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增长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钟林楠】对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的理解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28 23:25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的背景与历史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于10月27日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5][6] - 该货币政策工具始于2024年8月,2024年8月至12月期间合计净买入国债1万亿元 [1][5] - 央行于2025年1月暂停国债买卖操作,主要原因为市场供求不平衡及利率单边下行预期较为集中 [1][6] - 三季度以来基本面发生变化,重启国债买卖的条件被认为比此前更加成熟 [1][6] 央行恢复操作的主要考量 - 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协同财政发力:11-12月MLF与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合计3.6万亿元,政府债融资按推算还有2.4万亿元,重启购买可提供流动性支持并降低政府融资成本 [2][7] - 强化逆周期调节以落实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债购买具有和降准类似的逆周期调节属性,适宜在稳增长阶段使用,并具备低成本、提振预期、压低利率曲线等优势 [2][7] - 利率环境趋于合意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1月均值的1.64%上行至10月均值的1.84%,利率单边下行预期得到修正 [2][7] 本轮国债买卖操作的可能特征 - 操作方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与2024年下半年类似,主要买入短债,但会注意节奏与方式以避免市场形成单边预期;二是可能扩散至其他期限如5年期,但久期拉长会加大浮盈或浮亏风险 [3][8] - 历史参考:2024年下半年集中购买短债导致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8月末的1.49%降至2024年12月末的1.08%,下行41个基点,与DR007出现明显背离 [9] 政策信号与后续政策空间 - 恢复操作传递了更加重视稳增长的信号:三季度经济较上半年明显放缓,广义财政激发需求与适度宽货币协同在逻辑上合理 [3][9] - 后续政策仍存在其他空间,理论上包括降准或降息以降低银行负债与实体融资成本,以及补充政策行负债、增加信贷额度以稳定广义流动性 [3][9] 对各类资产的影响分析 - 对债券资产是积极信号:对应国债需求扩张,且传递货币政策边际变化信号,新一轮宽货币概率升高,短期利率曲线大概率下行 [4][11] - 对权益资产影响有限:市场定价短期关键在于风险偏好,更关注贸易谈判、产业政策红利等 [4][11] - 中长期关键判别线索在于广义财政能否重新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并进而带动通胀中枢,明年开年是一个重要观测窗口 [4][11]
十五五规划建议: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搜狐财经· 2025-10-28 17:05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 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1] -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发挥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政策作用 [1] - 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1] 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 - 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 [1] - 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 - 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1]
抓好冲刺全年和“十四五”收官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10-28 09:41
上海市经济总体态势 - 上海前三季度经济呈现韧性增长、逆势上扬,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1] - 各部门各区需强化稳增长工作担当,提高经济运行调度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和“十四五”圆满收官 [1] - 需聚力行业、区域、政策提升增长质效,增强重点行业带动力、重点区域贡献度和重要政策有效性 [1] 扩大有效需求举措 - 聚力外贸、消费、投资全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外贸稳量提质、消费扩容升级、投资提速增能 [1] - 聚力国资、民资、外资全力推动多增少降,推动国资国企挑大梁、当头雁,鼓励民资民企增活力、提能级,促进外资外企稳存量、扩增量 [1]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5年)》 [2] - 着力夯实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根基,做大做强船舶海工装备、航运服务等主导产业,推动海洋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2] - 着力提升海洋新兴和未来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集群和规模优势,前瞻布局前沿产业 [2] - 着力拓展海洋产业发展新空间,优化沿海沿江空间布局,联动长江口和杭州湾 [2] - 努力破解要素难题,通过加强陆海统筹、探索规划创新、优化市场配置等措施,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 长远发展规划 - 需认真编制“十五五”规划,精心谋划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确保“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 [1]
赵刚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
陕西日报· 2025-10-28 07:12
会议强调,要强化政策衔接和政策协同,着力增强政策整体效果,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 效。要夯实工业支撑,稳定煤、油、气、电行业生产运行,持续扩大电力外送规模,深入开展"暖企行 动",着力推动工业稳产增效。要扩大有效投资,完善"四个一批"项目管理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 度,用好各类政策资金,细致做好项目谋划,做深项目前期、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 量。要多措并举稳消费,办好各类促销活动,发挥好文旅、体育、娱乐等服务消费带动作用,助推批零 住餐业发展,加快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效提升支撑服务 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要守牢风险底线,做好秋粮抢收抢烘和秋种工作,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 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防范化解金融、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细致做好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 范、信访积案化解、冬季供暖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全省"一盘棋",压紧压实各地 稳增长责任,加强工作督导和部门协同,强化偏离度管理,集中力量解决各类难点堵点问题,统筹推进 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奋力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安排,科学编制好我省"十 五五"规划,更好引 ...
“反内卷”号角持续,钢铁板块崛起!
