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自主

搜索文档
破解进口依赖,广明源大功率汞齐灯赋能环保装备技术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0 16:29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自主可控,"长板"技术装备优势进一步扩大 [1] -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解决"卡脖子"问题,构筑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1] - 大型紫外线消毒设备被列为重点攻关方向之一 [1] 行业现状 - 大功率汞齐灯是大型紫外线污水处理消毒设备的核心光源,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及养殖水体等领域 [3] - 国内大功率汞齐灯关键技术长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3] - 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导致进口渠道不稳定、交期不可控、采购成本攀升,制约行业规模化发展 [3] 公司技术 - 广明源专注紫外线光源研发与制造二十余年,积累丰富技术经验与应用解决方案 [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功率汞齐灯可应用于市政污水、工业污废水、饮用水及养殖业水处理等多种场景 [5] - 产品特点包括高强度紫外线消毒、低温启动、灯管寿命达12000小时、高纯石英玻璃透光率高、规格齐全支持定制 [7] 产品优势 - 广明源大功率汞齐灯具有高效消毒除藻净水能力,性能稳定可靠 [7] - 公司可根据不同项目需求提供针对性定制化解决方案 [5] - 产品支持灯头定制,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7] 发展前景 - 国产环保装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7] - 大功率汞齐灯技术攻关是技术自主化进程的重要见证 [7] - 公司将持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助力环保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7]
从集成供应链分析:中国进口的美国商品正被他国替代
搜狐财经· 2025-05-07 21:09
贸易格局之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际贸易格局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双 边贸易关系长期备受瞩目。曾经,美国商品凭借其技术、品牌等优势,在中国进口市场占据着重要地 位。然而,近年来,一个显著的变化悄然发生——中国进口的美国商品正逐渐被其他国家的商品所替 代。 二、集成供应链视角下的原因探究 (一)成本与关税因素 在集成供应链中,成本是影响采购决策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关税则是成本的重要变量。以大豆贸易为 例,巴西大豆能够大规模替代美国大豆,成本与关税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生产成本看,巴西的土 地资源丰富,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大豆种植成本相对较低。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 巴西大豆的种植成本比美国低15%左右,这使得巴西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天然的价格优势。 关税政策的影响更为显著。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这一举措直 接抬高了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原本价格相差不大的两国大豆,在关税的作用下,价格差距被 进一步拉大。而巴西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巴西大豆出口到中国享受零关税待遇。这使得中国 企业在采购大豆时,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 ...
特斯联2024年营收超18亿元,三大业务板块升级释放增长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13:0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AIoT行业的参与者,致力于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及空间智能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构建了AIoT全栈式技术产品体系,核心技术支撑包括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 [1] - 公司产品已被全球160个城市的800多个客户部署,覆盖中国、阿联酋、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市场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为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58.0% [1][2] - 2022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7.38亿、10.06亿 [1][2] - 三费费用率由2023年的76.9%下降至2024年的45.0%,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3] - 2025年新增投资6.5亿元,D++轮投资方包括国有资本和产业基金 [3] 行业地位 - 公司收入增速领跑AIoT行业,2024年收入增速高于商汤科技(10.8%)、地平线(53.6%)、优必选(23.6%)和第四范式(25.1%) [3] -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224个增长至2024年的342个 [4] 业务发展 - 公司设立AIoT Infra、AIoT LM和AIoT Agent团队,应对生成式AI发展需求 [3] - 聚焦三大战略方向: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AIoT智能体 [6] - 基础设施层实现全周期自主可控,领域模型基于国产大模型深度优化,智能体产品在多场景落地 [7] 行业趋势 - 全球AIoT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1.7% [2] - 中国AIoT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21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930亿元,CAGR为11.1%,预计2028年公域市场规模达7440亿元 [2] - 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CAGR为44.8% [6] -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支出达148亿美元,占全球支出的10% [7]
华强北走出的草根姐弟,干到全球前三,年入百亿
创业邦· 2025-04-29 17:30
以下文章来源于最华人 ,作者华人作者团 最华人 .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最华人。 关注华人商业领袖、创业者及商业案例; 洞察科技制造、品牌出海、产 业革新等。 "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获得者。 来源丨最华人(wcweekly) 作者丨李慧颖 图源丨Midjourney 人潮汹涌,档口密布,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交织,数不清的摊主在华强北做着电子产品的生意,等待一 场暴富的奇迹。 江西的一对双胞胎姐弟,就在1999年的华强北发现了自己的机遇,创立了跨时代的存储卡帝国,如今年 入130亿。 从华强北"倒爷"到创立独立品牌的"技术派" 1996年,高中毕业的蔡华波,从江西大老远跑来深圳闯荡。 眼看着周围的小商户们靠倒卖芯片、组装电子产品赚取了第一桶金,颇为眼热,不甘平凡的他也想加入 这个赚钱的队伍。 于是,在同在深圳打拼的二哥的鼓励下,蔡华波在华强北租下了一个几平米的小柜台,主营存储卡、U盘 等当时新兴的存储产品。 那时的华强北几乎遍地是黄金,每天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蔡华波很快就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 销售经验。 慢慢生意越做越大,同年他就拉着双胞胎姐姐蔡丽江一起,共同注册了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名 字的来 ...
