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车企转向,开始向自己下狠手了
创业邦· 2025-06-07 11:05
行业困境与价格战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纯电动车亏损严重难以形成商业闭环,质疑降价10万元仍能保证质量的合理性[3] - 行业陷入过度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企业需要合理利润维持正常发展[3]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3%,远低于制造业5%-15%的标准范围[8] - 新势力车企累计亏损已达上百亿乃至千亿元级别[8] 车企盈利策略 - 小鹏汽车2025年Q1净亏损同比收窄51.5%至6.6亿元,毛利率攀升至15.6%[6] - 小鹏汽车目标在2025年Q4实现盈利,通过MONA M03等高性价比车型实现销量增长[6] - 蔚来启动组织架构调整,直接参与供应链价格谈判,目标Q4盈利[8] - 特斯拉中国毛利率从2020年21%下滑至2024年17.9%,市占率从22%降至6%[10] 运营效率提升 - 吉利从多品牌扩张转向整合聚焦,2025年Q1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12][16] - 上汽组建"大乘用车板块",2025年Q1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80%[14][16] - 广汽拆分研究院形成"大研发体系",研发效率目标提升15-20%[15][16] - 车企普遍通过供应链优化、AI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7][8] 市场竞争态势 - 比亚迪等22款车型开启夏季降价,吉利/广汽埃安/零跑等跟进[18] - 2024年4月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50万辆创2023年12月以来新高[19] - 价格战呈现"高频次、强针对性"特征,智驾功能价格下探至5万元区间[19] - 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250辆,仍处于填充保有量阶段[21]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车"转向"好不好用",更关注智驾/续航等产品力[22] - 车企布局全产业链(比亚迪/长城)和AI+智能硬件(小鹏/小米)构建生态[22] - 组织能力将取代价格战成为长期竞争关键因素[22] - 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850辆,中国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1]
王传福,哽咽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07 09:00
股东大会概况 - 2024年度股东会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 主会场提前半小时座无虚席 增设两个分会场 [1] - 董事长王传福携高管团队回应股东关于智能化 高端化及海外市场的提问 [3] 电动化与智能化战略 - 新能源汽车发展分为电动化上半场和智能化下半场 电动化领域仍存在充电速度慢 电池低温性能不足等待解决问题 [3] - 智能化技术应用刚起步 未来需探索安全极致化 算法与传感器匹配等方向 想象空间巨大 [6] - 未来3年每年将推出重磅核心技术 每场发布会解决一个重大问题 [4] 智能驾驶布局 - 将安全作为智能驾驶首要原则 其次才是替代人类驾驶 [6] - 腾势N9通过"鱼钩测试"等极端安全测试 实现高速避障稳定性 [6] - 2024年2月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计划全系车型搭载 [6] 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5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89047辆 加速进入哈萨克斯坦 塞尔维亚 瑞士等市场 [8] - 海外市场价格稳定 对盈利贡献显著 预计销量将逐月提升 [8] 长期发展目标 - 高端化是必须打赢的硬仗 [8] - 年销量1000万辆目标"不会太远" 有望成为绿色出行变革引领者 [10][11] - 坚持技术创新驱动 专注长期主义发展 [10]
地平线余凯:智能辅助驾驶收严是好事,有轨道火车才能跑得快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1:29
