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医疗再聚焦!创新药高位熄火,金笑非、赵蓓、葛兰怎么说,怎么做?
市值风云· 2025-09-12 18:08
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年内以涨超40%的绝对优势位列申万行业前茅,但8月创新药指数仅涨2.76%,大幅跑输各大指数且成交量缩量 [3] - 截至8月22日,1039只ETF中年内97.3%的基金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高达20.79%,中位数为18.59% [6] - 医药六大细分题材包括创新药、医药、医疗、生物、疫苗和中药,共计80只ETF,总规模1787亿 [7]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强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SZ)和恒生创新药ETF(520500.SH)年内均暴涨超110% [7] - 港股+药、港股+医疗、港股+生物的组合表现紧随其后,涨幅均在85%以上 [7] - 8月以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SZ)基金份额大增150%,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创新药ETF南方基金份额也均增长超40% [13] - 生物医药板块的主阵地在港股,不断吸引资金进入,表现出强者恒强 [11] A股创新药及医疗ETF表现 - A股创新药ETF涨幅在35%-60%之间,A股医疗以及医疗器械ETF涨幅不足20%,疫苗ETF涨幅在20%以下,中药ETF涨幅不到7% [9] - 资金高低切挖掘强势题材下的低位补涨机会,A股医疗相关方向被资金选中,医疗器械ETF(562600.SH)和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SZ)本月基金份额均大增超100% [14] - 医疗器械相关ETF成为医药板块下本月涨幅最好的细分题材,多只ETF以近8%的幅度领涨 [17]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95%的权重在医药生物,5.1%的权重在美容护理,前十大重仓股中对迈瑞医疗与联影医疗配置权重较高,合计为23% [18] 中药与疫苗ETF表现 - 中药与疫苗年内涨幅相对落后,中药ETF总计有4只,均跟踪中证中药指数,年内涨幅跟不上节奏,资金申购缺乏热情 [22] - 疫苗类ETF总计有5只,跟踪疫苗生物指数的ETF年内涨幅在27%左右,跟踪疫苗生科指数的ETF涨幅仅在12% [26] - 除疫苗ETF富国(159645.SZ)基金份额年内有小幅增长外,其余4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28]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 - 主动型权益类基金(混合型及股票型)年内平均收益率为20.3%,中位数为17.2% [31] - 医药基金在涨幅榜霸榜,排名前二十中有一半来自医药类,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015052.OF)以82.3%的收益率挤进榜单 [31] - 与港股通创新药ETF(112.2%)比较,合并规模在5亿以上的同类主动型基金能跑赢的凤毛麟角,仅有三只 [33] - 三位基金经理上任时间均不长,长城基金梁福睿与永赢基金单林上任基金经理才1年,中银基金郑宁管理规模已接近60亿 [34] 基金经理操作与观点 - 金笑非止盈高位股,转向低位股,躲过了泽璟制药的回调同时吃到了益方生物的上涨 [38] - 赵蓓坚定看好创新药,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制药等龙头赫然在列,且一路增持 [38] - 葛兰除看好创新药,还关注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以及家用医疗设备方向 [43] - 梁福睿三季度将继续聚焦创新药,围绕临床数据读数、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去持仓和交易 [47] - 郑宁认为三四线创新药标的已阶段性跑赢龙头,变得不便宜,不满足风险收益比要求 [47] - 单林看好创新药的长期逻辑,但认为板块前期积累涨幅,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调整与波动 [48]
广药集团加速布局创新药赛道 在研创新药项目达22项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7:51
在晶泰科技,广药集团团队深入了解了AI大分子药物结构建模平台XtalFold ,该平台已经在多种应用场 景中取得显著成果,并授权给多家全球性药企,这也与广药集团正在推进的"数智广药"战略高度契合。 成都先导则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在药物研发与运营中的深度应用,为广药集团 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经验。百利天恒的转型经验同样值得关注。自2010年进军创新药领域,该公司已建 立起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及ADC药物的全系列药品研究开发能力。 作为华南龙头制药企业,广药集团的近期的一系列"组合拳"引起了市场关注。公司新任董事长李小军自 上任以来频繁带队出访,拜访对象包括钟南山、徐涛等知名院士团队。最近,广药集团总经理陈杰辉也 密集带队调研了20多家药企同行。 从广药集团的官方信息可以看到,公司拜访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传统药企向创新药企转型 成功的知名企业,如恒瑞医药(600276)、百利天恒、正大天晴、复星医药(600196)、荣昌生物等; 第二类是以信达生物为代表的创新药领先企业;第三类是AI制药的领先企业,包括晶泰控股、英矽智 能、成都先导等。 在核药赛道,广药集团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 ...