赛力斯21亿分红后启动港股IPO:负债率87%、应付款685亿 Q1销量下跌超4成、研发投入仅为比亚迪10%
新浪财经· 2025-04-29 15:13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募资缓解资金压力 [1] - 市值曾突破2000亿元,但当前面临销量暴跌、负债高企、技术依赖等问题 [1] - 港股上市被视为短期缓解资金压力的手段,但难以掩盖商业模式风险 [3] 销量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6225辆,同比下滑42.49% [1] - 核心品牌问界系列3月销量同比下降45.19%,与行业整体增长形成对比 [1] - 问界新M7 2月交付量仅5204辆,被华为生态内兄弟品牌智界R7以8748辆反超 [1] - 问界M9销量占比高达41%,过度依赖单一车型 [1] - 问界M5单月销量不足2000辆,中端市场失守 [1] - 竞品小米SU7上市首月锁单量超10万,挤压生存空间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净利润59.46亿元 [1] - 投资活动净流出扩大至165.09亿元,筹资活动净流出41.66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远超比亚迪74.64%、理想56.07% [2] - 应付账款同比激增127%至685亿元 [2] - 2024年派发现金红利20.84亿元,占净利润35.05% [2] 技术依赖与华为合作 - 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华为,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自主率不足30% [2] - 每辆售出车辆需支付华为销售服务费,业内推测比例约8.3% [2] - 2024年斥资25亿元收购"问界"商标,支付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股权 [2] - 华为生态扩张导致公司从"独子"沦为"四子之一",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2] - 研发投入仅70.53亿元,不足比亚迪同期636亿元的11% [3] 战略举措 - 计划通过50亿元研发中心建设、800V高压平台研发提升技术自主率 [3] - 面临从"华为代工厂"到"独立品牌"的转型挑战 [3]
技术突围+需求升级:第九届质谱产业化论坛诚邀您共谋中国质谱崛起之路
仪器信息网· 2025-04-18 13:52
论坛概述 - 第九届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以"质谱未来式:创新突破与行业前瞻"为主题,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上海松江区富悦大酒店举办 [2][3] - 论坛聚焦技术突围、国产替代与智能化升级,汇聚产学研顶尖力量,打造中国质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3] 核心亮点 1 顶尖智库破解技术壁垒 - 论坛特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宁波大学丁传凡教授等权威专家,围绕蛋白质组学、大分子质谱国产化、电荷检测质谱(CDMS)等"卡脖子"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5] - 通过"技术突围与需求升级"专题研讨,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5] 2 国产技术突破 - 中山大学李惠琳教授将发布《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解析国内生物医药与临床诊断领域对高精度质谱仪的依赖性与替代路径 [6] - 宁波大学丁力教授将揭晓《下一代质谱仪器:CDMS技术创新与突破》,展示国产电荷检测质谱技术的里程碑式进展 [6] 3 国产企业实战案例 - 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华将发布《国产超高分辨四极杆&傅里叶变换质谱仪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揭秘国产仪器在核心部件设计、分辨性能提升及规模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突破 [7] -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闻路红将分享《研制具有原创性和差异化特色的国产质谱仪》,展示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同质化困局 [7] 4 AI技术赋能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正高级工程师将分享《智能算法驱动的分析革命》,探讨AI在质谱数据解析、仪器控制及方法开发中的颠覆性应用 [8] - 通过深度学习与质谱技术的深度融合,国产仪器有望在精准度、效率及成本控制上实现国际领先 [8] 多维议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将解析《高分辨质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沿趋势》,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提供新工具 [9] - 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吴惠勤研究员将发布《高分辨质谱技术驱动中药标准化生产全链条解决方案》,聚焦中药产业升级 [9] 参会价值 - 与院士、领军学者及企业技术官零距离交流,获取前沿技术洞察 [10] - 深度了解大分子质谱、CDMS及国产质谱技术突破,布局供应链安全 [10] - 探索智能化质谱仪器开发路径,抢占行业新赛道 [10] - 覆盖仪器厂商、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投资机构的全产业链生态圈资源对接 [10] 会议信息 - 时间:2025年5月13日 [11] - 地点:上海松江区富悦大酒店 [11] -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医学质谱分会 [11] - 支持单位: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1] 背景信息 - 论坛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组成部分,年会以"数智驱动 新质引领"为主题,由仪器信息网主办 [12]
中国产业叙事:韦尔股份
