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波周期

搜索文档
2025年铜价预计持续高位震荡 长期上行趋势未改
新华财经· 2025-04-30 13:15
铜市场展望 - 2025年铜价或将延续高位震荡格局 全年均价有望突破2024年水平 长期上行趋势未改 [1] - 2024年全球铜冶炼产能扩张遭遇矿端供应收缩 支撑铜价高位运行 [3] - 2025年一季度铜消费好于预期 但外部环境冲击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3] 有色金属行业整体态势 - 有色金属工业整体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国内消费稳中有增 投资和贸易保持活跃 [2] - 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 景气度处在合理区间 但市场走向分化 波动性增强 [2] - 康波周期转折点可能在未来10~15年出现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 [2] 铝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电解铝产量4346万吨 同比增长4.3% 消费量4518万吨 同比增长5.5% [3] - 2025年电解铝价格剧烈波动 呈"N"字型走势 供应受限支撑铝价但需求转弱可能压制上涨空间 [3] - 预计全年铝价重心同比持平 表现为前高后低趋势 [3] 锌市场分析 - 2024年全球精矿供应紧缺 2025年一季度锌矿供应格局向好 原料供应趋向宽松 [4] - 二季度新项目陆续投产 原料需求较高 加工费上涨空间有限 [4] - 锌价预计将呈区间宽幅震荡 期待内需发力 [4] 锡市场展望 - 2024年锡价突破阶段性高点 国内外均价涨幅均超15% [4] - 2025年锡价预计在宏观托举下震荡上行 基本面保持去库状态 [4] - 全球锡供应将从二季度起开始恢复 需求全年预计有1%-3%的小幅增长 [4]
震荡市寻求避险资产 公募积极布局黄金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3:15
黄金价格上涨带动相关资产表现 - 今年以来金价大幅上涨带动黄金股股价飙升 赤峰黄金、西部黄金、湖南黄金分别上涨77 13%、59 13%和47 7% 山东黄金、山金国际涨幅均超30% [1] - 多只重仓黄金股的基金净值水涨船高 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和鹏华中国50混合今年以来净值分别上涨6 32%、7 36% [1] - 黄金相关ETF迎来业绩和份额双增长 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等净值涨幅接近30% 华夏黄金ETF等涨幅超20% [2] 基金持仓与配置策略 - 部分基金一季度重仓黄金股 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第一大重仓股为招金矿业 持有800万股 鹏华中国50混合第一大重仓股为山金国际 市值占净值9 99% [1] - 鹏华中国50混合重点布局上游资源品 包括黄金、油运、煤炭 认为这类资产在康波萧条期最具代表性 能增强组合反脆弱性 [2] - 华安黄金ETF获86只FOF重仓持有 持仓市值共计14 15亿元 [2] 黄金ETF份额增长情况 - 华安黄金易ETF份额增加36 49亿份 易方达黄金ETF、国泰黄金ETF、博时黄金ETF份额增长均超10亿份 [2] 中长期配置逻辑 - 黄金具备显著配置优势 股市下跌引发避险情绪高涨 全球央行购金逻辑长期持续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至86个基点 利好不生息资产黄金 [3]
华泰证券:美股或面临三周期共振下行
快讯· 2025-04-17 07:4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股面临基钦周期下行、朱格拉周期下行和康波周期下行三周期共振局面 [1] 分组1 - 标普500指数42个月周期(基钦周期)和100个月周期(朱格拉周期)处于下行状态 [1] - 标普500指数200个月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处于底部 [1] 分组2 - 2022年以来全球资产相关性特征改变、通胀问题长期化、美国债务约束显现 [1] - 基本确认进入康波下行阶段 [1]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多因素推动黄金进入闪耀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4-10 04: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宏观杠杆率上升与所处经济周期是中长期支撑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有增长潜力与空间,消费机会全面持续,投资者应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2] 黄金价格走势 - 近期金价一度突破3100美元/盎司关口,年初至今涨幅近20%,2019年开始进入牛市,2023年以来涨势迅猛 [2] - 受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杠杆率上升、所处经济周期和产业技术周期等中长期因素影响 [2][3][4] -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引发对美元储备货币责任的质疑,黄金是可实现一般支付的硬通货,其价格变化非短时间能完成 [3] - 全球多个经济体宏观杠杆率上升后未明显下降甚至进一步上升,若信用货币供给速度快于黄金供给速度,黄金价格相对上涨 [3] - 当前全球经济符合康波周期萧条期特征,历史上黄金在该时期上涨概率100% [4] - 或许再过1至3年可能看到黄金闪耀尽头,目前未现迹象,牛市逻辑完备,持续时长需关注科技、加密货币、债务问题、货币体系进展 [4] 中国经济增长 - 中国具有超大市场规模,能提供大量需求,为企业创新生产体系、适应市场提供试验场,实现硬技术与软服务快速跃升 [5] - 中国拥有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训练有素、高效率的人才队伍及组织体系,市场扩张速度放慢和产业竞争激烈激励企业技术进步,经济呈螺旋式上升 [5] 消费机会 - 中国将扩大消费作为战略性、长期性决定经济第二增长曲线的事情,进入依靠国内市场带动经济阶段,消费机会全面、持续 [6] - 短期内可把握数字消费(TMT相关消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与情绪价值相关的消费、旅游消费(文旅相关领域)等机会 [6] 资产配置 - 投资者需了解自己,明确可投资资金、投资时间和风险承受能力,像“抓中药”一样适当配置高低风险资产 [7] - 投资组合中包含一定比例黄金能平滑曲线、增厚收益、平稳盈亏波动,但添加比例过多会侵蚀收益 [7] - 4家保险公司宣布落地黄金投资交易,标志保险资金正式进入中国黄金市场,有助于提升中国黄金市场全球地位,助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7]
