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

搜索文档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5
英大证券· 2025-09-25 11:13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处于牛市途中但短期强震难免,周三市场集体大涨后需紧盯成交量、龙头股表现及政策落实等关键变量以判断半导体引领的反攻能否持续 [3][11] - 科技板块依旧看好但内部可能出现分化,新能源赛道、顺周期与高端制造、券商板块均存在机会,操作上需踏准板块轮动节奏并控制仓位 [4][11][12] 市场表现总结 - 周三沪深三大指数集体大涨,上证指数报3853.64点,涨幅0.83%,深证成指报13356.14点,涨幅1.80%,创业板指报3185.57点,涨幅2.28%,科创50指数报1456.47点,涨幅3.49%,两市成交额23268亿元 [6] - 行业方面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游戏、房地产服务、能源金属、电池、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概念股中高宽带内存、第四代半导体、存储芯片等领涨 [5] 半导体行业分析 - 半导体板块连续大涨,长期向好的逻辑不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成立促进产业升级,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增长超过15% [7] -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半导体产业自立是长期趋势,国产替代已显现并有望向上游设备领域渗透,建议逢低配置并关注技术领先企业 [7] 新能源赛道分析 - 新能源赛道股大涨,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行动方案要求破除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内卷式竞争,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目标2027年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8][9] - 全球持续推进"双碳"目标使锂电、光伏、风电、储能需求持续,供给侧改革政策有望加大,具备核心技术储备的龙头企业可逢低关注 [9] 房地产行业分析 - 房地产板块受一线城市楼市新政及房企债务重组进展提振,政策呵护下行业风险有望边际缓释,优秀企业仍有配置价值但需关注基本面回升力度 [10] - 中长期行业逻辑生变,建议重点关注有土地储备优势的国企房企及重回稳健发展的优质民企龙头公司 [10] 后市研判与操作策略 - 后市需留意市场节奏,成交量持续放大是反攻核心(周二成交额逼近2.5万亿元,周三小幅萎缩),龙头股表现及政策落实程度亦关键 [3][11] - 操作上对基本面良好、行业前景明确的优质公司可持仓待涨,减少前期涨幅过大、估值过高板块配置,控制仓位保留机动资金 [4][12]
半导体设备事件催化不断,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0:26
半导体设备ETF近期表现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单日上涨9.55%,近5日涨跌幅达到21.39% [1] 短期市场驱动因素 - 短期上涨以事件催化居多,包括国产光刻机的测试、制造消息以及华为公布AI算力全景图,进一步利好半导体需求 [1]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保持高位,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6% [5] - 海外AI资本开支有望支撑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 [5] 长期投资逻辑与行业趋势 - 国产替代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长期主线,在AI科技竞争背景下,中国有望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 [1] - 半导体设备行业投资逻辑围绕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展开,尤其在光刻机、蚀刻机等国产化率低于20%的关键环节,中国企业正从0到1突破 [3] - 国内晶圆厂资本开支持续提升,订单从海外巨头转向国内企业,国产化空间庞大,量价齐升效应显著 [3] - 国内政策聚焦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降低对外部依赖和贸易风险,强调“科技打头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5] 投资关注点 - 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半导体设备领域 [1] - 光刻机层面的消息与板块投资逻辑较为吻合 [3] - 看好半导体设备的长期逻辑,可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的逢低布局机会 [5]
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在物理AI展开合作,精智达向国内重点客户交付首台高速测试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46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83%报收3853.64点 深成指涨1.80%报收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报收3185.57点 [1] - 科创半导体ETF涨8.25% 半导体材料ETF涨8.65% [1] - 美股道指跌0.37% 纳指跌0.33% 标普500跌0.28%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0.18%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阿里云发布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 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模型领域 [2] - 阿里云与英伟达合作Physical AI推动具身智能应用落地 [2] - 半导体设备材料行业国产化率较低 受益于AI需求扩张及国产替代趋势 [4] 企业具体动向 - 影石创新公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拟授予138.7146万股占总股本0.35% [2] - 精智达交付首台高速半导体存储器测试机 完成测试设备全面布局 [3] - 恩智浦半导体涨0.90% ARM涨2.35% 微芯科技涨1.76% 美光科技跌2.82%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PCB行业自4Q24进入资本开支扩张周期 受全球AI服务器需求驱动 [3] - PCB设备及耗材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本轮扩产周期技术迭代要素与前期存在差异 [3] - 科创半导体ETF覆盖半导体设备(59%)和材料(25%) 半导体材料ETF设备占比59%材料占比24% [4]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925
天风证券· 2025-09-25 08:12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 年 09 月 25 日 晨会集萃 制作:产品中心 重点推荐 《策略|风险平衡式降息落地——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 美联储 9 个月后重启降息。这是美联储自 2024 年 12 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本次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表述较 7 月会议有一定变化。本次声明中美联储 删除了"尽管净出口的波动继续影响数据"的表述。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的 表述较上次会议悲观。更新版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分歧依然较大。我 们认为由于就业压力逐步增大且通胀反弹弱于预期,目前美联储决策函数 或暂时向就业倾斜,今年后续两次 FOMC 会议大概率每次降息 25bp。1、 权益:A 股方面,9 月第三周三大指数基本维持平稳,其中中证 100 和创 业板指数单周分别涨 1.08%和 2.34%,但上证综指回落 1.3%。万得微盘股 指数 9 月第三周涨 1.8%。9 月第三周南向资金净流入 337.26 亿元。2、固 收:央行上周整体净投放资金 11923 亿元(含国库现金)。9 月第三周流 动性略显紧张,DR007 一度突破至 1.55%以上,9 月 18 日最高上探至 1.56% 附近。3、大宗商品:9 月第二周 ...
