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

搜索文档
全球投资者缩减美元对冲头寸 市场静待下一步政策动向
新华财经· 2025-08-19 13:43
全球投资者对冲策略变化 - 全球股票投资者对冲美元下行风险的头寸比例回落至接近4月初水平 对冲比率降至21.6% 较5月份下降约2个百分点 [1] - 4月初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发金融市场震荡 导致美股与美元指数同步大幅下滑 投资者曾普遍担忧美元汇率走软并通过衍生品建立对冲头寸 [1] - 当前对冲需求出现意外降温 打破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认知框架 与历史经验中10%波动幅度形成明显差异 [1][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7月美元指数录得近三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标普500指数刷新历史高点 双重利好削弱投资者即时对冲动机 [2] - 机构投资者货币对冲策略更倾向参考三至五年长周期数据而非短期波动 美元仍被视为相对有效对冲工具 [2] - 海外投资者风险对冲行为未因市场波动加剧而升级 对冲比率自4月以来未出现实质性上升 [2] 对冲成本与外部环境 - 三个月期美元对冲成本从去年9月1.31%低点升至6-7月间逾2.4% 目前维持在2.20%以上较高水平 [3] - 高昂对冲成本促使基金经理采取审慎态度 需要更多时间观察市场演变 [3] - 贸易摩擦短期缓和为美元提供喘息机会 [2] 美元中长期前景预期 - 华尔街外汇策略师坚持看空美元中长期前景 认为当前反弹缺乏可持续性 长期走弱趋势未改 [3] - 疲弱就业数据 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政治压力 劳工统计局局长突遭罢免等事件加剧市场对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真实性疑虑 [3] - 若美联储在通胀抬头背景下被迫降息 美元将面临"完美风暴" 历史类似情境中彭博美元指数累计下跌约8% [3]
华泰证券:美国关税传导或更为显性但短期影响可控,维持中长期美元面临贬值压力观点
新浪财经· 2025-08-19 07:56
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 - 关税传导至美国通胀目前仍相对温和 核心CPI在2025年5-6月环比仅为0.1-0.2% [1] - 关税影响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大量囤货形成缓冲 加权进口关税税率低于理论值 企业需求偏弱以及服务通胀偏低 [1] - 预计三季度关税将温和推高美国核心通胀 但市场对通胀上升幅度及持续时间存在分歧 [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重启降息周期 [1] - 虽然通胀将在三季度回升 但对2025年降息的制约有限 [1] - 短期通胀回升对美债收益率影响有限 因通胀传导未必超预期 [1] 美债及美元展望 - "大而美"法案实施后美债收益率仍面临压力 [1] - 需关注金融去监管 美元稳定币扩容 美债发行结构变化可能形成的缓冲 [1] - 维持中长期美元面临贬值压力的观点 [1]
关税冲击减弱 全球投资者削减美元贬值对冲头寸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0:31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4月初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导致美股和美元双双下滑后,美元对冲需求增加。分析 师曾警告称,美国以外的股票投资者将继续大举进行对冲,以防范美元进一步下跌。但如今,道富银行 表示,全球投资者已将对冲美元贬值的头寸降至接近4月初之前的水平,这是近几个月以来趋势的逆 转。 关税引发的动荡打破了一种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即美元是抵御美股下跌的良好保险。因为在过去风险 情绪恶化的阶段,美元通常会上涨。而4月之后美股和美元携手下滑改变了这种相关性。 不过,Michael Metcalfe指出,海外投资者的行为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转变。他表示:"大家都非常关注 这个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对冲比率很低,它可能会更高。但现实是,现在已经是8月中旬了,而对 冲比率并没有真正上升。" 这可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投资者在评估最佳的货币保护水平时,通常会回顾更长的一段时间,比 如三到五年。在此基础上,在美股下跌期间,美元看起来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对冲工具。 最重要的是,由于贸易关税的最坏情况似乎已经避免,美元在7月份赢得了一些喘息的机会。与此同 时,美股的反弹使标普500指数重新冲上历史新高。 道富银行编制的数据显示,对冲资金 ...
