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自主
icon
搜索文档
主题策略|精密仪器:科技自主柱石,品牌成长良机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精密仪器行业概述 - 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在大国竞争背景下面临美国封锁围堵风险 [1] - 2023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达498亿美元,我国行业起步晚,高端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 [3] - 仪器仪表仅占工业总产值4%,但对GNP影响达66% [3] - 2023年我国理化分析仪器贸易逆差65.4亿美元,光学分析仪、质谱仪、色谱仪进口占比高 [10] 政策与研发支持 - 2023年全国R&D经费投入3.33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但基础研究占比仅6.77% [13][17] - 2024年政府采购政策拟给予本国产品20%价格优惠,加速国产仪器成长 [13][22] - 企业主导国内研发支出,占比达78% [16] 国际巨头发展模式 - 蔡司通过光学设计+物理+材料研发体系持续创新,绑定ASML开发High-NA EUV光刻技术 [23] - 赛默飞60年完成300+次并购,形成生命科学、诊断、分析仪器、实验室产品四大板块 [27][31] - 惠普通过业务剥离孵化安捷伦、安华高(现博通)、是德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 [33][38] 国产替代机遇 - 新能源汽车(2011-2024年CAGR 75.9%)、光伏(CAGR 68.3%)、锂电池(CAGR 42.8%)等产业崛起带动上游仪器需求 [45][48][51][52] - 高校大型质谱仪器97.9%依赖进口,美国赛默飞占27.5%市场份额 [50][55] - 国内企业有望通过并购整合复制国际巨头成长路径,当前PE/VC退出需求强烈 [56] 投资主线建议 - 光学仪器领域寻找技术延续性强的"中国蔡司" [59] - 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寻找受益高端制造的"中国惠普" [60] - 分析仪器领域寻找替代空间大的"中国赛默飞" [61]
主题策略|精密仪器:科技自主柱石,品牌成长良机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精密仪器行业概述 - 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在大国竞争背景下面临美国封锁围堵风险 [1] - 2023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498亿美元,我国行业起步晚,高端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 [2] - 我国精密仪器进口依赖度高,2023年理化分析仪器贸易逆差达65.4亿美元,光学分析仪、质谱仪、色谱仪进口占比突出 [8] 国际精密仪器巨头发展模式 - 蔡司通过"光学设计+物理+材料"三位一体研发体系,在光刻镜头等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20] - 赛默飞世尔60年完成300+次并购,形成生命科学、诊断、分析仪器、实验室产品四大板块,代表性收购包括136亿美元的Life Technologies [25][27] - 惠普通过业务剥离孵化出安捷伦、安华高(现博通)、是德科技等测量领域龙头企业 [30] 国内市场发展机遇 - 2023年全国R&D经费达3.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基础研究占比仅6.77%低于发达国家15-20%水平 [13] - 2024年政府采购政策拟给予国产仪器20%价格优惠 [14] - 高校院所大型质谱仪器97.9%为进口,美国赛默飞世尔占比27.5%居首 [38][45] - 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高端制造崛起带动上游仪器需求 [34] 投资主线建议 - 光学仪器领域寻找技术延续性强的"中国蔡司" [47] - 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寻找受益高端制造的"中国惠普" [48] - 分析仪器领域寻找国产替代空间大的"中国赛默飞" [49] 行业整合趋势 - 国际巨头50%以上营收来自并购(如丹纳赫),国内企业面临并购重组机遇 [46] - 细分领域存在技术/客户壁垒,并购可快速提升竞争力 [46]
晨报|铬价有望持续上涨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精密仪器行业 - 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 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 美国对精密仪器的封锁围堵风险提升 [1] - 投资中国精密仪器赛道可关注三条主线:光学仪器赛道寻找"中国蔡司" 电子测量仪器赛道寻找"中国惠普" 分析仪器赛道寻找"中国赛默飞" [1] 铬化工行业 - 2025年4月振华股份金属铬产品单吨售价累计调涨10000元 国内现货均价达69000元/吨 较年初上涨7500元/吨 [2] - 供需共同催化下金属铬景气度向上超预期 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推荐铬系产品一体化布局龙头公司 [2] 保险资金配置 - 保险公司面临资产负债匹配挑战 固收类资产配置占比近50% 投资收益率逼近负债成本 [3] - 险资可通过参与定增享受折价收益 战略投资获取更高收益 举牌策略匹配风险收益需求 三大路径协同提升权益配置收益 [3][4] 政府债供给 - 二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约1.77万亿元 较往年同期高出7000亿元 地方债总发行规模2.8万亿元 净发行2万亿元 [5] - 货币政策将维持支持性立场 可能通过降准 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方式增加流动性供给 [5] 海上风电行业 - 2025年国内新增海上风电规模有望超12GW 同比增长翻倍 深远海项目启动保障中长期增长 [6] - 欧洲2024年风电核准数量19.9GW 同比增长46.3% 2025-2030年将迎来新增长周期 建议关注风机 海缆 桩基等环节 [6] ETF市场发展 - 2024年全球ETF市场规模达15.09万亿美元 中国ETF市场存在规模较小 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 [7] - 国内机构需拓展多资产布局 创新产品类型 优化流动性机制 在国家队资金进入A股过程中把握发展契机 [7] 上市公司交流活动 - 多家上市公司将举行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交流会 包括长阳科技 大禹节水 蓝晓科技等 [8][9] - 中信证券将举办"智能新时代"论坛 日本投资论坛等专题活动 [9]
