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工程:新型工业化转型实践者
中国化工报· 2025-07-08 10:26
行业发展趋势 - 煤气化行业面临新型工业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碳中和转型压力日益凸显 [1] - 煤化工行业在"十四五"规划推进下取得技术突破和产业规模显著成果 [1] - 绿色化、数字化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煤气化技术突破 - 公司气化炉技术从2008年1000吨级发展到4000吨级,压力从4.0兆帕提升至6.5兆帕 [2] - 高能效技术推动气化流程从激冷工艺向半废锅/全废锅工艺转变 [2] - 累计签约78个项目、187台气化炉,覆盖国内主要省份及非洲赞比亚等海外市场 [2] - 2024年新增签约10个项目、28台气化炉,气化炉平均运行周期达331天,烧嘴最长运行纪录1141天 [2] - 昊源五期项目连续稳定运行超650天,副产蒸汽稳定在50吨/小时,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瑞星3500吨级6.5兆帕半废锅气化炉2021年投产并达国际领先水平 [3] 绿色氢能布局 - 公司获得1000型ALK电解槽"氢能领跑者"认证,航天I代碱性电解槽最大产能扩展至2000标方/小时 [4] - 开发具有航天特色的电解槽产品,解决可靠性、安全性等行业痛点 [4] - 通过压力匹配、智慧专家系统等技术改善电解槽小室一致性差、电极衰减等行业难题 [4] 业务模式与技术储备 - 形成"核心装备+工程服务+工厂运营移交"三位一体业务模式,涵盖ALK/PEM/AEM电解槽等产品 [5] - 生物质气化技术建立典型数据库,覆盖木本/草本生物炭等原料,开展中试试烧实验 [5] - 计划在非洲、中亚、南亚等地区推广煤气化技术及化工配套设备 [5] 数字化转型进展 - 煤气化智能化控制进入工程示范阶段,突破粉煤流量免标定、合成气在线分析等关键技术 [6] - 通过仪表技术进步优化数据结构,构建关键数据神经网络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 [6]
大消费竞争格局生变:淘宝闪购拿下60%增量市场,“内卷”如何被打破?
第一财经· 2025-07-08 10:17
淘宝闪购业绩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已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1] - 5月底日订单超4000万,6月底日订单超600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 - 淘宝闪购带动的市场总量从5月日均约1亿单迅速增加至日均2亿单,占据增量市场约60%份额 [3] 商业模式创新 - 淘宝闪购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创覆盖全品类、全场景的即时消费新生态 [3] - 屈臣氏在淘宝闪购单日订单接近5万单,创近年新高,上线1小时订单量超日常全天 [3] - 喜德盛通过"线上抢购+门店自提"服务,上线4天单日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订单量超千单 [4] 500亿补贴效果 - 500亿补贴至少撬动千亿级消费增量,平台出资无需商家投入 [7] - 补贴上线首日,589个零售品牌订单增长超100%,熟食、酒水乳饮品类单量翻倍 [8] - 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生意分别环比增长170%和140%,多品类美食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50% [8]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淘宝闪购推动消费市场迈入"全链路融合创新"时代,重塑产业链运营逻辑 [4] - 服务消费领域通过频次提升带来巨大增量潜力,例如餐饮消费频次增长300% [5] - 淘宝闪购融合淘宝天猫与饿了么优势,实现"1+1大于2"效果,打造综合性大消费平台 [8] 平台整合与生态构建 - 淘宝天猫提供丰富商品资源和线上流量,饿了么提供线下供应链和高效配送能力 [8] - 淘宝闪购通过红包、免单、补贴激活需求侧,店铺补贴、商品补贴等精准注入供给侧 [9] - 融合智能调度算法和即时物流网络,推动商业模式从交易中介转向产业赋能 [9]
研判2025!中国米酒‌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米酒市场扩容提质,多元趋势引领新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29
米酒行业概述 - 米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酿造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1] - 米酒行业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工艺制成,兼具低度酒的柔和口感与发酵饮品的营养特性 [1] - 米酒可分为三大类:传统发酵型米酒(如甜酒酿、醪糟)、黄酒类米酒(如绍兴黄酒、花雕酒)和蒸馏型米酒(如桂林三花酒、广东玉冰烧) [1] - 米酒具有低酒精度(0.5%-50%)、富含氨基酸和益生菌等营养特性,契合现代健康消费趋势 [3] 行业发展背景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同比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同比增长5.3%,食品烟酒类支出占比达29.8%,为米酒行业提供增长动力 [5] - 健康消费理念推动米酒需求增长,76.7%的年轻人偏好15度及以下酒类,30岁以下消费者占米酒消费市场的40% [7] - 女性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增加,米酒成为女性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米酒行业市场规模约330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2025年将突破350亿元 [1][11] - 米酒在中国酒类市场中占比约4%-5%,2024年小幅回升至4.1% [13] - 孝感米酒产业链综合产值2024年突破60亿元 [1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糯米、大麦、酒曲等原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米酒生产成本与品质 [9] - 中游:依赖先进设备与技术保障酿造工艺效率与质量,需持续创新研发 [9] - 下游: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度融合,电商平台和新零售模式助力市场渗透 [9] 区域市场特点 - 南方地区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江浙沪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福建主打客家娘酒,广东、广西以豉香型和米香型白酒见长 [15] - 中国米酒已形成五大香型体系,包括米香型、豉香型、特香型及浓特兼香型 [15] 竞争格局 - 传统老字号(如塔牌、女儿红)占据高端礼品及传统消费市场,但面临产品创新与年轻化转型压力 [16] - 新兴品牌(如米客、花田巷子)以低度化、果味化、气泡化产品切入年轻消费群体 [16] - 区域特色企业(如孝感米婆婆、桂林三花)深耕区域市场并逐步向全国拓展 [16] - 部分白酒企业跨界布局米酒领域,加剧行业竞争 [16] 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创新加速:低度健康化、口味多元化(如果味、茶味)、高端化(如轻酒) [19] - 数字化转型深化:智能化生产、全渠道营销、文旅融合(如米酒文化节、主题公园) [20] - 国际化拓展:加强品牌建设与国际合作,推动米酒文化国际传播 [21] - 可持续发展:采用有机原料、降低能耗、使用可降解包装等绿色生产实践 [21]
国货航半年净利预增超78% 运力扩张首季研发费涨52倍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33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87亿元—12.67亿元 同比增长78.13%—90.14% [1] - 2024年营业收入205.84亿元 同比增长37.97% 净利润19.53亿元 同比增长69.34% [2]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3.05亿元、230.76亿元、149.19亿元 对应净利润43.42亿元、31.08亿元、11.53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航空货运业务营收151.74亿元 同比增长48.16%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营收39.75亿元 同比增长16.43% [2] - 航空货站板块2024年营收13.37亿元 同比增长13.38% [2] - 主营业务包括航空货运服务、航空货站服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板块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机队规模和航线结构扩充优化 新增运能有效投入 [3] - 航空油料综合价格同比下降提升盈利水平 [3] - 跨境电商旺盛需求推动航空货运运价及货邮周转量回升 [3] 机队规模与研发投入 - 截至2024年末拥有全货机22架(含4架已退役待转让) 主力机型为B777和B747 [4] - 2024年引进2架B777货机 完成4架A330客改货改装 [4] - 2024年研发费用1426.22万元 同比增长400.87%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23.42万元 同比增加5219.63% [1][4] 战略规划与数字化转型 - 2025年计划落实飞机引进 提升国际航空运力规模 拓展跨境电商全链条业务 [4] - 已开发门户网站升级改造、运价管理二期、销售竞价系统等数字化项目 [5] - 2024年12月30日完成深交所上市 募资超30亿元成为A股年内最大规模IPO [2]
烘焙生意要掌握创新火候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烘焙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突破8595.6亿元 [1] - 商业区烘焙店成为重要引流入口 消费者排队购买现象普遍 [1] 市场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包括电商新零售模式 新中式糕点 爆款单品策略等方向 [1] - 烘焙+复合业态兴起 如烘焙+书店 烘焙+茶饮 烘焙+咖啡等场景化消费空间 [2] - 健康化趋势显著 71%消费者愿为清洁配方支付溢价 品牌推出无油 轻碳低卡等健康产品 [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0.3万家 关店9.5万家 显示行业高淘汰率特点 [1] - 同质化问题突出 产品在种类 配料 口味 包装等方面缺乏差异化 [1] 创新方向 - 数字化应用深化 通过需求图谱驱动产品研发 提升供应链追溯能力 [2] - 产品赋予情感属性 注重情绪价值 满足社交打卡需求 [2] - 传统工艺与创新结合 在配料与口感间寻找平衡 [1][2] 消费需求变化 - 消费场景和需求日益丰富 从"好吃"向健康 社交 体验等多维度延伸 [1][2] - 新中式糕点受关注 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融合成为亮点 [1]
母公司天茂集团被*ST,国华人寿蒙阴影
北京商报· 2025-07-07 22:09
