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

搜索文档
单季营收再破千亿,小米手机时隔十年重返中国第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20:57
财务表现 - 单季营收连续2个季度突破千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破百亿元大关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 [2] 手机业务 - 中国大陆地区出货量排名重返第一 份额同比提升4 7个百分点至18 8% [1] - 中国大陆出货量增速达40% 显著超越市场4 6%的同比增速 [1] - 全球市场连续19个季度位居前三 市占率14 1% [1] 家电业务 - 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大家电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1] - 空调目标中国零售市场前三 智能制造工厂预计年内投产 [1] 芯片与研发 - 发布3纳米旗舰SoC芯片玄戒O1 仅用于高端旗舰产品线 [1] 智能电动汽车 - 小米SU7系列单季交付7 6万辆 [2] - SU7 Ultra最新锁单数超过2 3万台 [2]
小米Q1收入及净利润均创新高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暴增113.8%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18:1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环比增长2.1% [2] -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环比增长28.4% [2][5] - 经营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56.4%,环比增长47.6% [2] - 毛利率从22.3%提升至22.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6][7]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27.3亿元人民币 [5] 智能大家电业务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8% [2][3] - 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5% [6] - 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5% [6] - 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速超过100% [6] - 2025年5月发布多款Pro系列新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4] 电动汽车业务 - 第一季度SU7系列交付75869辆,累计交付量超258000台 [5] - 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ASP达238301元/辆 [5] - 汽车及AI业务分部毛利率23.2%,高于去年同期的12.6% [5] - 该业务贡献集团近17%的收入 [5] - 新一代高性能SUV YU7已亮相 [5] 手机×AIoT业务 - 手机×AIoT分部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22.8% [6][7] - 智能手机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 [7]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1.8百万台,同比增长3.0% [7] -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8.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7] - 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43.7百万,同比增长20.1% [7]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 [3][7] - 该业务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7]
小米: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
快讯· 2025-05-27 17:33
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 - 公司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将"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营分部更新为"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 [1] - 2025年第一季度该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 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 占比97.3% 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5亿元 占比2.7% [1] - 该分部毛利率达到23.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该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亿元 [1]
【忠阳车评】阿维塔入股引望释放啥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5-27 17:21
历时9个月谈判,长安汽车入股华为子公司引望尘埃落定。本周,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升级战略合 作暨阿维塔投资引望公司协议。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正式成为华为旗下子公司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 第二大股东,占股10%,交易金额115亿元。这也是当前首家投资引望的汽车企业。 自去年长安汽车与华为官宣,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 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汽车拟战略引投以来,这家新公司的成立及其后续的一举一动,始终牵动着整个 汽车行业的神经。尤其是新公司估值多高、长安汽车入股多少、后续还有哪些车企会加入等问题,成为 业界关注的焦点。 此次签约明确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引望估值1150亿元。这个估值"值不值"?业内有不同观点。有人认 为估值并不夸张,是基于华为技术授权的装车量和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的合理预估,不仅体现了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积累,也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的扩容和技术的进步,引望的估值还有望继续攀升。也有人认为,这一估值并不低,甚至高于不少整车 企业,对于吸引后续车企跟投,抬高了资金门槛,形成很大挑战。 二是长安汽车通过旗下子公司阿维塔 ...
