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动能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公布:49.3%
金融时报· 2025-07-31 07:31
制造业PMI数据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处于荣枯线以下[1] - 生产指数50.5% 新订单指数49.4% 分别下降0.5和0.8个百分点 生产保持扩张但需求放缓[5]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 出厂价格指数48.3% 均较上月上升 其中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5] 非制造业PMI数据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1][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0% 略降0.1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6]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 较上月下降但保持扩张 受高温暴雨天气影响施工放缓[6] 行业结构性特征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高于临界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5] - 暑期假日效应带动居民购物/出行/郊游/文体娱乐相关活动表现良好 旅游相关行业市场活跃[6] - 建筑业预计随雨季结束增速回升 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稳步增长[7] 企业信心与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企业市场信心有所增强[5] - 价格类指数回升反映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产生积极影响[3]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 当月原材料价格有所回升
期货日报网· 2025-07-31 03:10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5年7月份中 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显示宏观经济运行有所波动。分项 指数以及分行业指数变化显示,7月制造业PMI波动主要是受短期因素影响,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 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短期因素影响显现,市场需求偏弱运行。7月份,我国多地遭遇高 温热浪、暴雨洪涝以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给户外施工作业、居民日常生活等带来阻碍,进而影响到市场 需求释放。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显示市场需求有所收 紧。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结合来看,受短期因素影响,7月份市场需求 偏弱运行。 企业生产保持扩张,稳中有增态势持续。7月份,尽管市场需求端有所偏弱,极端天气持续存在,制造 业企业生产活动仍有所扩张。生产指数为50.5%,虽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 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原材料价格有所回升,产成品价格继续趋稳。7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 ...
7月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整体继续保持扩张
央视新闻· 2025-07-31 02:3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1日)发布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季节 性因素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波动,制造业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 制造业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企业景气处处长 霍丽慧:7月份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以及部分地区 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采购经理指数是在连续两个月回升之后有所回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 下降。 从主要分项指数看,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回落到收缩区间,运行偏弱。制造业企业生产保持扩张,延续稳 中有增的态势。7月份生产指数为50.5%,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 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相关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企业景气处处长 霍丽慧:从市场预期来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是有 所回升,继续位于55%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 的。 另外,7月份,装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仍保持在扩张区间。高 ...
“苏超”带热消费 新动能提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7-30 06:05
赛事流量撬动消费增量 □ 本报记者 王建朋 7月28日,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销售收 入增幅由一季度的2%提升至2.8%,创近4个季度新高,经济向新向好态势凸显。"苏超"赛事引爆消费热 潮,拉动体育、文旅、零售等领域增长,"苏超"流量快速形成消费增量;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动能持 续发力,双轮驱动彰显经济韧性。 "走,去看'苏超'球赛!"随着"苏超"赛事的火热进行,一场关于足球的狂欢正点燃江苏"赛事经济"引 擎。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6月"苏超"的火爆带动省体育产业集团及相关足球俱乐部销售收入合计增加超 4200万元,拉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文旅消费明显增长,6月全省铁路旅客运输、航空旅客运输行业销售收入增幅快速攀升至90.7%、 46.5%,艺术表演场馆增长85.1%、文化活动增长109.3%。 商品消费同步走高,6月全省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长5.8%,其中,日用家电(28.3%)、计算机设备 (19.5%)、超级市场(18.5%)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 镇江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静告诉记者,"截至第五轮赛事结束,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已累 计 ...
发票数据显示江苏上半年经济“暖色”足“苏超”带热消费 新动能提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7-29 23:07
7月28日,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销 售收入增幅由一季度的2%提升至2.8%,创近4个季度新高,经济向新向好态势凸显。"苏超"赛事引爆消 费热潮,拉动体育、文旅、零售等领域增长,"苏超"流量快速形成消费增量;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动 能持续发力,双轮驱动彰显经济韧性。 赛事流量撬动消费增量 镇江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静告诉记者,"截至第五轮赛事结束,镇江体育会展中心 已累计吸引超过6万名球迷到场,赛事直接营收突破36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劲增29.34%。"这股强劲 的观赛人潮,如同一枚"消费能量弹",引爆了周边商业活力,尤其是赛场半径3公里内的餐饮门店,营 业额普遍实现40%的跃升。 连云港主场对战苏州比赛期间,东海水晶文化旅游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11.45%,各类穿戴甲、 水晶饰品销售额超2000万元,较平时周末增长36%;连云港主场对战淮安比赛期间,连云区主景区及历 史文化街区3天涌入游客8.6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劲增34.23%。 7月19日,南通队主场迎战盐城队,2.6万余人云集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据统计,当日如皋 全市住宿餐饮业 ...