母公司退市风险 - 天茂集团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股票交易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天茂",日涨跌幅限制为5% [1][4] - 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51%股权,实际控制人为刘益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经营正常,定期报告编制工作尚未完成 [4] - 退市风险可能导致国华人寿资本补充受阻、监管审查趋严、业务拓展受限,包括股权融资渠道切断、关联交易审查加强、新产品备案冻结等 [5] 国华人寿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由盈转亏,全年亏损11.5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7.0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10] - 净利润从2019年的22.16亿元降至2022年的4.84亿元,2023年同比暴跌338.6% [8][10] - 亏损主因是利率市场环境走低导致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增加计提准备金 [10] 保费收入与业务结构 - 2024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46.39亿元(未经审计),同比下降14.21%,公司主动下调业务规模以优化结构 [11] -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超94%降至2023年的90%左右,公司推动长期价值和风险保障型业务发展 [13][14][15] - 公司布局康养产业,推出"合悦家"养老品牌,首个高端康养项目于2024年10月入住,构建"保险支付+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生态 [16] 上市计划与治理问题 - 2019年天茂集团拟吸收合并国华人寿并更名,计划终止后上市进程搁置,当前退市风险或彻底关闭借壳上市窗口 [8][9] - 公司2016-2023年治理评级以"BBB"为主,治理水平有待提升,需建立独立生存能力和特色商业模式 [11][12] - 行业专家建议中小保险公司聚焦细分市场,避免盲目扩张,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2]
钢铁“智造”新标杆!包钢实践成果催生9项关键标准制定
内蒙古日报· 2025-07-07 21:29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制定 -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近日在包钢启动 [1] - 9项标准聚焦钢铁智能制造的核心领域与关键环节 旨在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统一技术接口及规范 打破信息壁垒 [1] - 标准实施将为构建安全 高效 绿色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钢铁智能制造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1] 包钢集团智能制造实践 - 公司将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 在智慧矿山 智能工厂 智慧物流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3] - 已形成"一平台 一网 一批 一智慧矿山"体系: - "一平台"指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主数据管理和标准化治理构建集团数据底座 [3] - "一网"指智算中心网络 支撑智能化生产 网络化协同 远程化运维 [3] - "一批"指关键岗位数智化项目 包括无人库管 无人行车 3D岗位改造 智慧车间等 [3] - "一智慧矿山"指白云鄂博铁矿项目 融合5G 无人驾驶 工业互联网 数字孪生等技术 研发国际首个在用矿用汽车无人驾驶运输系统 [3] 新联公司技术影响力 - 作为包钢旗下数智化产业公司 新联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云制造服务评估要求》已于6月1日实施 [5] - 公司表示9项标准制定工作在包钢启动是对企业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 [5] - 集团将继续深化智能制造创新实践 参与更多标准制定工作 助力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 [5]
黄伟接棒哈电董事长:以“数字”与“新质”重塑大国重器新高度
搜狐财经· 2025-07-07 20:33
公司高层变动 - 黄伟担任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总经理职务 [2] - 黄伟曾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东风汽车集团等担任高管职务 [2] - 2023年4月黄伟任哈电集团总经理,2025年6月升任董事长 [2][6] 数字化转型战略 - 2025年初黄伟部署数字化战略:深耕智能制造,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2] - 2023-2025年是公司数字化转型从规划到落地的关键跃升期 [2] - 2024年1月提出"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路径,2025年深化为"三个替代"战略(自动化代替手工、机器代替人工、远程运维代替现场值守) [2] - 2025年3月DeepSeek大模型完成本地化部署,实现多模态数据分析在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等核心场景应用 [3] - 冲剪数字化车间成为行业标杆,AI+智造战略取得关键突破 [3] 科技创新体系 - 构建"绿色、低碳、高端、数字"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4] - 部署107个重点技术方向、40个重点示范产品,计划2025年实现20项重点技术国际领先 [4] - 校招人数连续两年增长超50%,组建57个"头雁创新团队",设立6000余万元专项奖励资金 [4] - 与哈工大、哈工程联合培养110余名工程硕博士,共建绿色低碳能源创新研究院 [4] 绿色能源项目 - 