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以新换老!玩不转“新行情”,公募大佬纷纷主动让贤
券商中国· 2025-06-19 18:08
基金用人策略换新 - 公募基金在新经济、新科技赛道频繁启用年轻基金经理替代资深老将,形成"以新换老"的用人策略 [1] - 深圳某大型公募副总经理卸任人工智能主题基金,该产品在其管理下最近6个月、1年、2年分别亏损24%、14%、38%,接任者为年轻基金经理 [2] - 东方阿尔法基金总经理刘明卸任招阳基金,该产品四年亏损55%,2024年11月由管理经验仅200天的新人潘令梓接任 [2] - 广州某超大型公募老将卸任管理8年的新经济混合基金,其重仓建筑工程机械等传统行业导致业绩大幅偏离新经济行情,由管理经验不足6个月的新人接替 [3] 公募新手业绩表现 - 全市场业绩前20强基金中超半数基金经理任职不超过5年,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管理不足300天即实现75%年内收益率 [4] - 南方香港优选基金由年轻女基金经理熊潇雅管理,最近6个月至3年业绩均行业领先,重仓泡泡玛特等新消费标的 [4] - 南方中国新兴经济QDII更换年轻基金经理后重仓蜜雪集团、老铺黄金,年内收益率达34%进入业绩前列 [5] - 华南某公募旗下两只医疗主题基金中,年轻基金经理业绩比老将高出40个百分点 [5] 新老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差异 - 年轻基金经理更擅长捕捉新经济、新消费赛道机会,如创新药、化妆品、电动车等领域,而老将多偏好白酒、化工等传统低估值行业 [6][7] - 某消费主题基金增聘年轻基金经理后,前十大重仓股首次纳入港股化妆品股票,显著拉动业绩 [7] - 老将投资策略受早期成功路径影响,对高估值半导体、硬科技等新经济领域接受度较低 [6] 行业用人趋势 - 多家公募创始人、总经理主动让贤,将新赛道基金交给年轻人管理 [1] - 从业超20年的公募元老通过增聘年轻人调整持仓结构,减少白酒股占比 [1] - 年轻基金经理普遍采用"用亏损股置换盈利股"策略,如重仓创新药替代传统盈利股 [6]
“已经崩盘了”!Labubu黄牛价腰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55
产品供需与市场反应 - Labubu3 0系列近期补货次数和数量显著增加 消费者反馈抢购成功率提升[1] - 公司针对全球热度提升和不良购物体验优化发售环节 正式开启线上预售模式[3] - 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 春节后紧急复工扩产但仍无法满足远超预期的市场需求[3] 二级市场价格波动 - Labubu3 0盲盒二手价格普遍下跌50% 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5] -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07元跌至2851元 跌幅达38%[5] - 黄牛群出现恐慌性抛售 整盒收购价集中在650-800元区间 1200元挂单无人问津[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两年内增长10倍 动态市盈率达104倍 远超贵州茅台的20倍[10] - 公募基金持仓数量激增 2025年一季度末有207只基金持有 同比增加171只[10] - 近期股价进入调整阶段 6月19日单日跌幅超过5%[11] 行业估值争议 - 私募机构认为新消费板块存在明显泡沫 基本面与股价相互验证导致趋势强化[13] - 券商研报指出公司虽具备IP优势和市场份额 但过高估值隐含回调风险[14] - 市场共识认为公司估值已处于泡沫破裂边缘 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15] 行业竞争环境 - 仿制品泛滥成行业痛点 高仿Labubu成本仅10元且带有仿制防伪标识[17] - 部分商家冒充代工厂进行销售 正版产品仍供不应求[17] - 二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加剧 持续消耗消费者信任度[17]
TMT专场 - 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TMT、半导体、智能终端、计算机、支付、交通、工业软件、传媒、玩具、演出、游戏、在线音乐、AI - **公司**:英伟达、亚马逊、谷歌、微软、高通、海思、长电、盛合晶微、三星、美光、海力士、博通、沪电、立讯精密、宜安科技、东睦股份、比亚迪、水晶光电、蓝思科技、兆赫电子、领益智造、瑞芯微、地平线、小鹏、商汤、Salesforce、Workday、京北方、Circle、Coinbase、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星辉娱乐、奥飞娱乐、Jenny Cat、大麦娱乐、猫眼娱乐、Live Nation、腾讯、网易、世纪华通、快手、Minimax、OpenAI、Sensore、科大讯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端侧AI - **成为焦点原因**:产业节奏走到该阶段,云端大模型能力迭代同时端侧AI硬件发展重要,如Omer