搜狐财经· 2025-10-27 20:05
行业政策动向 - 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总量 [2]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旨在促进钢铁供需动态平衡 [2] - 政策基调转向“反内卷”,鼓励发展电炉钢、氢冶金及绿色低碳技术改造,落后产能有望加速退出 [2] 市场表现与行业观点 - 2025年10月27日A股及港股钢铁板块多只个股上涨,例如常宝股份涨停(10%),新兴铸管上涨6.93% [2] - 机构认为行业基本面存在边际改善趋势,需求拖累减弱且成本端价格下行,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4] - 信达证券维持行业“看好”评级,认为高端钢材将受益于能源周期与国产替代,部分公司已处于价值低估区域 [4] 公司业绩表现 - 山东钢铁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0.22亿元(同比下降5.74%),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且创近11个季度单季新高 [5] - 八一钢铁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8.8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亦扭亏为盈 [6] - 行业供给端收缩与成本优化形成共振效应,推动整体盈利回暖反弹趋势显现 [6] 行业结构性变化 - 在“双碳”目标和经济转型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经历结构性重塑 [3] - 政策导向支持先进企业发展并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产业集中度持续趋强 [2][4]
省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陕西日报· 2025-10-27 08:29
会议核心精神 -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1] -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1] - 要求全省政府系统统一思想行动,深刻领会“十四五”重大成就及“十五五”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战略任务 [1]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 全面对标《建议》要求,高质量编制本省“十五五”规划 [2] - 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2] - 谋准谋实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为“十五五”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 政府自身建设 - 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落实“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 [2] - 巩固拓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 -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 年底前重点工作 - 坚决扛牢稳增长政治责任,着力抓工业、扩投资、促消费 [2] - 扎实推进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灾后恢复重建等民生工作 [2] - 坚定不移保安全、护稳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2]
周末影响A股的3件大事,金融监管发声力挺,稳市箭在弦上!
搜狐财经· 2025-10-27 01:20
政策动向 - 国务院明确“十五五”期间将推出一批能撬动经济的重磅政策、改革和项目,以保障经济增速[3] - 政策发力期通常利好基建、新能源、高科技等行业,例如去年碳中和目标推动光伏龙头股价翻倍[3] - 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一致强调“稳市场是头等大事”,央行进行9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5] 市场资金面 - 周五市场出现放量阳线突破平台高点,但内部分化显著,游资周五扫货80亿元,而主动基金净卖出120亿元[1][7] - 北向资金在9月净流出200亿元后持续谨慎,外资对中国资产犹豫,中概股在美股冲高回落仅上涨0.27%[9][10] - 监管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要求险企将30%的新增保费用于购买股票,为市场提供支撑[7] 行业与板块影响 - “十五五”规划若聚焦芯片或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可能成为新的投资风口[3] - 若市场冲高回落,需关注科技股(如芯片、CPO)能否带头冲锋,否则存在回调风险[12] - 对比港股,若美联储降息,港股科技股弹性通常大于A股,部分中概ETF年内跌幅仍超10%,反弹空间更大[10] 宏观经济与外部环境 - 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全线低于预期,市场预期美联储下周降息概率大增[9] - 美国通胀数据缓和为央行提供了跟降息的空间,四季度可能存在降准操作[10] - 中美经贸谈判尚未落地,是影响外资入场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10]
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落后产能有望加速退出
信达证券· 2025-10-26 15: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钢铁行业维持“看好”评级 [2] 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炼铁、炼钢产能置换比例均不低于1.5:1,2021年6月1日后兼并重组取得的合规产能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落后产能有望加速退出 [3] - 在“反内卷”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管理有望进一步加强,普钢公司业绩改善空间较大,有望迎来价值修复 [3] - 尽管行业面临供需矛盾,但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需求有望在房地产筑底、基建投资稳中有增等因素支撑下保持平稳或边际略增,而供给在平控政策预期下趋紧,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 [3] - 高端钢材将受益于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等宏观趋势 [3] - 建议关注设备先进、环保水平优的区域性龙头,布局整合重组的成长性企业,受益能源周期的优特钢企业以及具备竞争优势的上游原料供应企业 [3] 本周市场表现 - 本周钢铁板块上涨0.65%,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3.24%) [10] - 子板块中,特钢板块上涨3.07%,长材板块上涨1.82%,板材板块下跌1.00%;铁矿石板块上涨4.76%,钢铁耗材板块下跌0.36%,贸易流通板块上涨3.40% [12][16] - 个股方面,涨幅前三分别为中信金属(12.65%)、友发集团(12.14%)、大中矿业(11.68%) [14] 供给情况 - 截至10月24日,样本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89.9%,周环比下降0.39百分点 [2][25] - 样本钢企电炉产能利用率52.3%,周环比下降0.90百分点 [2][25] - 五大钢材品种产量757.1万吨,周环比增加8.21万吨,增幅1.10% [2][25] - 日均铁水产量239.9万吨,周环比下降1.05万吨,降幅0.44%,同比增加5.54万吨,增幅2.36% [2][25] 需求情况 - 截至10月24日,五大钢材品种消费量892.7万吨,周环比增加17.32万吨,增幅1.98% [2][35] - 主流贸易商建筑用钢成交量10.1万吨,周环比增加0.39万吨,增幅4.01% [2][35] - 