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效应
搜索文档
中金:怎么理解房价与消费的关系?
中金点睛· 2025-05-09 07:33
土地属性与房地产顺周期性 - 土地具有垄断和金融属性,其不可移动、不可再生的特点导致超额收益反映在价格和租金增长上,形成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7] - 土地所有权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拥有土地的企业在谈判中更具耐心,而劳动力和产业资本处于劣势 [8] - 地价上升对经济具有负外部性,增加企业固定成本,降低投资意愿,并加剧财富分化 [9] - 土地价格对利率高度敏感,且估值缺乏客观基础,更多由心理预期和羊群效应驱动 [9] 房价与消费的总量关系 - 房价与消费的因果关系不明确,二者可能共同受信贷驱动:金融周期上半场信贷扩张推升房价和消费,下半场信贷收缩则抑制消费 [2][13] - 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可能被债务上升抵消,高杠杆人群消费倾向虽高但持续性不足,且未来购房者负担加重 [14] - 房地产繁荣通过上下游行业带动收入增长,但以一手房为主的经济体中,这一效应本质仍是信贷扩张的传导 [14] - 国际经验显示,美日房价上涨阶段消费增速提升,下跌阶段消费承压;中国2016-2019年房价快速上涨期消费增速反而放缓,因杠杆率上升形成抑制 [4][15] 消费结构的分阶段特征 - **房价上涨阶段**:服务消费(医疗/文娱/教育)>耐用品(汽车/家电)>非耐用品(食品/服装),美日表现一致,中国耐用品增速较高但2016年后全面放缓 [5][31][35] - **房价下跌阶段**:服务(医疗/公用事业)>非耐用品(食品/药品)>耐用品(汽车/家电),日本1990s耐用品降幅显著,美国2008年非必需耐用品下滑明显 [44][47] - **房价触底回升阶段**:服务(医疗/住宿/文娱)和耐用品(家电/汽车)增速反弹,日本2004年后家电消费转正,美国2012年汽车消费快速恢复 [50][52][57] 穿越周期的消费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保健、个人护理消费持续增长,日本药品和服务消费受政策影响呈现阶段性高增长 [59] - 技术进步创造新需求,如1990s后美日通讯设备和服务(互联网/智能手机)消费增速显著高于整体 [61] - 消费习惯转变推动细分领域增长,日本便利化饮食(预制菜/饮料)和家用快消品增速快于传统食品,美国休闲娱乐服务消费后危机时期表现突出 [66]
热点思考 | 美国经济:“跌”出来的衰退?——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一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4-06 19: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初以来美股因经济转弱和对等关税冲击持续回调,探讨美股下跌是否对经济形成“负反馈”及是否预示经济衰退,需关注关税政策演绎、金融脆弱性和劳动力市场状况[1][5][76]。 历史上美股回撤与经济衰退关系 - 年初以来美股大幅回撤,标普500和纳指自2月19日分别回调17.4%和22.3%,接近“熊市”边缘,周期板块较防御板块超跌,符合“衰退交易”特征,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升温[1][5][76]。 - 1928年以来14轮熊市多数发生在经济衰退前,领先1 - 12个月且下跌延续至衰退期,仅1929年和1990年两次回撤发生在经济步入衰退后[17]。 - 1929年以来14轮熊市中,11轮发生在经济基本面走弱背景下,后续美国经济均衰退;1961年、1966年、1987年熊市相对例外,分别因高估值担忧、信贷紧缩和恐慌情绪与程序化交易助推[25]。 美股“财富效应”定性分析 - 财富效应通过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影响消费,美国居民收入中仅8%的股息收入与股市涨跌直接相关,短期资本利得不计入可支配收入[2][27][30]。 - 美国居民储蓄率与净值/可支配收入逆相关,股市增值可提升消费意愿,居民金融资产中29%配置在企业权益上,权益对部分净值变化贡献大[2][36]。 - 高收入群体股息收入占比更大、持有权益资产更多,80 - 100%收入分位群体贡献消费的39%,消费倾向接近50%,消费结构上高收入群体交运、文化娱乐类消费占比更高[44][50]。 美股“财富效应”定量分析 - 学界认为美国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弹性在0.02 - 0.08之间,呈现货币宽松环境下弹性更高、高收入人群弹性更高、长期变动弹性更高的特征,部分研究认为美国房市财富效应大于股市[2][62][77]。 - 若美股下跌20%,美国经济增速受冲击最高可达1个百分点;2024年末以来股市下跌拖累经济增长幅度或在0.4 - 0.5个百分点之间[3][64][77]。 判断本次美股回调是否预示经济衰退的关注点 - 本次美股下跌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产生的恐慌有关,需关注关税政策演绎[4][70][78]。 - 美股下跌可能产生次生冲击,需关注金融脆弱性[4][70][78]。 - 劳动力市场是美国经济基本盘,失业率是是否衰退的“试金石”[4][70][78]。 大类资产及海外事件数据 - 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全球,各类风险资产齐跌,纳指下跌10.0%,日经225下跌9.0%,10Y美债收益率下行26bp至4.01%,美元指数下跌1.1%至102.92等[79]。 - 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对全球征10%基准关税,对60余贸易逆差国征20% - 49%额外关税,若关税进一步超预期,需关注美国经济转弱风险[79]。 - 3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22.8万人超预期,失业率升至4.2%但劳动参与率回升至62.5%,市场认为美联储年内将降息4次[79]。
中信证券|2025春季宏观经济展望:蓄势待发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8:03
经济结构转型 - 地产及其产业链在中国经济占比从2020年18%下降到2024年10%-11% [1][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从2020年11.7%上升至2024年14.1% [1][2] - 2024年地产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较2021年高点17.9亿平方米下跌超45% [2] - AI等行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契合度高,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效率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聚焦广义价格体系,结构性工具可能调降利率、扩大再贷款额度 [3][4] - 预计全年逆回购利率降息2次,累计降幅20-30bps [4] - 房价财富效应弹性0.09,股价弹性0.02,资产价格企稳将传导至消费 [4] - 财政政策适度扩张,广义财政工具规模扩大,包括5.66万亿国债和地方债、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11] 外部环境与出口 - 2025年美国第二轮10%关税落地,全年出口增速可能下降至-5.0% [7] - 前两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贡献转负,较去年12月下滑明显 [8][9] -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对美出口增速降幅大于非美区域 [13] 经济周期与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经济预计呈现"U"型增长,全年增速维持在5%左右 [1][14] - 工业企业自2024年Q4开始去库,下半年库存周期和盈利周期有望见底 [15][16] - 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领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一年左右 [17][18] - 2024年Q4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历史分位高于2022和2023年同期 [20] - 2025年前两月制造业PMI及分项均值高于2024年同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