美银Hartnett:收益率曲线控制将至,黄金与加密货币成防守利器
华尔街见闻· 2025-08-18 06:15
政策转向与市场范式转变 -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指出政策制定者可能通过货币贬值应对债务挑战,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等非传统工具讨论升温 [1] - 全球进入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2025年至今已有88家央行降息,创2020年以来最快宽松步伐 [1] - 市场预期美联储加入降息推动股票、信贷、黄金和加密货币等资产价格创新高 [1] 美元贬值与投资策略 - Hartnett提出"扰动即贬值"理论,认为政策扰动将压低美元汇率以缓解美国债务压力 [3] - 美国政府可能通过经济繁荣和资产泡沫扭转债务趋势,美元指数(DXY)或跌破90 [4] - 截至发稿美元指数下跌0.36%至97.85 [5] 股票与信贷市场现状 - 标普500市净率达创纪录5.3倍,超越科网泡沫峰值,远期市盈率22.5倍位于1988年以来第95百分位 [9] - 美国投资级A+信贷利差仅64个基点,处于30年来第98百分位,显示投资者偏好"非债券"资产 [11] - 高估值驱动因素包括货币贬值、千禧/Z世代财富积累偏好及全球消费再平衡 [13] 美联储政策预期 - 杰克逊霍尔年会前市场情绪极度乐观,鸽派信号或已被完全定价,警惕"卖出事实"行情 [14] - 美国国债平均期限5-6年,为稳定1.2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需将5年期收益率压至3.1%以下 [14] 对冲资产配置 - 黄金和加密货币被视为对冲美元贬值核心工具,当前配置比例显著偏低:加密货币敞口仅9%(占AUM 0.3%),黄金配置48%(占AUM 2.2%) [16] - 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同样受益于美元贬值趋势 [16] 能源市场展望 - 油价和天然气价格自3月以来下跌41%,已反映俄乌冲突和平预期 [18] - 若美俄合作开发北方航道及北极资源(占全球未探明石油15%/天然气30%),能源熊市或延续至2026年 [20]
资产配置周报:美国PPI反弹与杰克逊霍尔会议预期,美元贬值及风险偏好提升-20250817
东海证券· 2025-08-17 21:28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全球股市普涨,创业板指领涨8.58%,纳指表现最弱下跌2.21%[1][14] - 主要商品期货下跌,WTI原油跌1.7%,COMEX黄金跌1.86%[1][28][36] - 美元指数周跌0.42%,非美货币普遍升值,日元对美元升值0.47%[1][12]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7月PPI环比升0.9%,为2022年6月以来最高增幅[2][8]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92.1%[16][17] - 杰克逊霍尔会议将召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2][8] 中国市场动态 - A股日均成交额20780亿元,通信(+7.66%)、电子(+7.02%)领涨申万行业[2][17] - 乘用车日均零售4.52万辆,环比下跌23.61%[1][31] - 中债10Y收益率上行5.74BP至1.7465%,美债10Y收益率上行6BP至4.33%[1][12][17] 大宗商品走势 - 原油库存下降,美国原油产量1332.7万桶/天[28][33] - 伦敦金现收3335.28美元/盎司,周跌1.86%[36][44] - SHFE电解铜价格79066元/吨,周涨0.9%[55][58] 流动性观察 - DR007周均1.4518%,环比上升0.61BP[113][118] - 美国隔夜逆回购账户余额连续第六周下降[120] - 融资余额增长456.92亿元至20410.39亿元[113][116]
美银Hartnett:收益率曲线控制将至 黄金与加密货币成“防守利器”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20:49
