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

搜索文档
重视中国资产重估下港银机会
华泰证券· 2025-05-23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修复预期改善,人民币或升值,催化中国资产重估,港银市值占比高、基本面强、股息可托底,有望吸引增量资金,推荐农行 H、交行 H 等 H 股及渣打集团、汇丰控股等香港银行[1][17][86] - 复盘 2016 年以来两轮人民币升值周期,港银获绝对和相对收益,香港银行与海外宏观关联大,AH 银行与内地经济挂钩[2][23] - AH 银行业绩有望筑底回稳,存款利率下行缓释息差压力,非息收入有望提振;香港银行非息收入支撑业绩,经营韧性强,国际银行表现或更好[3][4][15] - 南向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外资或回归,港股银行股息优势托底,具备配置性价比[5][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当下:把握中国资产重估下港银机会 - 中国经济修复预期改善,内需压力减弱、产能出清,核心物价下行压力缓解,人民币有升值动力,银行板块有望受益于增量资金流入[13] - 银行是港股市值占比第一大板块,截至 5/21 总市值占比 21%,估值位列港交所 31 个三级行业倒数第 4,安全边际高[13] - 聚焦 5 家香港银行和 15 家 AH 银行,香港银行非息支撑业绩有韧性,AH 银行 25Q1 业绩低点后有望筑底回稳[14][15] 历史复盘:人民币升值区间内港银表现较优 - 人民币升值周期下,港股银行获绝对和相对收益,香港银行与美债利率关联大,AH 银行与内地经济联系紧密[23] - 2016 年 12 月 - 2018 年 3 月,离岸人民币升值 9%,港股银行获 39%绝对收益和 3%相对收益,香港银行受益于美联储加息,AH 银行受益于内地经济复苏[2][24] - 2020 年 6 月 - 2022 年 2 月,离岸人民币升值 13%,港股银行获 32%绝对收益和 29%相对收益,香港银行受美债利率上行催化,AH 银行受益于内地经济疫后修复[2][25] 基本面:业绩维持稳健,内部有所分化 AH 银行:全年低点已过,有望筑底回稳 - 5 月政策组合拳出台,降准 0.5pct 提供 1 万亿元流动性,调降政策利率 0.1pct 带动 LPR 下行 0.1pct,存款利率降幅更大,缓释息差压力[32] - 25Q1 或为 AH 银行全年业绩低点,后续有望筑底企稳,预计 25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 24 年放缓但较 25Q1 改善[32] - 规模上预计 25 年信贷增量与 24 年基本持平,增速略降,优质区域信贷需求旺盛;息差上负债端改善显效,存款利率调整缓释压力;非息上中收增速有望改善,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趋于平稳;资产质量预计账面不良率平稳,拨备充足[33][35] 香港银行:业绩韧性犹存,非息动能强劲 - 2025 年香港银行股价呈“V”型走势,受关税预期、业绩表现和 DeepSeek 概念影响,5 月中美关税政策缓和催化股价上行[36] - HIBOR 下行区间中,流动性提升在无系统性风险时催化股价表现,有系统性风险时银行跌幅大于恒指[39] 利息收入:息差压力仍存,信贷或有修复 - 预计 25 年利息净收入压力大,香港本地银行压力大于国际银行,信贷需求有望改善但复苏节奏慢,国际银行信贷或有增量空间[45] - 香港银行业信贷增速与 HIBOR 呈反向关系,2025 年以来 HIBOR 下行,信贷增速降幅收窄,预计国际银行贷款投放表现优于本地银行[46][50] - 分贷款类型看,对公房地产贷款负增,制造业贷款增速提升,零售贷款部分增速上行;息差压力加大,国际银行结构性对冲工具丰富,港元敞口占比低,息差韧性强[52][57][60] 非息收入:增长空间可观,业绩核心驱动 - 利率下行提振香港银行中收,市场复苏、融资需求增加和资产配置优化等促进中收改善,中长期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和跨境理财需求提升[65][66] - 25Q1 部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渣打计划未来五年吸收 2000 亿美元新增资金,降息推动资金转向理财产品,支撑非息收入[66] 资产质量:关注香港商业地产修复节奏 - 香港本地银行商业地产敞口大,24 年以来不良率提升,利率下行改善资产质量压力,零售端风险可控,商业地产修复需关注宏观经济复苏趋势[72] - 内房敞口风险压力最大时点或已过,随政策落地,香港银行内地地产行业风险有望企稳[72] 资金面:增量资金流入,股息优势托底 - 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定价权”提升,2025 年 3 月以来加速流入银行板块,5 月净流入 122.97 亿港元居首,外资或回归,增量资金提振行情[75][77] - 香港银行重视股东回报,回报方式多元、分红比例高且稳定、派息频次高;15 家 AH 上市银行 H 股低估值高股息,安全边际高[81][83]
人民币一个月升值近3%!杭州阿姨刚换了15万美元“亏”了近4万多,专家却说……
搜狐财经· 2025-05-21 08:23
