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搜索文档
盛赞中国:黄仁勋为何嘴更甜了?
和讯· 2025-07-17 17:50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行程 -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与小米创始人雷军非公开会面并称赞小米汽车技术"世界最佳",特别提及车载科技和造型设计优势 [1] - 公开评价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认为小米/比亚迪/理想的产品各具特色,特别指出理想汽车空间设计优势 [1] - 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谈,强调中国AI市场潜力巨大,美国企业需扎根中国市场 [1] 英伟达在华业务进展 - 美国政府已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该芯片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用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2][3] - 将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专用GPU,面向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AI领域 [2] - 公司1999年上市至今已25年,创始人表示已实现财务自由,可专注事业发展 [7] 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评价 - 高度认可华为技术实力,指出其在芯片设计/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全面能力,认为其仅用几年就达到与英伟达竞争水平 [5] - 评价中国AI大模型发展,特别提及DeepSeek/通义千问/Kimi等模型的开源适配性和应用潜力 [6] - 看好中国机器人产业,认为中国在机电一体化和制造业基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7]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强调与腾讯/网易/米哈游等中国游戏公司的合作历史,共同推动PC游戏产业发展 [3] - 指出英伟达CUDA技术为AI时代奠定基础,目前为全球AI生态系统提供计算支持 [4] - 列举AI技术在中国各行业应用案例,包括微信/淘宝/抖音等平台,以及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 [4] 市场战略与竞争格局 - 提出AI领域未来竞争焦点将从"模型智能度"转向"模型实用性" [6] - 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做好充分准备,必将取得重大成功 [5] - 公司近期宣布50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同时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7]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7-17 17:07
国内新闻 - 国常会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非理性竞争现象,提出加强成本调查、强化产品一致性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账期承诺[4] - 重庆将制定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的智能路侧基础设施体系[5] - 上海安亭签约两个重点项目,斯凯孚和福耀投资总额近17亿元[6] - 中国一汽与阿里巴巴合作研发汽车行业大模型,分三步构建全场景能力[7] - 奇瑞在上海成立科思麦汽车科技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聚焦汽车零部件和人工智能研发[8] - 蔚来能源即将达成第8000万次换电,已布局3402座换电站,其中高速换电站1000座[9][10][11] -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81.7万辆,同比增长6%,下半年将推出极狐T1等多款新车型[12][13] - 理想汽车"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贯通,平均每152公里一座超充站[14] 国外新闻 - 通用汽车将Escalade生产线转移至密歇根州,并增加燃油皮卡产能,这是4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15][16] - 德国MOTOR Ai完成2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用于开发基于神经科学的L4自动驾驶系统[17] - 马来西亚上半年汽车产量下降10.1%至352,626辆,其中商用车下降11.9%[18] - 福特计划扩充欧洲市场乘用车产品线,此前已缩减乘用车业务专注商用车[19] 商用车 - 五菱在印尼推出首款电动商用车Mitra EV,售价约13.18万元起[20] - 东风商用车与宁波镇海石化建立全链路战略合作,涵盖新能源运营和联合培训[21][22] - 贵州六盘水对氢能重卡给予最高20万元/辆补助,加氢站最高补助200万元[23] - 国补政策第二阶段恢复,老旧货车换新能源最高可获14万元补贴[24][25]
Bonus独家|揭秘苹果AI核心团队人才地图
36氪· 2025-07-17 16:52
