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美国LNG产能上线时间为何一再推迟?
国金证券· 2025-08-16 21:01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美国LNG产能上线时间延迟主要受不可抗力因素(飓风、公共卫生事件、技术问题)、绿地项目调试周期延长及国际天然气价高峰影响 [3] - Calcasieu Pass项目采用中型模块化设计建造模式,虽缩短施工工期但试运行周期长达两年半,显著长于传统LNG项目的6个月 [33][37] - 项目试运行期间生产的342船LNG货物净收入达142亿美元,因无需执行长期合同而获得高溢价,正式商业运营后价格显著下降 [36] 行情回顾 - 本周(8.11-8.15)上证综指上涨1.70%,创业板指上涨8.58%,碳中和板块上涨3.15%,环保板块上涨1.79%,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55% [2][13] - 公用事业子板块中风力发电涨幅最大(3.50%),水力发电跌幅最大(2.53%);环保子板块中大气治理涨幅最大(4.82%) [13][16] 行业数据跟踪 煤炭价格 - 欧洲ARA港动力煤现货价101.70美元/吨(环比-0.01%),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价112.90美元/吨(环比+0.01%) [42][41] - 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723.86元/吨(环比+3.06%),秦皇岛动力煤平仓价695.00元/吨(环比+2.51%) [42][44] - 北方港煤炭库存2362万吨(环比-4.10%) [42][48] 天然气价格 - ICE英国天然气价79.39便士/色姆(环比-2.12%),美国Henry Hub现货价2.77美元/百万英热(环比-9.03%) [52][50] - 欧洲TTF天然气价10.85美元/百万英热(环比-1.34%),国内LNG到岸价11.41美元/百万英热(环比-3.75%) [52][54] 碳市场 - 全国碳市场CEA报价71.57元/吨(环比-0.76%),深圳成交量最高(145,234吨),北京成交均价最高(103.64元/吨) [59][57] 行业要闻 - 电煤供需紧张致现货价格加速上涨,国家电投通过"一分钱"专项实现度电成本同比下降超1.2分钱 [58] -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明确新能源正偏差电量基准价取燃煤最低燃料成本价与市场均价孰低 [60] 投资建议 电力板块 - 火电:推荐皖能电力、华电国际等布局电力供需偏紧地区的企业 [5] - 水电:关注长江电力 [5] - 新能源:推荐龙源电力(H) [5] - 核电:关注中国核电 [5] 环保板块 - 推荐垃圾焚烧运营龙头玉禾田(本周涨幅35%) [22][63] 行业景气度 - 煤炭:供需紧平衡下价格加速上涨,8月主产地降雨影响供应 [65] - 绿电:新能源抢装潮后弃电率企稳,未来3-6个月业绩稳中有增 [65] - 水电:西南地区来水不及去年同期,发电量同比小幅下降 [66] - 核电:漳州1号机组投运带动电量高增,但年度长协电价下行承压 [66]
"零碳乡村"新图景:乡村振兴“绿”意盎然
央视网· 2025-08-16 16:40
新能源发电 - 大湾村新能源发电量约为360万千瓦时/年 完全覆盖全村53万千瓦时/年用电需求 富余电力输送国家电网 [3] - 2025年上半年富余电量带来56万元额外收入 [3] - 电力来源包括屋顶 大棚 田间近6000块光伏板 [4] 清洁能源应用 - 风电 光伏等清洁能源进村导致电价大幅降低 促进新兴电器普及 [6] - 村民生活出现扫地机器人 全屋智能家电等设备 生活质量提升 [6] 产业带动效应 - 新能源设施为村民创造新生意机会 [4] - 智慧能源数字化服务平台实时监测不同场景发电用电情况 [3] 社会影响 - 零碳模式改变乡村环境 深刻影响百姓生活方式 [6] - 大湾村案例显示新能源项目兼具经济收益与民生改善效果 [3][4][6]
研判2025!中国预浸料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需求量、产量及发展趋势分析:制造业轻量化需求激增,行业规模同比上涨8.1%[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6 11:18
预浸料行业概述 - 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的中间产品,具有高性能、高效率和易加工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风电、船舶、体育器材、医疗器材、建筑等领域 [3] - 预浸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单向预浸料、单向织物预浸料、织物预浸料;按树脂基体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预浸料;按增强材料分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预浸料等 [3][4] - 预浸料生产工艺从湿法转向干法,干法工艺无需溶剂,树脂含量控制精度更高 [4] 行业市场规模与需求 - 2024年中国预浸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同比上涨8.1% [1][10] - 预浸料需求量从2019年的2.72亿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3.38亿平方米 [12] - 2024年行业产量为2.71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达0.67亿平方米,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1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基体材料(环氧树脂等)及其他辅助材料 [6] - 中游为预浸料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风电设备、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交通等领域 [6] - 碳纤维作为主要增强材料,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71.4亿元,同比上涨11.52% [7] 竞争格局 - 国际厂商如日本东丽、美国赫氏主导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如中复神鹰、光威复材、恒神股份聚焦中低端市场 [14] - 威海光威2024年预浸料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12.86%,但航空预浸料业务逆势增长43% [16] - 江苏恒神2024年预浸料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2.34% [18] 发展趋势 - 高端预浸料需求增长,国内将加强研发投入满足市场需求 [20] - 技术创新方向包括纳米技术改性、快速固化/低温固化树脂、微波固化、自修复技术等 [21] - 应用领域从航空航天向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民用市场渗透 [22][23] - 行业将更注重绿色发展,探索生物基树脂和可降解树脂应用 [24]