新财富· 2025-03-27 15:38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128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50% 自主IC设计业仅占全球5.8% [1] -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超50%依赖进口 封测环节占全球产能40%但集中于低附加值环节 [1] - 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 大基金一期138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 [2] - 行业从"政策引导+人力成本驱动"转向"资本驱动+产业链整合"的2.0时代 [2] 豪威科技兴衰案例 - 2010年豪威为iPhone4供应传感器 净利润超1.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 [4] - 豪威1997年实现单芯片彩色CMOS商业化 曾终结CCD传感器垄断 [4] - 2010年豪威占全球图像传感器50%市场份额 [4] - 2011年后因技术路线失误和代工模式瓶颈 市场份额萎缩至12% [5] - 2016年被韦尔股份收购 反映半导体产业垂直整合与持续研发的重要性 [5] 韦尔股份战略转型 - 2019年以160亿元并购豪威 填补国内高端图像传感器市场空白 [7] - 2017-2023年设计业务营收从19.3亿元飙升至223.4亿元 占比从30%升至86% [7] - 图像传感器全球市场份额从3.8%攀升至17% 仅次于索尼42%和三星21% [7] - 推出5000万像素OV50系列 打破索尼三星垄断 被华为小米等旗舰机型采用 [8] - 构建"像素技术+算法+供应链"垂直整合战略 实现消费电子到车载工业跨越 [8] 车载图像传感器突破 - 2020-2023年车载图像传感器营收从12.4亿元增至45亿元 占总营收29% [12] - 全球车载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达33% 成为比亚迪等主流车企供应商 [12] - 开发HALE组合算法 动态范围提升至140dB 解决LED频闪问题 [9] - 挑战安森美市场地位 推动国产传感器向L3+级自动驾驶渗透 [9] - 计划2025年量产1200万像素OX12A10传感器 抢占L3+级智驾硬件制高点 [1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能源车电子成本占比达30%-50% 远超传统燃油车15% [12] - 2023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56.4% 推动本土供应链发展 [13] - 智驾摄像头单车搭载量从L2级11颗向L3+级20颗演进 [13] - 国产替代从消费电子向汽车工业等高可靠性领域渗透 [12] - 形成"替代-创新"双循环模式 技术自主与市场红利深度融合 [14]
排队44个月,北京屹唐终于过会
半导体芯闻· 2025-03-13 18:55
公司概况 - 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等 [1] - 2020年公司在快速热处理设备领域以11.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排名第一的厂商市场占有率达69.72% [1] - 2020年公司在干法刻蚀设备领域以0.1%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十,前三大厂商合计占有90.24%的市场份额 [1] - 2020年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 [1] 市场地位与技术来源 - 公司主要利润和核心技术源自2016年收购的美国公司MTI,MTI成立于1997年,主营业务为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 [2] - 2016年公司控股股东以2.99亿美元收购MTI,并将其吸收合并为全资子公司 [2] - 2018-2020年MTI的合并净利润分别为6762.55万元、6377.30万元、6623.83万元,占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的80%以上,其中2018-2020年占比超100% [2] 技术依赖与商誉风险 - 公司核心设备及盈利依赖境外并购标的MTI,科创板强调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属性存疑 [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88,668.04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20.63% [3]
广钢气体:广钢气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7-26 19:04
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Guangzhou Guanggang Gases&Energy Co.,Ltd.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红钢路 5 号(钢铁基地内) 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的投资风险及 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意向书 保荐人(联席主承销商) 上海市广东路 689 号 联席主承销商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 11 号 18、19 楼全层 本次发行股票拟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公司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 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意向书 声明及承诺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发 行人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 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 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 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 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