汇率变动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4月中旬的1:7.42下跌至目前的1:7.21,一个月内跌幅超过3%,创近半年新低 [1][3] - 人民币升值受内外双重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指数回落,内部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和政策利好 [3] - 近期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积极信号,市场预期部分对华加征关税可能取消或降低,进一步支撑人民币汇率 [5] 市场反应 - 美元存款利率从年初的4%以上普遍降至2%左右,吸引力下降,削弱投资者持汇意愿 [5] - 部分市民因提前换汇遭受损失,例如换10万美元"亏"近3万人民币,换15万美元"亏"3.7万人民币 [1][6] - 银行外汇业务咨询量增加,市民和企业对外汇操作犹豫不决,部分外贸企业考虑提前偿还外币贷款 [6] 专家观点 - 人民币短期可能维持双向波动,中国经济复苏趋势向好,但美联储政策仍有不确定性 [7] - 建议普通投资者分批换汇以降低汇率波动影响,刚需如留学、旅游可分批操作 [7][8] - 已持有美元的市民若不急用可观望等待汇率反弹,或通过外汇理财产品对冲风险 [7] 未来展望 - 人民币汇率波动反映市场对中美经济走势及政策差异的重新定价 [8] - 未来走势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及全球地缘政治形势 [8] - 企业和投资者应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避险,应对潜在市场变化 [8]
关税预期的分歧与修正
华泰证券· 2025-05-14 2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税整体降幅超市场预期,不同市场及资产对关税预期的分歧开始修正 [2][3][9] - 短期基本面预期企稳、风险偏好修复驱动大类资产,前期超跌品种有补涨机会,中国资产相对价值有望修复;长期关税前景不确定,全球秩序重构或继续,关注去美元、资金多元化配置、人民币升值、全球总需求回落等主线 [2] - 关税扰动阶段性缓和,短期内带来基本面预期改善和风险偏好修复,但市场已充分定价,右侧交易效果欠佳,后续关注中美关税政策进展,大多资产缺少明确性价比和方向,需等待新变量 [2][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状况评估 - 国内双降落地、中美关税缓和,改善二季度出口和经济增速预期,地产热度收敛,消费有积极信号;美国经济数据分化,关税缓和后衰退概率降低 [4][46] - 国内货币政策双降落地,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在即;财政政策期待更积极,关税缓和后财政发力紧迫性降低;上周房地产政策在需求端持续发力 [4][47][48] 配置建议 - 重视赔率,多做反转交易,尽量左侧布局,把握国内股债结构机会和小波段,紧盯关税等情绪变化 [3][42] - 关税超预期缓和,债市短期承压但再创新低概率低,关注超调可能,推荐中短端有正Carry品种,长端关注调整增持机会 [5][43] - 谈判提振股市短期风险偏好和二季度业绩预期,但难形成持续预期,把握泛科技、国产替代等结构性机会,出口板块有修复,稳增长博弈和贵金属板块或走弱 [5][20][43] - 中美关税调降后美债衰退概率降低、降息预期回落,10年美债赔率改善,但未来一季度面临通胀脉冲和供给压力,建议短端为底仓、长端波段操作 [44] - 关税缓和后美股隐含乐观预期,上涨动能或减弱甚至调整,中长期基本面有下行风险,企业盈利下修是主要风险 [44] - 需求预期改善和风险偏好提升使工业商品阶段性优于黄金,前期跌幅大的商品有交易机会,但供给宽松上涨空间不宜高估,黄金短期逆风但中长期逻辑不变,按趋势交易应对 [45] 后续关注 - 国内关注4月社零、工业增加值、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等 [6][61] - 海外关注美国4月PPI、至5月1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等 [6][61]
廖市无双:补缺过后,大势结构如何演化?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股市场、港股市场、国防军工、通信、电信、机械、银行、传媒、非银、电科芯片、化工、建材、电子、家电、轻工 公司:渝农商行、浦发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走势 - 五一节后A股先补涨后震荡,受人民币升值和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影响,上方3357点附近有尖峰筹码带阻力,市场或进入窄幅震荡[1][3] - 市场难以V型反转,股指提前恢复至关税战前水平但关税未取消,基本面需改善,技术性反弹会带来获利盘[1][11][12] - 上证指数预计在3040至3357点之间波动,3186到3200点区域是重要支撑位;恒生科技指数在5400点附近面临压力,可能调整且幅度或大于A股[1][4][15] - 未来市场继续震荡以消化获利盘,等待新推动力决定走势[8] 市场风险和机会 - 风险集中在3357点附近阻力区域,解套筹码可能涌出,上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需回踩确认[1][4] - 机会在于人民币升值、港股表现及中美谈话利好带来短期交易机会,但需谨慎应对阻力和震荡行情[4] 本周市场变化 - 本周市场冲高回落,周五明显,前期弹性板块回调,资金转向银行等稳健板块,上涨个股比例显著下降[1][5][6] - 中证800指数形成ABC结构向上反弹,遇缺口上沿压力后震荡消化获利盘和套牢盘[5] 行业表现 - 本周国防军工、通信、电信和机械等板块表现突出,与地缘政治和出口链相关;银行板块稳健,多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10] 投资策略 - 横盘震荡整理是合适策略,在3186到3200点区间建仓[14] - 不建议开新仓做多,持有现有仓位,不加不减[19] - 