【川普为什么敢胡言乱语】
债券笔记· 2025-04-05 13:20
康波周期与全球化趋势 - 全球正处于50-60年康波周期底部 表现为老人政治对过去峥嵘岁月的怀旧 [1] - 全球化协作分工与市场化资源配置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逆全球化行为将遭遇失败 [1] 中国行业变迁案例 - 90年代邮政系统职工通过杂志批发零售可获月收入六七千元 远超当时平均水平 [4] - 电信分家初期安装电话/交换机的技术人员单台提成达1000元 享受高规格接待 [4] - 国企货车司机在物流稀缺时代通过捎带私货获得华子/茅台等额外收益 生活水平优越 [4] - 当前快递行业(如中通 京东)的崛起使传统邮政系统垄断地位被打破 [4] 美国制造业群体演变 - 70-80年代美国制造业工人单收入即可维持别墅 养车 中产家庭的标准生活 [5] - 少数红脖子通过股票投资或教育跃迁实现阶层跨越 但多数人陷入重复性劳动模式 [5] - 东亚制造业崛起(中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导致美国传统工人大规模失业 生活水平骤降 [6] 政治经济策略分析 - 将制造业衰退归因于中国竞争 主张通过贸易战夺回产业优势 [7] - 批评民主党对外援助政策 强调财政资源应优先用于国内民众 [8] - 提议缩减海外驻军规模以转移财政支出至本土福利 [9] - 反对援乌政策 指责现任政府外交决策损害经济利益 [10] - 利用系统漏洞案例(如社保年龄错误)强化民众对现行制度的不满 [11] 目标群体特征 - 核心受众为怀念黄金时代的红脖子群体 其诉求包含经济衰退的替罪羊机制 [5][11] - 该群体普遍拒绝自我反思 将困境归咎于外部因素(中国 民主党 全球化等) [11]
投资,要寻找定价预期差
雪球· 2025-03-16 10:36
核心观点 - 寻找确定的预期差机会核心在于识别市场对资产价格的误判,涉及盈利预测、行业景气度、政策影响等因素 [2] - 投资决策需结合行业与公司估值、净利润断层识别及周期波动分析 [2] - 宏观周期(如库存周期)与微观基本面(如财报超预期)相结合形成闭环选股策略 [10] 周期角度判断买入点 - 康波周期(50-60年)涉及技术革命,朱格拉周期(10年)与设备投资相关,库存周期(3-4年)主导投资择时 [3] - 库存周期中下降阶段持续4-8个季度,上升阶段8-12个季度,股价振幅可达200%-500% [3] - 2024年下半年进入降息周期后,中美库存周期触底,经济复苏将带动行业进入成长期 [4] - 2024年9月M1-M2同比跌破10%后触底回升,预示2025年5月后进入补库存周期 [5] 周期转折与股价关系 - 价格领先库存1-3个季度,企业利润领先库存2-4个季度,基本面周期顺序为价格底-利润底-库存底 [6] - 消费电子行业2021年Q1营收增速见顶后下滑,2022年Q2进入去库存周期,2024年Q2因AI技术和政策刺激进入补库存阶段 [6] - 股价与行业周期高度匹配,如蓝思科技2024年4月利润底确认后股价启动 [6] 估值与预期差寻找时机 - 财报期筛选业绩超预期公司,排除市值<100亿企业后形成200-300家初步股票池 [7] - 通过PE/PB/PEG等指标判断低估,成长股PEG<1可能被低估,需排除业绩下滑或资产虚高情况 [7] - 重点关注两类公司:被低估的成长股(科技股)和被悲观定价的周期股(产能出清后困境反转) [8][9] - 最终筛选4-5只低估值、高确定性、高赔率公司分仓买入,以应对市场纠偏时间差异 [9][10] 选股策略闭环 - 自下而上选股关注短期机会(业绩超预期、大客户订单等),自上而下选股结合宏大叙事(如AI、新能源等长期主题) [10] - 两者结合可识别纯炒作与业绩落地的公司,形成持续投资机会 [10]
季度讲堂四月杭州开讲:真理不在身外,而在我们心中
吴晓波频道· 2025-02-26 23:43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917年,李大钊在《甲寅》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痛陈生活与社会之浮躁: 盖今世之生活,泰半倚于过度。衣食之享用过度也,戚友之酬应过度也,物质之销耗过度也,精 神之劳役过度也。 以有限之精力,有限之物质,应过度之要求,肩过度之负担,鲜不气竭声嘶,疲于奔命。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李大钊说: "除道义外,一切事物皆嫌过多。"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道义"这个词,出自《易经·系辞上》,原句为"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是孔子对《易经》哲学观的深刻阐 述。 孔子将"成性存存"视为"道义之门"的入口,大意是只有成全和保护万物的本性,才能打开通往道德和正义的 大门。 由此便不难理解,李大钊所谓的"道义",其实是在呼唤一种"向内求"的生活哲学。 外界越是浮躁,我们越应该回归本源,把心安好。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经营者的哲学和公司的业绩是并行的关系,如果想要拓展经营,首先必须要提高经营 者自身的心性。" 不如听"禅"去: 以内心不变应世间万变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所面临的波动、变化和冲突是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成为一种生活 常态。如果着眼于外界,我们似乎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