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
搜索文档
液化石油气日报:油价延续涨势,LPG市场弹性有限-20251024
华泰期货· 2025-10-24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单边中性,短期观望为主;跨期、跨品种、期现、期权无相关策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美国加码对俄制裁等刺激下,原油价格延续反弹带动能源板块上涨,但LPG基本面无大变化,供需宽松,业者等待中美贸易谈判结果 [1] - PG盘面随原油反弹,现货反应平淡,当前处于重要宏观事件未决窗口期,消息面扰动多,建议谨慎 [1] 市场分析 - 10月23日各地区LPG价格:山东4300 - 4360元/吨,东北3830 - 4010元/吨,华北4100 - 4400元/吨,华东4150 - 4250元/吨,沿江4370 - 4630元/吨,西北4000 - 4100元/吨,华南4250 - 4480元/吨 [1] - 2025年11月下半月中国华东冷冻货到岸价丙烷548美元/吨涨5美元/吨、丁烷553美元/吨涨5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丙烷4278元/吨涨36元/吨、丁烷4317元/吨涨36元/吨;华南冷冻货到岸价丙烷542美元/吨涨5美元/吨、丁烷547美元/吨涨5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丙烷4232元/吨涨37元/吨、丁烷4271元/吨涨37元/吨 [1] - 现货方面,昨日华北与山东民用气价格上涨,华东民用气与醚后碳四主流成交价格持稳,市场气氛稳定,下游按需采购 [1]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
人民日报· 2025-10-24 05:54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趋势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今年一、二、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5%、4.9%和6.1%,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1] 分产业用电量表现(9月及前三季度) - 9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1] - 9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1] - 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1] - 9月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1] - 前三季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2%、3.4%、7.5% [1] -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5.6% [1]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是主要增长动力 [1] - 7月、8月用电量高企源于多轮高温过程拉动最大负荷创新高及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1] - 三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2]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2] 服务业与新兴领域用电情况 - 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2] - 批发和零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2]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拉动相关服务业用电增长 [2]
奋力跑好全年经济“最后一棒”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37
四季度的经济表现不仅关系全年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更关系"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 现在到年底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跑好"最后一 棒",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宏观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 稳预期,为经济稳定运行有力保驾护航。比如,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 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商品的零售额,前三季度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接下来,已出台政策要加快落地见效,更快更充分地释放政策效能。同时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 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 持续用力扩大内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广阔的内需市场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消 费方面,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拓展服务消费空间,多渠道增加 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投资方面,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制造业 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投入,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着力打通经 济循环中的堵点卡点, ...
拥抱变局!2025外滩年会揭幕 聚焦新秩序、新科技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01:04
年会概况 - 本届年会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共设21场圆桌对话与11场闭门会,聚焦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重点议题 [1] 全球政经与货币政策 - 全球央行领域核心力量参与年会,包括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德国央行、以色列央行、印度央行等多位原行长,共同解析全球货币政策前景与货币格局演变趋势 [2] - 在公共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多国财长及前财长齐聚,探讨宏观政策协同之道,寻求维护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可行方案 [3] 区域视角与全球治理 - 邀请多位欧洲政商学界代表,探讨欧洲政策走向、战略抉择及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 [4] - 会议设立“印度经济前景展望”专题,解析印度经济增长路径与战略布局,展示新兴经济体的动态力量 [4] 人工智能(AI)议题 - 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被置于年会核心位置,设置了覆盖“技术—应用—影响—治理”的完整探讨链条 [5] - 顶尖学者与专家将勾勒未来AI变革图景,并讨论AI对全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 [5] - 金融监管代表将共同审视AI在金融领域的风险边界,探讨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机制 [5] - 年会专门设置“中国AI的破局时刻”等议题,力求挖掘中国AI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落地转化中的突破路径 [6] 数字货币与金融创新 - 年会设置“数字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环节,探讨数字资产对主权货币的影响及跨境支付创新路径 [6] - 聚焦“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提升”设置专题圆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全面提升贡献建议 [7] 资产管理趋势 - 本届年会聚焦宏观变局下的资管新趋势设置资管圆桌闭门会,以助力上海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资产管理高地 [7] 研究报告发布 - 本届年会将发布《外滩绿色金融报告》与《CF40宏观政策季度报告》,分别聚焦全球绿色金融治理与中国宏观经济 [7]
三季度经济增速为何放缓?四季度经济前景如何?
