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实施八项政策举措 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2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举措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汇集并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 [1][2]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1][2]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3]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3] - 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3]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3]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3]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3] 全球金融治理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有助于提升国际货币体系韧性 [4] - 讨论由一种超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未来可增加常态化SDR发行并扩大发行规模 [4] -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支付系统和生态互操作性提升,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 [5] - 当前全球金融稳定体系面临监管框架碎片化、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监管不足等挑战 [5] - 以强有力的IMF为核心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维护全球金融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5] - 当前IMF份额占比未能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需尽快推动份额占比调整 [5]
泡泡玛特发布韩国labubu购买新规丨今日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6-19 01:5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提出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提升金融机构能级、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等举措 [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全口径计算下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2] 资本市场改革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同时将深化科创板改革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在上海成立,旨在打造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平台 [7]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发展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全球前50大银行中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3] 上市公司回购动态 - 多家科创板公司如广大特材、华海清科、成大生物等密集发布回购计划,2024年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回购金额达717.1亿元 [8] 连锁零售行业 - 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企业销售规模2.13万亿元(同比增长4.9%),门店总数25.72万个(同比增长13.5%),沃尔玛(中国)以1588.45亿元销售额居首 [10] 美容整形行业规范 - 国家医保局设立101项美容整形项目,指导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并公开公示 [10]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京东宣布入局酒旅行业,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以降低酒店经营成本 [10] 泡泡玛特韩国市场调整 - 泡泡玛特在韩国的labubu产品销售改为事前抽选制,暂停线下销售以应对潜在安全事故 [11]
城市24小时 | 东西两大省会,冲刺“700公里俱乐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0:09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 成都2024年将开通4条新地铁线路(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合计新增里程87.5公里,预计运营总里程突破700公里 [1] - 2024年全国轨交里程排名:北京(879公里)、上海(871.6公里)、广州(693.9公里)、成都(634.2公里)、深圳(595.1公里) [2][3] - 广州2024年计划新增74.5公里轨交里程(10号线、12号线东段及西段、14号线二期),运营总里程将同步突破700公里 [7] 城市轨交竞争格局 - 重庆(494.6公里)与南京(483.3公里)2024年将分别新增17.8公里和超40公里里程,预计双双突破500公里门槛 [8] - 全国轨交客运强度前三:深圳(1.59万人次/公里日)、长沙(1.28)、上海(1.22) [3] - 2024年轨交客运量前三:上海(3.29亿人次)、北京(3.04亿人次)、广州(2.78亿人次) [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多城市加速报批新一期轨交建设规划,国家审批趋严,未来建设将向一线及强二线城市集中 [9] - 三峡船闸通航22年累计货运量达22.4亿吨,2023年货运量创1.69亿吨新高,新通道项目获批将解决通航瓶颈 [15] 新兴技术领域 - 湖北东湖实验室实现1.1吨磁悬浮试验车加速至650公里/小时,未来或突破800公里/小时 [11] - 福建规划氢能产业"两核心-保障-走廊-网络"布局,重点发展福州、厦门全产业链 [12] 人才市场动态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招聘需求同比增48%,北京(31.5K/月)、深圳、上海为需求前三城市,5年以上经验薪资达38.5K/月 [16][19][23] -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409%,技术岗位占比超60% [16]
刘晓春解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政:六项举措提速开放 国际化成突破口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23:3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政核心观点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八个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提高金融国际化为突破口,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1] - 目标经过五至十年建设,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基本建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2] - 六项具体举措涵盖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能级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及维护金融安全 [3][4] - 国际化成为新阶段突破口,重点解决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 [6][7] 深化金融市场建设 - 推动多层次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和包容性,支持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 - 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稳步发展资产支持证券,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 [3] - 持续推动货币、外汇等市场发展,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 [3] 提升金融机构能级 - 集聚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及持牌专营机构 [3] - 培育和吸引实力强、经营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推动更多国际金融组织落户 [3] - 丰富资产管理行业主体,提升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深化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 [3]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 建设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3] - 研究完善信托登记流转制度体系,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支持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设立出口监管仓库 [3] 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4] -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深化航运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创新 [4] - 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 [4]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加快建设上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 [4] - 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区块链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4] - 高质量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推动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 维护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 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风险前瞻性研究 [4] - 防范跨境金融风险,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4] - 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和法治保障 [4] 政策背景与专家解读 - 2004年上海首次明确以人民币产品中心为突破口,2013年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作为重大创新 [7] - 201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目标,2020年政策加速推进 [8] - 专家指出六项举措聚焦国际化突破,强调人民币跨境支付、制度型开放、"一带一路"投融资等关键领域 [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
快讯· 2025-06-18 22:19
金十数据6月18日讯,今天下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会议传达 了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精神,听取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有关情 况汇报,审议了相关议题。潘功胜指出,综合发挥上海在经济、贸易、航运、科创等各领域优势,积极 发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科技创新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 李云泽指出,接下来,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各类机构集聚,做优做强上海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深化金融 市场建设,丰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加快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提升上海保险业国际化水平;完善 政策配套,提高上海金融专业服务水平;强化央地协同,更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 (上观新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 ...