O3模型进步、DeepStack的Bitcoin应用两周超1亿用户;能均衡云端与本地计算负载,提高数据处理安全性和通信及时性;是C端大模型理想载体,B端在多行业渗透率高 [1][3][15] - **发展现状与突破**:2025年轻量级模型进展显著,10B以下小模型得分超60%且数量增加,PC端15B可解锁复杂推理任务,CIS的AI终端议题在机器人和智能眼镜领域井喷 [33] - **应用场景**:B端在数字政务、金融系统、能源和制造业渗透率高,医疗和自动驾驶领域提速;C端用户对consumer AI理解在摸索阶段,市场渗透率较高的是手机、PC和智能眼镜 [3][34] 国产化 - **产业升级方向**:第三、四季度国内高端产能及算力芯片产业升级,如手机芯片升级,对应供给侧改革,是未来资本布局重点 [1][2][5] - **面临挑战与进展**:国内公司在AI发展中面临内存墙挑战,采用2.5D封装技术但难达国际先进水平,晶圆制造资产缺乏竞争力;国产HBM已达R1阶段,有望提升至HV3水平 [1][12][13] GPU市场 - **英伟达情况**:股价反弹至关税前水平,GP300下半年量产上市,采用12 high HBM3E内存,带宽增长50% [1][7] - **自研芯片趋势**: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均在开发自研ASIC芯片,以增强对供应链的把控力 [7] 智能手机市场 - **出货量与创新**:2024年全球出货量约12亿部,增长缓慢因缺乏显著创新,需在端侧设备创新,未来端侧AI发展重点依次是手机、PC和智能眼镜 [16] - **折叠屏手机**:2025年全球折叠屏市场占比约0.5%,增速低于整体智能手机市场,2026年苹果发布折叠屏手机预计带动产业链发展,铰链结构值得关注 [18][19] 智能眼镜市场 - **前景**:有望成为突破性产品,2025年预计出货量500 - 600万部,Meta、小米、百度和华为等厂商发布产品,出货量达1000万对产业链拉动作用大 [17] 车载电子系统 - **发展趋势**:从视觉感知到混合方案,增量部分包括雷达和摄像头系统,L2到L3级别自动驾驶摄像头数量及规格增加,CIS价值最高 [20] 人形机器人市场 - **现状与未来**:全球约300家相关公司,半数在中国,处于大浪淘沙阶段,未来有望出现领先企业,传统消费电子公司向汽车电子领域转型 [21] 计算机板块 - **发展前景**:2025年上半年先扬后抑,下半年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集中在AI产业、跨境支付产业以及信创与无人驾驶领域 [49] - **AI产业**:国内外出现成熟AI native商业模式,2025年多数软件公司预计收Pre AI收入,2026年开始收AI native相关收入,下半年国内CAPEX开支可能上涨带动AI应用景气度 [49] - **跨境支付产业**:美国稳定币监管法案及香港稳定币管理办法加速其发展 [50] - **信创与无人驾驶领域**:因政策支持和技术迭代受关注 [50] 支付行业 - **新四方模式影响**:提升行业监管透明度,头部企业受益,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减少,头部企业集中度提高,国内第三方支付流水回暖,海外流水增长快 [62] -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加速推进,SWIFT替代方案交易额增长,对银行IT企业有利,第三方支付海外保持13%以上增长 [63] - **稳定币立法影响**:联通传统与新兴货币铸币权,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改变全球跨境支付规模增长趋势 [64] 传媒行业 - **新消费定义与表现**:新消费指增速快的细分领域和供给创造需求的消费,IP新消费通过优质内容创造需求,AI应用缺乏爆款亮点 [87] - **泡泡玛特**:成功因素是产品具情绪和潮流价值,全球市场表现出色,2024年东南亚成功,2025年北美和欧洲优异;未来北美是关键战场,将提升IP势能,发展形象和内容IP [88][89][91][95][96] - **卡牌赛道**:增速迅猛,卡游表现超泡泡玛特,反映该领域挖掘潜力大,行业潜在空间大 [99] - **国内玩具行业**:从传统轻工业制造向满足广泛年龄层次需求转型,需求远超预期,发展空间大 [100] AI领域 - **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包括AI视频和AI agent,视频模型预计今明两年迎来类似ChatGPT时刻,AI agent发展潜力大 [110] - **AI代理技术**:核心作用是解决普通用户实际问题,未来可能涉及小程序、电商、聊天记录等领域,硬件方面眼镜、玩具和手机有潜力 [111][1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存储器价格**:DDR4及LPDDR4价格因HBM挤占产能翻倍,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还将上涨20% - 30%,国内模组公司股价表现良好 [3] - **算力中心项目**:2024年下半年开始项目数显著增长,过亿大单增加,2025年数量及互联网厂商租用数量明显增加,算力行业景气度良好 [56] - **中美AI模型差异**:性能差异缩短至两个月以内,国内模型在多模态商业化全球领先 [57] - **AI工具调用量**:快速增长,带动AI终端行业发展,促进信息处理和互动娱乐领域繁荣,推理服务成本两年内下降近99.7% [58] - **AI商业化进展**:海外如Salesforce和Workday已实现成熟商业化收费模式,国内ERP公司未来两年有望实现类似收费模式 [59][60] - **智能驾驶**:技术领先于政策,深圳等地有Robot TAXI规划运营,特斯拉将发布新计划,低速无人运营装置广泛应用,路权放开助力发展,智驾模组厂商出货量大增,低空经济招标数据增长 [65] - **国产化在交通领域**: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以无人为导向,低空经济招标量增长,国产化深入推进,信创持续深耕落地,2027年下半年进入高峰替换期 [66] - **工业软件国产化**:经过近十年发展跟上产业需求,CAD方面2D产品完成90%替代,3D CAD在部分机械端场景基本可用,CE国产化率约20% [67] - **稳定币**:是价格与法定货币挂钩的虚拟资产,有三种发行技术实现方式,香港有监管要求,应用场景广泛,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有优势 [68][71][72][74] - **线下演出市场**:疫情后获得新生,2024年线下音乐类演出达3万场同比增长43%,2025年截至5月达1.2万场同比增长19%,抢票成功率仅20%,跨城观演比例50% - 60%,市场规模预计继续高速增长 [103] - **体育赛事**:在中国发展潜力大,商业化程度低,英超联赛是案例,互联网平台公司拓展业务推动其发展 [104][105] - **游戏行业**:景气度和关注度提升,因估值相对低估、增长潜力大、竞争格局趋缓 [107][108] - **在线音乐平台**:估值提升明显,因音乐版权折旧慢,价值逐渐提高,会员付费意愿增强 [109]
Labubu3.0首次开启线上预售,恒生消费ETF(159699)全天成交超3亿同类居首!涵盖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新消费热门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6-19 17:18
恒生消费指数表现 - 恒生消费指数成分股全线回调,同程旅行领跌,思摩尔国际、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古茗等跟跌 [1] - 恒生消费ETF全天换手25.78%,成交3.05亿元,自4月8日低点累计反弹上涨10.63% [1] - 恒生消费ETF近1年日均成交1.0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最新规模达12.26亿元 [1] - 恒生消费ETF近1年净值上涨19.33%,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2.30%,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连涨涨幅21.0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5.79% [1] 恒生消费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为泡泡玛特、安踏体育、百胜中国、创科实业、农夫山泉、万洲国际、海尔智家、蒙牛乳业、美的集团、申洲国际,合计占比60.69% [2] - 泡泡玛特权重占比最高达11.24%,指数覆盖新消费成分股如蜜雪集团、古茗、老铺黄金、布鲁可、毛戈平等 [2] 新消费行业动态 - 泡泡玛特预售网红玩偶Labubu三代,单只盲盒售价99元,发货排期至9月22日 [2] - "618"期间家电家装、手机数码等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大幅增长,带动行业整体成交同比双位数增长 [2] - IP潮玩、宠物、美容护理、黄金珠宝等新消费品类销量迭创新高,机构关注"618"大促下的高增长 [2] 新消费行业前景 - 中信建投认为IP新消费满足即刻情绪价值、高频多次消费、赛道增速快三个条件,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3] - 线下潮玩和演出、线上游戏与音乐等均为潜力新消费赛道 [3] 恒生消费ETF交易信息 - 恒生消费ETF支持T+0交易,场外联接A类020743、C类020744,可布局港股新消费 [4]
商贸零售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维稳、谋变,重视新消费
