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冲突
icon
搜索文档
36万亿美债即将崩盘!特朗普喊话中国,中美会面有希望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21:04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并将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1] - 此次降级源于美国政府债务与利息支出持续攀升 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6万亿美元 [1] - 2023年6月有6.5万亿美元国债到期 2025年到期规模达10.8万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GDP的37% [3] 美国债务市场风险 - 高额国债到期面临还本付息压力 新债发行成本高企 7年期国债中标利率达4.123% 认购需求弱 [3] - 美国财政部"非常规措施"仅能维持至8月 每日利息支出达10亿美元 [5] - 共和党众议员警告债务增长可能导致"债券市场掌控国家"的局面 [3] 中美关系动态 - 中国领导人应约与特朗普通话 强调中方严肃执行日内瓦协议 要求美方撤销消极举措 [5] - 双方确认将尽快启动新一轮会谈 中方邀请特朗普再次访华 [7]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通话"非常愉快" 特别提及稀土问题 并急于推动中美关系缓和 [7][8] 美国政治经济博弈 - 特朗普政府试图将债务问题归咎于中国在关税谈判中的表现 但中方指出美方撕毁联合声明 [5] - 特朗普急于完成中美通话这一象征性事项 以向选民展示外交成果 [8] - 美方主动提出通话请求 凸显其对沟通的急切需求 [7][8]
白宫摊牌,特朗普开始怕了,美国电话打到北京,想要的中方答应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23:35
中美高层通话与经贸关系 - 中美外交官员于22日进行通话 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并认为双边关系至关重要[1] - 这是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的首次通话 被专家视为积极信号[1] 关税政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中美同步取消91%加征关税并暂停24%对等关税措施 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3] - 美股三大股指单日涨幅超3% 中国A股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出现集体涨停[3] - 美国财政部长称此协议为历史性突破 中国商务部强调平等互利原则胜利[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与企业反应 - 美国商务部长承认关税政策给美国企业带来冲击 造成经济痛苦[1][3] - 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欢迎经贸会谈进展 认为有助于缓解贸易紧张局面[6] - 外贸企业出现订单潮 工厂恢复忙碌且货船舱位紧张[6] 专家对关税战的评价 - 博鳌论坛秘书长指出美国关税战存在三大问题:错误认知 错误算法和错误行为[8] - 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认为美国经济因关税政策步履维艰[3] - 中国WTO研究会委员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尚未结束 后续谈判将复杂艰难[8] 媒体观点与战略评价 - 大西洋月刊称中国无视特朗普警告反而获得回报 为全球树立范例[3] - 专家认为中国对美关税反制取得积极效果 但需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8] - 特朗普此前多次宣称关税是让美国强大的核心工具 与当前协议形成鲜明反差[3]
期指:下方有支撑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6 10: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期指下方有支撑,5月24日期指当月合约悉数下跌,本交易日期指总成交回升投资者交易热情升温,持仓多数增加,市场受中美经贸、企业重组、特朗普关税威胁等因素影响 [1][2][3] 各部分内容总结 期指期现数据跟踪 - 5月24日四大期指当月合约悉数下跌,IF跌0.88%,IH跌0.82%,IC跌0.95%,IM跌1.3% [2] - 本交易日期指总成交回升,IF、IH、IC、IM总成交分别增加37992手、14386手、21208手、30856手;持仓方面,IF、IH、IC、IM总持仓分别增加17984手、7073手、8248手、5320手 [2][3] 趋势强度与重要驱动 - IF、IH趋势强度为1,IC、IM趋势强度为1 [7] - 重要驱动包括中美经贸情况、3000亿元芯片巨头拟吸并900亿元超算龙头、中美官员通话、特朗普关税威胁等 [7][8] A股收盘情况 - 上证指数跌0.94%报3348.37点,深证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1.18%等,A股全天成交1.18万亿元,本周沪指累跌0.57%,深成指跌0.46%,创业板指跌0.88% [8] - 大盘午后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收跌,4200股下跌,跌停家数增多 [9]