陆家嘴论坛主题演讲解读:以高质量金融改革,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国信证券· 2025-06-18 21:36
政策发布情况 - 2025年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央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出席并作主题演讲[2] 潘功胜行长政策 - 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等,推动金融对外开放[4]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等政策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推动离岸金融和自贸区开放;“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等强化金融工具和市场产品创新[4] 李云泽局长举措 - 提及九条重点开放举措,涵盖制度型金融开放、营商环境与外资支持、国际监管合作、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四个方面[6] 吴清主席举措 - 提及十条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包括推出“1 + 6”改革等,推动科创板及创业板深化改革、强化股债产品与证券化创新、完善投融资生态、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9] 朱鹤新局长举措 - 提及八条外汇领域改革举措,包括提高外汇服务便利度等,推动外汇便利化、开放化、安全化和智慧化[11] 风险提示 - 存在美国通胀超预期反弹、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紧张超预期等风险[13]
申万宏源策略2025年陆家嘴论坛点评:A股市场长期叙事的积极变化正在不断增加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8 20:42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长期叙事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以深化科创板改革为抓手,A股市场投融资功能建设更进一步,夯实牛市行情根基 [1][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金融外循环助力中国“体系出海” -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明确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成果颇丰,2025年需更进一步,4月座谈会上何立峰副总理指出其应在国际大变局中为国家利益做贡献,6月陆家嘴论坛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4] - 6月18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明确相关目标,同日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行动方案,上海与中国香港签署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4] - 短期监管对国际稳定币发展关注度显著提高,中国香港稳定币立法走在全球前列作为试点,中国大陆短期审慎,未来可能关注其跨境支付功能和香港试点情况择机放宽,国内数字货币实践主要是数字人民币,若接入第三方支付系统预计仍以数字人民币形式 [4] 以深化科创板改革为抓手,A股市场投融资功能建设更进一步,夯实牛市行情根基 - 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有望加速,科创板深化改革“1 + 6”政策措施提出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扩大使用范围,预计更多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行业从医药扩围,还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增资扩股 [4] - 配套措施兼顾企业支持和风险防范,调出特殊分类的市值财务标准收紧,科创成长层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存量未盈利上市公司纳入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5] - 本次政策重在长期布局,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体系出海”时代,金融外循环是重要一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良好金融市场环境和优质人民币资产,A股投融资功能建设构筑牛市根基,2024年“新国九条”优化投资功能,本次论坛加强融资功能,产业趋势发酵空间大 [5] - 短期市场有担忧,对增量稳增长政策期待增加,关注7 - 8月稳增长可能的加码窗口 [5]
重磅新政落地!金融监管总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涉及27条举措
金融时报· 2025-06-18 20:2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发布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提出27条具体举措,涵盖金融机构集聚、制度型开放、监管水平提升等五方面 [1] - 方案旨在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金融机构集聚与功能强化 - 上海已集聚15家金融要素市场及基础设施,股票总市值、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全球前列,持牌金融机构达1782家,外资金融机构占比约1/3 [3] - 外资机构在上海布局领先:外资法人银行占内地总数50%,合资基金公司及外资保险公司均占50%,全球前十大资管机构全部在沪开展业务 [3] - 方案要求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或授权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落地,优化在沪金融机构服务功能 [3] 金融服务质效提升 - 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开展碳金融业务,竞争国际碳金融定价权 [4] - 科技金融领域将探索适合科技企业的服务模式,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同步发展 [4] - 临港新片区试点优化非居民并购贷款政策,首单项目已落地 [4] 制度型开放与国际合作 - 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1100余家境外机构参与,持有债券近4.5万亿元 [5]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累计注册机构99家,交易保费近16亿元,登记业务保费超1200亿元 [6] - 沪港签署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深化互联互通、支持企业"走出去"及金融创新 [6] 监管与风险防范 - 方案强调前瞻性风险管理,支持金融创新试点实施尽职免责机制,建立上海市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机制 [7] - 配套措施包括建设金融消保中心、设立数据分中心、打造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及引进金融人才 [7]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仪式在沪举行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19:57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于2025年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揭牌成立 [1] - 学会由中国证监会、民政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 [1] - 学会定位为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平台 [1] - 学会将团结行业机构、上市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多方研究力量 [1] - 学会将聚焦资本市场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 [1] 未来发展目标 - 中国证监会将联合民政部等各方共同推动学会建设 [1] - 学会将成为深化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认识的重要基地 [1] - 学会将打造为加强资本市场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 [1] - 学会将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参与机构 - 揭牌仪式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等高层领导共同参与 [1] - 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上海市政府、民政部等机构领导出席 [1]
曾刚:六大举措对标国际一流金融中心 有望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快讯· 2025-06-18 19:19
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六大主 要举措。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向记者表示,作为中央层级的政策文件,此次发文 不仅体现出国家对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高度重视,也释放出加快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和创新的强烈信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