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县委书记欧阳可爽,任上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22:16
欧阳可爽(资料图)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9月27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委书记欧阳可爽涉嫌 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简历显示,欧阳可爽,男,壮族,1974年3月生,广西凌云人,1995年8月参加工作, 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大学物理学院项目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 他曾任凌云县加尤镇党委书记,田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阳县委副书记,百色市委正处 级组织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 政事儿 2015年,欧阳可爽任西林县县长,后明确为二级巡视员。2021年,他任西林县委书记, 2022年转任田东县委书记,至此番被查。 固态电池,我国科 学家取得重要突破 ...
固态电池,我国科学家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21:37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 学性能。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 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 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此外, 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 燃烧或爆炸现象, 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 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603045,重大资产 重组! 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 面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 环境。 张强(左三)指导学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对此, 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 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 质。 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来源:科技日 报 成功开发!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日前,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 ...
电解液龙头冲刺港股,天赐材料拟将6成募资投向摩洛哥基地
华夏时报· 2025-09-27 20:17
港股IPO与募资计划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拟将60%募资用于摩洛哥15万吨电解液及核心材料生产基地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2.8亿美元[2] - 募资分配计划为20%用于其他海外生产基地 10%用于研发主营产品 10%用于营运资金[2] - 2025年锂电行业多家企业同步推进港股IPO 包括亿纬锂能 中伟股份 先导智能 星源材质等产业链企业[2] 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 2025年9月股价从21.51元/股上涨至34.17元/股 月度涨幅达58.86% 总市值升至654亿元[3] - 当前市盈率(TTM)达127倍 显著高于多元化工Ⅲ板块35.36倍的行业中值 位居行业首位[4] - 估值水平远超同业可比公司 包括湖南裕能 璞泰来 新宙邦等锂电主材龙头企业[4] 市场地位与产能状况 - 公司为全球最大电解液及核心材料厂商 覆盖储能领域前十电池厂商及动力电池前十厂商中的8家[4] - 2024年市场占有率:电解液35.7% 六氟磷酸锂37.6% LiFSI新型电解质51.2%[4] - 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产能利用率73% 较2024年全年59%显著提升 产量36.02万吨 产能49.68万吨[5] 财务表现与盈利趋势 - 收入连续下滑:2022年223.17亿元 2023年154.05亿元 2024年125.18亿元 2025年上半年70.29亿元[5] - 利润大幅下降:2022年58.44亿元 2023年18.42亿元 2024年4.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5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17% 较同期仅下降0.1个百分点 产品均价降幅收窄至6.76%[5] 原材料自供与成本优势 - 关键原材料自供比例行业领先:六氟磷酸锂99% LiFSI97% DTD添加剂90% 高纯碳酸锂100%[4] - 锂离子电池材料售价从2022年4.83万元/吨降至2024年1.38万元/吨 2025年上半年保持1.38万元/吨[5] 海外战略与产能布局 - 当前海外收入占比仅4.5% 主要来自东南亚 美国和韩国市场[6] - 摩洛哥项目处于土地选址阶段 预计总投资2.8亿美元 建设周期36个月 2028年前竣工[8] - 美国生产基地已完成地块收购 规划年产20万吨电解液 总投资不超过2亿美元 建设周期22个月[8] - 采用委托加工模式进入欧美市场 目前与德国及美国厂商合作[7] 行业前景与市场动态 - 全球电解液市场2024-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23.2% 欧美市场增速高于中国[6] - 欧洲和美国锂离子电池市场2024-2030年预计增长率超27% 高于中国市场的23.5%[6] - 电解液市场呈现供需紧平衡态势 价格稳中偏上 旺季需求持续释放[3][6]
续航与安全不可兼得?固态电池两大界面难题被清华团队打破
观察者网· 2025-09-27 19:19
续航与安全不可兼得?两大界面难题被清华团队打破! 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9月27日消息,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 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筑出能量密度达604 Wh kg⁻¹的高安全聚合 物电池。 电池能量密度从普遍的150~320 Wh kg⁻1一跃提升至604 Wh kg⁻1并通过针刺与120℃高温安全测试。 研究成果以"调控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结构实现600 Wh kg⁻¹锂电池"为题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Nature)。 在传统固态电池设计中,常施加高压(上百个大气压)或构建多层电解质以改善界面接触与兼容性。 该研究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张强(左三)指导学生 如何破解固态电池界面难题? 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对动力系统提出的高能量、高安全需求,开发兼具 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池器件,已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核心挑战。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尤其是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体系,展 ...