核心观点 - Meta以2亿美金年薪挖角苹果AI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反映苹果AI战略保守且内部阻力大[2][3][4] - 苹果AI团队研发能力强劲(已训练数千亿参数模型,接近DeepSeek水平),但成果因封闭生态无法公开[7][25] - 公司AI决策受软件工程负责人Craig Federighi主导,其对AI投入持保守态度,导致资源分配远低于行业水平(千万级vs OpenAI数十亿级)[29][30] - 硬件限制迫使研发妥协:自研PCC芯片性能仅达英伟达H100水平,无法流畅运行前沿模型[33][34] 团队架构与人才 - 庞若鸣团队80%为华人,核心成员包括: - 陈智峰(接任负责人):谷歌19年老将,TensorFlow关键开发者,学术引用11万+[10][14] - 王子瑞:CoCa图文模型开发者(引用1752次),主导初代AFM模型研发[14][15] - 杜楠:MoE专家,参与谷歌GLaM/PaLM 2开发,学术引用2.5万+[21][22] - 尹国立:推理引擎先驱,7年苹果老兵[18][20] - 团队流失严重:王子瑞转投xAI,庞若鸣离职[14][6] 研发成果与技术 - 已实现: - AFM模型系列开发,支撑Apple Intelligence发布[8][14] - 多模态技术突破:Yinfei Yang视觉-语言模型论文引用4148次[20] - 搜索引擎输入建议系统全产品线应用[18] - 未公开成果: - 数千亿参数基础模型(能力接近DeepSeek)[25] - 端到端语音合成系统等[8] 战略矛盾点 - 产品与研发冲突: - 研发成果必须等待产品上线才能发布,导致技术滞后1-2年[33] - Craig坚持"宁缺毋滥"原则,拒绝未成熟AI功能上线[33] - 生态封闭性代价: - 拒绝第三方大模型合作,坚持全自研路线[11] - 硬件性能限制模型设计(如稀疏化处理)[34]
AI三问③模型之问 | 直面模型之问,以大爱共塑 AI 未来 ——WAIC 2025 大模型论坛以问题破局引领技术革新
36氪· 2025-07-17 11:2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核心内容 - 2025年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等地举办 聚焦"AI三问"框架:数学之问(公理推演)、科学之问(实证研究)、模型之问(技术落地) 三者协同推动跨领域创新 [3] - 商汤科技承办7月27日"大爱无疆・模塑未来"大模型论坛 贯穿"模型之问"主题 聚集全球专家探讨模型本质难题 [3] 跨国界技术交流亮点 - 活动打造跨国界跨架构交流平台 聚焦"泛化性瓶颈与模型底层范式关联"问题 分析架构设计固有局限 探索技术突破路径 [4] - 汇集全球顶尖企业技术专家与高校学者 促进不同技术路线智慧碰撞 为解决大模型技术瓶颈提供多元视角 [4] 架构革新与产业应用 - 探索Transformer与非Transformer架构融合路径 研究跨模态智能的语义鸿沟问题 优化文本/图像等多模态融合技术 [5] - 直击"性能-开销曲线优化"痛点 研究降低训练能耗同时保持性能的方案 重点关注轻量化架构与非Transformer可能性 [5] - 学术界探讨推理时扩展架构性能边界 产业界展示工程化优化方案 促进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互动 [5] 全球技术共识与发展方向 - 产学研领袖共同探讨高阶智能实现障碍 分析复杂推理/自主决策等认知短板成因 形成包含中国智慧的技术方案 [6] - 海内外专家围绕算力优化/跨模态语义破解等议题凝聚共识 推动AI从技术竞争转向协同破题的新模式 [6] 大会配套内容 - 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定位为"AI时代进化指南" 汇集跨领域先锋力量探讨技术跃迁与未来文明 [7][8][10]
大数据ETF(159739)延续强势涨超1%,算力板块催化持续不断
新浪财经· 2025-07-17 10:59
指数表现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截至2025年7月17日10:35上涨0 96%,成分股润和软件(300339)上涨6 51%,新易盛(300502)上涨6 02%,拓尔思(300229)上涨5 84%,电科数字(600850)上涨3 70%,中际旭创(300308)上涨3 14% [1] - 大数据ETF(159739)同期上涨1 17%,最新价报1 21元 [1] - 截至2025年7月17日10:22,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上涨0 76%,成分股润和软件(300339)上涨6 96%,拓尔思(300229)上涨5 60%,电科数字(600850)上涨4 75%,拓维信息(002261)上涨3 92%,新易盛(300502)上涨3 71% [2] 算力板块驱动因素 - 美股算力龙头英伟达因恢复对华AI芯片销售,股价创历史新高 [1][3] - 国内算力市场情绪改善,NV特供版芯片及寒武纪/升腾产能良率提升,缺卡状况大幅缓解 [1][3] - DeepSeek R2预计7-8月推出,大模型竞赛持续催化算力需求 [1][3] - Grok4训练量增加带动推理能力提升,印证算力投资必要性 [1][3] 指数构成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涉及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及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 [2][3]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002230)、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等,合计权重占比51 84% [2][4] 产品信息 - 大数据ETF(159739)紧密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2][3]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21090、C类021091、I类022882 [5] 行业展望 - AI算力投资持续加码叠加端侧应用扩大,产业链龙头2025年上半年业绩兑现良好 [1][3] - 大模型持续升级背景下,算力需求投资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国产AI产业链标的 [1][3]