新疆若羌县10万千瓦光热+90万千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19.6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 [4] - 全球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外径6.23米、重80吨,创多项世界纪录 [5] - 扎拉水电站落差近700米,是全球综合难度最高的冲击式水电项目 [5] - 数字化制造体系支撑研发:数字仿真优化结构、三维检测模拟焊接、探伤合格率达98.04% [5] 战略发展方向 - 2023年黄伟提出"三个发展期"(产业发展机遇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创建一流攻坚期) [5] - 2025年战略布局呈现数字生态深化、绿色装备拓展、全球市场突破三大方向 [5] - 公司从传统装备制造商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世界一流企业跃迁 [6]
民航中南局举办2025年第一期粤港澳大湾区民航青年交流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7-07 15:41
粤港澳大湾区民航青年交流活动 - 活动由民航中南局和香港民航处主办、国泰航空承办,主题为"湾区逐梦、青春同行",旨在搭建互通共融、互促共进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1] - 共有来自香港、澳门及中南辖区23家民航单位的44名优秀青年代表参加,涵盖安全、飞行、机务、空管、机场、运输、通航等多个专业领域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青年代表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展览馆,领悟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2] - 实地观摩深圳机场、珠海摩天宇、珠海翔翼、中国民航二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腾讯、大疆、中航通飞AG600总装车间、彭州国家级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等 [2] - 通过业务讲解、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民航事业发展、科技赋能、自主创新、数字化转型成果及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2] - 在三星堆博物馆感受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智慧创造力 [2] 活动成效 - 厚植国家情怀,强化三地民航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3] - 凝聚发展共识,坚定推动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3] - 提升技能素养,激发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 [3] 后续计划 - 民航中南局将持续搭建三地民航青年更宽广的交流和培养平台,为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注入活力 [3]
株洲先进制造业当家“方法论”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42
株洲制造业发展概况 - 株洲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一 [1] - 近5年发展轨迹呈现"稳中求进、破立交织"的特点 [1] 先进制造业进阶 - 规模工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5.2% [3] - 工业投资增长从2020年5.5%升至17.5%,占固投比重提升到60.4% [3] - 六大先进制造业产业均实现正增长 [3] - 中车株洲所在储能领域有二十余年技术积淀,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6.1% [4] - 全球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卫星制造、AEP100发动机等成果均来自株洲制造 [6] 新兴产业发展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先进材料、节能环保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7][8] - 株洲跨行业孵化新能源装备、高分子新材料、低空经济、北斗、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 [9] - 北斗技术在多领域规模应用加速落地,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成功召开 [9] - 85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新兴产业占比提升 [9] - 62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成功验收 [9] 工业投资与未来势能 - 工业投资增长1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0.4%,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11] - 重大产业项目多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诺天碳化硅半导体设备与基材生产基地、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投资超百亿元) [12] - 株洲20项入选湖南工业绿色低碳技术目录,7个应用场景入选全省工业低碳氢名单(占全省超四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