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绿色领域应避免加征更多关税 希望中国企业在全球加大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2:00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 中国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 改变了传统二选一的发展模式 [4] - 太阳能成为全球成本最低能源之一 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燃油车 首次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 [4] - 中国从严重污染到多数城市空气清新 河流水质大幅改善 国家公园体系完善 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 [5][6] 全球绿色转型趋势 -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主要影响自身 其他国家如中国 韩国 日本 欧洲继续推进绿色转型 [6] - 美国80%新增发电量来自太阳能和电池储能 全球绿色转型势不可挡 [7] - 太阳能转型成本低且安全 太阳资源全球共享 化石燃料依赖降低能源安全性 [8][9]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在太阳能 电池 电动汽车领域领先 需扩大全球投资传播技术并提供就业 [10] - 中欧可能成为气候问题领导力量 需加强合作引领全球伙伴关系 [10][11]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使其成为欧洲绿色转型关键合作伙伴 呼吁欧洲开放接纳中国资本 [11] 绿色贸易与国际合作 - 驳斥"中国技术能力过剩"言论 各国优势领域不同是国际贸易基础 [12] - 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发展对全球有益 不应抱怨其积极进入绿色领域 [12] - 避免加征绿色产品关税 否则将延缓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的市场普及 [13][14]
降本节支与绿色转型驱动 天山股份2025年上半年减亏72.99%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9: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9.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72.9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43亿元,同比增长27.30% [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71%,远高于营业收入9.40%的降幅 [2]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水泥熟料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0.14%,商品混凝土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96%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39%,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6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90% [3] -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至97.58千克,单位熟料颗粒物排放量0.0193千克,同比持续下降 [2]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区域营收同比大增72.49%,海外业务毛利率达39.90%,显著高于国内业务 [3] - 通过并购为主、绿地项目为辅叠加租赁等轻资产模式构建海外产能网络 [3] 绿色低碳转型 - 原材料替代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2.94万吨,燃料替代减排153.43万吨 [4] - 投运58个光伏项目装机量达176320kW,在建13个光伏项目装机量43090kW [4] - 拥有5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113座绿色矿山(其中国家级36座) [4] 技术创新与能效提升 - 建成日处理240吨生物质替代燃料生产线,使熟料标准煤耗从96.44kgce/t降至82kgce/t [5] - 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4.48万吨,成为全疆首个提前达成"十四五"能耗目标的示范工程 [5] - 获得水泥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5]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地产投资探底拖累水泥需求,基建投资分化支撑力度减弱,水泥需求延续下滑态势 [1] - 通过数字化转型、采购模式创新和成本结构优化实现降本控费突破 [1] - 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及双碳战略等时代机遇 [5]
陕西府谷: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18:17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厂区通过屋顶光伏板、储能设备、高效供热系统组成"三位一体"绿色能源网,年减碳排放28万吨[1] - 金川鸿泰镁合金改造5条兰炭生产线,煤炭转化效率提升35%,每吨产品碳排放降低118公斤,单节能降耗年节省900多万元[1] 清洁能源发展 - 府谷县风电、光伏总装机突破200万千瓦,主城区清洁能源占比达100%[2] - 陕投孤山风电和德源庙沟门风电年发电量将达4亿千瓦时,三峡庙沟门光伏项目为碛塄村村民屋顶带来年均2000元增收[2] 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 - 府谷县系统性治理5处废弃采沙场、4处废弃采石场、3处排渣场及2处废弃矿井,恢复900亩土地[3] - 黑山村废弃矿山披绿700多亩,种植1500余株果树并发展蔬菜大棚和采摘园,上半年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3] 绿色生活与城市转型 - 城区137台公交和63辆出租车更换为纯电动车,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0%以上[4] - 府谷县将循环经济作为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强化绿色发展理念[4]
绿水青山终不负——中国华电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加快绿色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8-18 15:22
公司战略转型 - 发电装机从2002年2500万千瓦增至2024年6月底突破2.5亿千瓦 [1]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17%提升至57.5% [1] - 近3年投产近7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创历史最好成绩 [12] 煤电转型升级 - 完成167台次机组节能降碳、灵活性及供热改造 [3] - 2024年底供电煤耗降至290.69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33克/千瓦时 [4] - 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1年下降15.52% [4] 水电与综合开发 - 西藏DG水电站实现一年4台机组投产 [5] - 福建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实现抽蓄领域零突破 [5] - 金上巴塘水电站全面投产后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5] 新能源基地建设 - 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 [6] - 新疆360亿千瓦时/年绿电通过特高压直送川渝 [7] - 河北昌黎建成全省首个海上光伏示范项目 [9] 技术创新突破 - 开发覆盖电力全谱系的"睿"系列工控产品 [13] - 包头20万千瓦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氢制储运用全产业链示范 [15] - 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实现高海拔制绿氢突破 [16] 新兴业务布局 - 拓展氢能、新型储能、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业务 [14] - 莱城储能电站首创火电+储能调峰调频混合模式 [16] - 构建"3+N"风光电空间布局推动基地化开发 [11]