行业动态 - 2025年初行业掀起"智驾平权"浪潮,比亚迪将高阶智驾门槛拉至6.98万元的海鸥车型,长安汽车宣布"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车",智能驾驶成为车企发布会重点 [1] - 数月后行业遭遇转折,连续事故和"史上最严智驾监管"出台,车企集体调整策略,行业热度减退 [1] -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认为规范对行业发展更健康,类比高速列车需铁轨约束 [1] 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智能驾驶功能尚未深入人心,更多作为车型配置宣传存在,但地平线预计未来2-3年将迎来拐点 [2] - 赛力斯实测数据显示,55小时连续驾驶中70%路段使用辅助驾驶,30%完全人工操作,反映系统在非结构化道路的适应力提升但仍存脆弱性 [2] 国际化进展 - 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获全球认可,奥迪中国总裁指出中国产品比例增加且用户体验惊艳,欧洲车企正学习中国AI一体化技术 [3] - 出海面临数据收集、地图应用、法规适配等挑战,地平线已与名爵在欧洲部署辅助驾驶系统,付出巨大努力克服障碍 [3] 企业战略布局 - 长安汽车宣布智能化领域已投入600亿元,拥有5000人软件团队,计划未来十年追加2000亿元投资并扩编1万人 [4]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提出"SDA平台技术共享"策略,平台将向国际车企开放,认为政策收紧有助于行业回归技术本质 [4]
蔚来迎来弯道时刻
虎嗅APP· 2025-06-06 18:10
财务表现与预期 - 一季度营收超120亿元,同比增长21%,整车毛利率10%,整体毛利率7 6%,环比下滑[4] - 二季度新车平均售价提升10%以上,毛利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4] - 二季度营收指引195 13-200 68亿元,销量指引7 2-7 5万辆,6月预计交付2 5-2 8万辆[11] - 四季度盈利目标为三个品牌合计月销5万辆(乐道占2 5万),毛利率17%-18%,销售管理费用率10%,研发费用率6%-7%[15] 销量与交付 - 一季度交付新车42094辆,同比增长40 1%,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回落[7] - 乐道品牌5月人员减少40%情况下销量环比增长42 8%[10] - 5566改款车型硬件焕新率达40%-45%,ET9旗舰车型3月开启交付[19] - 乐道L60、L90、L80三款车型计划三四季度上市,目标月销2 5万辆(L60占1万)[19] 现金与经营 - 一季度末现金储备260亿元,可支撑未来12个月运营[7] - 资本市场信心提振,财报次日股价涨幅超10%[7] - 降本增效措施包括CBU机制拆分独立经营单元、供应链精细化管控、中后台体系资源共享[8] - 换电站建设改为区域销售团队主导,按ROI高低顺序推进[8] 技术与产品 - 智驾芯片神玑NX9031量产应用,年节省芯片采购成本超3亿美元[17] - 世界模型NWM 5月推送,智驾研发重点为安全前置+城区场景[17] - 乐道L90瞄准纯电六座SUV市场空白,采用900V高压架构+换电双技术[19] - 纯电市场前4月中大型SUV增长63%,增速反超增程[19] 市场策略 - 乐道品牌下沉市场,围绕换电站试驾转化销售[20] - 产品技术基建集中释放形成竞争合力,外部纯电市场空间扩大提供转机[21]
王传福:比亚迪是我的生命,要实现年产销1000万辆的里程碑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17:20
公司战略与短板改进 - 公司承认在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将重点改进情绪价值传递,坚持不拉踩竞争对手的工程师文化[2] - 智能驾驶以安全为核心目标,未来3-5年通过传感器优化和算法升级降低事故率,研发团队达5000人[2] - 计划投入1000亿元用于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研发,采取渐进式路线从低速场景推进自动驾驶[2] 海外市场与高端化布局 - 5月海外销量达9万辆,海外市场对盈利贡献显著提升,高端品牌腾势和仰望表现超预期[3] - 腾势Z9 GT下半年搭载三电机技术平台发布,直接对标宝马5系、奥迪A8等豪华车型[3] - 海外品牌形象优于国内,公司将高端化视为必须打赢的战略战役[3] 技术路线与产业判断 - 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窗口期仅剩3-5年,行业进入"快鱼吃慢鱼"淘汰赛阶段[3] - 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降成本,布局固态电池、磷酸铁锂储能等技术[3] - 认为600公里续航后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与安全性而非单纯追求里程[3] 经营数据与产能规划 - 当前未交付订单约60万辆,交货周期需5-6个月[3] - 提出年产销1000万辆的长期目标,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推广至全球[3] 企业愿景与文化 - 董事长王传福将比亚迪视为生命,提出打造"未来丰田"的愿景[3] - 强调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全球化发展,展现领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4]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6-06 16:55
