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科技大牛市来了”!达晨财智肖冰:我国资本市场正对AI系统性重估
证券时报· 2025-10-25 11:16
核心观点 - 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科技大牛市,并对AI进行系统性重估,无AI则无高估值 [1][10][11] 企业实现确定性成长的八大建议 - 将“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进行到底,并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拓展,这是确定性的创业方向 [3][8] - 选择“新兴、高成长”的朝阳行业,在经济结构性变化的当下,选择好赛道至关重要 [3][8] - 极致降本以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力,成本领先可使企业活得更长 [3][9] - 通过技术创新打出差异化,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创造,消费者愿意为高科技产品买单 [3][9] - 摆脱内卷、全面出海以占领全球市场,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且商业秩序有待提升 [3][9] - 顺应AI浪潮寻找新业务机会,AI引爆的增量市场刚拉开序幕,将创造新产业并改造传统产业 [3][9] - 构建产业与生态领导力,技术是入场券,生态是护城河,应建立生态而非单打独斗 [3][11] - 积极拥抱资本市场,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创业板和科创板已进入技术性牛市 [3][11] 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看法 - AI浪潮是新的技术革命,会摧毁一些行业,但也会诞生新兴行业和伟大企业 [5] - 企业应更多看到机会而非风险,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5] - 投资的灵魂和企业家的使命是成长,需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以穿越不确定性 [6]
“科技大牛市已来”!达晨财智肖冰,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10-25 11:05
(原标题:"科技大牛市已来"!达晨财智肖冰,最新发声!) "我国资本市场正对AI系统性重估,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科技大牛市。"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 官肖冰10月24日在2025达晨企业家峰会暨产融大会(浙江)上如是说。 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 肖冰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企业应如何实现确定性成长?肖冰在演讲中提出八大建议,一是将"自主可控、进 口替代"进行到底;二是选择"新兴、高成长"朝阳行业;三是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 力";四是技术创新打出"差异化",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创造";五是摆脱内卷、全面出海,从中国 走向世界;六是顺应时代大势,在AI浪潮中找到新的业务机会;七是构建产业与生态领导力,补齐产 业短板,拓展商业边界;八是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迎接新一轮科技"大牛市"。 一是将"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进行到底。据他透露,早在2018年,达晨的投资策略就确定为"自主可 控、进口替代",将解决中国"卡脖子"问题作为投资的主要方向、主要策略,目前来看非常成功,"往后 看,该策略还可以延续下去,将'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进行到底,且目前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 领域拓展"。 肖冰说,未 ...
重磅会议提振“科技自立自强”预期,半导体设备ETF(159516)涨超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03:03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重磅会议公报将科技发展目标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调整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显示科技重要性进一步提升[1][2] - 政策转向背后原因包括:需跟进全球科技革命以缩小差距、应对可能的外部“围堵打压”、以及通过科技进步对冲人口与资本回报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 - “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成为核心投资主线,半导体产业链成长动能强劲[2] 行业基本面与市场需求 - 产业需求强劲,2026年英伟达Rubin出货预期上调,头部企业对1.6T总需求上调至1500万且仍有上修动能[3] - AI算力需求驱动光模块高景气周期,上游CW光源、EML光芯片及关键设备排产紧张,供给约束增强[3] -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北美云厂计划2025财年资本开支超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40%[3] - 国内云厂商持续加大AI投入,预计2025年在AI算力支出超4500亿元,国产超节点算力集群产业化进程加速[3] 特定产品表现与定位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聚焦上游半导体设备环节,该领域被视为产业链最大卡脖子环节[4] - 该ETF在2025年10月24日盘中涨超2.5%,年初以来份额增长超200%,规模超75亿元,居同类产品第一[1][6] - 该ETF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前三大成分股为中微公司(权重16.09%)、北方华创(权重13.65%)、沪硅产业(权重5.56%)[5] 全球产业动态与合作 - OpenAI宣布与AMD共同部署6GW的MI450 GPU集群[3] - 甲骨文FY26Q1末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3170亿美元,公司预计2026财年资本开支达350亿美元[3]
高端装备制造迎来自主化与智能化战略机遇期:四中全会公报解读