凯赛生物: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22: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68%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4.74% [5] - 研发投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3.13%,占营收比例7.37% [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9亿元,同比下降22.08% [5] - 总资产238.21亿元,同比增长25.23% [5] 产品与技术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11.5万吨,生产线位于金乡、乌苏和太原 [10] - 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5万吨,实现全球奇数碳二元胺首次规模化生产 [13] - 生物基聚酰胺年产能10万吨,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2023年结项 [10] - 生物基连续纤维热塑型复合材料可替代传统热固性材料、铝材和钢材 [17] - 新型生物基哌啶产品已开始生产销售,应用于医药、农药及新材料领域 [25] - 拥有516项专利,其中400项发明专利 [27] 行业与市场 - 生物制造可降低工业过程能耗、物耗,减少废物排放与污染 [10] - 全球特种聚酰胺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3% [15] - 国内己二腈产能约80万吨,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13] - 生物基聚酰胺56比传统尼龙66或尼龙6减少50%碳排放 [30] - 生物法癸二酸比化学法癸二酸减碳约40%以上 [30] 战略发展 - 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引入59.15亿元资金 [25]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曜修,招商局集团注资已完成 [25] -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26] - 设立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加速产业链生态搭建 [26] - 成立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公司,拓展新能源和交通领域应用 [27] 研发创新 - 在绿色二元酸、生物基哌啶、生物基长链聚酰胺等研发项目取得进展 [25] - 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商业化验证 [25] - 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结合加速生物制造流程优化 [23] - 保持与国际同步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水平 [22] - 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AI技术推动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23]
国富氢能签约马来砂拉越液氢项目 SET-P活动启幕氢能规模化征程
智通财经· 2025-08-15 20:07
砂拉越能源转型政策(SET-P)启动仪式 - 砂拉越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部主办"政企对接日暨砂拉越能源转型政策(SET-P)启动仪式",旨在推动砂拉越成为区域绿色能源与可持续燃料枢纽 [1] - 江苏国富氢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02582)与砂拉越州民都鲁港口控股有限公司(BPHB)签署合作意向书,成为首个探索中马大型氢能工程合作的中国企业 [1] - 合作以10吨/天液氢示范项目为起点,推进液氢生产及多元港口氢能场景应用,目标将砂拉越打造为绿色能源(液氢)出口基地 [1] 中马氢能合作项目细节 - 首期项目为东南亚首座10吨/天液氢示范项目,依托民都鲁港深水码头建设生产、储存及出口一体化设施 [3] - 项目优先满足砂拉越本地交通与工业高纯氢需求,剩余产量探索出口其他市场 [3] - 采用"绿电制绿氢"闭环模式,整合砂拉越水能、光伏等绿电资源,提供全链条低碳解决方案 [3] 项目发展规划与战略意义 - 首期10吨/天项目稳定运行后,计划联合马来西亚政府及上市能源企业升级至日产能百吨级液氢基地 [3] - 民都鲁港凭借"连接东南亚、辐射全球"的地理优势,将成为区域与全球氢能市场的核心枢纽 [3] - 合作标志着东南亚氢能产业链从规划阶段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为港口经济绿色转型提供实践范例 [3]
申能股份: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9:28
募集资金总体计划 -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000万元 将全部用于申能新疆塔城托里县135万千瓦风电项目[1] - 项目总投资额为986,884.46万元 募集资金占比20.27%[1] - 若募集资金不足 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补足差额[1] 项目投资必要性 - 积极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为2030年达到25%[1] -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2022-2027年预计增长2,400吉瓦 占全球电力增量90%以上[2][3] - 公司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达612.96万千瓦 占公司总装机容量34.1%[3][6]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4][5] - 财政政策支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5] - 2024年国家能源局出台新能源消纳保障政策 2025年推出绿电直连发展政策[6] 项目实施可行性 - 