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食同源
icon
搜索文档
是什么驱动连续5年下滑的低温酸奶消费者回流?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5-22 11:17
低温酸奶市场回暖 - 低温酸奶在经历5年低迷后2024年下半年起消费者数量同比持续提升 带动消费量和销售额正向增长 健康属性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1] - 行业需通过三大健康差异化战略深挖消费者需求以激活消费群体 [1] 健康属性趋势 - 益生菌 无糖 低脂等健康属性渗透率持续增长 但消费者对单纯"健康宣称"信任度下降 46%消费者会高频查看食品成分表 [2] - 新规禁止"零添加"等模糊宣传 倒逼行业转向成分透明化+专业背书 成为建立信任的核心路径 [5] 场景化解决方案案例 - 卡士"断糖日记"以0蔗糖0代糖+低GI认证切入控糖场景 年度销售额双位数增长 [7] - 简爱"身体知道"凭借99%耐胃酸活菌技术触达肠道调理需求 消费者数量增长超30% [7] - 乐纯希腊酸奶以每100克含9.5克蛋白质主打健身场景 [7] 消费者行为画像 - 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占比51% vs 一线城市49% 收入9k-12k群体占比最高达35% [11] - 野餐/野营场景消费占比100% 迷你装包装偏好度达71% [11] - 方便携带(20%)和分量合适(8%)是核心购买动因 [11] 药食同源创新 - 红枣酸奶因形态陈旧渗透率连续两年下降(1.9和1.2个百分点) [12] - 蒙牛升级红枣枸杞系列改用浓缩汁 渗透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2] - 陈皮 灵芝 红参等中式滋补成分及儿童酸奶添加鸡内金等成为新趋势 [12] 未来竞争方向 - 健康化竞争从单一属性转向生态化价值构建 需围绕透明化成分 颗粒化场景 本土化文化三维逻辑 [13] - 推动产品从营养饮品升级为轻养生解决方案 形成"信任-需求-认同"增长闭环 [13][14]
黑芝麻(000716) - 000716黑芝麻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22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21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 [2] - 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总裁李文全,副董事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淼怀,财务总监王炳波,独立董事叶志锋 [2] 公司关系与股价问题 - 公司与黑芝麻智能HK02533无任何关系 [2] - 股票市场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板块轮动特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正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2] 年报与分红问题 - 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可能面临的风险详见年报第三节相关内容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提报股东大会审批,不晚于2025年6月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后将另行公告分派事宜 [4] 业务发展规划 - 润谷食品将根据海外市场与竞争需要,丰富产品线、调整经营策略 [5] - 公司计划开发药食同源粉体等不同品类新产品,布局黑色健康产业 [5] - 2025年重点聚焦健康食品产业经营,围绕新定位巩固优势业务、做好药线渠道经营、推动产品升级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下降7.92%,主要因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73.76万元,同比增长80.46% [5]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 [8] 业务板块调整 - 2024年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收入下降,因执行战略调整压缩低效能业务,后续大概率持续调整优化 [6] 新业务进展 - 食品业务方面,布局保健品资质黑芝麻糊切入部分OTC渠道,中老年高钙黑芝麻牛奶销量增长,“黑养黑”品牌产品受喜爱并拓展线下渠道,烘焙系列产品外销收入增长 [7] - 电商业务围绕控风险、抓效益、提升竞争力推进整合优化升级,虽收入下滑但效益提升,资源优化整合 [7][8] 现金流与盈利问题 - 公司目前现金流正常,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 [8] - 盈利增长点包括聚焦健康产业、加快新产品上市、加强成本管控 [8] 行业情况 - 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净利润逐年大幅增长 [8] - 食品行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求旺盛,国家加强规范管理带来机遇,公司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 [8]