国新证券· 2025-10-24 20:3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将优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上 [10] 核心观点 - 四中全会公报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定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骨架,战略高度前所未有,标志着“自主可控”已上升为国家顶层战略意志 [3] - 产业核心趋势是“自主化”与“智能化”,具体方向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规划和投资预期 [3] - 行业处于高景气成长周期起点,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工业机器人产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9.8%,上半年同比增长35.6% [4] - 前瞻性领域如具身智能市场空间广阔,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52亿元,占全球市场的44.6% [4] 产业基本面与政策协同分析 - 政策核心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3] - 产业趋势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加速,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需求强劲 [4] 投资建议 - 投资主线一:自主可控,攻坚“卡脖子”环节,重点关注工业母机(高端机床)领域,如高档数控系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密刀具等 [5][8] - 投资主线二:智能化升级,聚焦效率提升,关注智能制造与工控自动化领域,以满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的自动化设备和工业软件需求 [8] - 投资主线三:核心部件与基础工艺,隐含对“加强原始创新”的强调,指向对核心基础件的长期投入 [8] - 投资主线四:场景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关注能直接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领域,如机器人产业,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超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82.39亿元 [8]
新材料50ETF(159761)涨超1%,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或可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5:08
新材料50ETF(159761)跟踪的是新材料指数(H30597),该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先进材料研发、生 产和应用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 域,以反映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该指数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和创新性特征。 中泰证券指出,新材料行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在大国博弈背景下,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成为战略任务。行业重点关注三大方向:1)产业趋势向上、发展潜力广阔的蓝海赛道,如固态电池材 料和PEEK材料,其中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加速,半固态装车量持续提升,硫化物电解质在全固态应用中 前景广阔;2)产业前景清晰、高速成长的AI&电子材料领域,包括先进封装材料、高频高速树脂、 OLED材料等,受益于AI算力需求激增和国产替代加速;3)格局已定、龙头胜出的业绩兑现行业,如 PA6、光伏石英砂、碳纤维等。电子气体作为泛半导体核心耗材,国产替代快速推进,存储景气度高; 六氟磷酸锂价格近期显著上涨,受供需格局驱动,预计四季度涨势延续。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CPO高歌猛进,中际旭创飙涨超10%!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大涨近4%!机构:长期看好算力产业链!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06
算力板块市场表现 - 受政策面利好影响,算力板块表现强劲,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大涨近4%,盘中成交额突破4200万元,远超昨日全天水平 [1] - 截至10月23日,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最新规模超16亿元,在同类产品中持续领先 [1] - 标的指数权重股多数上涨,中际旭创涨超10%,新易盛涨7%,中科曙光涨超4%,浪潮信息涨超2%,阿里巴巴涨超1% [4]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中美双方商定,中方代表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 [3] - 高层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水平需大幅提高,创新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为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6] 机构观点与行业分析 - 华鑫证券指出,"十五五"规划相较于"十四五"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增"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表述,利好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 [6]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AI驱动半导体成长新动力,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DDR4短期紧缺(Q2价格季增18-23%),AI驱动HBM、DDR5需求增长 [6] - 算力板块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且估值相对适中,下半年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芯片电感等 [7]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有望带动市场,新型可穿戴设备也有望推动市场复苏 [7] 国内外AI算力发展动态 - 海外科技企业持续加大AI创新,Oracle的RPO超过5000亿美元,OpenAI与博通计划于2026年推出定制数据中心芯片,部署10GW的AI加速器 [8] - 英伟达正式发布基于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的DGX Spark桌面AI超算 [8] - 国产AI算力进入放量阶段,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9] - 寒武纪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两家公司存货储备充足,预计全年业绩维持高增趋势 [9] 云计算ETF产品特征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一指横跨沪港深,全面布局AI算力驱动下的云计算机遇,涵盖硬件设备、云计算服务、IT服务、应用软件等领域 [9] - 该ETF软硬件比例6:4,指数港股权重超26%,旨在捕捉港股科技龙头的AI发展红利及算力浪潮下的光模块爆发契机 [9]
芯片股涨幅居前 华虹半导体涨超7% 中芯国际涨超4%
智通财经· 2025-10-24 10:02