理性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20:26
中美关税磋商进展 - 中方在日内瓦磋商中批驳美国滥施关税对全球经贸的破坏性影响,并要求美方全面取消无理加征的所有关税 [1] - 联合声明显示美方承诺尽快取消4月8日和9日对华加征的91%非理性高额关税 [1] - 美方将34%所谓"对等关税"中24%的部分暂缓90天,为后续谈判留出缓冲期 [1] 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反应 - 美国消费者难以承受物价上涨和货物短缺的影响,商业巨头也反对和抵制关税政策 [2] - 美政府团队内部出现巨大分歧,经济运行指标出现明显负面变化 [2] - 美国经济衰退和可能陷入滞胀的预警信号凸显加征关税的严重性 [2] 美国经济与政治风险 - 若二季度经济指标大幅下滑,三季度再止损恐为时已晚,可能影响中期选举 [2] - 不排除美方为止损经济采取缓兵之计,国内矛盾缓解后关税威胁可能卷土重来 [2] 中方应对策略 - 舆论认为中国对美关税战取得积极效果,有力反制美方霸凌行径 [1] - 需做好长期斗争准备,真正底气来自国内经济的繁荣发展 [2] - 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和稳预期的工作可增强对美斗争信心和力量 [2]
对2025年5月12日中美联合申明的解读:中美贸易冲突短期缓和,优势出口行业将直接受益
湘财证券· 2025-05-12 22:5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冲突短期缓和,优势出口行业将直接受益,A股市场2025年将继续以“慢牛”方式运行 [2][9] 分组1:中美关税调整情况 - 联合声明将4月2日提出的对中国增加34%的关税分为24%(暂缓90天)和10%保留两部分,保留的10%关税与此前市场预期相近 [4] - 美对中国商品关税税率合计达44.60%,2024年末平均在14.6%左右,2025年2、3月分别增加10%,此次联合声明保留10% [4] - 44.60%的关税将导致2025年对美净出口下滑约540亿美元,对GDP影响约为9800 - 1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影响在0.8%左右 [4] 分组2:行业影响 - 此前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的我国对美优势出口行业,如机械制品、矿物化学制品、家具制品、钢铁制品等,出口预期会明显恢复 [6] - 我国将降低对美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农副食品类、能源类、化学品与化工品类进口量上升将回归到4月前状态 [6] 分组3:未来展望 - 24%的关税暂缓90天,双方未来谈判空间大,关税仍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对2025年GDP影响约0.8% [8] - 我国4月出口增速较高,关税影响将集中体现于5、6月出口,进而影响经济数据,宏观政策降准降息已落地,若5、6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政策存在边际收紧可能 [8] 分组4:投资建议 - 中美贸易冲突短期明显缓和,受“对等关税”影响的对美出口优势行业短期有望明显恢复 [9] - 中期建议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技、绿色、消费以及基建等领域 [9] - 短期建议关注受关税冲击的机械、家具、钢铁制品等行业、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的消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板块 [9]
钢矿周度报告2025-05-12:宏观预期降温,黑色震荡下行-20250512
正信期货· 2025-05-12 17: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钢材 - 现货继续下跌,盘面弱势运行,高炉产量高位,电炉继续减产,建材库存开始累积,板材库存同步走高,建材需求环比增速放缓,板材需求内弱外强,高炉利润走扩,电炉亏损扩大,基差小幅走扩 上周建材、板材供需结构转弱,警惕建材提前累库风险 维持偏空思路,关注反弹加仓机会 [7] 铁矿石 - 矿价小幅上涨,盘面弱势回升,澳巴发运下滑,到港同步走低,高炉产量增加,需求超预期释放,港口小幅去库,下游库存同步回落,海运价格双双下滑,盘面价差偏平,焦矿比大幅下跌 上周供应收紧,需求增速放缓,产业基本面供需双弱格局延续,盘面受成材跌价拖累,呈现偏弱运行状态 持续关注铁水产量见顶带来的补跌机会,短线可少量建仓空单,反弹加仓,中线持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钢材周度市场跟踪 价格 - 上周螺纹延续下跌,10合约跌74收3022,现货同步走弱,华东地区螺纹报3170元/吨,周环比下跌30元,成交先增后降,整体成交偏淡 [14] 供给 - 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4.62%,环比增加0.2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3.12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2.09%,环比增加0.0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42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45.64万吨,环比增加0.22万吨,同比增加11.14万吨 [17] - 钢联全国90家独立电弧炉产能利用率,全国90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开工率72.73%,环比减少0.20个百分点,同比增加8.55个百分点,华中区域明显下降,西南区域小幅上升,其余区域持平,受利润收缩影响,上周电炉开工继续下滑 [24] - 上周螺纹钢产量由升转降,合计减少9.85万吨,华东、中南、华北区域产量降幅靠前;热卷产量上升,钢厂实际产量为320.38吨,周环比上升1.08万吨 [27] 需求 - 5月1日 - 5月7日,全国水泥出库量333.4万吨,环比下降6.0%,年同比下降22.5%;基建水泥直供量185万吨,环比下降3.1%,年同比上升3.4% 4月实际钢材采购量566万吨,较预计采购量减少4.1%,实际采购量月环比增加10.1%;5月份企业计划钢材采购量605万吨,预计5月份实际采购量月环比上升4%左右,建材需求总体继续增长,但环比增幅明显放缓 [30] - 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6% 1 - 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4% 内需来看,PPI继续下滑,国内制造业需求下滑明显;外需方面,4月出口再创历年新高,外需维持韧性 [33] 利润 - 高炉方面,钢厂盈利率58.87%,环比增加2.5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6.92个百分点;电炉方面,Mysteel调研独立电弧炉建筑钢材钢厂平均利润 -91元/吨,谷电利润为14元/吨,周环比减少13元/吨 长流程利润环比仍在走高,短流程利润小幅下滑,受成材跌幅大于废钢影响,短期没有修复迹象 [38] 库存 - 螺纹方面,上周厂库存增加15.11万吨;社库方面,除华东、华南环比累库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去库状态,华北去库幅度最大,周环比去库4.27万吨,预计这周库存将小幅去化,维持6月进入常规累库周期的判断 [41] - 热卷方面,上周厂内库存较上周下降,主要降幅在华北、华东地区;社库方面,除西北地区周环比去库0.97万吨外,其他地区均呈现累库,华东、华南地区累库幅度最大,周环比分别累库4.19、4.0万吨,热卷总库存同样累积,整体供需格局转弱 [44] 基差 - 目前螺纹10基差128,较上周扩大24,基差继续走扩,前期正套头寸建议止盈在100附近,节前全部离场 [50] 跨期 - 10 - 1价差收 -15,较上周倒挂修复11,倒挂情况有所改善 目前近月建材产量见顶,终端需求增速放缓,远近合约基本面均走弱,预期差有所修复,目前倒挂情况难以彻底扭转,暂不介入 [54] 跨品种 - 目前盘面卷螺价差收135,较上周走扩27;现货价差50,较上周走扩10 目前卷螺价差属于中性价格水平,短期难有继续收缩空间,不介入操作 [57] 铁矿石周度市场跟踪 价格 - 上周铁矿石延续下跌,09合约跌7.5收696;现货同步下行,日照港PB粉跌3报758元/吨,市场情绪偏淡,港口成交不佳 [62] 供给 - 五一假期期间,澳洲个别港口泊位检修,澳洲铁矿石发运量降低明显,本期Mysteel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540.4万吨,环比减少217.9万吨,澳洲发运量1769.2万吨,环比减少226.0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518.4万吨,环比减少128.9万吨 [65] - 5月全球发运量周均值为3050.5万吨,环比4月增加65万吨,同比去年5月减少104万吨;澳洲周均发运量1769.2万吨,环比4月减少21万吨,同比去年5月减少100万吨;巴西周均值为771.2万吨,环比4月增加55万吨,同比去年5月增加47万吨 今年累计发运情况来看,全球铁矿石发运累计同比减少724万吨,其中巴西累计同比增加367万吨,澳洲累计同比减少434万吨,非主流累计同比减少658万吨 [68] - 2025年04月28日 - 05月04日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634.4万吨,环比减少45.2万吨;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449.7万吨,环比减少63.1万吨 [71] 刚性需求 - 上周247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出现增量,247样本钢厂铁水日均产量为245.64万吨/天,环比上周增0.22万吨/天,较年初增20.44万吨/天,同比增11.14万吨/天 [74] 投机需求 - 下游采购方面,随着五一补库结束,市场采购情绪走弱,但铁水产量持续高位,叠加钢厂库存偏低,实际补库情况仍然较好,港口低价补库支撑成交,整体放量 [78] 港口库存 - 中国47港铁矿石库存环比去库,低于去年同期,截止目前,47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4764.71万吨,环比去库84万吨,较年初去库846万吨,比去年同期库存低676万吨 [81] 下游库存 - Mysteel统计新口径114家钢厂进口烧结粉总库存2759万吨,环比上期减91.43万吨 [84] 海运 - 海运价格方面,西澳至中国海运费7.55美元/吨,环比下滑0.45美元/吨;巴西至中国海运费18.43美元/吨,环比下跌1.33美元/吨,海运费用双双下滑 [87] 价差 - 9 - 1价差收26,较上周上涨1.5;9 - 1价差目前属于中性偏低水平,整体价差结构偏平 09合约贴水78,属于偏高水平,上周扩大2,变化不明显 [89] - 焦矿比现值2.07,螺矿比4.35,螺矿比基本无变化,焦矿比明显回落;焦煤持续下跌,焦炭或有提降风险,因此焦矿比再度走弱,螺矿同步下跌,因此价差不明显,整体来看,价差交易无明显方向 [92]