普蕊斯(301257) - 301257普蕊斯调研活动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4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010.09万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15.61万元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854.45万元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21.06% [2]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5.17%,环比增长528.73%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6.98%,环比增长598.63% [2] 订单与合同 - 新签不含税合同金额6.00亿元,同比增长40.12%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量不含税合同金额19.98亿元,同比增长9.45% [2] - 询单数量实现较快增长 [2] 业务规模与覆盖 - 累计承接超4,000个国际和国内SMO项目 [2] - 在执行SMO项目数2,428个 [2] - 员工总数4,157人 [2] - 累计服务960余家临床试验机构 [2] - 可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1,300家 [2] -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 [2] 前沿领域布局 - 累计参与ADC项目140个 [2] - 累计参与CGT项目73个 [2] - 累计参与治疗用核药项目13个 [2] - 累计参与减重项目35个 [2] - 布局CGT、ADC、治疗用核药、多抗、GLP-1等研发管线 [2] 质量管控 - 累计接受国家药监局核查281次 [3][5] - 累计接受FDA视察14次 [3][5] - 累计接受EMA视察5次 [3][5] - 均无重大发现 [3][5] - 建立280余份SOP及40余项负面清单 [5] - 持续性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 [5] - 内部质控团队加强项目检查稽核 [5] - 提升数智化系统对质量管控的支撑 [5] 客户与合作 - 客户类型包括跨国制药企业、国内创新药公司和跨国CRO [4] - 2024年与全球前10大药企均有合作 [4] - 服务阿斯利康、百济神州、恒瑞、罗氏、礼来等知名药企 [4] 行业机遇与BD影响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72笔,总金额600亿美元 [3] - BD交易促进新项目数量与合同金额增长 [3] - BD交易提升项目经验与单项目收益 [3] - BD交易增强客户粘性 [3] - 政策支持、创新药企海外BD交易活跃及技术突破驱动行业发展 [2]
调研速递|诺思格接受中金医药等50余家机构调研 透露业务发展精彩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17:41
公司业务与运营 - 8月份订单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且已开始回升 与港股生物制药回暖相关 [3] - SMO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 人员规模约1500人 发展战略锁定长期外企客户 在确保利润前提下有节奏扩张 [3] - 上半年新签订单体量与去年差距不大 价格回暖 合同额和服务费略增 药物特征及治疗方向变化不大 [3] - 数统业务国内与国外比例相当 国内为整个临床业务 海外有FTE模式 [3] 财务表现 - 毛利率回升因行业价格下降趋势得到控制且公司推动人员效率提高 若价格回升毛利率还有上升空间 [3] - 海外数统订单价格和量基本稳定 国内数统业务价格下降趋势有望逐步刹车并回升 [3] 市场与行业动态 - 上半年创新药势头强劲 得益于香港股市回暖及海外市场繁荣 市场已转向理性投资 热度预计持续 [3] - 二级市场恢复及BD交易火热对一级市场投融资有正向传导 对CRO业务有积极影响 [3] - 临床试验热点方向包括ADC、CAR-T、PD-1、细胞治疗产品等 GLP-1是热门领域 [3] - 行业内产业投资在加大 对优质产品和项目投资热度较高 [3] - 中国创新药BD后 MNC认可中国数据 不排斥与中国CRO合作 公司或因此受益 [3] 投资者关系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11日在北京华通大厦及线上接待超50家机构调研 包括中金医药、中信建投、广发证券等证券、基金及资管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武杰、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及副总经理李树奇、财务总监赵倩 [2]
建信基金2025秋季投资策略会:“星火科创”破局科技新时代,多元配置赋能投资获得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7:0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国有大行基金公司,核心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与践行普惠金融 [1] - 公司通过投研重塑、深耕科创、践行普惠等路径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公司已形成覆盖货币、中短债、纯债、"固收+"、权益、商品、FOF、公募REITs的多资产正金字塔型产品体系 [6] - 公司秉持"持有人利益至上"理念,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财富管理专家和行业领跑者 [6] 宏观与资产配置展望 - 短期市场受资金面与海外政策影响,中期"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名义经济增速预期,长期"十五五"布局与"人工智能+"将推动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 [2] - 弱美元趋势和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预期下,黄金相对其他资产具有配置优势,全球央行购金连续3年超千吨是推动金价的重要因素 [4] - 债券票息收益下行、债市波动放大,投资者需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资产配置和产品组合降低波动,并使用衍生品控制下行风险 [5][6] 权益投资与科技创新领域 - 截至8月底,科创板有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逾10万亿元,形成科创50、科创100等多层次指数工具 [2] - 受益于周期复苏和国产化进程加速,科技板块有望延续高景气,科创板指数化投资迎来战略配置窗口 [2] - 中国创新药产业中长期表现可期,主要增长空间在肿瘤治疗、减肥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3] 固定收益与多元资产策略 - 利率债方面,地产和出口存在下行风险,消费需关注补贴力度可持续性;信用债方面,中短久期品种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具票息与骑乘收益优势 [5] - 股票上涨核心动因是企业价值创造,投资应聚焦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优质企业优势,多元资产团队采用主动与量化结合方法,基于纪律进行风格研判 [4] 港股与海外资金流向 - 港股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消费等板块多元共振,南向资金港股通持股比例从2022年的10%升至目前的21% [3] - 海外基金对中国资产仍处低配,中国经济预期向好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望推动海外资金加仓 [3]
异动! 600977 6天3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6:5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午后震荡翻绿 上证指数跌0.12% 深证成指跌0.43% 创业板指跌1.09% [2] - 有色金属 培育钻石 存储芯片概念涨幅居前 保险 白酒 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2] 影视院线行业 - 影视院线股午后拉升 中国电影尾盘涨停走出6天3板 金逸影视3连板 幸福蓝海涨超12% [3] -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5] - 优质影片供给带动全年电影票房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5]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大涨 芯原股份20cm涨停 赛微微电 北京君正等涨超10% [5] - 台积电2025年8月销售额3357.7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长33.8% 环比增长3.9% [7] - 行业保持高景气 延续AI驱动与自主可控双主线发展 [7] 创新药行业 - 创新药概念探底回升 昭衍新药 塞力医疗涨停 苑东生物涨超10% [7] - 药捷安康-B股价涨近120%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临床默示许可 [9] - 康方生物涨超6% 依沃西单抗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达到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终点 [9] 其他板块表现 - 钛白粉概念震荡走强 振华股份涨超5% 国城矿业涨超4% [8] - 阿里巴巴港股涨超5% 发布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并开源80B系列模型 [9]
诺思格(301333) - 301333诺思格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6:59
行业回暖与订单趋势 - 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CRO行业订单量增加且价格停止下降 [1] - 2025年8月订单量与去年持平并开始回升 与港股生物制药回暖相关 [2] - 上半年新签订单体量同比稳定 合同额和服务费略有增长 [2] - 高端客户因科学性优势出现价格回升趋势 [2] 业务战略与运营表现 - SMO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 人员规模约1500人 [2] - SMO战略聚焦长期外企客户 其订单占比高且利润率合理 [2] - 毛利率回升因价格触底及AI技术提升人员效率 [2] - 数统业务毛利率下降主因国内价格下调 海外价格量体稳定 [3] 客户结构与市场动态 - 上半年创新药势头强劲 传统药企发展循序渐进 [2] - 创新药市场转向商业理性投资 预计热度持续更久 [2] - 热门治疗领域包括ADC/CAR-T/PD-1/细胞治疗/GLP-1 [3] - 国内与海外数统业务比例相当 海外采用FTE模式 [3] 资本与投资环境 - 二级市场回暖及BD交易火热正向传导至一级市场 [3] - 客户信心回升/管线重启/融资频率增加 [3] - 产业资本加大对优质产品和项目的投资 [3] - 中国创新药BD后 MNC认可中国数据并倾向与中国CRO继续合作 [3]
信立泰涨2.01%,成交额2.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8.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55.25元/股 总市值615.94亿元 成交额2.89亿元 换手率0.4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8.6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188.25万元 大单净买入389.57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1.56% 近5日下跌5.30% 近20日上涨9.97% 近60日上涨17.75%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7日净卖出4198.85万元 买入额1.14亿元(占比12.79%) 卖出额1.56亿元(占比17.49%)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1亿元 同比增长4.32% 归母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增长6.10% [2] - 主营业务构成:制剂81.69% 器械8.54% 原料药7.17% 其他2.5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2.