截至10月19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09.9万平方米,周环比增加93.5万平方米 [35] - 截至10月26日,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57008亿元,累计同比增加54.23% [35] 库存情况 - 截至10月24日,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1099.7万吨,周环比下降26.14万吨,降幅2.32%,同比增加29.66% [2][43] - 五大钢材品种厂内库存455.2万吨,周环比下降1.27万吨,降幅0.28%,同比增加10.69% [2][43] 钢材价格与利润 - 截至10月24日,普钢综合指数3421.0元/吨,周环比增加5.25元/吨,增幅0.15%,同比下降7.91% [2][49] - 特钢综合指数6592.5元/吨,周环比下降5.53元/吨,降幅0.08%,同比下降3.69% [2][49] - 螺纹钢高炉吨钢利润为-60元/吨,周环比增加6.0元/吨,增幅9.09% [2][57] - 建筑用钢电炉平电吨钢利润为-153元/吨,周环比下降7.0元/吨,降幅4.79% [2][57] - 247家钢铁企业盈利率为47.62%,周环比下降7.8个百分点 [57] 原燃料情况 - 截至10月24日,日照港澳洲粉矿现货价格指数(62%Fe)为781元/吨,周环比持平 [2][73] - 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为1740元/吨,周环比上涨50.0元/吨 [2][73] - 一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为1770元/吨,周环比持平 [2][73] - 独立焦化企业吨焦平均利润为-41元/吨,周环比下降28.0元/吨 [73] - 铁水废钢价差为72.6元/吨,周环比增加6.9元/吨 [73] 重点公司估值与动态 - 报告列出了包括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中信特钢等在内的多家重点上市公司估值表 [74] - 鞍钢股份控股股东完成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金额约1.00亿元 [75] - 首钢股份调整回购股份方案,回购资金来源调整为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76] - 钒钛股份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实施完成,累计增持金额约5019.49万元 [77] 行业重要资讯 -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破除市场障碍,利好钢材价格走势 [79] - 10月23日24时起,唐山区域型钢厂实施生产调控,预计日产量影响约5万吨 [79] - 9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生产粗钢6286万吨,同比下降1.0%,日产环比下降1.1% [79] -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79]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
证券日报· 2025-10-24 03:05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72557亿千瓦时 [1] - 第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连续两个月(7月、8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增速分别为2.5%、4.9%和6.1% [3] 第二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1] - 第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增速比第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增速比第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17个省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 [2] 第三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 [2]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 [2]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7月份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负荷屡创新高 [1] - 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1] - 多个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2]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2] -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 [2] - 电动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2]
博时基金2025年第四季度宏观策略报告:A股震荡上行,结构上建议均衡配置
新浪基金· 2025-10-23 14:17
市场回顾 - 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外权益市场整体上涨,国内创业板、科创50等涨幅领先,海外纳斯达克、标普500涨幅领先 [2] - A股市场科技TMT与先进制造领涨,分别上涨37.2%和27.1%,金融地产下跌0.4% [2] - 第四季度市场核心关注点包括国内反内卷和稳增长政策、AI产业算力和应用端变化、美国对内对外经贸政策 [2] 海外宏观分析 - 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小幅放缓,市场预期2025年实际GDP增长1.8%,较近三年近3%的增速回落 [3] - 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25个基点至4~4.25%,预期今年还有所下降,美债利率与美元企稳或震荡向上 [4] - 8月美国CPI略超预期,但内生通胀压力不大,市场预测2025年中起核心PCE通胀压力上升幅度有限 [3] 中国宏观分析 - 内需整体走弱,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下降至3.4%,城镇调查失业率8月为5.3% [5][6] - 通胀低位有改善态势,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同比上涨0.9%,为2024年4月最高水平 [6]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8%,环比增速0.59%,预计后续社融同比增速总体会有所回落 [7] 债券市场分析 - 三季度债券收益率上行显著,长端利率上行幅度大大高于短端,主要受负债端压力驱动而非基本面 [8] - 负债端压力释放后债市将重归基本面驱动,内需下行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中枢上行空间有限 [8] - 信用债方面建议关注中短端高票息品种配置价值,转债市场中位数价格132元,处于17年以来99.6%分位 [10][11] A股市场分析 - 三季度A股向上进攻,万得全A指数PE和PB均高于滚动三年均值+2倍标准差,盈利预期总体平稳 [12] - 四季度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但需关注增量资金变化,预计市场以时间换空间震荡整固 [14][15] - 行业配置建议均衡,聚焦十五五规划,关注TMT、高端装备、有色、创新药等产业高景气主线 [15][18] 资产配置建议 - 宏观环境下超配权益、标配债券,产业亮点聚集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反内卷改善利润预期 [16] - 利率债建议小幅超配,信用债和转债标配,A股结构上建议均衡配置 [17][18] - 港股在美联储降息后表现领先,原油价格短期承压,黄金中长期看好但短期风险溢价可能收敛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