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模块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发布!资金重回超级赛道
格隆汇APP· 2025-05-06 17:35
市场表现 - A股强劲反弹,两市超4800家个股飘红,上证指数涨1.13%,创业板涨1.97%,科创50涨1.39% [1][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今日大涨4.09%,4月9日以来不足一个月时间涨超17% [2]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由4月9日低点反弹超17.2%,跑赢创业板指(+7.9%)及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14.1%) [3] - 办公用品(+4.66%)、互联网(+4.17%)、教育(+3.72%)、通信设备(+3.58%)等板块领涨,软饮料(-1.41%)、石油天然气(-0.21%)等调整 [6] AI算力驱动因素 - DeepSeek新模型问世,参数达6710亿,采用高效safetensors文件格式支持多种计算精度 [9] - 华为昇腾910C采用中芯国际7nm工艺与Chiplet设计,FP16单卡算力800 TFLOPS达H100的80%,推理性能为H100的60%且功耗降40% [9] - 昇腾910C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总内存36TB,为英伟达GB200 NVL72的3.6倍,能效比960 TOPS/W较H100集群提升20% [10] - 海外云厂商1-3月合计资本支出765.4亿美元同比增64%,微软Azure云服务增长33%且下季指引超预期 [13] 国产算力链业绩 - 光模块三杰表现亮眼:新易盛Q1营收40.52亿元(+264.13%)、净利润15.73亿元(+384.54%);中际旭创营收66.74亿元(+37.82%)、净利润15.83亿元(+56.83%);天孚通信营收9.4亿元(+29.1%)、净利润3.4亿元(+21.1%) [15] - 浪潮信息净利润4.63亿元(+53%),润和软件净利润增22%,数据港净利润增23.22%,润泽科技/奥飞数据营收分别增21.4%/40.62% [16] 投资工具与策略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年内吸金8.69亿元规模13.81亿元,其联接基金(A类023407/C类023408)提供场外配置选择 [27][28]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登陆上交所,华宝基金同时布局科创板/创业板人工智能主题ETF [29][30] - 建议采取"高抛低吸"策略,保持底仓把握产业长期趋势,关注优质公司及ETF工具 [24][25][26] - 参考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发展路径,AI产业虽短期波动但长期空间更大,需在市场错杀时布局优质资产 [34][35][36]
【招商电子】生益电子:Q1业绩高增符合预期,关注公司大客户订单需求及新产能释放
招商电子· 2025-05-05 22:09
25Q1业绩表现 - 公司25Q1收入达15 79亿 同比+78 55% 环比+4 79% 归母净利2 0亿 同比+656 87% 环比+37 63% 扣非归母净利1 98亿 同比+715 72% 环比+32 45% [1] - 毛利率29 84% 同比+10 96pct 环比+4 89pct 净利率12 67% 同比+9 68pct 环比+3 02pct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 业绩高增主因AI算力业务占比提升 高端产品如多层板及高阶HDI需求增长 叠加降本增效措施 [1] 业务结构及订单动态 - 25Q2订单饱满 产能稼动率接近满载 技术能力与产品卡位领先 海外及国内算力客户拓展顺利 [2] - AI服务器 800G交换机等算力相关订单需求持续向好 高端产能逐步释放推动业绩逐季增长 [2] - 需关注亚马逊等海外客户算力Capex变化及800G交换机订单放量进度 当前股价已反映关税及Capex下修预期 [2] 产能扩张与业务布局 - 25-26年公司重点扩充AI服务器 800G交换机领域高端产能 AI配套主板及加速卡产品已量产 亚马逊等客户合作深化 [3] - 国内算力板供应链卡位优势显著 25年智能算力中心高多层电路板项目一期产能将持续释放 [3] - 通讯网络领域开发5 5G/6G 卫星通讯 800G交换机 光模块等高端PCB产品 汽车电子领域智能驾驶 动力能源等订单快速放量 [3] 长期增长驱动 - 公司深耕通讯网络 HPC 汽车电子三大赛道 新增产能释放将推动长期增长 [3] - AI服务器收入规模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高阶产品量产提升单价 多领域客户导入强化业绩弹性 [3] 财务预测与评级 - 基于订单饱满及高端产能释放预期 预计25-27年营收及归母净利将持续增长 具体数值未披露 [4]
