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
搜索文档
豪美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21:39
豪美新材的汽车轻量化业务已形成"材料-部件-系统"全产业链布局,仅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9.62亿 元,毛利率14.16%,较传统工业型材业务高近10个百分点。目前,公司的安徽芜湖基地与摩洛哥合资 工厂已初步形成"国内+海外"双基地格局,新能源电池壳体、车身结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批量供货头部 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产业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1.8亿元,同比增长21.28%。通过 募投项目变更,公司正加速推进"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华东生产基地"建设,产能扩张与技术创新形成正向 循环,为公司长期价值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本报讯(记者李雯珊见习记者张美娜)近日,广东豪美新材(002988)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美新 材")对外披露了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82亿元,同比增长 15.40%;归母净利润1.43亿元,扣非净利润1.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244.47%至7405万元,现金流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消费复苏与政策红利则为系统门窗提供强劲支撑。贝克洛品牌通过"工程+零售"双轮驱动 ...
春兴精工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39
董事长袁静薪酬84.06万元,同比增加0.01万元: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孙洁晓。董事长袁静,1969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曾任职于上海石化机械研究所、上海君言房地产,自 2018年8月起任公司董事长,2024年薪酬84.06万元,较2023年增加0.01万元。总经理吴永忠,1969年出 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曾任中行泗洪支行工程师、江苏领先电子工程师等职,现 任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代行),2024年薪酬135.38万元,较2023年增加21.32万元。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9.22%:截至2025年9月30日,春兴精工A股股东户数为15.87万,较上期减少 9.22%;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961.56,较上期增加10.16%。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2026.5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603.58万股。 春兴精工成立于2001年9月25日,于2011年2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江 苏省。该公司是国内通信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企业,在精密铝合金结构件等产品上有较强技术实力。 主营业务:公 ...
祥鑫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6.67亿行业第五,净利润1.62亿行业第十六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0日,于2019年10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东莞市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涉及灵巧手、汽车轻量化、机器视觉、核聚变、超导、核电等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谢祥娃、陈荣,董事长陈荣2024年和2023年薪酬均为181.5万元,总经理谢祥娃同期薪酬均为179.1万元 [4]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6.67亿元,在行业55家公司中排名第五,行业平均营收为21.5亿元,中位数为12.8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收入19.37亿元,占比54.24%;燃油汽车相关业务收入6.18亿元,占比17.30%;储能设备相关业务收入5.86亿元,占比16.41%;通信设备及其他业务收入3.65亿元,占比10.21%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62亿元,行业排名第十六,行业平均净利润为1.29亿元,中位数为7830.98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19.37亿元,同比增长2.78%;燃油车业务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15.11%;储能设备业务营收5.86亿元,同比增长9.40%;通信设备业务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145.99%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83%,高于去年同期的44.46%,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0.5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2.14%,低于去年同期的13.89%,且低于行业平均的21.56%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49万,较上期增加8.22%;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437.61股,较上期减少7.5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350.7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19.6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13.07万股,为新进股东;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持股123.16万股,为新进股东 [5] 业务亮点与机构观点 - 公司加速布局液冷、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6] - 公司已开发出适用于车载和算力服务器的液冷解决方案,车载液冷系统已规模化应用,正与算力服务器头部企业接洽开展送样与交付 [6] - 公司重点聚焦灵巧手、轻量化机械臂领域,推出第二代灵巧手产品,与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建设灵巧手专用产线和算力服务器产品专业工厂 [6] - 东莞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38元、1.85元、2.37元,对应PE分别为29倍、22倍、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 国盛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5.0亿元、6.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倍、23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6]