盘龙药业(002864) - 002864盘龙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1 09:3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为独家专利中成药、医保甲类产品,入选多部国家级指南、共识和教材,2024年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达8.05% [1] - 2024年自产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10.2%,中药饮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2.84%,但整体营收微降0.71% [3][7] - 2024年医药商业配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6.7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75% [2][7] - 2024年销售净利率提升至12.35%,自产中成药毛利率高达87.52%,整体毛利率为60.82% [7] 业务发展策略 - 应对国家医药集采,持续深化盘龙七片产品循证研究,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培育潜力产品,加强药源基地建设,加快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 [2] - 与博济医药合资设立新药研发公司,聚焦中药创新药和慢病领域,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合资公司85%股权 [2] - 坚持“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依靠工业主体提升盈利能力,以商业板块和中药饮片增加体量和收入规模 [3][7] - 聚焦主业,围绕医药制造业并购优质标的,关注与标的在多方面的协同价值 [5] - 重视“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战略布局,处于市场培育和产品矩阵建设阶段,与现有业务协同发展 [6]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5.31%,研发费用率为3.8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推进1类中药创新药PLZY - 001、改良型中药PLJT - 004和化药仿制药PLJT - 001、PLJT - 002、PLJT - 003的临床前研究 [3] - 2024年完成211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并取得备案凭证,生产线已建成 [12] - 报告期内新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 [7][12] 财务状况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总体资产负债率28.19%,有充足货币资金偿还负债,财务风险较低且可控 [3] - 2024年管理费用6,983.43万元,销售费用36,702.30万元,财务费用 - 2,332.18万元,研发费用3,753.7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分别为21.04%、1.64%、47.29%、85.31% [5] - 2024年分红比例达26.42%,货币资金占总资产51.29%,已制定未来三年分红规划 [8] - 2024年度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7.78%,下游客户分散,资金宽裕,暂无应收账款证券化等创新融资计划 [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7亿元,同比增长50.5% [13] 2025年经营计划 - 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推进创新药物研发、核心大品种二次开发、外用透皮药物研究等 [8] - 深化信息化与互联网领域探索,拓展互联网 + 医药新渠道,加强数字化营销和品牌建设 [8] - 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快投资并购与产业整合,优化产业链布局 [8] - 持续开展品牌迭代延展,加强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推进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协同发展 [8] 其他信息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65项有效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9项,报告期内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申请外观设计专利5项 [9] - 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以105,907,46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021.23万元,归母净利润3,124.9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875.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08%、0.33%、18.60% [13]
“中式养生水”爆红,百亿赛道“新品打架”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21 08:31