八大车企2025上海车展大排面“秀肌肉”
经济观察报· 2025-05-27 14:04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与2025上海车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2025上海车展全景展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创新成果 [1][3] - 车展规模创纪录:展出面积36万平方米,26国1000家企业参展,1366台展车,101万观众,1.4万媒体工作者报道 [2] - 全球首发车达163台,小米汽车、乐道等新品牌首次亮相,58家全球百强零部件供应商参展(较上届增12家) [2] 国内车企战略与产品展示 上汽集团 - 包馆3号馆展示近2万平方米,智己L6首发"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与华为合作新品牌"SAIC尚界"加入鸿蒙智行 [4] - 发布Glocal海外战略3.0,未来3年推17款海外车型,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 [5] 东风汽车 - 六大自主品牌首次联合参展,展出26辆整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智能化体系 [6][7] - 东风猛士M817搭载乾崑智驾ADS4,岚图梦想家等新能源车型亮相 [6] 长安汽车 - 三大品牌三大序列车型参展,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首秀,未来五年推45款新车(新能源占37款) [9][10] - 宣布十年投入超2000亿元布局新汽车科技产业链,加速五大海外区域本地化 [10] 广汽集团 - 六大品牌4款新车全球首发,广汽传祺与华为乾崑、宁德时代联合开发旗舰SUV向往S9 [11] - 发布"广汽星灵AI全景图",重构研发体系推动IPD流程变革 [12] 比亚迪 - 四大品牌系同馆设4展台,海洋网5款新车全球首发,搭载第五代DM技术和e平台3.0 Evo [13] - 仰望U8L首发易四方与云辇-P技术,腾势Z9GT搭载云辇-M悬架系统 [13][14] 奇瑞汽车 - 五大品牌53款车型参展,瑞虎9L、风云A9等新车亮相,超5000位海外嘉宾参访展台 [15][20] - 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全球首发,iCAR V23发布新色及概念车 [17][18] 长城汽车 - 六大品牌近40款车参展,坦克300 3.0T硬桥版、山海炮Hi4-T混动皮卡首发 [21] - 2025年新能源车目标销量占比超80%,展示4.0T V8发动机等核心技术 [21][22] 吉利控股 - 五大品牌参展,银河战舰原型车首发"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极氪9X搭载900V高压架构 [23][24] - 设立车展首个甲醇全产业链展台,展示绿色甲醇动力技术 [24] 国际车企与科技公司参与 - 大众集团携50余款展车、宝马30余款车型参展,鸿蒙智行首次完整展示问界/智界等五大合作品牌矩阵 [25] - 索尼、英特尔等近50家国际企业首次亮相,国产汽车芯片产业联盟1200余款芯片集中展示 [2]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国务院强调做强国内大循环,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业链自主完备 [1] - 车展体现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输出",成为链接全球产业的"超级接口" [25]
立讯精密:电源模块、热管理及光模块业务成长性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巨潮资讯· 2025-05-27 11:32
公司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立讯精密在AI产业兴起前已提前10年以上布局服务器相关的电连接、光模块、电源与散热四大领域 [3] - 电连接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光模块、电源及热管理领域目前处于跟跑阶段 [3] - 依托电连接领域的领先优势,带动其他产品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 [3] - 电源模块、热管理及光模块业务的成长性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汽车产业链发展机遇 - 智能电动车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使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获得发展机会 [3] - 中国庞大的市场及汽车产业政策引领为供应链企业创造优质发展机遇 [3] - 未来全球Tier 1和Tier 2供应商中,实现两位数增长的企业将以中国企业为主 [3] - 中国汽车供应链整体发展增速有望超过50%,且未来几年将持续这一趋势 [3] - 立讯汽车业务当前营收占比较小,但增长速度已超过公司平均水平 [3] 全球化产能布局与贸易应对 - 2018-2019年贸易摩擦期间,大部分出口美国的终端产品已不在中国生产 [4] - 根据各国原产地认证规则进行了针对性产能调整 [4] - 此次关税贸易战受影响产品极少,已配合客户完成产能调整 [4] - 在东南亚、墨西哥、北非及东欧等地均有产能布局 [4] - 全球化布局使公司在极端环境下不受挑战,并获得新的商业机会 [4]
以科技赋能出行新体验 蔚来汽车新ET5和新ET5T正式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5-26 13:54
智能配置方面,新ET5与新ET5T搭载了蔚来第三代智能系统"NT.CedarS雪松",配备了全球首颗车规 5nm高阶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和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为用户带来全天候全向感知能 力。全域领航辅助NOP+功能实现了高速、城市快速路、城市地面道路等场景的完整衔接,为用户提供 了不间断的点到点智能辅助驾驶体验。此外,全新NOMIMate3.0的加入,更是为日常出行增添了更多有 趣、有温度的陪伴体验。 安全性能方面,新ET5T升级了蔚来超感系统,新增了RCM追尾碰撞预防及保护功能、紧急自主靠边停 车功能等先进安全配置,为用户出行提供了更加周全的守护。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2025年是蔚来的技术收获大年、产品大年、基建大年。依 托十年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以及系列重磅新产品的上市,蔚来品牌正在不同价位段与细分市场中不断打 破和重塑价值标杆,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随着新ET5与新ET5T的正式上市,蔚来汽车再 次展示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新ET5与新ET5T在保持原有设计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升级。新E ...