利源股份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垫底,净利润倒数第二,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0 20: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13日,于2010年11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吉林省辽源市,是国内铝型材及深加工产品领域的企业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工业金属 - 铝,涉及高铁、汽车轻量化、核聚变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7亿元,在行业31家公司中排名第31位 [2] - 行业第一名中国铝业营收达1765.16亿元,行业平均营收为165.62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铝型材自产收入8445.54万元,占比86.37%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945.74万元,行业排名第30位 [2] - 行业第一名中国铝业净利润172.96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为13.46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2.12%,去年同期为34.62%,高于行业平均的46.20% [3] - 当期毛利率为-6.33%,去年同期为-19.32%,低于行业平均的10.69%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许明哲薪酬从2023年的50万元增至2024年的120万元 [4] - 总裁刘树茂薪酬从2023年的106.1万元降至2024年的104.5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82万,较上期减少8.3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61万,较上期增加9.0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297.56万股 [5]
东莞产业升级系列报告之二:先进金属材料领航东莞制造业进阶
东莞证券· 2025-10-30 18:2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汽车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及消费电子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本地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创新平台的协同效应[23][24] - 东莞市已形成以轻质合金、硬质合金、高温合金及非晶合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2024年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达1627亿元,其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6个细分领域产值超百亿[3][17] - 政策目标是到2027年将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规模提升至2100亿元,东莞将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平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3][21][24] 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概况 - 产业基础雄厚,2023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70.25亿元,金属制品业企业总产值达1402.36亿元[3][14] -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已建设9个新材料产业园,并聚集了1642家优质新材料企业,包括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17] - 东莞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协同关系[13] 轻质合金 - 汽车轻量化是核心驱动力,一体化压铸技术延续高景气度,铝镁合金凭借轻量化(铝合金密度约为钢材的30%)和高强度特性,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传统汽车结构件中应用广泛[25][31][34]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在2025年9月已达53.50%,直接拉动轻质合金需求[33][34] - 工业及建筑领域需求提供增量,轻质合金型材凭借一次挤压成型、优异机械性能等优势,应用场景已延伸至机械设备、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中国铝材总产量达6783.10万吨,其中铝合金产量1614.10万吨,占比提升至23.8%[25][39][46] - 东莞市轻质合金产业以银瓶先进金属材料集聚区为核心,汇聚了宜安科技、发斯特等龙头企业,2024年该基地工业总产值达270亿元,产业链覆盖从材料研发到精密加工的全环节[48][50] 硬质合金 - 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牙齿”,兼具高硬度和韧性,其硬度耐磨性优于高速钢,成本低于超硬材料,在切削工具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2023年切削工具合金占比51%)[54][55][58][73] - 下游需求广泛,汽车行业(2025年1-9月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通用机械(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以及矿产能源开采和基建投资共同推动市场增长[65][66][68] -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高端切削刀具市场主要由欧美日韩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正通过提升加工精度、效率及寿命来加速进口替代进程[73][74] - 东莞市硬质合金产业紧密对接本地3C电子、高端装备制造需求,拥有华晶粉末、翊伟硬质等企业,已形成覆盖“通用工具+细分场景专用工具”的产品矩阵,并为华为、OPPO等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74][76][77] 高温合金 -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总重量中占比高达40%–60%,主要用于制造燃烧室、导向叶片、涡轮盘等热端部件[78][80] - 市场需求受“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推动而快速增长,国产大飞机的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国产化率已突破60%,能源工程领域的大功率燃气轮机应用也为行业注入增量需求[3][78][79] - 产业技术壁垒高,国内企业正通过研发攻关突破技术依赖,提升材料质量,以匹配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3] 非晶合金 - 非晶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例如折叠屏手机铰链、可穿戴设备结构件等[12][23] - 报告提及了帕姆蒂昊宇等公司的部分非晶产品,表明该材料在特定应用场景已实现产业化[10]
豪美新材前三季度营收增长15.40% 持续开拓轻量化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5:26
豪美新材2025年9月公告,公司变更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将剩余募集资金全部投入新增的"汽车轻 量化零部件华东生产基地项目",凸显公司汽车轻量化业务快速增长的扩张需求,以及对于轻量化业务 的发展信心。 另外,据豪美新材半年报显示,公司在扩张汽车轻量化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开拓铝合金轻量化材料在新 兴领域的应用,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已实现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储备,未来有望随新兴领域需求增长, 释放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豪美新材是一家集专业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内大型铝型材制造商。凭借多年高强铝合金型材领 域的经验,公司近年来持续向轻量化领域转型升级,不断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三季报显示,公司不断加 大产品研发力度,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过1.8亿元,同比增长21.28%。 在汽车轻量化领域,豪美新材不断加大后加工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告显示,公司加紧在安徽芜湖 建设汽车轻量化部件加工基地,以更好服务和配套下游客户;与此同时,公司紧抓产业链出海机遇。公 司于2025年2月披露,携手凌云股份在摩洛哥设立合资公司,建设新能源电池壳体、车身结构件、高强 度辊压件等配套供货能力,作为辐射欧洲及北非市场的 ...