公司拥有新能源项目储备和运营经验 截至2024年末新能源装机容量612.96万千瓦[6][7] - 公司技术储备包括外高桥三发电100万千瓦机组和平山二期135万千瓦国家示范工程[7][8] - 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分层培训体系保障项目人才输送[8] 新疆风电项目详情 - 项目位于新疆托里县 装机容量135万千瓦 配套储能13.5万千瓦/27万千瓦时[9] - 总投资553,282.39万元 设备及安装占比64.64% 资本金投入111,331.48万元[9] - 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400小时 限电10%情况下年利用小时数2,160小时[9] - 已取得项目备案证和环评批复(塔地环审[2025]28号)[9][10] 临港海上光伏项目详情 - 项目位于上海南汇东侧海域 交流侧装机499.5MW 直流侧703.4625MWp[10] - 总投资389,602.07万元 设备及安装占比52.97% 资本金投入78,131.46万元[11] - 首年发电量86,528.20万千瓦时 年均发电量82,863.78万千瓦时[10] - 执行燃煤基准电价0.4155元/千瓦时 已纳入上海2025年度可再生能源开发方案[12] 补充流动资金安排 - 拟使用募集资金44,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2] - 主要用于日常运营 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12][13] - 可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资产负债率[13] 项目影响分析 - 项目将增加公司光伏装机规模 提升市场竞争优势[13] - 可转债转股前财务成本较低 转股后净资产将增加[14] - 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对经营业绩影响较小[14] - 项目实施不会新增关联交易或同业竞争[14]
ST联创: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9:1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43,213,160.52元,同比增长12.8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07,443.69元,同比大幅增长121.91% [4] - 基本每股收益0.0110元/股,同比增长195.65%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4] - 总资产2,500,205,216.94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1% [4] 业务板块分析 - 含氟新材料产品:主要包括含氟制冷剂(HCFC-142b、HFC-152a)和含氟聚合物(PVDF),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制冷系统等领域 [5][9][10][14] - 聚氨酯新材料产品:涵盖组合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主要应用于冰箱冰柜、建筑保温等隔热领域 [11][12][15] - 含氟制冷剂业务受政策配额严格约束,第四代制冷剂(HFOs)已布局万吨级产能并通过技改扩产 [10][16][17] - PVDF作为锂电池粘结剂核心材料,需求受新能源行业拉动,但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承压 [7][10][14] 行业发展趋势 - 氟化工行业向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封装等高端领域渗透,中国锂电级PVDF产能占全球主导地位 [5][7] - 制冷剂行业处于二代配额缩减、三代配额管制、四代尚未规模化的过渡阶段,政策驱动特征显著 [6][16] - 聚氨酯行业进入产业整合期,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8][20] - 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支持,锂电池需求增长有望拉动PVDF需求 [18][19] 核心竞争力 - 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涵盖氟化工上游原料至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成本优化 [22] -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103项有效专利,与中山大学共建碳中和研究院,聚焦固态电池等技术开发 [24][25][26] - 第四代制冷剂先发优势:具备独立生产专利和万吨级产能,通过技改扩产抢占市场份额 [10][17][21] - 客户资源稳定:氟化工板块覆盖头部锂电池企业,聚氨酯板块在冷链物流等领域市占率较高 [27] 投资与产能建设 - 在建工程229,331,997.6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1% [29] - 重点投资项目包括万吨级PVDF配套产线、低GWP含氟烯烃技改项目等,部分项目因市场变化暂缓建设 [30][31][32] - 委托理财规模较大,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20,600万元,券商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22,262.12万元 [32] 公司治理与架构 - 股票简称为ST联创(300343),注册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 [3] - 合并结构化主体鼎盛嘉禾投资管理中心,涉足汽车信息技术领域投资 [33] - 研发投入20,141,542.88元,同比小幅下降3.31% [28]
以材料创新之钥 开启绿色船舶动力新局——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历届获奖团队系列访谈
搜狐财经· 2025-08-15 17:37