通信ETF(515880)涨超1.1%,多重催化助推行业景气度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0:53
通信行业投资机会 - 通信行业近期迎来多重催化,卫星互联网板块持续推荐,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行业发展持续深化 [1] - 5G-A及6G标准研究持续推进,相关投资机会凸显 [1] - 英伟达推出多款新产品,进一步推动算力需求,利好通信设备供应链 [1] - 大模型国内外厂商进展不断,算力板块持续受益,推理需求持续释放 [1] 通信ETF及指数 - 通信ETF跟踪的是通信设备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通信终端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通信设备行业整体表现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C(007818)和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A(007817) [1]
人形机器人联合会议:产业迭代下的近期投资机会解读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服装、工程机械、缝制机械、高机、智能驾驶、汽车CE、机器人CE - **公司**:智源、杰克股份、恒立液压、禾川科技、恒力、索成科技、恒帅股份、宁波华翔、德玛科技、中兴科技、上海人形、Google DeepMind、上海智己机器人、力控公司、杨浦智能、麦思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形机器人产业 - **核心观点**:短期内板块仍有机会,应围绕定点或供应链核心公司投资,关注电机领域及供应链结构变化带来的机会 [1][3] - **论据**:产业迭代速度远超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研发周期约两个月;电机领域高密度电机等方向明确,如恒帅股份新一代斜波散电机有优势;供应链二级、三级供应商机会大,国内智源商业模式类似苹果ODM模式且商业化迭代速度快 杰克股份 - **核心观点**:在服装行业稀缺性强、自动化升级优势显著、业绩增长潜力大 [4][6][8] - **论据**:设备几乎覆盖服装行业所有工位;设备与自身机器人高度兼容,数据接口和软件无缝对接,市场份额高;主业营收约60亿,模板机配套市场空间达三四百亿,设备效率提升且国内外市场扩展 恒立液压 - **核心观点**:处于阶段性底部,有望迎来向上趋势 [9] - **论据**:一季度工程机械景气度高点后进入二季度淡季但表现优于预期,三季度预计加速增长,挖掘机和高空作业平台处于周期底部,卡特中挖油缸放量及泵阀份额提升将推动收入增长 禾川科技 - **核心观点**:需关注技术创新及市场拓展情况评估未来发展潜力 [9] - **论据**:今年4 - 5月推出股权激励措施,三季度预计盈亏转正,致力于成为人形机器人代工商,与上海人形合作紧密,计划推出迭代产品并补齐核心零部件工艺短板 [15] 索成科技 - **核心观点**:在物理AI仿真平台领域有独特优势,值得关注和投资 [22][28] - **论据**:是中国市场唯一在该领域拥有卡位、场景、产品和收入的私有稀缺资产;2025 - 2026年物理AI目标收入3000 - 5000万元;内部预计2025 - 2026年复合增长率25%,目前市值处于历史低位,有较大上升空间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机器人板块产业迭代加速,围绕强化学习和大模型两种技术路线存在分歧,类似电动车领域城市NOA与L4级自动驾驶区别 [2] - 恒力在精密丝杠和导轨业务产能提升、出货量增加,导轨业务放量,下游应用广泛,在机器人业务有进展,采用国内外双线并行策略开拓市场 [13][14] - 国内关税政策影响缝制机械行业,二季度降幅快速收窄,预计三季度、四季度紧缩情况改善,全年海外市场高增长,国内市场增幅逐步拉回 [10][11] - 2024年欧美经济下滑使高机板块景气度回落,今年上半年受拖累,预计下半年CVR增速双位数增长,高机和非挖板块业绩将迎来拐点 [12] - 基于模型和无模型的强化学习在智能驾驶和通用人形机器人中应用不同,特斯拉未来可能更多采用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 [17] - 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在人形机器人中难以落地,原因是构建世界模型困难和模拟路径选择复杂 [18] - Google DeepMind的AlphaGo是基于模型强化学习的成功案例,但建立通用机器人的L4级别基于模型仍具挑战性 [19][20] - 物理AI仿真平台可通过高效合成数据解决建立世界模型困难及数据不足问题,如银河通用使用仿真数据训练,智源发布3D数据集资产 [21] - 市场对索成科技有核心担忧,但公司通过收购补全学科、拓展渠道,增强物理AI战略能力 [25][26]
黄仁勋首次参加链博会演讲:很想买一辆小米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1:31