天风证券:看好AI硬件带动芯片需求及国产替代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7:53
消费电子行业趋势 - Apple将于2025年9月15日发布Apple Intelligence新功能及多款硬件产品包括iPhone 17系列、AirPods和AppleWatch 推动果链创新周期及估值修复 [2] - Meta于9月18日召开MetaConnect大会 目前拥有4款AI眼镜产品 价格覆盖379-799美元 形成涵盖日常使用与专业运动的全面产品矩阵 [2] - GPU及ASIC共同驱动算力市场扩容 GB300服务器出货启动叠加GB200放量驱动全球AI基建升级 AI服务器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期 [2] 半导体行业机遇 - 端侧AI 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 2025年上半年业绩已体现高增长 叠加AI新品密集发布 后续展望乐观 [3] - 存储涨价及AI服务器、PC、手机带动存储容量快速升级 HBM、eSSD、RDIMM等高价值量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内存储市场加速成长 [3] - 中美AI算力芯片贸易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国内大模型开发企业与互联网平台预计逐步提高国产芯片采购规模 国产芯片供应商及配套产业链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1][3] 技术发展导向 - 半导体、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领域将成为长期趋势 国产替代机会持续显现 [1][3] - AI硬件持续带动芯片需求增长 涵盖端侧设备与服务器基础设施等多维度应用场景 [2][3]
指数狂欢下的冷现实:超四成个股未回本,你的账户跑赢大盘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25 07:36
大多数投资者踏空在场外,进了场的又在结构性行情里冷暖自知。 A股冲上38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但一个扎心的事实是,散户当前的市场参与度只有2015年和去年924行情时的 三分之一。 A股3800点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 历史数据说话,近十年里,上证指数七次摸到3800点之后,三个月内的平 均振幅高达18.7%。 没有点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很容易就被震出去了。 最近这段时间,市场波动明显加大。 2025年9月3日,上证指数振幅达到1.91%,盘中还一度击穿了3800点。 这种 震荡,有点像经济转型期换挡带来的顿挫感。 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大约在20?5%,比标普500的15?8%要 高。 创业板的波动更剧烈,经常超过30%,远高于纳斯达克指数。 市场波动加大,背后是多重因素在较劲。 这波指数上涨,背后其实是银行、保险这些权重板块在发力,并不是雨露均沾的普涨行情。 尽管指数热闹,超四成个股的价格还没回到2021年的高点,就连牛市期间发行的公募基金,也有58%还在水下没 回本。 市场涨得越好,很多人心里越慌。 想加仓,怕一脚踩在山顶上;想赎回,又怕错过后面继续涨的机会。 这种纠结,说到底是因为投资行为和目 ...