回过味了?“不该联美抗中,是时候对美国‘去风险’了”
观察者网· 2025-04-14 18:49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盟友信任危机 - 特朗普对多国征收极高"对等关税" 包括盟友和对手 引发国际社会震惊[3] - 美国财长敦促约70国共同应对中国 但欧洲和亚洲国家不确定自身是否仍是美盟友[3] - 丹麦前外交大臣称美国将朋友、盟友和敌人一视同仁 一切变成零和游戏[3] 盟友对美战略转向与对华关系调整 - 欧盟非但未贴近美方立场 内部呼吁扭转对华政策声音增多 中欧团队已就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接触[4] - 西班牙首相访华前呼吁欧洲重新审视与中国关系 西班牙农业大臣称希望维持并扩大对华贸易关系[4] - 亚太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开始适应"美国友谊并非理所当然"的新现实[4]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盟友担忧 - 特朗普在美债遭大幅抛售后对大部分国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 显示其易受市场波动影响[5] - 美国海关悄然豁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约20类进口产品"对等关税" 加剧外界对美国可靠性的担忧[3] - 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承认美澳"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共享价值观" 美国与盟友关系已被扰乱[5] 中美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影响 - 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指出中美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经济联系曾是两国关系稳定器 但这种关系现被颠覆[5] - 澳大利亚对美出口额仅为其对华出口额的15% 显示中国是大多数国家最大贸易伙伴[6] - 中国对43个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实行零税率特惠税率 覆盖33个非洲国家[10] 技术依赖与去风险战略呼吁 - 英国智库研究员呼吁美国盟友在金融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科技领域对美"去风险"[1][8] - 专家指出技术依赖美国风险大于依赖中国 特朗普曾暂停向乌克兰提供商业卫星图像服务施压[8] - 建议美国盟友联合多国资源建立"战略不可替代性"地位 开发办公软件、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替代产品[8] 中国国际角色与战略定位 - 中国未要求各国选边站队 正将自己塑造成支撑稳定的重要力量[9] - 中方专家表示中国不寻求复制华盛顿全球联盟体系 已从美国过度扩张中吸取教训[10] - 中国在非洲关键项目中取代美国 尼日利亚企业家称贸易战附带损害在非洲感受更深[10]
关税闹剧下,20 多位全球贸易参与者的 72 小时
晚点LatePost· 2025-04-10 22:52
关税变动对进出口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54%升至125%,其他主要地区暂缓90天高额关税,仅征收10%基准关税 [2][3][4]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34%跳升至84% [6][7] - 欧盟、日本、越南等地区实际加总税率为10%,墨西哥、加拿大维持25% [3] 物流与供应链应对 - 中国到美国的空运价格从50元/公斤降至30元/公斤,而美国到中国的空运价格从7.3元/公斤涨至73元/公斤 [6] - 物流公司通过东南亚中转规避关税,但供应链迁移需长期布局,无法在90天内完成 [4][6] - 货代公司因关税变动暂停报价,部分企业转向北非、中东市场 [7] 企业应对策略 - 分拆进口、供应链套利(如迁至印尼)、调整纳税策略为合规避税方式 [8] - 药企紧急发货赶关税窗口期,但带量采购限制药品涨价空间 [7] - 家居品工厂接受54%-104%关税,但需政策稳定性以规划生产 [9] - 独立站卖家裁员并暂停美国广告投放,T86政策暂缓提供喘息期 [13] 跨境电商调整 - Shein、Temu将美国销售占比从50%降至30%,转向本地化运营(如土耳其、巴西产能) [17][18] - Temu调整核价标准至亚马逊9折,让消费者分担关税成本 [18] 汽车与储能行业 - 特斯拉供应链中50%零件来自中国,20%直接出口,30%通过墨西哥工厂 [15] - 125%关税下储能电池仍有微薄利润,依赖美国补贴政策 [15] - 轮胎企业海外产能(除墨西哥)在关税下无利润空间 [16] 行业情绪与挑战 - 从业者普遍等待政策明朗化,部分工厂停摆或减产 [5][9][12] - 中小企业议价权弱,依赖保险应对客户违约风险 [11] - 供应链复杂性导致成本测算困难,如特斯拉Model Y成本变动无法预估 [15]
104%关税风暴来袭!锂电产业链如何应对?