晨报|铬价有望持续上涨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精密仪器行业 - 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 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 美国对精密仪器的封锁围堵风险提升 [1] - 投资主线包括:光学仪器赛道寻找"中国蔡司" 电子测量仪器赛道寻找"中国惠普" 分析仪器赛道寻找"中国赛默飞" [1] 铬化工行业 - 振华股份2025年累计调涨金属铬单吨售价10000元 国内现货均价达69000元/吨 较年初上涨7500元/吨 [2] - 供需共同催化下金属铬景气度向上超预期 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2] 保险资金配置 - 险资固收类资产配置占比近50% 投资收益率逼近负债成本 利差损风险积聚 [3] - 权益配置比例上限提升至50% 通过定增 战略投资 举牌三大路径提升收益 [3][4] 政府债供给 - 二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约1.77万亿元 较往年同期高出7000亿元 地方债净发行约2万亿元 [5] - 货币政策将维持支持性立场 可能通过降准 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增加流动性供给 [5] 海上风电行业 - 2025年国内新增海上风电规模有望超12GW 同比增长翻倍 深远海项目启动保障中长期增长 [6] - 欧洲2024年风电核准数量达19.9GW 同比增长46.3% 2025-2030年将迎来新增长周期 [6] ETF市场发展 - 2024年全球ETF市场总规模达15.09万亿美元 中国ETF市场存在规模较小 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 [7] - 需通过拓展多资产布局 创新产品类型 优化流动性机制等方式构建可持续生态 [7] 公司交流会议 - 涉及长阳科技 康基医疗 大禹节水 双星新材 蓝晓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业绩交流 [8] - 包括晶瑞电材 雅戈尔 安杰思 丽珠集团 艾力斯等企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解读 [9]
三大维度剖析阿里巴巴价值
新浪证券· 2025-04-14 18:10
今日早盘,市值大约2万亿港元的阿里巴巴开盘小幅回落后,临近10点快速拉升股价涨幅一度超6%。作 为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未来投资价值几何? 核心业务价值:从传统电商到AI基建的升维重构 一方面,在电商基本盘上,阿里呈现出防守与进化的双重逻辑。 在用户粘性与生态壁垒上,阿里尽管传统电商增速放缓(2024年营收增速8.3%),但淘天集团仍保持 4600万88VIP会员规模,单季度新增400万高净值用户。通过"退货宝""体验分"等用户体验优化,用户年 均消费频次提升至5.2次,客单价环比回升7.3%。其护城河已从流量规模转向生态粘性,支付宝、高德 地图等协同入口日均引流超3亿次。 与此同时,阿里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 在拼多多GMV超越淘宝的竞争压力下,阿里主动弱化低价内卷,转而通过"商家分层运营"提升供给质 量。2024年双11期间,服饰、美妆等高毛利品类GMV占比提升至42%,带动客户管理收入(CMR)增 长9%。这一战略转向类似沃尔玛从"天天平价"到品质升级的进化路径。 此外,阿里在AI产业趋势下驱动效率革命。 阿里云通过通义大模型重构电商运营,例如AI客服替代率超70%,广告投放ROI提升22%。其自主开发 的 ...
论持久战的胜利:海外关税风暴中的沙盘推演与策略应对
天天基金网· 2025-04-07 19:25
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征收10%基准关税 并对贸易逆差最高的60个国家征收额外关税 其中中国商品面临34%的关税税率加征 [2] - 中国商务部迅速实施反制措施 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限制中重稀土出口 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 [2] - 美国对华商品整体关税水平可能达到54%至64% 远超2018年第一轮贸易战水平 [8] 关税政策特征分析 - 交锋烈度更为激烈 超出市场预期上限 [8] - 地缘博弈策略复杂化 将欧盟等纳入打击范围 可能引发螺旋式升级 [9] - 美国加权进口关税水平接近1930年代高位 或预示第三次全球化时代终结 [10]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预计关税为美国带来3499-5035亿美元/年财政收入 [13] - 上一轮对华贸易战使美国2018-2019年GDP减损0.5个百分点(1080亿美元) 家庭实际收入减少880亿美元 [15] - 本次关税可能拖累美国GDP 0.2-1.5个百分点 对中国实际GDP影响0.25-0.9个百分点 [15] 行业影响分析 - 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影响显著:家具(25.9%对美出口占比)、玩具(26.5%)、鞋靴(20.8%) [23] - 机电产品中:手机(26.2%)、汽车零部件(14.9%)、家用电器(17.5%)对美出口占比较高 [23] - 高新技术产品整体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21.3%降至15.4% [23]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配置债基、红利与自由现金流ETF作为缓冲 [25] - 中期关注以科创综指ETF为代表的"中国硬科技"产业趋势 [25] - 采用杠铃策略结构 在进攻端逢低配置科技板块 [25] 历史表现参考 - 2018-2019年贸易冲突期间 科技板块呈现波动特征:半导体指数在3000亿美元关税事件后30个交易日上涨22.57% [26] - 消费电子板块在2000亿美元关税事件后30个交易日下跌9.31% [26] - 中证信创指数在600亿美元关税事件后30个交易日上涨15% [26] 长期发展趋势 - 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占GDP比重已明显回落 一带一路成为发展新动能 [16] - PPI处于历史低位 地产与库存周期完成深度出清 为政策提供战略纵深 [16] - 中国工业增加值超过美日德总和 东盟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个国家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