平切科技成长部分仓位至大金融、中资头、红利等板块[20][21][23] 地缘冲突影响 - 地缘冲突对不同板块影响分五个阶段,不同阶段各板块表现不同[24] - 印巴边境军事对抗事件表明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发生率上升,复盘冲突可发现板块规律[25] - 短期冲突平息前后成长股有弹性,军工行业超额收益不明显但我国军品贸易受利好[26] 市场风格和行业配置 - 市场风格“先金融、后成长;先大盘、后中小盘”总体趋势仍在,金融风格得分高,成长风格得分上升[27] - 预计印巴冲突结束后成长股反弹,大市值风格占优,小市值风格在改善[28] - 行业配置排序靠前的是军工、传媒、非银、通信等,各有其逻辑[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募基金新规可能影响未来行业生态十几年至二十年,行动方案落地将影响行业生态和市场风格[29] - 目前行业评价难度增加,应以风格为首要考量,在此基础上寻找细分行业逻辑[31]
和讯投顾宫羽飞:高开低走要不要跑?
和讯财经· 2025-05-07 22:18
(原标题:和讯投顾宫羽飞:高开低走要不要跑?) 今天上面三巨头再次齐聚宣布降准利好,却是高开低走,那是风险来了嘛。散户应该怎么操作呢?和讯 投顾宫羽飞分析表示,昨天晚上利好太多看不过来,那么最重磅的就是今天的三巨头重聚,而且是盘前 开会,上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啊还是9月24号的时候,结果今天并没有能够去复制出9月24号的行情,那 是不是风险要来了,又开始向下去回补3200的缺口呢?首先啊你要知道今天的盘面到底是强还是弱,很 多人啊觉得高开低走那不是弱是什么?啊那你就说错了。首先要知道今天的会议预期,啊其实今天的会 议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利好,就算是降准,也仅仅只是降低了0.5%,所以说高开之后惯性低走,因为 在60日均线上方,啊这个地方有太多的套牢盘。那我为什么说今天实际上很强,呢第一个啊今天虽然说 回落,但是下方依旧留有高开的缺口,还没有完全回补。 第二个就是咱们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全国向好的总基调并没有改变,外围没有继续看空的逻辑支撑。第 三个呢是今天涨幅靠前的,不管是军工还是农业,甚至包括异动的消费,本质上啊都是4月底这一波上 涨中落后的板块。所以说他们这一波啊是属于低位的轮动补涨。既然是补涨,那么主线依旧是 ...
在岸人民币盘中大涨近600点;节后足金饰品报价重回“千元”丨金融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5-07 07:40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 4% 实现良好开局 [1] - 中方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有信心实现2025年5%左右增长目标 [1] - 积极宏观政策将提振市场信心 金融 基建 消费等板块增长预期提升 [1] 金融政策动向 - 央行 证监会等部门将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2] 人民币汇率表现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一度涨近600点 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收盘报7 2169 上涨463点 [3] - 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 稳定国内资本市场信心 对稳股市有积极作用 [3] 消费市场数据 - "五一"假期银联 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 39亿笔 金额7 64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 49% 3 21% [4] -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 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44 86% 128 04% [4] - 数据反映国内消费市场强劲复苏 旅游 酒店 免税等行业将直接受益 [4] 黄金市场动态 - COMEX黄金一度触及3390美元/盎司 现货黄金突破3380美元/盎司 [5] - 多个品牌足金饰品报价重回1026元/克 [5] - 金价上涨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 黄金板块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 [5]
和讯投顾郑伟:要变天? 今天都回血了吧
和讯财经· 2025-05-06 18:47