7月经济数据解读丨新动能澎湃 7月经济稳中有进显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16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高于近五年同期均值0.42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增长主引擎,同比分别增长9.3%和8.4%,快于整体工业增速3.6和2.7个百分点,连续24个月保持领先 [3] - 智能无人飞行器产量同比增长80.8%,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车载设备分别增长17.1%和21%,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6.9%,锂离子电池增长29.4% [3] 工业投资与政策支持 - 运输设备行业投资同比增速高达45%,有效对冲上游原材料行业下滑压力 [4] - 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下达188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技术改造 [4] - 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显效,为重点领域提供坚实保障 [4]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 [5] - 服务消费表现强劲,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5] - 升级类商品销售火热,办公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8%,家电类增长28.7%,家具类增长20.6% [5] 线上消费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电商平台渗透率提升推动消费模式转型 [5] - 新业态新模式如沉浸式体验、文旅融合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6] 外贸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4.8% [7]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7] -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5.5%,快于整体增速 [7] 外贸结构优化 -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产品出口表现强劲 [8] - 外贸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对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 [8] 政策展望 - 高技术制造业与智能绿色产业增速预计保持在10%左右 [9]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逐步拨付,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将加速落地 [9] - 建议通过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发力,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双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9:30
双碳目标顶层设计 - 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 -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 [2] - 部门层面制定12个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 31个省区市均出台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2]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56.8%下降至2024年53.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升至19.8%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9.2% 保持全球最大装机规模和最快发展速度 [3] 交通运输体系绿色化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3]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 乡镇覆盖率80.02% [3] 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 202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97% 累计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4]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2020年降低4% 人均综合能耗降低5.1% [4] - 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面积达209亿平方米 较2020年增长近50% [4] 生态固碳能力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4] - 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居世界首位 [4]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60%和80% [5] -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 提供并动员资金超1770亿元人民币 [5][6]
中国银行为民营企业“把脉问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08:42
中国银行对上海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 中国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 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针对上海民营企业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 [1] 护航企业国际化发展 - 中国银行利用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 为外向型上海民营企业提供实而精的金融服务 护航企业走出去 [2] - 通过内保外贷方式为岩土工程企业境外子公司开立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 满足企业融资及跨境结算需求 [2] - 帮助民营企业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融资壁垒和汇率风险等挑战 [2]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 为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结合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提供支持 [3] - 通过降低利息成本并减免全部担保费用 支持企业搭建旧物回收服务平台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3] - 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在全市设立惠民服务站的资金投入难题 [3] 支持科技创新与市场拓展 - 作为主承销商助力快递综合服务提供商发行交通运输行业首笔民营科技创新债券 [4] - 专项支持企业转运中心建设和科技研发 推动企业从人员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4] - 与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发布服务方案 推出共建工作站 千企万户大走访等务实举措 [4] - 通过增加多元化融资产品和强化无缝续贷支持 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坚实便利的金融支持 [4]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浙江省委书记王浩、重庆市市长胡衡华等,出镜《焦点访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15:40