固态电池,我国科学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7 16:59
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 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 近日,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 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 撑。 该研究成果以"调控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结构实现600 Wh kg1锂电池"(Tailoring polymer electrolyte solvation for 600 Wh kg1 lithium batteries)为题,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 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 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 ...
动力电池、储能销售持续走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3:40
行业需求与市场状况 - 汽车市场处于金九银十销售旺季 多家车企密集推出新款车型 政策推动下汽车销量或有望进一步提升 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1] - 动力电池需求预期增强 叠加储能端持续高增长 促使锂电池迎来需求增长[1] - 储能电芯市场出现加价难排单和一芯难求现象 龙头企业生产线普遍高负荷运转[2] - 储能电芯需求呈现多点爆发态势 海外市场需求激增成为最强引擎 中短期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 企业产能与订单情况 - 宁德时代订单充足 产能利用率超过90% 正在建设250GWh新产能 目标是明年产能达到1TWh[1] - 海辰储能厦门和重庆基地自3月起进入满产状态并持续至今 工厂订单排产已至年底 生产计划十分饱和[2] 价格与利润趋势 - 锂电池产业部分环节价格呈现筑底回升态势 企业扩产节奏有所放缓 供需结构有望逐步优化[2] - 主要材料环节资源品 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等价格受需求带动普遍小幅上涨[2] - 2025年第二季度电池板块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占比进一步扩大 环比同比都有所增加 中游材料端利润也有小幅回暖[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锂电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前沿技术 加快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 全气候电池 快充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2] - 综合多家车企和电池厂发布的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或迎来产业化元年 产业化进程加速[2]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 形成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独特研发创新体系[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具备优异低温性能与高安全性 可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3] - 海辰储能1175Ah长时储能电池和587Ah储能电池已实现量产 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和6.25MWh2h/4h储能系统等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实现量产[3] - 新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与绿色化方向升级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有望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 并拓展低空经济 机器人 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场景[3]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 全球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新能源转型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增长[3] - 海外市场竞争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综合实力 锂电企业需要保持较强研发投入 同时提高制造水平 规模化实现降本增效[3]
金禾实业:目前尚未开展固态电池原材料项目的建设和生产
北京商报· 2025-09-26 20:4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尚未开展固态电池原材料项目的建设和生产 [1] - 已锁定固态电池关键原料作为切入点并开展工艺设备论证工作 [1] - 该材料与公司现有新能源电解质材料客户渠道协同且工艺与精细化工能力高度匹配 [1] 技术发展策略 - 相关材料具备在现有园区落地的条件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产业化进展并在技术成熟时推动产业转化 [1]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锂电板块Q2业绩整体回升,正负极材料环节盈利修复明显
万联证券· 2025-09-26 20:3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锂电板块2025年H1业绩整体回升 下游终端需求保持韧性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增长 产业链收入与利润规模扩大 盈利较上年同期明显改善 [1] - 2025年H1锂电产业链整体营业收入4007.6亿元 同比增长13.74% 归母净利润372.78亿元 同比增长30.38% [1][14] - 2025年Q2产业链景气度继续修复 营收2136.53亿元 同比增长12.81% 环比增长14.19% 归母净利润201.23亿元 同比增长27.59% 环比增长17.30% 毛利率19.46% 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45个百分点 [1][14] 细分环节业绩表现 电池环节 - 2025年H1营业收入2632.38亿元 同比增长9.34% 归母净利润330.77亿元 同比增长27.37% [2][22] - 2025年Q2营业收入1399.86亿元 同比增长9.14% 环比增长13.58% 归母净利润177.62亿元 同比增长25.06% 环比增长15.97% [2][22] - 毛利率整体趋稳 2025年H1毛利率22.19% 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 2025年Q2毛利率22.31% 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26个百分点 [26] - 宁德时代毛利率25.58% 派能科技20.63% 亿纬锂能17.46% 欣旺达14.88% 头部公司保持领先 [26] 正极材料 - 2025年H1营业收入564.45亿元 同比增长19.91%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76.50% [2][28] - 