市场指数分析 - 上证指数开盘3295点,接近预测区间3290~3300,尾盘突破至3316~3317点,距离技术压力位3319仅差2-3点 [2] - 港股已突破60日均线,A股下一压力位预计在60日线3326附近,大概率直接突破 [2] - 市场普涨,仅银行板块下跌,其他板块全线上涨,小盘股需追赶指数节奏以修复前期亏损 [2] 板块轮动与机会 - 风格切换确认:从大盘转向小盘、零售转向科技、防守转向进攻,领涨板块为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芯片及半导体 [2] - 主线候选包括算力(持续性最佳)、人形机器人(前期强势板块回归)、新能源车(兼具消费与科技属性,国际市场竞争力) [3] - 补涨机会存在于今日未跟涨板块如深海科技,后续可能追赶 [3] 操作策略 - 建议加仓,突破压力位后原压力位转为支撑,需与市场节奏同步而非机械套用"恐惧贪婪"理论 [4] - 极端情况(如清明节暴跌)才适用逆向操作,当前应跟随市场趋势 [4] ETF数据跟踪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跌0.67%,市盈率21.22倍,份额减少1350万份,主力净流出247.4万元 [7]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4.17%,市盈率53.73倍,份额减少900万份,主力净流出572.3万元 [7]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1.50%,份额增加800万份,主力净流入641.2万元 [7]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5.13%,市盈率94.05倍,份额减少800万份,主力净流入177.8万元 [8]
央行降准降息预期升温,5月6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5-06 13:50
不过,川普现在大打贸易战,就是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他肯定希望美元走软。从近几个月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也能看出来。所以我觉得人民币兑美元不可能 大幅升值,而是在一定区间内缓慢升值。 三、从大盘技术面看市场因为消息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都跌破60日线。 从这次发布的信号来看,央行降准降息估计很快就要来了。一旦降准降息落地,市场就会注入更多资金,资金流动性增强,这对市场来说是个中长期的利好 消息。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落地时间可能会比预期提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0%,比上个月下降了1.5个百分点,回落到了临界点以下;服务业PMI指数为50.1%,比3月下降了0.2个百 分点,但还在扩张区间。这些数据也表明,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会提前。 二、人民币开始升值了,美元兑人民币已经突破了7.2关口了。 在岸人民币汇率因为假期没交易,但一般来说它会比离岸人民币更强,所以明天开盘肯定会有上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资产来说是个好消息,短期内对市场 刺激作用会很明显。 一、央行突击降息!央行4月MLF超额续作5000亿元后,市场对二季度降息30BP的预期升 ...
A股节后或迎补涨?5月4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正式传来!
搜狐财经· 2025-05-04 10:08
中美贸易与美联储政策 - 4月非农数据超预期使6月美联储降息可能性变小 特朗普呼吁降息称关税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且无通胀 但美联储需保持独立性 鲍威尔不会听特朗普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从6月推迟到7月 [1] 关税对金融市场影响 - 关税使美国股市和债市在全球信用降低 大幅波动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 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 利在提升国际地位 吸引外资 增强购买力 弊在不利出口企业 可能增加就业压力 过快升值或致资本外流影响国内经济增长 [3] A股市场情况 - A股市场迎来调整 沪指在3100点附近反复拉锯 创业板指受新能源权重拖累跌幅逾1.5% 市场赚钱效应降温 节前缩量整理态势正演绎为新一轮结构性分化行情 [5] - 若科技股持续领涨叠加政策加码 沪指有望冲击3400 - 3500点 但5月底到4000点需成交量持续破1.5万亿 难度较大 [5] A股与外围股市关系及走势预测 - A股休假时外围股市集体大涨 投资者预测五一后A股会补涨 五一后A股将高开震荡普涨但不会放量大涨 因节前A股稳定盘面护盘为节后拉升做铺垫 看好五一后A股走势 [7]
突然买了465亿
猫笔刀· 2025-05-03 22:21
今天一家老小出来住酒店度假了,其实对我而言住酒店的条件还没家里舒服,但是孩子喜欢酒店,老人喜欢出来散心,那就跟着出来了。 很多人都在吐槽长假人多价格贵,旅游体验差,反正我住的酒店也涨价了。1日、2日每个房价额外+1000,3日+800,4日+400,5日不加价,老婆规 划行程时避开了1日和2日,3日入住5日回家,这样支付的溢价稍微少点。 我们家大部分人是自由的,但因为有一个上四年级的哥哥时间表是锁死的,所以等于全家人也被锁死了。就因为这个我和老婆达成了共识,坚决不要 三胎了,弟弟现在5岁,再过13年念完高中,我们夫妻两彻底自由了,55岁还不算老,到时候天南地北想哪去哪,玩遍全球。 要是再生3胎的话等老三去上大学我们都60多了,还玩屁,生个孩子等于延退6年,春蚕到死丝方尽,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了。有人问我不想要个闺女 吗?想,但是代价太大,要不起。 说到底还是我们夫妻两要孩子要的晚了,25岁结婚,33岁哥哥才出生,磨磨唧唧了8年,一直觉得经济条件不成熟,怕孩子出生跟着吃苦,就一直往 后推迟。结果从怀上哥哥的第一个月起,突然所有事情都变得顺遂了。股市买啥啥暴涨,(2014年8月)牛市启动,自媒体的订阅量也突飞猛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