光迅科技20250126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光迅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 82.72 亿元,同比增长 36%,归母净利润 6.61 亿元,同比增长 6.82%,扣非净利润 6.3 亿元,同比增长 11.56%,数据业务收入 51 亿元,同比增长 91%,传输业务下滑 7%,国际业务收入 23.4 亿元,同比增长 12%,毛利率 22.46%,同比基本持平,利润率 7.93%,同比下降 2.29 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流出 6.4 亿元[2][3]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22.22 亿元,同比增长 72%,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同比增长 95%,扣非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增长 93.8%,费用同比增长 66%,经营现金流 -1.13 亿,但回款同比大幅增长[2][5] 2. **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增加公司采购成本和出口客户成本,目前美国对中国光模块征收 27.5%关税,大部分成本由客户承担[2][7] - 公司采取积极备货库存、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等措施应对,中国政府豁免 IC 芯片关税,有助于降低公司运营成本[6][7] 3. **行业需求展望** - 2025 年随着 DeepSeek R1 推出,各公司加大算力投资,国内需求显著增长,国外需求稳步上升,预计 400G、800G 和 1.6T 等产品需求持续增长[8] 4. **毛利率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光模块毛利率达历史新高,驱动因素为产品结构优化、产能充分释放和良品率提高[2][9] - 未来毛利率受产品结构、价格和成本影响,数据中心领域每年价格下降,需降成本和提升良品率抵消影响[10] - 电信部分毛利率下降与产品结构和客户价格调整有关,电信领域需求不如数据中心旺盛[4][11] 5. **净利率波动原因** - 净利率波动受费用率变化和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资产减值损失因存货增长而增加,但后续会转销[12] 6. **芯片情况** - 外购光芯片美国原产不多,电芯片美国原产相对较多,美国代工厂产能占比约 20%-30%,其他常规芯片代工厂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13] - TIA 调制器在美国市场占比较高,公司有导入国内光芯片替换外购部分的计划[14] 7. **费用增长趋势** - 费用包括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固定费用 7 月新厂区搬迁费用增加后将趋于稳定,变动费用与销售订单规模相关,公司希望通过提高人效等优化措施改善费用比[15] 8. **营收和利润预期** - 2025 年的收入和利润预期比 2024 年更好,公司内部设定目标并向高处挑战[16] 9. **数通光模块情况** - 2024 年数通光模块收入占比约 62%,2025 年设备商大客户如 H 需求预计增长,国内互联网客户需求增长显著[17] 10. **传输和 DCI 领域情况** - 电信传输领域全球处于低位,国内运营商投资下降,国际情况相同,DCI 在电信运营商领域处于试点阶段,在互联网领域有部分增长[18] 11. **光交换技术情况** - 光迅科技在电信领域骨干网自研芯片技术积累雄厚,数据中心光交换技术下沉趋势确定,2025 年 OCS 处于实验阶段,未规模化应用[19] 12. **库存情况** - 2024 年存货因订单式生产、原材料备货和 VMI 模式库存商品增加,随着客户领用发出商品,库存将转化为收入[20] - 2025 年需求旺盛,供应形势未明显改善,备货前置,整体库存尚可,竞争对手库存增长显著[21][22] 13. **价格变化展望** - 按惯例每年客户有降价要求,2025 年产品结构以单模产品为主,有望缓解降价压力[22] 14. **出货量预期** - 作为 H 公司供应商,2025 年 GPU 需求预计大幅增长,相关需求显著增加[23] 15. **资产减值情况** - 四季度和一季度资产减值分原材料、产成品和发出商品,二季度资产减值幅度可能不会明显降低[24] 16. **光模块情况** - 账务和实物处理采用先进先出原则,2024 年光模块收入 51 亿元,占总营收 82.72 亿元的 60%,2025 年第一季度数通与接入业务占比与去年全年相似,预计进一步提高[25] 17. **毛利率波动情况** - 2024 年第三季度毛利率 25%,第四季度降至 20%,因产业园转固折旧增加、设备验收集中和费用集中体现,2025 年第一季度恢复到 25%,可能是新产能投入冲击消退[26][27] 18. **硅光子技术情况** - 硅光子技术 2023 年开始快速发展,2024 年出货量几十万,2025 年月产能达 50 万,短距产品如 400G、800G 模块产能稳定在 50 万每月,长距产品全年出货量仅几万支[28] - 硅光子集成度高,可减少生产工序和成本,与 DML 技术可能共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迅科技主要产品包括短距传输模块如 400G、800G 模块,长距传输模块如 FR 系列,还积极布局芯片领域以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