民生证券· 2025-06-19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商贸零售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展开,指出行业维稳谋变,应重视新消费,各细分板块有不同投资机会与风险,美护、医美、黄金珠宝、商超百货等板块需关注产品、经营、渠道等因素,推荐了相关公司[1][7]。 零售行业总览 细分板块逻辑梳理 - 美护板块25年1 - 5月表现强劲,下半年聚焦产品势能强、经营改善、龙头企业三条投资主线,推荐巨子生物等公司[7]。 - 医美行业胶原蛋白赛道景气,对渠道和运营能力要求高,关注新材料和新产品管线,推荐锦波生物、爱美客[7]。 - 黄金珠宝市场多元化年轻化,部分品牌靠工艺承接消费变化,关注从渠道转向产品与品牌驱动的公司,推荐老铺黄金等[7]。 - 商超百货25年政策助力,下半年聚焦零售调改和折扣零售两条主线,推荐重庆百货[7]。 社零总览与分板块表现 - 2025年1 - 3月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3.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8.06%,化妆品类同比+5.48%[14]。 - 2025年1 - 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3月回落但高于1月[14]。 行情表现与资金面特征 - 25年年初至今美容护理板块表现优,商贸零售板块略承压,子版块涨跌幅排序为钟表珠宝>医疗美容>化妆品>跨境电商>百货[16][17]。 - 公募基金对商贸零售配置逐季上升,美容护理整体稳定;25Q1商贸零售与美容护理持股市值环比上行,部分子板块有不同变化[16][17]。 行业复盘 线上情况 - 25年1 - 4月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回升,5月微降;1 - 4月电商客单价水平指数下滑,5月回升[23]。 线下情况 - 25年1 - 5月商铺出租率指数回升,维持在中高位景气区间;经营场所增减指数呈稳态区间波动,新增店铺预期下降[29]。 行情情况 - 25年1 - 5月美容护理板块PE - TTM波动上行,跑赢沪深300;商贸零售板块PE - TTM“前低后高、波动上行”,涨幅与政策相关[33]。 - 商贸零售子行业指数跟随大盘但表现弱,4月下跌后企稳,互联网电商政策敏感度高;医疗美容领涨,美容护理板块整体表现强劲[37]。 核心标的盈利能力 - 美容护理和商贸零售板块核心标的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实现正增长[39]。 美容护理行业 行业复盘 - 2025年1 - 5月美容护理(申万)指数涨幅10.82%,排名2/31;商贸零售(申万)指数跌幅 - 3.95%,排名靠后;互联网电商和个护用品表现相对更优[44]。 - 2024 - 2025年3月社零总额稳定增长,25年3月为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2024年化妆品销售额下滑,2025年1 - 3月同比+3.61%[49]。 - 25Q1三大平台美妆类目销售额表现分化,抖音增长强劲,淘天京东增速承压[52]。 - 25年“618”活动时间提前,玩法简单化,跨平台合作助力流量增长[55]。 - 国货品牌业绩表现分化,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部分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实现正增长[57]。 投资主线 - 25年聚焦产品势能强劲、经营改善、龙头大而全三条投资主线,推荐珀莱雅等公司[62]。 医美行业 行业概况 - 玻尿酸赛道向注射层次和部位精细化发展,关注产品管线扩充进程[65]。 - 胶原蛋白赛道未来空间广阔,国内多企业加速研发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特性显著,在医美多领域有应用[70][71]。 - 国内医美市场合规注射材料品类达7种,未来核心竞争要素在于运营和差异化定位[74]。 投资建议 - 医美行业需求承压,推荐布局新产品管线、具备强渠道管理与产品运营能力的锦波生物、爱美客,建议关注华东医药[78]。 黄金珠宝行业 行业趋势 - 金价长期高位,25Q1消费者部分持币观望或转向轻克重金饰;2025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上升,3月达324.8亿元,同比+10.6%[85]。 - 金价受供需、货币金融、政治格局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企业采取对冲政策;长期看金价仍有上涨空间[87]。 - 中国金饰消费市场呈多元化、年轻化趋势,黄金饰品主导地位增强,消费者偏好多样,购买动机转向悦己消费[92]。 - 各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推出新品,如周大福IP联名、潮宏基年轻化设计、周大生文化内涵产品等[95]。 投资建议 - 行业层面关注消费表现和金价走势,个股推荐品牌力崛起、产品设计卓越、经营有改善的老铺黄金、潮宏基、曼卡龙[107]。 商超百货行业 消费与政策情况 - 消费者消费意愿承压,25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5%,低于24年3月和25年2月[109]。 - 国家出台多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112]。 商超调改情况 - 传统商超业态老化,多家商超参考“胖东来模式”调改,聚焦商品结构、动线布局等方面[115]。 - 调改举措改善传统商超经营表现,永辉超市、步步高、重百新世纪调改后销售额、客流等指标提升[121]。 投资主线 - 关注传统零售调改和折扣零售两条投资主线[122]。
超4600只个股飘绿