上半年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长5%
广州日报· 2025-07-28 00:54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1-6月全社会用电量达831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高于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 较1-5月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1] - 电力需求攀升反映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 [1] 产业结构用电贡献 - 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达46.1% 为区域用电增长主力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贡献率为29.4% 成为拉动用电增长重要引擎 体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 [1] 制造业用电表现 - 1-6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0%和7.1% 保持较快增速 [1] - 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反映新动能持续积聚 [1] 绿色消费与新能源产业 - 双碳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1] - 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增长9.6%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大幅增长43.3% 体现绿色生产力加速培育 [1] 服务业与数字化用电 - 服务业发展良好且数字化转型加快 带动第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2] - 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较1-5月分别提高0.8/0.2/0.5个百分点 [2] - 数字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35.8% [2]
广东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2%,机器人、无人机产量快速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0:31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58.8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5978.8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40487.69亿元增长4.6% [1] 工业发展情况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其中6月份增长5.3% [1] - 重点行业表现突出: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3%,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7.8%,汽车制造业增长7.2%,石油煤炭加工业增长8.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占比55.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0%占比33.0% [1]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14.7%,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增长42.2%,工业机器人增长34.0%,服务机器人增长23.0%,民用无人机增长58.2% [1]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2]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3%,信息传输软件业增长8.3%,租赁商务服务业增长9.3%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 [2] - 工业投资占比达38.1%,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4.6%,石油煤炭加工业投资增长57.9% [2]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占工业投资比重34.1%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6% [2]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2] - 以旧换新相关品类快速增长:家用电器类增长44.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5%,家具类增长65.5%,通信器材类增长24.2%,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35.2% [2] - 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2.7% [2]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规律性”领跑,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积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3:38
工业生产增长 -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 [3]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制造业增长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 [2] 新动能积聚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3] - 1-2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 [3] - 3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 [3]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 [3] - 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 [3] - 6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 [3] 新产品产量增长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新能源汽车增长36.2%,工业机器人增长35.6% [4]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技术新产品产量增速快,产业链变化明显 [4] 政策支持 - 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1][6] - 政策工具箱丰富,加强政策储备,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 [1][6] - 反"内卷"措施正在制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价格合理回升,改善企业利润 [7] 工业运行趋势 -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3月份增长7.7% [6] - 4月份增长6.1%,5月份增长5.8%,6月份增长6.8% [6] - 下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还会有所提升 [1][6] PPI走势 - 上半年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 [7] - 下半年翘尾因素减弱,价格预计低位温和回升 [7]
国家统计局答一财:五大因素支持下半年价格低位温和回升
第一财经· 2025-07-15 05:36
CPI数据与价格走势 - 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核心CPI同比回升至近14个月新高 [1] - 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9% 能源价格下降3.2% 两者合计下拉CPI约0.4个百分点 [2] - 价格低位运行具有结构性特点 传统动能相关产品(钢铁/水泥/建材)价格持续调整 而高科技产品价格上行 [2] 价格回升驱动因素 - 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带动CPI转正 受"两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市场变化传导影响 [1] - 6月高温多雨影响蔬菜供应 海产品/水产品/牛肉价格出现阶段性回升 [1] - 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 总需求扩张为价格稳定奠定宏观基础 [3] 下半年价格展望 - 预计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 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向好/政策显效/治理低价竞争/假期效应/翘尾因素减弱 [1][3][4] - 行业协会自律行动(光伏/水泥/汽车)将对相关领域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4] - 转型升级阶段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进行 新动能成长尚难完全对冲传统动能调整压力 [2]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半年报”凸显四大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4:57
中国经济"半年报"四大亮点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2] - 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 [2]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新动能发展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明显,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3]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3] -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3] 绿色发展成效 - 新能源汽车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 [4] -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 [4] 国内大循环改善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5]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 [5]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