本从730元降至711元 [3][4] - 500美元耳机可节省约95元人民币 汇率变动实惠程度可能超过商家促销 [4] - 出境游和留学预算获得松绑 7000元人民币预算可兑换更多美元 长期积累显著减轻财务压力 [5][7] 企业层面影响 - 出口型企业面临美元收入折算人民币金额缩水风险 需部署套期保值策略对冲利润损失 [7] - 进口型企业采购成本下降 盈利能力直接提升 [7] - 持有美元计价资产的投资者在兑换人民币时可能获得汇兑收益 汇率敏感度与美元持有量正相关 [9] 汇率走势观察维度 - 需关注中国经济数据指标 包括GDP增速、出口额和消费市场活力 强劲表现支撑人民币走强 [9][11] - 美联储利率调整政策直接影响美元价值 [11] - 全球股市波动、地缘政治事件和经济突发事件可能短期冲击汇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