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7.11%至77.6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上涨6.65%至42.34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4.52%至77.4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上涨4%至0.52港元 [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目标 [1] - 在美国持续加强出口管制背景下,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1] - 政策支持本土AI GPU发展 [1] 行业前景与预期 - 招商证券预计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将带动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积极预期 [1] - 大摩指出中国AI晶片需求强劲,将推动国内先进制程代工需求在未来两年持续增长 [1] - 银河证券认为半导体设备是科技战中的重中之重,国产替代需求旺盛 [1] 国产化进程 - 高端半导体材料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1] - 在举国体制支持下,半导体材料将走上类似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国产化之路 [1]
港股异动 | 芯片股涨幅居前 华虹半导体(01347)涨超7% 中芯国际(00981)涨超4%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09:49
个股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7.11%至77.6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上涨6.65%至42.34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4.52%至77.4港元 [1]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上涨4%至0.52港元 [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目标 [1] - 美国持续加强出口管制背景下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1] - 政策支持本土AI GPU发展 [1] 行业前景与预期 - 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 [1] - 国内AI晶片需求强劲推动先进制程代工需求在未来两年持续增长 [1] - 国内设备/零部件板块订单预期积极 [1] 国产化进程 - 半导体设备是科技战中的重中之重国产替代需求旺盛 [1] - 高端半导体材料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亟待突破 [1] - 在举国体制支持下半导体材料将走上国产化之路 [1]
中美科技对决八载:中国破芯片卡脖子难题,美国稀土短板难补全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54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90%以上的精深加工稀土材料依赖从中国进口,供应链存在严重依赖 [3] -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面临技术短板,中国掌握核心串级萃取技术并拥有全球60%以上的稀土相关专利 [5] - 稀土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每吨稀土金属消耗数万度电,但美国电网70%的输电线缆和变压器超期服役,无法支撑稳定生产 [7] - 培养合格的稀土冶炼工程师需至少五年,组建成熟团队需十年以上,人才缺口难以短期弥补 [7] - 中国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控制全球90%以上的离心萃取机产能,形成设备、技术、产能的综合优势 [9] -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预计需八年时间和数千亿美元投入,且成本将比中国高出30%以上 [18] 中国芯片产业逆袭 - 2018年贸易战前,中国是全球最大芯片进口国,每年进口额达数千亿美元,设计制造环节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差距 [11] - 通过国家千亿级产业基金扶持、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以及庞大的本土市场需求,中国芯片产业在八年内实现突破 [11] -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实现自主供应,5G通信芯片和车规级芯片已跻身全球前列 [13] - 中国芯片成功的模式在于全产业链协同,将资源集中至关键环节进行攻坚,该模式已扩展至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领域 [14] 中美科技博弈与全球格局变化 - 中国在稀土领域推动规则重塑,包括实施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清单和推动国际标准制定 [16] - 中国针对美国在航运、钢铁等领域的打压采取精准反制,如推出船舶特别港务费、减少大豆进口、推动铁矿石人民币结算等 [16] - 中国持续升级稀土技术,重点研发回收技术和拓展固态电池等新应用,以扩大现有优势 [18] - 全球高科技产业规则制定权正逐步向中国倾斜,这对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格局将产生持续影响 [20]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09% 苹果概念股跌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2:0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09%或24点,收报2575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81% [1] - 早盘成交额为1348亿港元 [1] 银行业 - 内银股延续上涨,邮储银行涨幅超过3% [1] - 大摩认为后续多个催化剂将支撑银行股重估 [1] 铝业 - 中国宏桥股价上涨3.07% [1] - 公司进行大规模持续回购 [1] - 铝行业出现扰动抬头的苗头 [1] 汽车制造业 - 中国重汽股价上涨1.49% [1] - 9月重卡出口量达1.5万辆,创下新高 [1] - 预计年内出口量将突破15万辆 [1] 生物科技与医药 - 巨子生物股价反弹超过5% [1] - 控股股东增持50万股股份 [1] - 花旗认为市场对公司预售表现反应过度 [1] - 恒生创新药指数大幅下跌4% [1] - 成份股药捷安康-B和石药集团跌幅均超过5% [1]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延续跌势,华虹半导体下跌6%,上海复旦下跌6.43% [1] - 美国拟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1] - 机构看好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1] 消费电子与苹果产业链 - 苹果概念股跌幅居前,丘钛科技下跌近4%,高伟电子下跌3.3% [1] - 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 [1] - 供应链已开始降低出货与产能 [1] 其他个股表现 - 中铝国际股价回落超过8% [1] - 市场关注中铝与力拓的潜在交易案 [1] - 公司海外经营经验丰富 [1] - 广和通上市次日再跌超8%,较招股价累计下跌近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