国内新闻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商务部将加强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与合规引导 推动破除流通消费堵点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2] - 深圳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销售6 04万台 实现销售额150亿元 占全市以旧换新总销售额324亿元的46% [3] - 特斯拉首次入选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广目录 Model 3/Y将面向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市场 [4] 企业战略合作与技术发展 - OPPO与大众汽车签署全球专利许可协议 授权5G等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 增强大众网联汽车产品体验 [6] - 长安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 实际控制人未变更 [7] - 阿维塔宣布2026年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SUV 计划2030年前形成17款产品的全品类矩阵 [8] 产业链投资与技术创新 - 国投招商战略投资景略半导体数亿元 加速车载互联与交换芯片国产替代 [9][10] - 辰致科技获广汽/长安入股 注册资本从3 6亿元增至5 5亿元(增幅52%) 重点研发线控底盘技术 [11] 国外新闻 市场数据与产品规划 - 英国5月新车注册量150070辆 同比增长1 6% [11] - 宝马加速推出新一代X5/X6/X7 纯电动iX5能量密度提升20% 续航增加30% 美国工厂获17亿美元投资 [12][13] - 特斯拉Dojo 2 AI芯片将于年内投入使用 第三代产品性能将显著突破 [14] 国际贸易政策调整 - 日本放弃要求美国全面取消25%汽车关税 改为按对美汽车业贡献程度实施减税机制 [15] 商用车 新能源与智能化进展 - 创维鸿途首台OTS新能源VAN下线 提供货运/客运版 定位全球化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15][16] - 金旅凯歌豪华客车交付包头世腾旅游 采用"2+1"商务座椅配置 推动旅游客运高端化 [18] 金融支持与区域政策 - 山东重工与光大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重点拓展供应链金融及跨境业务 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全球化 [19] - 四川遂宁推动年产10万辆无人物流车项目 目标新能源货运汽车规模超200辆 建设智能充换电站 [20]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6 15:52
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是国内领先、全球主流企业 [2] -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技术,形成全空间产品布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3] - 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营收 12.1954953551 亿元,同比增长约 2.80%,净利润 -1244.97947 万元,同比增长 97.08%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5198832418 亿元,同比增长约 30.60% [3] 海外业务 发展情况 - 2024 年海外业务稳健发展,市场以亚洲、南美、欧洲等地区为主,受惠于“一带一路”和产品优势,未受复杂国际政治环境较大影响 [4] - 2024 年在匈牙利设子公司推进欧洲业务布局,中标乌干达项目实现市场“零突破” [4] 竞争优势 - 海外市场需求和空间扩大,公司提供高精度定位终端和解决方案 [5] - 坚持人员本地化战略,在 12 个国家设分支机构,实现采购、物流、销售及技术服务本地化,业务覆盖多个海外地区 [5] 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应用业务 业务介绍 - 为乘用汽车、农业机械车、工程机械提供高精度定位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 [6] - 面向乘用汽车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软硬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6] - 面向农业行业推出 A6、F3 农机导航系统,可实现 2.5cm 级实时引导和自动控制 [6][7] - 面向建筑工程行业以车辆位置感知为基础,研发机械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7] 业务进展 - 2024 年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增长约 40% [7] - 多款产品在多家车企量产车型上规模量产交付,截至 2024 年末获车企定点车型超 60 款 [7] - 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交付产品并提供解决方案,获吉利下属子公司 IMU 硬件定点 [7][8] - 完成产品功能安全 D 等级能力建设,未来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其他行业融合应用 [8] 海洋业务 - 海洋探测装备产品包括单波束测深仪等,搭配软件应用于多个工程领域 [8] - 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水利水文监测体系,提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8] - 在国产高端海洋设备投入多年,形成行业领先技术优势 [8]