万丰奥威跌2.10%,成交额4.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201.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24
今年以来万丰奥威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4月2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99亿元; 买入总计3.70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23.76%;卖出总计1.72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1.02%。 资料显示,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工业区,成立日期2001年9月30日,上市 日期2006年11月2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以"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为主线的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 务;集自主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专业通用飞机制造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 车金属轻量化零部件80.82%,通航飞机制造19.18%。 10月30日,万丰奥威(维权)盘中下跌2.10%,截至13:04,报16.82元/股,成交4.13亿元,换手率 1.14%,总市值357.1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201.41万元,特大单买入1592.91万元,占比3.85%,卖出3415.70万 元,占比8.27%;大单买入6962.75万元,占比16.85%,卖出1.03亿元,占比25.03%。 万丰奥威今年以来股价跌10.29%,近5个交易日跌1.98%,近20日跌12.76%,近60日涨2 ...
南京聚隆跌2.01%,成交额1.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26.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22
10月30日,南京聚隆盘中下跌2.01%,截至13:02,报36.16元/股,成交1.54亿元,换手率4.75%,总市值 40.01亿元。 南京聚隆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轻量化、人形机器人、 高铁、机器人概念、5G等。 截至10月20日,南京聚隆股东户数2.01万,较上期减少0.61%;人均流通股4397股,较上期增加0.61%。 2025年1月-9月,南京聚隆实现营业收入19.96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 79.46%。 分红方面,南京聚隆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983.96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南京聚隆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 (001917)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9.00万股,为新进股东。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926.63万元,特大单买入408.07万元,占比2.65%,卖出641.31万元, 占比4.16%;大单买入1962.84万元,占比12.75%,卖出3656.22万元,占比23.74%。 南京聚隆今年以来股价涨67. ...
爱柯迪(600933):25Q3毛利率与利润亮眼,机器人进展积极
中泰证券· 2025-10-30 11:4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爱柯迪(600933.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尤其在北美市场通过墨西哥工厂实现本地化配套,有效缩短交期并降低成本 [7][8] - 公司积极拓展机器人赛道,通过收购卓尔博股权以及将汽车轻量化技术复用于机器人领域,有望切入国外重要客户供应链,构建“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 [8]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明显,受益于海外客户结构优化与新工厂投产后产能利用率提升,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5][7] 基本财务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10亿元,同比增长6.75%;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20.70%;毛利率为30.42%,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8.60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7.86%和4.28%;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10.36%和2.04%;毛利率达32.59%,同环比分别提升2.84和2.85个百分点 [5]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9.62亿元、103.53亿元、120.99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8%、30%、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4亿元、15.01亿元、17.40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8%、25%、16% [3][8]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建设 - 公司欧洲和美洲市场需求及新订单持续放量,墨西哥二期工厂已于2025年6月投产,为北美客户提供本地化配套,并已启动马来西亚铝压铸生产工厂建设 [7][8] - 墨西哥一期工厂在2023年7月投产,已有稳定供货能力;二期工厂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及三电系统零部件,已进入量产爬坡阶段 [8] 业务拓展与收购整合 - 公司于2025年9月底完成对卓尔博71%股权的收购并表,卓尔博是微特电机定转子等精密部件的领先企业,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8] - 卓尔博2025年1-4月净利润为664.4万元,并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2亿元、1.57亿元、1.74亿元,此次收购有利于增厚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 [8] 费用管控与盈利能力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为0.64%、5.99%、4.90%、-1.14%,费用管控成效明显 [7]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将维持在28.2%-28.4%的水平,净利率将维持在15.5%-15.9%的水平,ROE将逐步提升至13.7% [10]
永茂泰单季净利暴增63倍 主业稳固机器人业务获突破
长江商报· 2025-10-30 08:0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59.65%,净利润3040.56万元,同比增长6319.92% [1][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2.75亿元,同比增长54.66%,净利润5018万元,同比增长39.58% [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及运营管控加强带来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稳步上升 [1][3] 业务驱动因素 - 汽车轻量化需求蓬勃兴起,铝合金凭借其优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车身、底盘等核心部件 [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铝合金产品销量达13.4万吨,同比增长50.7% [3] - 新开发的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新能源客户项目快速量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零部件收入比例提升至近50% [3] 机器人新业务突破 - 公司成功获得西南某头部机器人企业173个核心零部件订单,占该客户全部机器人零部件订单的90%以上 [1][4] - 订单涵盖高精度减速器外壳、高强度结构件、精密齿轮箱组件等人形机器人关键系统 [4] - 公司与国内某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器等领域深入合作 [4] 全产业链与研发投入 - 公司已构建从废铝回收到铝合金生产、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铝危废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低碳循环体系 [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9061万元,同比增长30.2% [5] - 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研发费用达2.66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