第一财经· 2025-06-19 15:4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沪指跌0.79%至3362.11点 深成指跌1.21%至10051.97点 创业板指跌1.36%至2026.82点 [1][2] - 北证50指数下跌1.98%至1365.79点 万得全A指数下跌1.20%至5103.13点 科创50指数微跌0.54%至962.94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25万亿元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 [2][4] 板块动态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表现强势 首华燃气20%涨停 蓝焰控股 淮油股份涨停 通源石油涨11% [4] - 影视院线板块走高 百纳千成20%涨停 慈文传媒涨停 欢瑞世纪 博纳影业跟涨 [5] - 稳定币 可控核聚变 离境退税 新消费 创新药 稀土永磁等题材普遍走低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 传媒 石油石化板块 净流出非银金融 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 基础化工板块 [6] - 创新医疗获主力净流入4.81亿元 金桥信息4.26亿元 掌阅科技3.84亿元 [7] - 东方财富遭主力抛售9.96亿元 协鑫能科8.81亿元 比亚迪6.31亿元 [8] 机构观点 - 财通证券认为3400点附近存在心理压力 建议关注AI应用 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方向 [10] - 中信建投指出行业趋势类个股表现韧性 需量能放大聚焦方向以突破3400点关口 [10]
2025年第23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19 15:08
服装市场观察 - 二手奢侈品市场下沉至县城,五线城市春节期间订单量增长33%,三四线城市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新消费品牌通过下沉市场和高效渠道崛起,Z世代更注重情绪价值和高质价比 [2] - 黄金消费市场出现结构性矛盾,品牌通过IP联名吸引年轻消费者,实现产品溢价 [5] - 防晒衣市场预计2026年规模达9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品牌竞争激烈 [6] - Nu-Nerd风格挑战传统时尚定义,通过"坏品味"元素呈现智性魅力 [8] 奢侈品行业动态 - 奢侈品行业业绩承压,爱马仕增速下滑,Burberry利润暴跌,但Prada表现较好 [9] - 奢侈品牌瞄准银发族市场,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潜力巨大 [11] - 奢侈品消费情绪趋势显示快乐主导消费,品牌需提供愉悦体验和情感连接 [4] 户外与运动品牌 - 新锐运动品牌注重简洁设计、社群文化和可持续性,打破传统性能竞争 [3] - 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计划2025年上市,净利润三年增长10倍,销售额复合增长率127.4% [14] - 开云眼镜与谷歌合作开发智能眼镜,整合高端设计与人工智能技术 [15] 快时尚与供应链 - 快时尚产业因美国关税政策调整面临挑战,"小单快反"模式受冲击 [10] - 中国男装品牌利郎海外首店落户马来西亚,2024年营收36.5亿元,门店2773家 [12] 童装市场竞争 - 巴拉巴拉童装贡献森马近七成营收,但面临增长放缓问题,中国童装市场规模超2600亿元 [13]
(投资中国)中国吸引力升级:跨国公司从“成本洼地”奔向“创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14:25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吸引力变化 -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驱动力从劳动力、土地、市场等传统因素转向产业链效率、研发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 [2]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从代工、组装转向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 [2]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化纤、纺织等新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能力已处于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聚优势 -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外资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在上海及华东区域布局研发及制造基地 [2] - 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合肥设立总成生产基地,在嘉兴建设绿色生产基地 [2] 