比亚迪股东大会:今年海外销量数据将会非常好,未来3-5年将密集推出智能驾驶技术
华尔街见闻· 2025-06-06 14:47
海外市场与高端化战略 - 公司5月海外销量达8 9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显著 [1][4] - 海外市场价格稳定 对盈利贡献较大 预计未来销量将逐月提升 [1] - 海外市场与高端化并列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 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 [1][4] 电动化技术进展与挑战 - 电动化上半场仍存在技术遗憾 包括充电速度慢和电池低温性能不足 [2][4] - 未来三年将密集推出智能驾驶技术 每场发布会解决一个技术难题 [2][4] - 通过算法优化与传感器匹配提升复杂路况下的车辆稳定性 [2][5] 智能化技术路线与安全标准 - 安全被定位为智能驾驶核心竞争壁垒 测试涵盖极端场景如爆胎和弯道稳定性 [3] - 安全优先级高于能量密度 公司强调与行业共同提升安全标准 [3][6] - 智能驾驶硬件仅为起点 算法与传感器协同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5] 公司运营与股东沟通 - 承认营销等领域存在短板 承诺改进并坚持产品力为核心的发展逻辑 [6] - 资本开支将重点投向海外市场本地化建设 把握燃油车替代窗口期 [6] - 5月总销量达382476辆 同比增长15 3% 创年内月度新高 [1]
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变革 一汽解放全球布局谋定智能化未来
证券日报· 2025-06-06 14:36
全球化布局 - 公司董事长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阿联酋专场)预测未来5年全球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将快速达到15%以上 [3] - 公司在中国连续9年中重卡销量第一,累计销售超过900万辆,新能源和海外销量连续3年高速增长 [3] - 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市场签署近万台战略合作备忘录协议,覆盖基建工程、矿产运输、公路物流等核心领域 [3] - 公司与TRACTAFRIC Group合作在塞内加尔发布J6P重型卡车,针对非洲市场进行定制化优化,适用于长途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矿产运输等严苛工况 [4] 智能化发展 - 公司L4级厂区物流无人车产品成功落地,融合线控底盘平台、智能驾驶系统和云端调度管理系统三大核心技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精准运输作业 [5][6] - 公司预计商用车智能驾驶将在2026年迎来发展拐点,正加速推进智能化发展战略,聚焦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6] - 公司"面向商用车研发领域的大模型技术应用"项目荣获"2025吉林省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研发服务领军企业"称号,累计沉淀高价值技术洞察数据3500余项,实现研发效率提升与人力成本优化 [6] 新能源合作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重卡底部换电车型,并签订千台换电重卡采购协议 [7] 战略目标 - 公司通过"新能源+智能化"双轮驱动的发展体系,目标实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战略地位 [7]
比亚迪股东大会直击 王传福:国外汽车价格比较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4:18
电动化发展 - 电动化上半场存在充电速度慢和电池低温性能不足等遗憾,需技术突破以提升消费者体验并终结燃油车[1] - 公司未来三年将推出一系列技术变革,每场发布会旨在解决重大痛点[1] 智能化战略 - 智能驾驶处于初期阶段,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仅是开始,未来需构建更多算法和传感器匹配[1] - 公司将智能驾驶列为重要战略,安全是首要考量,其次才是替代人类驾驶[1] 行业变革 - 燃油车时代丰田等车企地位稳固,但绿色发展时代需行业洗牌和变革[1] - 行业洗牌顺序不重要,但变革必然发生[1] 出海业务 - 上个月出海约9万辆车,预计今年数据逐月提升[2] - 海外市场逐步进入爆发期,高端化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发展快于国内[2] - 国外汽车价格较稳定,出海战略与高端战略是未来发展关键[1][2] 公司态度 - 公司不拉踩竞争对手,专注于展示自身技术优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