起点锂电· 2025-04-09 18:41
关税政策升级 - 美国总统宣布对华加征50%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对华商品总税率飙升至104% [2] - 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对应的关税将从82.4%/64.9%进一步升级至132.4%/114.9%,并在2026年储能电池税率升至139.9% [2][3] - 美国对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分别加征24%-46%的高额"对等关税",对中国电池企业"绕道"出口路线带来挑战 [3] 对锂电产业的实际冲击 - 新能源车方面,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新能源车不足3万辆,占总新能源车出口比例1.4%,对应动力电池装机出口规模不足1.8GWh,直接出口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5][6] - 储能电池方面,2024年中国对美储能电池出口额达62.7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量57%,对应约35-40GWh需求规模,加征关税政策对储能电池影响较大 [7] - 储能电池主流采用的磷酸铁锂材料工艺技术目前仍主要由中国电池企业掌握,日韩厂商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预计关税承担上或由储能企业及美国本土终端企业共同承担 [7][8] 上市公司回应与业务影响 - 亿纬锂能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采用FOB模式结算不承担关税成本,长期将加快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 [12] - 孚能科技产品出口地区以欧洲为主,美国出口占比较小,土耳其合资子公司Siro项目一期6GWh产能已投产,美国增加关税对公司经营影响程度较小 [12] - 珠海冠宇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8.94%,消费类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此次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 [12] - 欣旺达海外收入为96.8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40.49%,但无直接交付到美国产品,对单一市场依赖度较低,供应链国产化率较高可有效规避风险 [14][15][16] - 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国本土业务占比相对较小,动力电池直接出口美国收入占比基本10%以内,锂电材料板块出口美国收入占比基本3%以内,多数采用FOB计价方式关税由客户承担 [16] - 宁德时代直接出口美国收入占比小于10%,2024年直接+间接动力和储能对应出货量60-70GWh,多数为特斯拉供货,公司可拓展欧洲和新兴市场储能,配套特斯拉储能部分可转移至上海工厂销往非美地区 [16] 产业链应对与全球化布局 - 出海企业可凭借海外建厂、技术授权等模式规避限制,同时加快探索多元化布局路径,开拓新兴市场 [19] - 主流公司在美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多数产能预计26-27年投产,例如宁德时代在美与福特产能20GWh预计26年落地,亿纬锂能参股10GWh产能已开始产生技术授权收入 [20] - 材料端天赐、新宙邦、科达利等美国产能布局稳步推进预计27年投产,恩捷股份涂覆膜产能预计27年可实现批量供应 [21] - 国内锂电企业出海目的地已不再局限于欧美,去年以来以摩洛哥为代表的地区更受青睐,例如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官宣投资计划包括马来西亚、摩洛哥等 [21][22]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已投产,匈牙利、西班牙工厂在建设/筹建中,远景动力规划西班牙工厂,亿纬锂能积极建设匈牙利电池工厂,马来西亚电池工厂今年一季度已投产 [22] - 孚能科技土耳其工厂已投产,国轩高科拟在摩洛哥和斯洛伐克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其美国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22] - 在美国市场高筑"关税壁垒"背景下,东南亚、中东、欧洲、澳洲、南非等地区被视为全球动储电池需求增长"高地",例如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预计将创造出GWh级储能需求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