中国供应链 - 中国供应链具有高度复杂性,涉及非常长的链条和不同层面的技术,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 [2] - 中国供应链涌现出许多国际化、生态系统级别和技术性公司 [2] - 中国的硬件技术如电池和电力产品很强,计算机科学和软件能力均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2] 小米汽车与中国电动车品牌 - 英伟达与小米有紧密合作关系,小米是一个很棒的合作伙伴 [2] - 黄仁勋表示想购买小米汽车,但因在美国无法购买而感到遗憾 [2] -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如小米、比亚迪、理想、蔚来和小鹏给黄仁勋留下深刻印象,其中理想汽车空间大,蔚来和小鹏非常豪华 [2] AI产业 - AI产业可分为计算机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3] - 中国在模型层有DeepSeek、阿里千问、Kimi等,其中Deepseek是全球首个开源推理大模型 [3] - 中国在应用层进展迅猛,涌现出大量不同应用和公司 [3] - 中国教育体系培养了全球最优秀的AI研究人员,全球约50%的AI研究者来自中国,涵盖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3]
关乎平台经济,浙江有新计划
国际金融报· 2025-07-16 20:47
平台经济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全省平台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百亿级规模平台企业超50家,活跃网络经营主体达到1000万家 [2] - 平台企业营收总额目标2.2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在5% [2] - 目前浙江平台企业数量超过850家,数量和交易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3]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浙江省跨境电商全业态出口3500多亿元,增长1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2% [3] -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最大增量 [3] - 全国十大MCN机构在浙江的超过一半,杭州现有综合类、垂直类头部直播平台32家、主播近5万人 [3] - 浙江新就业群体人数超过270万,包括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和网络主播等 [6] 技术创新与转型方向 -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构建AI基础设施,坚定"AI+电商"战略 [4] - 支持发展大模型服务平台,加快打造繁荣的大模型应用服务生态 [4] - 推动平台企业开放算力和算法资源,支持大模型开源与应用 [4] - 实施"人工智能+消费",打造一批创新应用消费场景 [4] 产业协同与全球化布局 -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阿里巴巴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带动全省40个产业链 [5] - 大力培育龙头跨境电商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5] - 发挥跨境支付企业集聚优势,打造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中心 [5] - 加快构建"海陆铁空"立体化国际物流通道 [5]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实施"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打造了诸暨珍珠、嵊州小笼等专业示范样板 [4] - 计划打造25个以上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扩面100个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4] - 实施"浙江精品"培育计划,提升产品服务品质 [4] - 推动平台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品牌联盟 [5]
入职小米两个月了,还没摸过算法代码。。。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6 16:46
自动驾驶行业趋势与职业发展 - 自动驾驶行业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模型与端到端技术成为核心方向[4][6] - 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势头强劲,虽薪资水平中等但短期发展潜力较大[7] - 医学图像与工业检测领域技术门槛低于自动驾驶,可作为从业者备选方向[6] 求职与技能提升策略 - 实习经历需适当包装,重点突出与目标岗位相关的技术亮点[3][6] - 建议利用公司资源补充自动驾驶算法实践经验(如BEV、端到端),同时学习VLA、SFT等技术[6] - 需同步准备秋招与实习转正,多offer可增强薪资谈判能力[5][6] 技术研究方向与资源 - 视觉大语言模型、世界模型、扩散模型和端到端自动驾驶为四大前沿方向[10] - 自动驾驶数据集覆盖2D/3D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轨迹预测等任务,包括NuScenes、BDD100K等主流数据集[25][26] - 扩散模型在自动驾驶中应用于场景生成、3D补全等任务,如DriveDreamer、MagicDriveDiT等创新方法[43] 社区与学习平台 - 知识星球提供自动驾驶课程、硬件资料及招聘信息,已形成学术-产品-就业闭环生态[8][62] - 社区目标3年内聚集万人规模,现有华为天才少年及领域专家入驻[8] - 会员可获取5000+干货内容、100+场行业直播及求职咨询等权益[62] 端到端自动驾驶进展 - 开源仓库收录E2E驾驶最新研究成果,涵盖感知、预测、规划全流程[45][49] - 特斯拉FSD验证了端到端模型可行性,但开环评估仍存争议[49] - 典型方法包括DriveGPT4(大模型驱动)、VADv2(概率规划)等[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