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49亿元 [3] - 股东户数2.40万户 较上期减少0.79% 人均流通股46403股 较上期增加0.80% [2] 机构持仓变动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增持1209.72万股至2616.30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10.32万股至1530.73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减持60.00万股至1500.00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826.14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 - 概念板块涵盖:抗癌治癌 仿制药 抗癌药物 生物医药 创新药 [2]
22亿元研发砸不出 “第二个舒沃替尼”?迪哲医药管线存断层隐忧,董事长等高管减持迷局
华夏时报· 2025-09-12 16:45
核心观点 - 迪哲医药营收增长主要依赖舒沃替尼单款产品 存在产品结构失衡和增长天花板风险 公司需突破单一产品依赖并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激增74.4%至3.55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3.6亿元水平[1][4] - 2024年营收同比激增294.35%至3.6亿元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8.46亿元[4] - 2023年营收9128.86万元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1.08亿元[4] - 2022年归母净亏损7.36亿元 当时尚未有商业化产品[4] 产品商业化 - 舒沃替尼2024年销售额接近4亿元 上市第一年未进医保时月均销售额达2500万元[2][5] - 舒沃替尼覆盖国内EGFR Exon20ins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年新发患者约3.5万人 国内峰值销售额预计20亿元[5] - 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于2024年11月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正处于快速放量阶段[1][5] - 戈利昔替尼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 市场规模较小[1] 研发投入与管线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22.04亿元(2022年6.65亿元 2023年8.01亿元 2024年7.38亿元)[8] - 舒沃替尼一线治疗全球Ⅲ期临床已完成入组 预计2025年底公布数据[7] - DZD8586针对r/r CLL/SLL开展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 DZD6008处于I/II期临床阶段[8] - 公司建立七条全球差异化竞争力管线 五项全球注册临床进行中[7] 国际化进展 - 舒沃替尼2025年7月通过FDA优先审评在美国获批 成为首个在美上市的国产肺癌靶向药[6] - 海外商业化路径尚未明确 正在评估合作伙伴的全球商业化能力[6] - 欧美市场定价将依据当地支付体系特点制定[6] 资本运作 - 定增募集17.96亿元中6.1亿元投入无锡生产基地建设 支持舒沃替尼全球化供应[7] - 2025年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多位高管密集减持股份 公司称系个人资金需求[9]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再提速,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持续“揽金”,规模实现7连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6:25
港股创新药板块今日强势回暖,截至15:0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2.4%,恒生创新药ETF (159316)全天成交额超8亿元。从资金层面看,该产品多日获净流入,连续7个交易日实现规模增长。 具体来看,纳入"30日通道"的品种包括三类,一是获国家全链条支持政策体系支持的具有明显临床价值 的重点创新药;二是符合条件的儿童药、罕见病药及中药创新药;三是全球同步研发品种,尤其是由中 国研究者牵头或共同牵头的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兴业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预计持续支持产业,全球 竞争力预计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预计持续兑现。 日前,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正式调整生效,通过在编制方案中剔除医药外包企业(CXO),成为ETF 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更加精准地反映我国创新药企的整体表现。目前,恒生 创新药ETF(159316)是市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可助力投资者精准布局创新药产业发展机遇。 今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提出对符合要求的 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设立"30日审评审批通道",进一步推动创新药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