华夏时报· 2025-10-23 22:18
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 - 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导致下半年政策力度相对不足,例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上半年中央下发资金1620亿元,下半年为1380亿元,地方补贴力度亦减弱 [3] - 部分政策效果边际递减,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节奏前移而非总量扩大,7-9月家电音像零售额同比从28.4%持续回落至3.3%,9月商品零售和社零消费同比分别为3.3%和3.0%,低于上半年的5.1%和5.0% [3] - 制造业设备更新空间收窄,1-9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由上半年的7.5%降至4% [3] - 居民消费意愿不足,三季度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二季度的68.6%降至68.1%,低于去年同期的68.9% [4] - 房地产持续低迷,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为-10.5%、-11.8%和-21.3%,降幅较上半年扩大 [4] - 地方财政紧平衡制约基建投资,1-9月地方财政主导的道路运输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2.7%和-2.8% [4][5] 三季度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 - 工业产能利用率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分别为74.1%、74.0%和74.6% [6] - PPI同比连续2个月回升,由7月的-3.6%收窄至-2.3% [6]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由1-7月的-1.7%回升至0.9% [6] - 三季度GDP平减指数由二季度的-1.3%回升至-1.1% [6] - 出口保持强劲韧性,9月中国出口同比实现8.3%的高增速,对东盟、欧盟、拉美和非洲等非美市场出口保持高增 [7] - 中间品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7] - 高技术产业生产和投资持续高增,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8]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8] - 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1%、20.6%、7.4%,显著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扣除房地产投资)同比的3.0% [8] 9月经济表现分化 - 出口和工业生产增速回升,9月出口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由8月的4.3%和5.2%回升至8.3%和6.5% [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由8月的3.4%进一步降至3.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由1-8月的0.5%降至-1.5% [9] - 外需好于内需,9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由8月的-0.4%升至3.8%,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化工等行业出口分别增长12.4%、9.6%、9.2% [9] - 消费低迷,9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分别由8月的3.6%和2.1%降至3.3%和0.9%,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同比由8月的1%降至-1.6% [10] - 房地产销售受一线城市楼市新政小幅提振,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由8月的-10.6%和-14.0%升至-10.5%和-11.8%,但房价仍未止跌,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和1.0% [11] - 房地产投资同比持续下滑,由8月的-19.5%进一步降至-21.3% [11] - 制造业投资回落,1-9月设备投资同比由一季度19%的高点持续回落至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为-9.5% [12] - 基建投资支撑减弱,1-9月水电燃气投资和水利投资累计同比分别由一季度的26.0%和36.8%回落至15.3%和3.0% [12] 四季度经济展望与政策建议 - 四季度GDP增速在宏观政策加码发力下有望维持4.8%,若延续当前惯性可能回落至4.6%,但实现全年5.0%或5.1%的增速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13] - 建议财政政策动态追加和调整预算,2026年财政赤字不低于4%,优化化债方式,根据地方债务形势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14][15] - 建议货币政策充分利用美联储降息窗口进一步降准降息,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2%,7天逆回购利率为1.4%,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和3.5% [16] - 建议房地产政策采取超常规组合拳,探索在中央层面设立规模约2万亿元的"房地产稳定基金",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优化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降低交易成本 [17][18] - 建议构建消费导向型政策体系,优化"以旧换新"政策支持重点转向服务消费,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加大国资上缴财政比例并专项用于社保体系建设 [19][20]
二十届四中全会定调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第一财经· 2025-10-23 20:15
财政持续扩张、货币保持宽松不仅是实现经济总量提升的保障,同时也将是进一步优化结构的支撑。 王青认为,货币政策方面,未来一段时间有望保持适度宽松的主基调,更加注重政策利率的价格型调控 作用,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持续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降,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性融资需求。这是当 前促消费、扩投资、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不过,未来宏观调控还会注重"跨周 期设计"。这意味着"十五五"期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会搞大放大收,避免给将来留下高通胀、政 府债务负担过重以及金融风险隐患等问题。总体上看,"十五五"期间财税金融政策会保持较强的稳定性 和连续性。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明确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 标,通过强化宏观政策精准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在他看来,科技、消费、民生等无不依赖财政以及低利率环境的支持。预计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带动 经济回升、产业结构优化、内需回暖,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未来五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主要包 括银行加大科技贷款投放、 ...