姚安娜,“入职”阿维塔!
证券时报· 2025-05-24 10:13
姚安娜入职阿维塔科技 - 姚安娜以"阿维塔第1001号共创员工"身份入职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 品牌与用户体验部担任品牌体验官 [2] - 入职当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亲自接待并全程陪同参观工厂 [3] - 姚安娜穿着工装佩戴工牌参与生产线工作 包括检测车漆和量车缝等基础流程 [2][8] 姚安娜与阿维塔的品牌关联 - 姚安娜是阿维塔07全球代言人 此前多次参与产品宣传视频和海报拍摄 [10] - 同时担任华为Pura新品品牌挚友 曾现身上海车展华为智驾展台 [10] - 在品牌活动中未占据C位位置 体现低调务实的职场形象 [7] 华为与长安汽车的战略合作 - 阿维塔是长安汽车 华为 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10] - 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10] - 阿维塔斥资115亿元入股华为旗下智能汽车业务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达10% [10]
姚安娜,“入职”阿维塔!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3:49
人物动态 - 姚安娜入职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 担任品牌体验官 工号为1001号 部门为品牌与用户体验部 [2] - 姚安娜身穿工服参与生产线工作 包括检测车漆、量车缝等基础流程 [2]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亲自接待并陪同参观工厂 [2] - 阿维塔政府事务总监在微博发布朱华荣与姚安娜的合照 确认其员工身份 [2] - 姚安娜在活动合影中未占据C位 工作室晒出其穿工装戴工牌的照片 [5] 品牌合作 - 姚安娜担任阿维塔07全球代言人 多次参与产品宣传视频和海报拍摄 [7] - 姚安娜同时是华为Pura新品品牌挚友 [7] - 姚安娜曾现身上海车展 参观华为智驾展台 阿维塔总裁陈卓和朱华荣全程陪同 [7] 公司关联 - 阿维塔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 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7] - 阿维塔车型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7] - 阿维塔斥资115亿元入股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达10% [7]
威孚高科(000581):利润短期承压 加速构建智能电动与工业领域新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5-23 18: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7亿元,同比增长0.67%,归母净利润16.60亿元,同比下降9.68%,扣非净利润15.79亿元,同比下降1.14%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4亿元,同比下降2.38%,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35.46%,扣非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41.91% [1] - 2024年毛利率为18.18%,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38%,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 [3] - 2025年Q1毛利率为17.67%,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92%,同比下降6.91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燃油喷射系统收入46.45亿元,同比下降8.52%,毛利率逆势提升0.08个百分点至23.10% [2] - 汽车后处理系统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1.99%,毛利率提升2.59个百分点至15.11% [2] - 进气系统业务收入9.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93%,毛利率下降2.90个百分点至19.52% [2]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与保隆科技设立合资公司(威孚持股55%),共同拓展全主动悬架电机液压泵业务 [3] - 加速向智能电动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领域延伸,同时拓展液压、智能装备制造等非汽车领域 [3] - 与博世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汽车智能化、氢能技术、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推进合作 [4] - 通过与博世力士乐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行走液压和工业液压市场 [4] 未来发展展望 - 短期传统主业稳健发展,智能电动新业务逐步进入订单释放期,整体业绩有望平稳向上 [5] - 中长期通过加大外部合作、拓展非车领域,构建多元发展生态,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8.54亿元、128.48亿元、140.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0亿元、14.60亿元、18.24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