本期专题访谈讲述的是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2024年度揭榜攻坚赛银奖获得者,由苏永要、冉启燕、谢东组成的参赛团队,其揭榜项目为"船用甲醇发 动机喷射系统关键零部件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如今回望参赛历程,冉启燕向记者讲述了项目背后的突破与梦想。 该项目由重庆文理学院苏永要博士任项目负责人,来自中船集团-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的冉启燕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谢 东博士为主要核心成员。 团队获得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2024年度揭榜攻坚赛银奖。主办方供图 冉启燕在理化室对新材料金相组织检测分析。主办方供图 "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中,船舶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相应减排法规的出台促使船舶动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甲醇目前是商业化 速度最快的绿色燃料。"冉启燕介绍,与柴油燃料相比,甲醇的特性导致喷射系统在服役过程中易发生腐蚀、卡滞等现象,使得发动机的故障率显著增 加,威胁行船安全。我们的目的是开发适用于甲醇内燃机关键零部件的材料,为甲醇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我们团队提出了关键零部件材料表面'氮化+碳基薄膜'一体化开发的解决方案。从基体材料和表面低摩擦碳基涂层两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突 ...
龙源电力涨1.21%,成交额6499.42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367.74万
新浪财经· 2025-08-15 16:4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1.21% 成交额6499.42万元 换手率0.08% 总市值1394.4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54.12万元 占成交额0.09% 在行业中排名第21位 [3]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1214.46万元 占总成交额3.75% [4] 业务发展动态 - 与黑龙江铁力市政府签订35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包括30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 [2] - 在新疆区域的风电装机容量达159.08万千瓦 [2]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及光伏发电 电力产品收入占比91.21% [2][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1.40亿元 同比下降17.58% [7] - 同期归母净利润19.02亿元 同比下降20.54%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9.7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7.46亿元 [8]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05万户 较上期增加14.46%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69.97万股 较上期减少132.16万股 [8] - 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成为第六大股东 持股271.00万股 [8] 技术指标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6.50元 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5] - 当前股价靠近16.77元压力位 [5]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风力发电 [6] - 概念板块包括抽水蓄能 生物质能 绿色电力 央企改革 碳中和等 [6]
新中港涨0.80%,成交额4355.09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23.13万
新浪财经· 2025-08-15 16:23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8月15日股价上涨0.80%,成交额4355.09万元,换手率1.24%,总市值35.33亿元 [1] - 今日主力净流入123.13万,占比0.03%,行业排名40/102 [4] - 近3日主力净流入-1484.35万,近5日-1496.81万,近10日-3748.97万,近20日-1.38亿 [5] - 主力成交额3017.09万,占总成交额8.5%,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5]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属于内部信息系统,未来可能拓展至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 [2] - 2024年1月公告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建设储能电站 [2] - 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已投产,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项目即将投运,可降低燃料成本及碳排放 [3] 碳排放与碳中和措施 - 2019-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18.88%),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配额 [2] - 发展目标为打造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媲美天然气机组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3] - 减碳措施包括提效减碳(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提升热效率)和耦合减碳(固废与生物质燃料替代) [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减少20.46%),归母净利润1545.37万元(同比减少39.2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蒸汽71.77%,电力(热电联产)16.60%,压缩空气6.89%,煤炭2.48%,电力(储能)2.03% [7] 行业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概念板块包括储能、碳中和、QFII持股等 [8]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3万(较上期增加3.87%),人均流通股18801股(较上期减少3.7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