国债期货日报:股债跷跷板明显,国债期货大多收涨-20251023
华泰期货· 2025-10-23 10: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股市行情带动,风险偏好回升对债市形成压制,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延续、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增加了外资流入的不确定性,债市在稳增长与宽松预期间震荡运行,短期关注月底政策信号 [3] - 策略方面,单边操作上,回购利率回升,国债期货价格震荡,2512中性;套利操作上,关注2512基差回落;套保操作上,中期存在调整压力,空头可采用远月合约适度套保 [4]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一、利率定价跟踪指标 - 物价指标方面,中国CPI(月度)环比0.10%,同比 -0.30%;中国PPI(月度)环比0.00%,同比 -2.30% [9] - 经济指标(月度更新)方面,社会融资规模437.08万亿元,环比 +3.42万亿元,环比变化率 +0.79%;M2同比8.40%,环比 -0.40%,环比变化率 -4.55%;制造业PMI49.80%,环比 +0.40%,环比变化率 +0.81% [10] - 经济指标(日度更新)方面,美元指数98.89,环比 -0.05,环比变化率 -0.05%;美元兑人民币(离岸)7.1244,环比 +0.005,环比变化率 +0.07%;SHIBOR 7天1.42,环比 +0.00,环比变化率 -0.28%;DR0071.43,环比 -0.01,环比变化率 -0.73%;R0071.53,环比 +0.02,环比变化率 +1.49%;同业存单(AAA)3M1.60,环比 +0.00,环比变化率 +0.00%;AA - AAA信用利差(1Y)0.09,环比 +0.00,环比变化率 +0.00% [11] 二、国债与国债期货市场概况 - 包含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收盘价走势、各品种涨跌幅情况、各品种沉淀资金走势、各品种持仓量占比、各品种净持仓占比(前20名)、各品种多空持仓比(前20名)、国开债 - 国债利差、国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15][17][19][23] 三、货币市场资金面概况 - 包含Shibor利率走势、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走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统计、地方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27][28] 四、价差概况 - 包含国债期货各品种跨期价差走势、现券期限利差与期货跨品种价差(4*TS - T)、(2*TS - TF)、(2*TF - T)、(3*T - TL)、(2*TS - 3*TF + T)等图表 [32][36][37] 五、两年期国债期货 - 包含两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S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S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S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39][40][48] 六、五年期国债期货 - 包含五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F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F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F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0][54] 七、十年期国债期货 - 包含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收益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7][58] 八、三十年期国债期货 - 包含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收益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L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L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L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64][68]
铁矿石、玻璃、焦煤:供需各异,价格走势待察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56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铁矿石、玻璃、焦煤市场现状及走势分析】供应上,力拓与VALE为完成年度目标有冲量空间,天气 干扰减弱,港口到货或维持高位,铁矿石供应宽松。其主线是"供给宽松、需求低位、港口累库",过剩 格局难改。若贸易摩擦升级,出口订单降、成材抛售、钢厂减产,矿价或探新低。不过10月下半月美联 储降息、国内重磅会议临近,宏观情绪或回暖,短线矿价有支撑。后续关注煤焦政策、钢厂利润与检 修、终端需求、宏观政策四条主线。 玻璃当前地区出货弱,市场降价氛围浓,现货维持弱势震荡。盘 面下行,冷修可能性增加,提前打贴水较危险。浮法玻璃行业开工率76.35%,产能利用率和周供应量 环比略增。旺季房地产竣工下行拖累需求,玻璃需求弱,企业库存连增。截至10月16日,全国样本企业 总库存6427.6万重箱,创7月下旬以来新高,抑制市场信心。短期震荡偏弱,关注宏观及减产政策。 宏 观政策预期推动,本周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临近,煤炭作为"反内卷"重点品 种,市场关注需求端政策。产业端供给担忧加剧,上周内蒙古矿难,陕西四季度加强安检,盘面提振有 限。市场核心矛盾是钢 ...
人民日报头版: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有力有效
人民日报· 2025-10-23 08:47
宏观政策基调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和预见性,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到今年的4%[2]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2] 财政政策与资金支持 - “十四五”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2] - 安排近100万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投入[3]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5] 货币政策与信贷投放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显著下降,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2]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高质量供给[5] 重点领域投资与项目建设 - 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得连续资金支持,包括专项债券资金和期限40年的银团贷款172.55亿元[2] - 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力,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1] - 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贷款支持,例如安徽三多轴承有限公司计划升级智能生产线[4] 消费促进与内需扩大 -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以激发消费活力[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5]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红包”直达个人[5] 民生保障与基础设施 - “十四五”时期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用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3] - 湖北武汉汉阳区知音东苑小区改造项目显著改善2000余户居民的居住环境,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3] - 政策支持覆盖从种植、收购到加工、物流的全链条,如甘肃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4] 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 - “科技+金融”政策护航初创企业,“财政+产业”政策协力拉动有效投资[2] - 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碳排放权作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加快节能减排步伐[4]
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有力有效
搜狐财经· 2025-10-23 06:56
宏观政策基调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预见性,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从“十四五”初期的2.7%提高到今年的4%[2]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20年以来至今年7月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2] 财政政策与资金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力,更大力度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1] - “十四五”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2] -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3] - 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5] 货币政策与信贷投放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1]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高质量供给[5] 具体行业与领域影响 - 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以激发消费活力[1] - 山东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得连续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及172.55亿元银团贷款[2] - 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贷款支持,如安徽三多轴承有限公司计划升级生产线[4] - 支农贷款支持甘肃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全链条发展[4] - 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碳排放权作质押获得2000万元贷款用于节能减排[4] 消费与投资刺激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今年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5] - 推出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直达个人[5]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直接降低消费者贷款成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