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专家访谈汇总:寻找中国的Palantir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2 19:42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中国八个部门针对锂电池行业出台新政策,为新能源车和储能市场增长提供政策保障 [3] - 普利特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项目,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3] - 锂电行业自2024年第一季度逐步回暖,预计2025年盈利继续改善 [3] - 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带动行业创新,固态电池在eVTOL等高能量密度应用中潜力巨大 [3] AI+军工 - 自2022年ChatGPT发布后,AI与军工结合成为现代战争重要发展方向 [4] - 美国军方与硅谷合作加速,Google、OpenAI等公司取消"AI军事禁令" [4] - 俄乌冲突中AI在决策、情报分析和战术部署中发挥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作战效率 [4] - 中游核心卡位企业(如科思科技、中科星图)在军工数据、算法应用和场景经验方面具备优势 [6] - 无人装备、仿真演训等应用场景受关注,晶品特装、中无人机等公司在相关领域有潜力 [6] 爆款车打法 - 小米汽车通过智能生态和营销推出SU7,小鹏针对年轻市场推出MONAM03和高智能化P7+ [7] - 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走强,2025年对标跟进策略或成主流(如零跑、吉利银河) [7] - 高阶智驾技术渗透率提升,智能化创新成为重要竞争点 [7] 消费+AI端侧 - 2025年Q2模拟、功率半导体预计从复苏进入繁荣阶段,工业和汽车相关领域增长显著 [7] - 模拟、功率车规和高端工规料号国产化导入将在2025年达高峰,相关公司EPS改善 [7] - 代工厂逐季增加资本开支,存储IDM扩产加速,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领域或在下半年超额收益 [7] - 高多层PCB、交换机PCB和泛IOT领域受AI应用催化,AI眼镜等新兴设备快速变化 [8] 果链与电子行业 - 2025年果链成重要成长主线,iPhone 17升级显著,折叠屏、无创血糖监测手表等新产品带来估值催化 [9] - 电子行业估值回升至历史中位数,半导体板块估值略高于中位数 [9] - 2025年Q2 EPS向上拐点,预计下半年行业从复苏转至繁荣并持续至2026年 [9] - 小鹏汽车-W、上汽集团等车企及赛力斯、江淮汽车等半导体企业受关注 [9] AI与医疗产业 - AI医疗受益于深度学习、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崛起 [10] - 数字医疗体系高效采集存储传输数据,支撑AI算法高质量运行 [10] - AI应用于医疗全流程(健康管理、影像分析、药物研发等),影像分析和病理诊断潜力显著 [10] - 医保政策和医院配置证影响推广速度,多品牌竞争提供发展机会 [10]
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有望27年装车,把握电池、材料、设备、资源端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9:02
全固态电池装车预期 - 行业对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线预期收敛至2027年小批量生产,2030年大规模商用,宁德时代、比亚迪、欧阳明高院士等均持此观点 [1][2] - 2027年批量示范装车将推动技术路线明晰化,如硫化物与卤化物混配方案,同时带动锂电设备与锂资源需求增量 [2] 材料端发展路径 - 固态电解质路线逐步定型: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为主(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全固态聚焦硫化物(宁德时代、比亚迪、丰田),卤化物电解质方案获一汽、中创新航等支持 [4] - 受益于行业β的共有材料环节:碳纳米管/导电炭黑用量提升(改善快充与循环寿命)、硅负极成主流选择(蔚来150kWh电池、vivo手机应用)、半固态隔膜作为电解质载体需求增长 [4] 设备端投资机会 - 锂电设备板块2025年迎反转:国内电池厂扩产+海外需求提升驱动订单增长,头部厂商减值计提后业绩弹性显著 [6] - 固态电池催生设备增量需求:半固态带来设备升级,全固态工艺变革推动新一轮投资,2027年量产预期加速今明两年技术突破 [6] 资源端需求变化 - 氧化物路线带动锆需求:2030年固态电解质氧化锆需求量预计达7.8万吨,为2023年的395倍 [7] - 硫化物路线推动锂单耗翻倍:锂金属负极需求达1455吨LCE/GWh(传统电池的2.4倍),奔驰路测与日本硫化锂产能布局验证可行性 [7] 2025年行业催化事件 - 现代汽车3月展示全固态电池试验线,计划年底推出原型车 [8] - 4月上海车展或发布固态电池新技术(参考宁德时代2023年凝聚态电池发布) [8] - 上汽名爵Q2新车型全系标配半固态电池,可能成为首款高交付量平价车型 [8] 核心投资方向 - 2025年为半固态放量+全固态技术定型关键年,建议关注电池、材料(电解质/硅负极等)、设备、资源(锆/锂)产业链机会 [1][11]
全球40家固态电池企业技术路线盘点!