政策转向与市场范式转变 -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指出,政策制定者为应对债务挑战可能采取货币贬值路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等非常规工具讨论升温 [1] - 全球进入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2025年至今已有88家央行实施降息,创2020年以来最快宽松步伐 [1] - 市场预期美联储加入降息推动股票、信贷、黄金和加密货币等资产价格创新高 [1] 美元贬值与投资策略 - Hartnett提出"扰动即贬值"理论,认为政策扰动将压低美元汇率以缓解美国债务与赤字压力 [2] - 长期政府债券吸引力下降,股票和信贷市场估值高企,标普500市净率达创纪录5.3倍,远期市盈率22.5倍位于1988年以来第95百分位 [8] - 美国投资级A+信贷利差仅64个基点,处于30年来第98百分位,显示投资者"别无选择"心态 [10] 资产配置建议 - 黄金、加密货币、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被视为对冲美元贬值与通胀的核心工具 [14]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仅9%基金经理持有加密货币敞口(占AUM 0.3%),48%持有黄金(占AUM 2.2%),显示配置空间巨大 [14] - 高估值驱动因素包括货币贬值、千禧代财富积累偏好及全球消费再平衡 [12] 能源市场长期展望 - 油价和天然气价格自3月下跌41%已反映俄乌冲突和平预期 [16] - 若美俄合作开发北方航道及北极资源(占全球未探明石油15%/天然气30%),能源价格熊市或延续至2026年 [18]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风险 - 美国国债平均期限5-6年,为稳定1.2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需将5年期收益率压至3.1%以下 [12] - 杰克逊霍尔会议前市场情绪过度乐观,鸽派信号或已充分定价,警惕"卖出事实"行情 [12]
金属普跌 期铜窄幅波动【8月15日LME收盘】
文华财经· 2025-08-16 14:00
金属市场动态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8月15日上涨7 5美元至每吨9 773 5美元 涨幅0 08% [2][3] - LME其他金属表现分化 三个月期镍上涨130美元至15 161美元/吨(涨幅0 86%) 期锡上涨230美元至33 694美元/吨(涨幅0 69%) 而期铝下跌12 5美元至2 607美元/吨(跌幅0 48%) [3] - 美国COMEX期铜同步上涨0 4%至每磅4 50美元 对LME期铜溢价达137美元/吨(1 4%) [5] 供需基本面 -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连续两周累计增长20% 达到86 361吨 创两个月新高 [5] - 花旗银行上调未来三个月铜价预估400美元至9 200美元/吨 但仍低于当前市场价格 反映对制造业增长受阻的预期 [5] 宏观影响因素 - 美元走软支撑金属价格 使美元计价商品对其他货币买家更具吸引力 [5] - 美俄首脑会晤引发市场观望 双方计划进行6-7小时会谈 包括一对一闭门磋商 [1][2]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房地产
中金点睛· 2025-08-16 08:01
01 策略 Strategy AH溢价能有多低 - AH溢价从4月初高点144%快速回落至7月底的123% 创2020年以来新低 当前仍处于125%的低位 [5]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 to H上市后表现优异 当前分别交易31%和15%的倒挂 [5] - 受益于港股近半年多的强势表现和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 AH溢价大幅回落 个别公司甚至出现A股较港股大幅折价的"罕见"情形 [5] 02 宏观 Macroeconomy 渐入财政主导 布局全球水牛 - 美国财政部将在三季度净发行约1万亿美元的美债 流动性将逐步收紧 [7] - 美国或将较长期进入财政主导&货币配合的阶段 美元流动性较长期充裕 美元有望延续趋势贬值 [7] - 全球股市可能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美元贬值预期和待结汇资金回流下 或推动人民币继续升值 [7] - 弱美元周期利好包括A港股在内的新兴市场 尤其港股 [7] 03 策略 Strategy 双融破2万亿下的A股市场 - A股市场两融余额升至20002.6亿元 为2015年7月后首次突破2万亿元 [9] - 与2015年相比 本轮双融规模上升呈现出几点不同:A股市场体量较十年前更大 杠杆类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 双融规模上行节奏更平稳 持仓分散度更高且偏好新兴产业、成长风格 [9] - 924以来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预期 是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的关键 [9] - 当前政策力度较2013年更为积极 市场流动性更为宽松 