帮主郑重:5.15亿抢筹通富微电!龙虎榜揭示主力三大布局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9-25 01:13
半导体封测行业资金动向 - 通富微电龙虎榜净买入5.15亿元 机构与游资共同布局[1][3]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7.72% 大客户AMD数据中心业务需求爆发[3] - Zen 5架构处理器销量同比激增67% 大尺寸FCBGA封装进入量产阶段[3] - CPO光电合封技术通过可靠性测试 高端工艺满足AI算力芯片需求[3] 机构与外资投资策略分化 - 汇成股份获机构净买入1.52亿元 聚焦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4] - 北方华创获机构买入1.43亿元但遭北向资金净卖出4.46亿元[4] - 外资减持因短期涨幅过大(年内翻倍) 机构仍看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4] - 面板行业复苏带动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需求增长[4] 游资题材炒作特征 - 红豆股份获游资1.47亿元封板 炒作养老机器人概念[6] - 公司机器人业务投资仅100万元(持股5%) 主业仍为服装制造[6] - 凯美特气股价上涨3.86%但遭主力净卖出4.44亿元[6] - 公司中报净利润5584万元 业绩支撑与股价表现存在偏离[6] 半导体产业投资逻辑 - 半导体设备与先进封装领域具备订单与技术优势[7] - 通富微电等企业受益于AI算力芯片需求与国产替代趋势[3][7] - 高估值概念股存在业绩协同性弱风险 需关注基本面支撑[6][7] - 业绩确定性成为中长线投资核心考量因素[5][7]
924行情满周年:全球资本纷纷购买中国资产,股市楼市或迎新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9-24 23:52
股市表现 - 2025年9月24日A股三大股指上涨 沪指收盘3853.64点涨0.83% 深指涨1.80% 北证50涨2.03% 创业板指涨2.28% 恒生指数涨1.37% [1] - A股总市值从68万亿增至104万亿 35股涨超500% 1508股涨超100% [4] - 北证50暴涨158% 科创50涨119% 创业板指涨103% 1400多只股票翻倍 涨幅前三股票区间涨幅分别为1734%/1145%/1062% [6] 全球资本流动 - 美联储2024年三次累计降息100个基点 2025年9月17日再度降息25个基点 全球资本转向中国资产 [3][14]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6月单月净增持达188亿美元 扭转此前两年净减持态势 [6]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市值占比约3%-4% 预计外资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 [6] 科技产业突破 - 电动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光伏产业领先 锂电池技术国际领先 [8]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打破美国垄断 国产芯片替代加速 寒武纪成股价最高企业 [8] - 光刻机技术采用LDP方案创新 中芯国际14nm良率稳定 长江存储232层NAND闪存量产 [8] 国防实力提升 - 2024年成功发射洲际导弹 战略威慑力量完成历史跨越 [9] - 全球首个试飞第六代战机国家 空天格局主导权转移 [9] - 福建舰实现电磁弹射五代隐形机 完成多型号舰载机测试 进入三航母时代 [11] 国际贸易韧性 - 2025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增长3.5% 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 [14]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93万亿元+9.7%) 欧盟为第二大(3.88万亿元+4.3%) [14]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 产业生态齐全不可替代 [14] 资产配置逻辑 - 中美利差收窄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增长动能强劲 [15] - A股/H股估值低于美股 优质龙头公司成长空间巨大 [15] - 芯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受资本热捧 [15] 产业投资机会 - 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母机/精密仪器领域将迎来爆发 [15] - 生物医药创新实力增强 成为全球医药投资新高地 [15] - 股市财富效应带动楼市复苏 核心城市优质房产重获避险属性 [16]
国信电子团队 | 年度研究成果精选
剑道电子· 2025-09-24 22:50
年度投资策略 - 电子行业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核心观点为AI革新人机交互,智能终端百舸争流,行业迈入估值扩张大年 [10] - 半导体行业在AI创新与周期向上共振下,开启新一轮成长 [16] 半导体行业研究 - 存储行业专题指出AI驱动下存在国产企业级SSD机遇 [11] - 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11] - 多相电源专题认为多相电源是增量蓝海市场,看好国产替代机遇 [11] - 先进封装专题指出先进封装超越摩尔定律 [16] - ASIC行业点评关注牧本定律摆向定制化,关注国产ASIC服务商 [16] - CIS行业专题指出影像技术路线分化,国产龙头加速赶超 [16] AI算力与智能硬件 - AI眼镜系列报告指出2025年为AI眼镜新品爆发元年,国产SoC主控崭露头角 [16] - DeepSeek重塑开源大模型生态,AI应用爆发持续推升算力需求 [16] 消费电子与智能终端 - 苹果产业链框架报告定义产品与效率 [16] - 3D打印行业框架报告指出苹果布局3D打印,推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革新 [16] - 连接器行业专题指出终端智能升级,国产连接器高端化窗口开启 [16] 重点公司业绩与动态 - 工业富联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1%,GB200系列出货量持续攀升 [15] - 德明利2Q25收入同环比增超100% [15] - 翱捷科技-U ASIC业务在手订单充足 [15] - 中芯国际二季度收入超指引上限,产能利用率达92.5% [15] - 杰华特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 [15] - 乐鑫科技收入利润齐创新高,WiFi6E计划下半年量产 [15] - 鹏鼎控股 