鑫椤锂电· 2025-02-28 15:21
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分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类 各有优劣 硫化物成全球主流技术路线 氧化物平衡性能与成本 聚合物适配消费电子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中国企业有望占重要份额 [2][41]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氧化物固态电池热稳定性优异 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 制造成本较低 但界面接触差、循环寿命短、室温电导率低 [2] - 硫化物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最高 能量密度潜力大 适配全固态体系 但化学稳定性差、制备成本高 [2] - 聚合物固态电池加工性好 柔性适配消费电子 成本可控 但室温电导率低、能量密度天花板明显 [2]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 中国企业数量最多 日本技术实力强劲 美国聚焦前沿技术研发 韩国实力较强 欧洲多与美国合作 [3] 国内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卫蓝新能源是中科院物理所固态电池技术产学研孵化企业 聚焦高能量密度等产品 应用覆盖多领域 [4] - 清陶能源由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 2024年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应用于智己L6车型 2025年计划与上汽合作规模搭载车型 [4] - 赣锋锂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 规划建设36Gwh固态电池产能 [5][6] - 辉能科技是全球首家大规模生产固态锂陶瓷电池的公司 拥有超800项全球专利 2025年推出第四代锂陶瓷电池系统 [7] - 蜂巢能源聚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开发系列技术 突破全固态电芯试制难题 自主开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大于10.50mS/cm [8] - 宁德时代硫化物固态电池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 方案能将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做到500Wh/kg 比现有电池提升40%以上 [9] - 比亚迪廉玉波称固态电池广泛应用还需3 - 5年 孙华军表示2027 - 2029年是硫化物固态电池示范期 2030 - 2032年进入拓展期 [10] - 国轩高科全力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也布局卤化物全固态电池 已实现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制备 [11] - 中科深蓝汇泽技术传承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团队 建成国际首条规模化聚合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12] - 太蓝新能源研究氧化物路线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2024年11月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 [13] - 马车动力专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2024年初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投入使用 实现超10吨级年生产能力 [14] - 恩力动力自2017年起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 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15] - 屹锂科技选取全新硫化物作电解质 解决传统锂电池安全问题 2024年10月26日江西屹锂新能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 [16] - 高能时代全力投身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在中国珠海和日本横滨设先进电池研究实验室 [17] - 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 快充超3C 循环寿命超4000圈 2025年计划进行全固态电池放大验证 [18] - 中科固能是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供应商 致力于解决行业难题 降低材料制备成本 [19] - 亿纬锂能选定硫化物 + 卤化物复合技术路线 预计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 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量全固态电池 [20] - 华为2012年开始全固态电池领域专利布局 湖南临武久森安高固态电池中试线二期项目与华为达成初步战略合作协议 [21] 日本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丰田汽车选择硫化物路线 专利超1000件 计划2027 - 2028年实现商业化 能量密度可达900wh/L [22] - 本田2024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 2025年1月启用 用于量产工艺技术验证 [23] - 日产汽车与多方合作研究硫化物固态电池 走高镍 + 硫化物 + 锂金属路线 目标1000Wh/L 2028年在新款EV车型搭载 [24] - 松下公司报道全新混合阴离子固态电解质 具有高离子电导率 [25] - 富士电气化学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和电池制造工艺上持续投入 解决相关问题 [26] - 日立麦克赛尔专注硫化物技术路线 到2030年投资100亿日元 目标销售额300亿日元 [27] - 小原股份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为氧化物方向 暂无具体研发进展公开消息 [28] - 科纳维开发出全固态电池“AS - LiB” 产品容量多样 能在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 已获芯片设备商订单 [29] - 三洋化成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为聚合物方向 暂无具体研发进展公开消息 [29] - 出光兴产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专利申请数居世界第2位 预计2027年正式重产 [30] 韩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LG新能源布局干电极技术和锂硫全固态电池商业化 2024年设干电极试生产线 2025年推进研发 [31] - SK On计划研发高分子 - 氧化物复合系和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 2027年和2029年实现商用化 [32] - 现代汽车集团与中科固能交流对接 曾投资美国Ionic Materials公司 计划2025年底前发布全固态电池电动汽车原型车 2030年左右大规模生产 [33] - 三星SDI采用高导电性硫化物电解质 也开发基于聚合物电解质的固态电池 开发新型聚合物电解质“SIPE” [34] 美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Quantum Scape采用特制固态陶瓷隔膜搭配纯锂金属阳极 能量密度800Wh/L 15分钟可从10%充电至80% 2024年第三季度首批无阳极QSE - 5B电池小批量生产 [35] - Ionic Materials与万向一二三合作开发固态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与多种化学品兼容 [36] - Solid Power主营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及电解质 2022年完成试生产线安装 2026年启动批量生产 2024年1月与SK On达成5000万美元合作协议 [38] - Factorial Energy专注聚合物固态电池技术 2024年12月首批40Ah的Solstice m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 [39] 德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宝马集团与美国Solid Power合作研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建立原型生产线 [40] - 大众集团向Quantum Scape投资1亿美元并设合资公司 2024年7月旗下电池公司与Quantum Scape达成协议将其技术产业化 [40] 法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博洛雷集团2011年推出搭载聚合物固态电池技术的产品 电动汽车和电动巴士使用30kwh金属锂聚合物固态电池 [40] 英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Ilika认为氧化物固态电池化学稳定性有优势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生产全固态电池 MWh级车用固态电池试验线预计2025年上半年末投入运营 [41]
微信“九宫格”限时接入腾讯AI助手;中国版FSD在靠网络视频学习路况;蜜雪成港股打新“冻资王”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27 22:03