叠加盈利修复与叙事扭转带动的估值抬升 A股结构性特征可能类似2013年 但全年市场整体表现有望明显优于2013年 [9] 04 房地产 Real Estate 北京五环外限购松绑 - 北京放开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 并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11] - 本次北京政策调整或将阶段性提振近期住房交易量及市场情绪 [11] - 建议关注经营面有边际改善空间的标的和低估值标的 部分出险房企在债务重组进程中或也具备交易机会 [11] 05 策略 Strategy 指数新高后 如何布局 - 今年A股市场像"增强版2013" 小盘和成长风格占优 但市场整体表现有望明显好于2013年 [13] - 估值抬升、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不排除指数波动加大 但宽松流动性结合盈利修复及叙事扭转 自去年"924"以来的本轮行情仍在延续过程中 [13] - 配置上建议关注景气高且有业绩验证的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等板块 业绩弹性较高 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的券商、保险行业 红利板块预计仍将延续分化表现 [13]
美银拉响警报:通胀还在涨,美联储却要降息!美元恐遭20年罕见冲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8:03
历史情景对比 - 美联储可能在年度通胀率同比上升的背景下于2025年剩余时间降息 这种情况历史上罕见 上次出现在2007-2008年 [1] - 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彭博美元指数下跌约8% 实际政策利率被压低 [2] - 当前彭博美元现货指数8月下跌约1.3% 2025年迄今下跌约8% 创2017年以来最糟糕开局 [3] 市场表现与预期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接近85% 尽管7月通胀以1月以来最快速度上升且生产者价格涨幅超预期 [2] -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2025年迄今下跌约50个基点 对美联储政策最为敏感 [3] - 美国银行预计年底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约3%至1.20 策略师近期看多欧元 [2] 经济驱动因素 - 2007-2008年供给冲击推高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 但美联储因房地产和就业市场疲软仍降息 [2] - 当前需应对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劳动力市场疲软态势 [2] - 预计年底整体CPI同比涨幅达约2.9% 高于2025年中期水平 即使月度涨幅保持0.1%左右 [2]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警惕美国通胀失真
新华财经· 2025-08-14 22:06
通胀数据掩盖效应 - 美国通胀数据掩盖三股力量:关税政策延迟冲击、供应链重构成本外溢、美元贬值带来的进口价格反弹 [1] - 短期食品和能源项走弱压低CPI增速 但剔除住房后的"超级核心通胀"环比增速上升 核心服务和关税敏感品类涨价趋势固化 [1] - 高权重能源、二手车和住房分项持续走弱压低整体CPI 而关税相关品类涨价信号仅在局部显现 [1] 库存与价格压力延迟 - 美国进口商在关税生效前加速囤货 部分关税敏感品(家具、服装、家电)库存水平在第二季度创近五年新高 [1] - 库存托底掩盖终端价格压力 预计秋季库存消化后 价格冲击将集中在第四季度释放 [1] - ISM制造业价格指数与零售商提价意愿调查显示涨价广度扩大 与整体CPI温和走势形成反差 [1] 美联储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就业市场走弱与非农数据下修背景 可能9月降息 但第四季度关税冲击兑现和核心服务通胀保持韧性可能导致政策失误 [2] - 若第四季度数据逆转迫使降息路径收紧 债市与股市调整可能同步放大 VIX波动率指数中枢通常上移30%-50% [2] - 关税商品10月集中到港、薪资增速潜在反弹及美元贬值滞后效应将共同构成通胀上行压力 [2] 市场影响与策略 - 白宫与美联储在降息节奏与通胀容忍度上的分歧公开化可能显著加剧市场波动 [2] - 市场需要跟踪关税敏感品类价格、进口成本指数(如CCFI)及企业提价意愿变化 [2] - 第四季度市场交易可能从"降息宽松"转向"通胀防御"的范式变更 需考虑利率与股市波动同步性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