中式养生水市场概况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增长至2023年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预计2028年将超1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88% [3] - 2024年第三季度植物饮料类目同比增速37.64%,远高于无糖茶4.1%,电商平台销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162% [9] - 产品以红豆、薏米、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主打祛湿、补气血等功效,成为都市白领"办公室标配" [9][13] 消费驱动因素 - 25-35岁消费者占比37.6%,36-45岁占32.2%,68%的Z世代认同"药食同源"概念 [11][13] - 即饮属性满足"开盖即养生"需求,相比传统滋补品更便捷,契合都市人群时间稀缺痛点 [13] - 药食同源文化基因提供信任背书,红豆、薏米等千年食用历史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13] 竞争格局 - 品牌数量从2022年4家激增至2024年40家,形成三大阵营: 1) 传统饮料巨头如三得利推出"焕方"子品牌,统一引进韩国汉方饮料,康师傅推双本草配方 [15][16] 2) 新零售平台如盒马通过数据选品开发超20种SKU,自有品牌苹果黄芪水上市两月成爆款 [17][19] 3) 老字号药企如同仁堂"熬夜水"售价达普通产品3倍,李良济即饮膏方渗透长三角市场 [24] - 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破10亿,市场份额58.6% [16] 市场挑战与破局方向 - 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红豆薏米水查重率最高,盒马等将单价压至3元以下 [26][27] - 69.1%消费者担忧口感,61.3%不确定产品适配体质,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27] - 破局路径: 1) 功能细分:65.5%消费者关注特定功效,乐源健康古方复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94.5% [28] 2) 场景渗透:盒马按季节推出暑清系列和冬季滋阴润肺产品 [30] 3) 渠道下沉:元气森林已覆盖120万终端网点,低线城市社区团购成新机会点 [33][34]
“中式养生水”成饮料市场新风尚 行业企业竞相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5-21 00:16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成为饮料行业销售旺季的热门品类,占据商超和便利店货架的显眼位置 [1] - 68%的Z世代消费者认同"药食同源"概念,注重养生功效与产品适口性 [2] - "中式养生水"从"小众文化"跃升为饮料行业"黄金赛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2028年"中式养生水"将挤占无糖饮料市场份额 [2] 公司动态 - 元气森林旗下品牌"好自在"推出陈皮山楂水、金银花雪梨水等新口味及900ml大瓶装红豆薏米水 [1] - 元气森林计划加大下沉市场铺货量 [1] - 康师傅推出"决明子大麦饮",盼盼食品、承德露露等企业也布局"中式养生水"产品 [1] 消费者行为 - 年轻消费者对中药食养接受度增强,健康意识提升驱动需求 [2] - 夏季"中式养生水"销量优于碳酸饮料,门店促销员反馈销售表现突出 [1] 市场格局 - "中式养生水"市场竞争格局未固化,为新品牌提供机会 [2] - 头部企业通过食材创新和传统中医药文化年轻化表达引领产业变革 [2]
西麦食品分析师会议-20250520
洞见研报· 2025-05-20 2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西麦食品展开调研,探讨其产品潜力、竞争优势、经营目标、成本管控、海外业务等情况,同时分析燕麦行业发展前景,认为该行业增长动力足且竞争格局有待优化 [24][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西麦食品,所属行业是食品饮料,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孟祥胜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有机构相关人员、网络投资者、其它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有潜力的产品包括燕麦 + 复合类、大健康与口服液类、休闲品类产品 [24]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有品牌影响力大、产品矩阵多元化、全渠道矩阵完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全产业链优势、财务状况健康、公司治理水平优秀 [24][25] - 公司对实现2025年经营目标充满信心 [25]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等减轻成本压力,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6][28] - 公司海外业务处于探索培育阶段,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29] - 公司保持中国燕麦谷物市场第一领先地位 [30] - 燕麦市场增长动力足,行业竞争格局有待优化,中国行业集中度有提升空间 [32][33]
3000亿中药饮片赛道竞速:解码“港交所中药饮片第一股”新荷花
华尔街见闻· 2025-05-20 11:33
行业转型与公司定位 - 中药饮片行业正经历从"经验传承"到"科学验证"的质变,推动行业资本化进程 [1] - 公司作为国内第二大中药饮片供应商,提供超过770种品种、4900个规格产品,覆盖主要中药需求 [1][4] - 若港股上市成功,将成为"港交所中药饮片第一股",体现中医药现代化转型样本价值 [1] 市场变革四大脉络 - **政策驱动**:15省联盟集采涉及21个品种平均降价29.5%,2024年扩至全国29个品类(55种规格),但强调"优质优价"而非低价竞争 [2] - **细分渠道**:覆盖1000多家医院及8.6万家中医诊所,推出线上平台"金方草堂"优化小订单配送效率 [5] - **专业化分工**:聚焦饮片生产(非全产业链),提升质量控制与运营效率 [6] - **消费场景延伸**: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达100亿元(2023年),公司计划推出保健品平台"金色荷花"切入大健康消费 [7] 技术与标准优势 - 国内首家获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参与制定31项国家加工标准和7项中药材规范 [3] - 主导制半夏国家标准修订,成果纳入《中国药典》,并推动现代科技融入生产与质量评估 [4] - 通过古法炮制结合现代技术(如降低制半夏毒性)提升用药安全性 [8] 财务表现与战略 - 收入从2022年7.8亿元增至2024年12.49亿元,复合增长率27%,2024年毛利2.13亿元(较2022年增30%) [9] - 费用率优化:2024年销售费用率4.04%(较2022年降1.6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46%(降0.22个百分点) [9] - 双支柱战略:巩固医疗渠道领导地位(80%常用饮片份额)+布局消费端创新产品(如保健品平台) [7][12]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2788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4000亿元 [12] - 配方颗粒因疗效争议难以替代传统饮片,饮片仍为中医临床核心选择 [10][11] - 扬子江药业、华润药业等巨头加码布局,凸显赛道潜力 [12]
药食同源破解冲饮新增量,黑小知携手捷氏亮相2025上海西雅展
中国食品网· 2025-05-19 18:17
五月的黄浦江畔,全球食品行业正酝酿着一场革新风暴。作为洞察行业脉搏的瞭望塔,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与 饮料展览会(简称"西雅展")正式开幕。湖南拓臣旗下品牌——"黑小知"携药食同源轻养生系列产品,以精耕年 轻人新养生赛道的"黑马"之姿重磅亮相,并联合母公司捷森集团旗下"捷氏""氏峰社"等品牌,展示从大众市场到 垂类赛道的全生态布局,为经销商与采购商提供兼具市场潜力与文化价值的健康食品解决方案。 药食同源赛道爆发:黑小知以科学化创新抢占年轻人"朋克养生"心智 据中国保健协会预测,2025年药食同源类冲饮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其中兼具"配料干净+感官愉悦"特质的产 品占比超60%。这一趋势背后,是18-35岁消费者对冲饮产品的"苛刻"需求——既要功效可见、配料透明,又要食 用便捷、口感适口。 黑小知作为药食同源赛道的领跑者,通过"科学化传承"与"场景化创新"两大策略,精准满足年轻人"轻养生"需 求: 1、科学配比与清洁标签:以明星单品八珍粉为例,黑小知研发团队在《食疗本草》《饮膳正要》等古籍中筛选出 32种传统配伍方案,再结合八珍粉传统古方,通过现代营养学分析,最终锁定茯苓、山药、莲子等8种食材,不再 ...
专家: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效显著疗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9:22
中医药健康促进 -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疗法中的特效显著疗法,针对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在夏季进行治疗,可预防旧病复发并减轻症状 [1] - 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经脉气血充盈,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寒性疾病可最大限度以热治寒,调整阴阳,减轻冬季病症或根治疾病 [1] 中医膳养原则 - 中医膳养强调"食助药力,药助食威",体现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的理念,通过辨证施膳调养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2] - 夏季饮食应关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韭菜、生姜以温补阳气,因人体阳气浮于外而内里虚寒 [2] - 夏季需注重健脾利湿,食用薏米、白扁豆、红豆等维持脾胃运化功能,因暑热易伤脾胃 [2] - 夏季应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饮水并选择水分充足、维生素丰富的果蔬类食品,因出汗多易导致水分丢失和电解质消耗 [2] 个性化饮食调养 - 饮食调养需因人而异,辨体质施膳,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饮食方式 [3]
食养药膳有益健康,中医教你这么选
新华网· 2025-05-16 00:26
中医药膳行业概述 -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食物合理组方配伍通过独特烹调技术制成的特色膳食具有御病强身和协同医疗的作用 [1] - 中医药膳历经数千年发展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治未病"养生实践中展现独特价值 [1] - 药膳在"未病先防"中可调整饮食结构养护正气在"既病防变"中可早期干预或协同治疗在"瘥后防复"中可稳固疗效 [1] 中医药膳应用原则 - 药膳应用需遵循"三因制宜"原则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定个性化食疗计划 [1][2] - 南方湿热季节需用白扁豆、赤小豆等清热化湿三伏天需用苦瓜、荷叶等化暑湿清心 [2] - 秋季需用雪梨、蜂蜜滋阴润燥冬季需用当归、羊肉温阳祛寒春季需用生姜、藿香疏肝健脾 [2] - 南方注重"以汤养生"选用清热祛湿类药材北方侧重补气温阳食材以面食和肉食为主 [3] - 孕妇可用党参、龙眼肉补气血老年人可用党参、巴戟天健脾补肝肾 [3] 中医药膳现代发展 - 药膳制作需遵循阴阳平衡、调理五脏等原则并注意辨证施膳和施用禁忌 [3] - 中医药膳积极融合现代营养学和食品科学满足健康需求 [3] - 中药饮品、面包等"药食同源"产品需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范围并运用中医调理原则 [4] - 药食同源产品作为中医药特色健康资源通过体质调理和疾病预防提供健康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