腾讯AI助手元宝推广 - 腾讯改变保守策略,大力推广AI应用腾讯元宝,在抖音、B站、知乎等多个平台投放广告,并包揽百度"deepseek"关键词广告位 [1] - 微信生活服务"九宫格"灰度测试接入腾讯元宝,提供DeepSeek-R1满血版及混元深度思考模型T1体验 [1] - 腾讯元宝独家读取微信内容生态数据,如公众号、视频号等,提供更丰富信息参考 [1] - 腾讯元宝自2月18日起投放量猛增,投放素材数量超过字节豆包与月之暗面Kimi,2月22日起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榜下载量升至第二名 [1] 特斯拉中国版FSD - 特斯拉在中国推送非完全版FSD,车主可在城市路段使用部分辅助驾驶能力 [2] - 特斯拉通过网上公开的中国道路、交通标志、行驶视频数据在模拟环境中训练中国版FSD,与美国使用真实车队采集数据训练方式不同 [2] 蜜雪冰城港股IPO - 蜜雪冰城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5125倍,认购金额超过1.77万亿港元,刷新港股融资认购额纪录 [3] - 蜜雪冰城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是IPO火爆主要支撑,券商杠杆作用放大市场热度 [3] - 港股新茶饮板块此前表现低迷,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上市首日均破发,蜜雪冰城高估值带来更高市场预期 [4] 霸王茶姬子品牌 - 霸王茶姬推出子品牌"第二杯茶",主打传统萃取中式纯茶,对标东方树叶和三得利 [5] - "第二杯茶"提供"茶中式"和"茶拿铁"两大类产品,定价10-20元区间,首店开设于上海五角场 [5] - 新品牌选择30至50平方米小店型,计划在上海开设近30家门店,暂未开放加盟 [5] 零食行业 - 鸣鸣很忙2024年零售额突破555亿元,门店数超过15000家,成为国内首个万店量贩零食品牌 [6] - 公司计划拓展至超市业态,新增鲜食和低温冻品区域,提供烘焙、潮玩等更多产品和自有品牌商品 [6] - 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成,半数以上门店位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靠低价和下沉快速扩张 [6] DeepSeek动态 - DeepSeek或提前发布R2模型,原计划5月初发布,新模型将增强编码能力并支持多语言深度推理 [7] - DeepSeek进行持续一周开源活动,分享FP8通用矩阵乘法加速库,夜间API价格下调75% [7] - 字节跳动AI视频生成产品即梦考虑接入DeepSeek,即梦周活跃用户量近200万,过去一个半月增长3倍 [10] 公司业绩与人事变动 - 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8%至51.8亿美元,净利润7300万美元,首次盈利 [11] - 始祖鸟所在户外功能性服饰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近四成至22亿美元,大中华区增速53.7%,贡献四分之一收入 [11] - 百威亚太连续四个季度业绩下滑,2023年四季度收入下滑11%,净亏损1600万美元,中国市场销量和收入均减少约两成 [12] - 百威任命程衍俊为新任CEO,分析师认为这是重振中国业务的信号 [12] - Stellantis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7%至1569亿欧元,净利润55亿欧元同比下降70%,销售利润率5.5% [13][14] - 阿斯顿·马丁2024年调整后税前亏损同比增长48.7%至2.6亿英镑,债务增长43%,决定裁员5%约170人 [16] 行业趋势 - 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梅赛德斯-奔驰2月开始全固态电池道路测试,长安、上汽计划2026年上车验证和样车测试 [15] - 宁德时代加大固态电池研发投入,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中国科学院院士预计中国固态电池装车时间在2027年 [15] - 阿斯顿·马丁推迟第一款纯电车上市时间至"本世纪后期",优先考虑插混车型 [16] - 超豪车在中国销售压力大,迈凯伦、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2024年销量分别同比下滑83%、71%、44% [16]
奔驰首次进行固态电池道路测试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6 22:44
米斯兹之子 成就新汽车人 8550 AND F TH 视 际 实 战 團 野 跨 界 / 推 梅赛德斯-奔驰于本月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合作,开始在道路上测试固态电池。在电池尺寸和重 量不变的情况下,固态电池可使纯电EQS测试车续航里程增加25%,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自2021年以来,梅赛德斯-奔驰已向Factorial投资了数百万美元,该公司正在其固态电池中推广锂金 属阳极。2024年夏天,Factorial向 梅赛德斯- 奔驰交付了采用公司专有FEST®(Factional电解质系 统技术)固态平台的锂金属固态电池电芯,这是该公司首次向全球OEM厂商交付锂金属固态电池B 样品。 这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公司表示,其Factorial电解质系统技术可以集成到现有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制 造中,从而有可能解决固态电池的主要问题。 编 译 / 路 行 设 计 / 琚 佳 来 源 / A u t o m o t i v e N e w s 、 T h e D r i v e n等,作者:P e t e r S i g a l 、 J o s h u a S . H i l l 等 与传统的湿电解质电池相比 ...