2025年Q2营业收入304.73亿元 同比增长18.82% 环比增长17.34% 归母净利润0.00亿元 单季实现盈亏平衡 [2][28] - 三元正极表现分化:当升科技营收25.24亿元 同比增长24.69%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13.63% 厦钨新能营收45.57亿元 同比增长51.84%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48.84% [28] - 铁锂正极:富临精工营收31.16亿元 同比增长48.45% 归母净利润0.51亿元 同比下降44.93% 湖南裕能营收75.96亿元 同比增长21.31%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下降8.54% [28][29] - 毛利率表现分化:富临精工毛利率11.22% 湖南裕能9.01% 龙蟠科技11.57% 当升科技15.04% 容百科技8.94% 厦钨新能10.26% [32] 负极材料 - 2025年H1营业收入317.85亿元 同比增长19.73% 归母净利润24.93亿元 同比增长38.94% [3][34] - 2025年Q2营业收入171.48亿元 同比增长19.88% 环比增长17.16% 归母净利润14.22亿元 同比增长37.81% 环比增长32.75% [3][34] - 主要公司表现:璞泰来营收同比增长17.4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44% 杉杉股份营收同比下降0.2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69% 中科电气营收同比增长68.2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93% [3] - 毛利率持续回升:2025年H1毛利率22.95% 同比增长1.83个百分点 2025年Q2毛利率23.27% 同比增长2.53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69个百分点 [37] - 头部企业毛利率:璞泰来32.05% 尚太科技25.14% 贝特瑞22.46% [37] 其他环节 **电解液** - 2025年H1营业收入122.52亿元 同比增长21.49% 归母净利润8.34亿元 同比增长9.49% 毛利率20.96% 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3][8][39] - 2025年Q2营业收入62.95亿元 同比增长13.43% 归母净利润4.28亿元 同比下降2.58% 毛利率21.07% 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 [8][39] **隔膜** - 2025年H1营业收入76.61亿元 同比增长19.02% 归母净利润0.07亿元 同比下降98.63% 毛利率17.90% 同比下降5.82个百分点 [10][43] - 2025年Q2营业收入40.43亿元 同比增长19.10% 归母净利润-0.65亿元 由盈转亏 毛利率16.74% 同比下降7.72个百分点 [10][43] **辅材** - 结构件:2025年Q2营收62.90亿元 同比增长25.92% 归母净利润5.30亿元 同比增长22.05% [10][46] - 铜箔铝箔:2025年Q2营收94.18亿元 同比增长30.03%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 盈利持续修复 [10][46] - 科达利表现突出:2025年Q2营收36.23亿元 同比增长23.34% 归母净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12.54% [46] 投资建议 - 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逐步触底企稳 终端新能源车销量增长 中游材料厂商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电池和结构件环节盈利有望持续增强 [9] - 建议关注中游材料环节公司业绩修复投资机会 以及电池环节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的龙头个股 [9] - 新兴技术产业化加速 固态电池、高压密磷酸铁锂等新技术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新兴技术产业化带动的投资机会 [9]
海伦哲参股公司广东新宇智能布局储能及电池领域 新签订单激增89%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8:33
公司投资与股权结构 - 持有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22.93%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1] - 新宇智能新签订单同比大幅增长89% 储能相关订单占比约60% [1] 参股公司业务与订单表现 - 新宇智能主营锂电池产线设备研发生产 包括极片冲切、封装、叠片、焊接等设备 [1] - 2025年新签订单呈现爆发性增长 储能类设备需求占总新增订单60% [1] - 正在积极跟踪固态电池产线设备研发 未来产品有望适用于固态电池制造 [1]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2023年8月提出2023-2025年发展战略 以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核心 [1] - 积极拓展新能源装备、机器人及无人机等领域 打造多条增长曲线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3亿元 增长54% 净利润0.84亿元 同比增长63%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布局 - 新能源政策推动与行业技术迭代背景下 参股公司发挥锂电池智能装备技术优势 [2] - 逐步构建覆盖储能与固态电池关键设备的供给能力 [2] - 持续优化资源投入 加强研发创新 巩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地位 [2]
龙虎榜复盘 | 市场迎来集体调整,风电、汽车零部件逆势走强
选股宝· 2025-09-26 17:49
龙虎榜机构交易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3只个股 净买入12只 净卖出11只 [1] - 机构买入前三名个股为中电鑫龙9706万元 华自科技8089万元 倍杰特7328万元(三日) [1] - 华自科技获5家机构净买入8089万元 [2] 华自科技业务进展 - 公司锂电池装备在手订单充足 已向头部企业交付多条半固态电池自动产线 [2] - 全固态电池热压夹具样机预计四季度交付 [2] - 公司正深度参与头部企业固态电池试验线建设 [2] 风电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宣布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以上 风电太阳能总装机达2020年6倍以上 力争36亿千瓦 [3]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十五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超110吉瓦 2028-30年达约120吉瓦 [3] - 风电发展驱动因素:较太阳能更具投资吸引力 海上风电重新加速 陆上风机替换需求增长 [3] 汽车智能化政策与事件 - 特斯拉将召开内部会议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 Optim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及车辆生产交付 [4] -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 明确辅助驾驶系统国家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