内蒙古能源转型 - 内蒙古电力装机中火电占比从2020年83%降至2023年46%,四年节约标准煤1.95亿吨[3] - 2024年新能源总装机等6项指标全国第一,绿电消费占比达36.7%,晶硅行业绿电使用超40%,算力产业达85%[4] - 建成8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累计外送电量7500亿度(新能源870亿度),计划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年末总装机突破1.7亿千瓦[4][6] - 库布齐沙漠建成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形成"光伏+生态修复"新模式[3] - 铁合金企业采用绿电直流炉技术,年省煤6万吨减碳16万吨[5][6] - 目标2030年新能源装机超3亿千瓦,发电6000亿度,发展绿氢/绿氨等衍生品[6] 浙江生态经济 -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0.2%首超火电,二十年单位GDP能耗降38%,煤炭消费占比降至40%以下[7] - 建成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50%[7] - 云和梯田"稻田养殖"年产生态农产品15万斤,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户均5000元[8] - 城乡居民收入达7.83万/4.28万元连续多年全国省区第一[8] - 以全国1.1%土地创造6.7%经济总量,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全国前列[7] 重庆绿色工业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9.5%[10] - 长安汽车建成光伏装机266兆瓦,2024年消纳绿电1亿度减碳9.1万吨[11] - 缙云山拆除违建10万㎡修复生态70万㎡,发展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10] -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11] 跨区域发展模式 - 内蒙古侧重能源结构转型,浙江探索生态价值转化,重庆聚焦工业绿色升级[12] - 三地验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路径,形成光伏治沙、源网荷储、绿色工厂等创新模式[12]
ESG干货十足,这场论坛藏着绿色未来的答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15:38
ESG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双碳"目标五周年临近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战略 2500家A股上市公司已主动披露ESG报告 [1] - ESG强制信披进入倒计时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多部委政策密集落地 [1] -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专家指出 ESG信披通过增强透明度可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吸引长期资本入局 [7][8] 行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企业晶科能源、协鑫科技分享数字化改造经验 传统能源企业探索能效提升路径 [11][12] - DeepSeek等AI技术深度重塑环保、消费、医疗产业格局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11] - 索尼、华住、麦当劳等跨国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 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利用重构价值链 [14] 企业ESG战略升级 - 56个入围ESG创新案例显示 环境友好类占比54%(30个) 社会责任类36%(20个) 公司治理类10%(6个) [17][18] - 领军企业普遍设立ESG专责委员会 将目标与高管绩效挂钩 构建覆盖合规/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的全面风控体系 [18] - ESG深度融入企业管理框架 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造价值 东方证券研究显示高质量ESG可降低企业20%-30%运营风险 [8][18] 国际协作与标准建设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强调 中资企业ESG实践正助推全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7][8]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需加强环境气候因素定价能力 推动信披标准建设与国际合作 [8] - 上海环交所指出数字化工具对碳数据获取分析的关键作用 为双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8]
ESG大咖集结!这场论坛藏着绿色未来的答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14:56
ESG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国"双碳"目标五周年临近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战略 2500家A股上市公司已主动披露ESG报告 [1] - 多部委政策密集落地 ESG强制信披进入倒计时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协同推进 [1] - 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智启新程 共筑未来" 汇聚监管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及学界代表 [1][4] 行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能源与消费领域展开深度思辨 传统能源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能效 新能源企业探索技术路线创新 [10] -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成为转型关键词 DeepSeek等技术革新重塑环保、消费、医疗产业格局 [10] - 56个入围ESG创新案例覆盖20多个行业 环境友好类占30个 社会责任类20个 公司治理类6个 [14][15] 企业战略与价值重构 - 领军企业普遍确立绿色战略目标 应用绿色技术降碳 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经济成为核心路径 [15] - ESG深度融入企业管理框架 设立专门委员会 将ESG目标与高管绩效挂钩 构建全面风控体系 [15] - 高质量ESG可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法律成本 提升盈利确定性 强制信披减少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8] 国际协作与数字化赋能 - "绿色一带一路"成为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航道 中资企业ESG实践助推全球SDG愿景 [8] - 数字化技术工具加速碳数据获取与分析 为ESG及"双碳"工作提供支撑 [8] - 算力市场、绿电市场和基础设施通过智能合约实现ESG价值最优结合 [7] 论坛特色与行业影响 - 论坛获碳中和认证 通过采购CCER实现100%碳抵消 绿色理念贯穿办会全程 [3][9] - 首次打造造纸行业碳中和论坛、酒类ESG评级平台及转型金融研究报告 [6] - ESG案例征集活动国际影响力扩大 实践报告被带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