孚能科技开年双技术发力:SPS再配套,全固态电池首次亮相
起点锂电· 2025-01-14 19:57
据介绍,羿驰05车型基于江铃羿平台升级打造,依托SPS高安全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电池系统,辅以先进热安全 设计和AI BMS,做到热失控后无热蔓延不起火,24小时无明火;电池系统采用超高集成设计,依托SPS行业 首创软包无模组方案轻量化、高灵活优势,电池系统厚度更低,体积更轻巧,车辆空间效能实现最大化;超 高充放电倍率,解决补能焦虑,提供澎湃动力,保障出行无忧;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宽敞舒适的内部 空间,为用户营造出安全、智能、舒适的驾乘环境。 羿驰05SPS电池系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和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能源 汽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不断涌现,而动力电池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然成为了推动新能 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01 SPS配套车企再扩容 新年伊始,中国新能源产业继续高歌向前,不断推出新车型和新技术,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1月13日, 以"变革向新,勇毅前行"为主题的江铃集团新能源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科技开放周在江西南昌盛大开幕。当 天,江铃集团新能源全新升级先锋轿跑车型羿驰05重磅发布, 该车型搭载孚能科技超级软包SPS (Super Po ...
圆柱电池巡访丨走进诺达智慧:采用多极耳工艺 坚持圆柱技术路线
起点锂电· 2025-01-06 18:28
公司概况 - 诺达智慧成立于2022年10月,母公司诺达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研发、生产、营销和售后于一体 [2] - 公司拥有国际化研发团队,与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技术保持行业前沿,在广东、广西设有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2] - 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为核心产品,赋能新能源行业发展 [2] 产品与技术 - 圆柱电池产品主要为18/21/26系列,采用多极耳工艺,成本与传统产线相当,当前总产能达3GWh [4] - 2024年小圆柱电池营收预计达8亿元,18/21型号为主力产品,数码和电动车市场是主要收入来源,电动工具市场处于开拓阶段 [5] - 2024年9月研发成功圆柱半固态电池,采用耐500°C高温隔离膜,安全性更高、比能量更高,电芯针刺测试通过率100% [5] 市场与客户 - 主要客户包括雅迪、爱玛、新日等两轮车头部企业及数码企业 [5] - 未来将深耕数码、两轮车、电动工具领域,同时拓展东南亚、印度等海外市场 [5] 行业活动 - 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7] - 圆柱电池产业链巡访团已走访苏州力神、天鹏电源、欣旺达锂威等多家企业 [7]
晚点独家丨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开始样品验证,团队达上千人
晚点LatePost· 2024-11-06 18:32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公司选定硫化物技术路线,能量密度比现有电池增加40%以上[4] - 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年人力成本约10亿元[5][7] - 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方案能量密度达500Wh/kg[5][6] - 董事长曾毓群将研发进度分为9级,目前处于第4级,目标2027年达到7-8级实现小批量生产[6] 技术路线与行业背景 - 硫化物路线性能上限最高且量产进度最快,与丰田选择相同[15] - 固态电池需解决正负极接触界面、锂枝晶、硫化物稳定性、生产工艺四大难题[17][19] - 公司研发多层材料包裹正极技术,施加500Mpa压力改善接触,正极寿命达6000次[20] - 全球锂电池产量过去5年翻十倍,但能量密度仅增长不到30%[9] 研发投入与战略转变 - 2022年前团队不足100人,定位为技术跟踪,2023年大幅扩编并引进数十名技术骨干[11][13] - 政府提供超60亿元研发补贴,目标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13] - 公司去年研发投入超行业第二至第六名总和,但市占率从55%降至40%[21] - 行业同质化竞争迫使公司突破技术边界寻找增量[22] 样品试制与量产规划 - 20Ah样品阶段标志方案初步定型,进入生产工艺探索[6] - 1Ah阶段检测材料性能,10Ah阶段验证单体性能[6] - 行业人士预估2027年可能实现0.5GWh量产规模,可配套数千辆电动车[20] - 量产时间表与丰田、LG新能源等企业相近,略快于比亚迪[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