CAPEX提速,泰国工厂顺利导入AI算力客户 [15] - 华勤技术上半年收入增长113%,数据产品业务实现倍数增长 [17] - 蓝特光学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10% [17] - 水晶光电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7% [17] - 思瑞浦收入连续五个季度同环比增长,新增产品200多款 [17] - 联想集团业绩高速增长,PC、手机、服务器受益于AI发展 [17]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 光刻机产业深度报告指出光刻机为先进制程关键步骤,市场迎国产化机遇 [10] - 中微公司薄膜设备覆盖率提升,高端刻蚀运付量显著增加 [17] - 北方华创立式炉与PVD出货量破千台 [17] - 天岳先进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碳化硅大尺寸与光学应用多维扩展 [17] - 神工股份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半导体硅电极持续放量 [17]
医疗器械培训框架
长江证券· 2025-09-24 22:2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首次 [6] 核心观点 - 集采价格未影响企业出厂价 压缩中间渠道利益 保障生产企业利润空间 [11] - 多个细分领域国产化率低 可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以价换量 加速进口替代 [11] - 控费/集采后的医疗器械细分赛道仍有机会 主要筛选指标是业绩高增长 渗透率低 市场规模较大 诸如骨科 化学发光 外周血管介入 电生理和TAVR等 [15] 医疗器械产业链 - 原材料包括塑料 液体硅胶 陶瓷/PEEK 球管 探测器 [9] - 产品包括设备 IVD 耗材 [9] - 医疗机构涉及采购周期 设备+耗材 高值/低值耗材与手术量正相关 [9] - 招标采购 入院申报 医保支付 成本控制涉及代工/外采 集采/DRG控费 [9] 集采情况 - IVD-生化:2022年江西省牵头23个省肝功能试剂集采 平均降幅68.84% [13] - IVD-发光:2021年安徽省集采平均降幅47.02% 2023年安徽省牵头集采方案最高有限价降幅50%可中标 [13] - 冠脉支架:2020年国家集采平均降幅93% 22年集采续约小幅涨价上浮约10% [13] - 电生理:2022年福建省牵头27个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49.35% 23年北京预计集采 [13] - 神经介入:弹簧圈吉林牵头22个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46.82% [13] - 外周介入:主动脉支架河南省医院集采降幅20-30% [13] - 消化内科:止血夹江苏集采 2023年河北省集采方案涉及止血夹 [13] - 骨科:关节全国集采平均降幅82% 脊柱平均降幅84% [13] - 眼科:人工晶体省级集采 国家集采预计23年 Ok镜河北省已集采 [13] - 口腔:种植牙/牙冠四川省牵头集采 正畸山西省牵头16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43.23% [13] - 吻合器:福建省牵头15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55.52% [13] - 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2023年浙江省牵头的全国集采 60MHz以下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为4788元 [13] - 瓣膜:TAVR和外科瓣膜均还未集采 [13] DRG控费 - DRG2.0版本发布:重点对重症医学 血液免疫 肿瘤 烧伤 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 [15] - 以人工晶体为例 国产化率低于30% 爱博医疗市占率从2019年4.0%提升至2020年的13.1% [15] 国产化率 - 冠脉支架国产化率80% [16] - 人工晶体国产化率30% [16] - 主动脉支架国产化率60% [16] - 弹簧圈国产化率10% [16] - 电生理国产化率0.2% [16] - 起搏器国产化率10% [16] 设备行业 - 设备主要包括医学影像设备 手术相关设备 体外诊断设备等 [20] - 医学影像设备通过对人体施加包括可见光 X射线 超声 强磁场等各种物理信号 记录人体反馈的信号强度分布 形成图像 [20] - 设备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上半年为招标采购淡季 [24] - 2021-2023年上半年招采总规模占全年的比重分别为38% 29%和50% [24] - 2024年12月单月招采数据创过去24个月历史新高 [24] 体外诊断行业 - 体外诊断行业的产品由诊断仪器及其配套使用的诊断试剂组成 [27] - 细分市场主要可以分为生化诊断 免疫诊断 分子诊断 微生物诊断 血液诊断等 [27] - 2018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604亿元 同比增长18.43% [30] - 免疫诊断 生化诊断 分子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 在全球市场占据体外诊断市场份额的46% [30] - 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占比:免疫诊断38% 生化诊断19% 分子诊断15% POCT11% 血液诊断4% 微生物诊断3% 其他10% [31] - 封闭系统成为市场主流 仪器和试剂为同一厂家 具有较高适配性 准确性高 使用方便 溯源性好 [33][34] 医疗耗材 - 耗材根据价值量大小分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 [38] - 高值耗材包括血管介入耗材 骨科植入耗材 神经外科耗材 眼科耗材 口腔科耗材 血液净化耗材 非血管介入耗材等 [38] - 低值耗材包括注射穿刺类 医用卫生材料及辅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消毒类 麻醉耗材等一次性医用材料 [38] 电生理耗材 - 心脏电生理诊疗器械按照产品类型可分为心脏电生理设备与心脏电生理耗材 [41] - 电生理检查和心脏电生理手术应在心内科导管室进行 主要分为电生理检查 标测 消融治疗 电生理复查等环节 [41] 消化内科耗材 - 消化内镜耗材主要产品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领域 按照治疗用途分为止血闭合类 EMR/ESD类 活检类 ERCP类和诊疗仪器类 [45] - 主要产品包括止血夹 全套器等 [45] 骨科耗材 - 包括关节/脊柱/创伤产品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