新消费趋势与零售品牌策略 -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服务型消费活跃度高于商品消费的特点,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和个性 [3] - 户外运动、潮玩宠物、生活方式类品牌扩张态势明显 [3] - 零售品牌拓展积极性增强,73%的业务问询与新设立或扩张门店有关,比例为去年年中以来新高 [3] - 品牌门店策略从标准化、规模化转向体验化、个性化,旗舰店、新概念店、跨界店、快闪店涌现 [3] 消费市场规模与商业地产投资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9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4] - 零售物业、酒店等消费相关商业地产受到投资者更多关注,优质商业地产资产价格吸引力增强 [5] 投资热点区域与资产类别 -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投资热点区域 [6] - 建议关注一二线城市租赁住宅和区域型购物中心,以及京沪核心商务区办公楼和长三角、大湾区高标仓 [6]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科网股普跌,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大幅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3:47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2 5% [1] - 科网股普跌 中资券商股走低 创新药概念全线下跌 新消费概念股集体调整 [1]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盘中破发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同程旅行、阿里健康、京东集团、舜宇光学科技、携程集团等跌幅居前 [1] 新消费行业分析 - 兴业证券认为新消费拥挤度升高 但热度背后有长期逻辑支撑 [1] - 行业具备景气度、政策、技术创新以及趋势性发展逻辑 [1] - 看好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和中长期结构性投资机会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覆盖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4] 科技板块估值 -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仅19 96倍 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8 07%的估值分位点 [1] - 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1%以上的时间 [1] - 下半年估值有望提升 因国内经济复苏、AI业绩催化预期及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 [4] 投资主题 - 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 聚焦港股新CP(支持T+0) [2]
超46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6-19 12:0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359.78点,跌0.86%,深成指报10072.42点,跌1.01%,创业板指报2032.19点,跌1.1% [1] - 全市场共4654只个股下跌,713只个股上涨 [1] - A股成交额达8059.417亿元 [2] - 北证50指数报1379.67点,跌0.99% [2] 板块涨跌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涨0.52%,主力净流出2.85亿元 [3] - 电机板块涨0.38%,主力净流入3.05亿元 [3] - 游戏板块涨0.20%,主力净流入4.4347亿元 [3] - 可控核聚变板块跌4.11%,主力净流出24.95亿元 [3] - 核污染防治板块跌3.91%,主力净流出6.89亿元 [3] - 成飞概念板块跌3.30%,主力净流出9.1447亿元 [3] 概念股表现 - 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逆势走强 [2] - 稳定币题材高开低走 [2] - 可控核聚变、军工、离境退税、减肥药、新消费、稀土永磁、黄金概念股回调 [2] 机构观点 - 上证指数在整数关口反复但成交量未有效放大,行业趋势类个股表现韧性较强 [4] - 3400点附近是过去半年至三年的重要成交密集区,近期量能持续萎缩难以消化抛压 [5] - 市场期待超预期政策驱动突破,建议关注AI应用、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成长主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