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

搜索文档
新坐标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长江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与增长因素**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约7000万元,同比增长37%,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预计2025年传统业务增幅仍由海外贡献[4]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40%,预计2025年提升至50%,整体营收有望实现20%以上增长[3][40] - 2024年捷克市场增长约80%,净利率达20%,墨西哥市场增长约30%,海外市场营收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8] - 2025年预计两个海外市场能保持40%左右的增长,捷克收入可能超2.8亿,墨西哥可能达五六千万,整体海外市场接近3亿收入[27] 2. **毛利率提升原因**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海外市场规模效应和内部工艺改进,稳定装配线效率提升10%,满足比亚迪等客户需求,且一季度收入基数较低[2][6][7] 3. **业务合作与发展** - 与图曼智能成立合资公司,专注四驱系统丝杠生产,采用挤压加磨工艺,覆盖车辆和机器人领域,结合双方优势突破技术瓶颈[2][5] - 与驼曼联合开发丝杠设备,驼曼在齿轮机床和磨床方面有优势,签订排他性协议保障权益,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送样[2][10][21] 4. **股东入股影响** - 孙立松先生入股5%,凭借销售端优势和行业经验,有望促进公司发展,尤其是在五洲新春和捷豹传动的经验[2][12] 5. **客户结构与市场份额** - 2024年比亚迪营收占比约15%,大众全球占比四五十,其中海外大众占比约30%,预计2025年比亚迪销量显著增长,公司有望提升市场份额[2][25][37] - 奇瑞今年下半年项目可能上量,长城增量不大,江铃今年预计收入持平,国内客户增量排序为比亚迪第一,其次是奇瑞[38][39] 6. **产品进展与工艺** - 继续开拓湖州不锈钢线材业务,今年预计有一定增长,不锈钢精密零件今年预计一两个产品量产但处于爬坡阶段[14] - 空心电机轴和动力电池壳体产品暂无明确量产预期[15] - 汽车用滚珠丝杠向纳森等客户送样并改进,与大陆等客户沟通方案,未来将在9月8号工厂生产[16] - 滚珠丝杠生产工艺采用冷挤压、冷成型等技术,可减少模切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成本节约幅度达30% - 50%,冷挤压加模方式可达到C3 - C5精度[17][19] 7. **海外市场情况** - 海外市场需求量高,份额提升良好,如2211项目份额从40%提升到50%,对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有信心[26] - 海外市场增长因客户计划性强、订单稳定,国内投冷镦设备支持子零件生产,墨西哥主要客户为大众汽车,美国通用汽车部分业务从欧洲供货,关税对零部件影响较小[28] - 预计欧洲和墨西哥市场产能利用率保持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墨西哥工厂利用率将提高[26] 8. **成本与费用** - 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下降因收入规模提升和汇兑收益,欧元一季度上涨约4%,汇兑收益约四五百万元[13] - 公司承担出口海运费,不确定因素影响成本,2025年国内降价幅度超2024年,未来降幅取决于市场竞争格局[42][43] - 发动机产品供应商选择少,价格竞争压力小,业绩和毛利稳定[44][45] - 海外客户倾向维持价格平衡,年降正常,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有助于消化国内市场压力[46] 9. **研发与投资** - 2025年研发费用预计提升,因磁钢项目投入增加,磁钢项目总预算5亿元,今年预计投入几千万元[47][48]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总投资计划5亿元,后续资金由股东追加或合作公司自筹,目前引入新股东为时尚早[5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海外业务管理** - 海外业务管理面临当地员工管理和前期利润率问题,但欧洲市场盈利性强,生产管理依赖技术优势和标准化生产,减少文化差异摩擦,采用本地化运营[30][31] - 欧洲派遣技术员现场指导,墨西哥派遣工厂经理和技术员,只派一两个人并按需短期出差支持[33] 2. **原材料采购与厂房产值** - 欧洲和墨西哥子零件从国内运出,本地化率不高,捷克未来可能将前道工序前移,但2025年不会实施[34] - 捷克厂房使用一半空间,若争取宝马、奔驰等项目有优势;墨西哥厂房租赁3000平方米,产值有望随下游需求增加翻倍提升[35][36] 3. **机器人零件计划** - 公司已进行滚针轴承和交叉滚子轴承研发,考虑铝件、外壳等精密零件冷镦加工方式,未来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决定,部分业务可能由子公司负责[51] 4. **私杠行业竞争与格局** - 私杠行业量产化壁垒高,成本优势由技术方案决定,公司前期研发有成果并开始产业化布局,相信能凭借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占据优势[52] - 进入私杠领域企业多,但能量产并具成本优势的有限,率先实现自动化并降低成本的企业将主导市场[53]
九号公司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九号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数据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1.12亿元,同比增长99.52%;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236.2%;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123.05%;电动两轮车销量100.38万台,收入28.62亿元;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销量20.67万台,收入3.95亿元;全地形车销量4,822台,收入2.15亿元;ToB产品直营收入8.10亿元;配件和其他收入8.30亿元[2][4] 2. **业务盈利能力与趋势** - **电动两轮车业务**:一季度占集团营收和利润约60%,销售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预计二三季度销量攀升,盈利能力提升1 - 2个百分点,四季度受新国标影响转淡,全年业绩重心在前三季度[2][5][6] - **滑板车业务**:一季度利润贡献显著,二三季度难以超越;ToC端受益于欧洲市场大盘增长,ToB端受益于欧洲消费支出恢复和换机周期,预计全年小双位数增长[2][3][11] - **割草机业务**:2025年上半年优于下半年,EBIT margin略降因增加投放优化竞争力;公司在欧洲渠道布局扩大,有先发优势,计划找美国代工厂拓展业务,关税稳定机会增加[2][3][7] 3. **利润率相关情况** - 公司不追求过高利润率,2025年实际经营性净利润接近10%,符合均衡发展目标[2][9] - 电动两轮车和割草机器人等新业务成熟后预计产生规模效应,提升整体净利率;利润率中枢有望提升2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取决于是否追求高利润释放[2][10] 4. **各业务具体情况** - **电动两轮车门店与销量**:2025年一季度成熟门店月均销量约410台,同比提升;全年销量指引预计上调至20 - 30万台,待二季度结束评估[2][11] - **割草机器人子公司**:近年来增长迅速,2025 - 2026年加大研发和销售费用投放,不关注短期盈利,通过技术迭代和售后服务提升长期潜力[8] - **SaaS服务**:2024年收入约2000多万元,2025年预计翻倍增长,续费率约65%且持续提升[17] - **两轮车均价**:2025年一季度回到2024年约2850元水平,前两季度下降因季节性和产品结构调整,预计二三季度提升,公司希望保持在2700 - 2800元[15] 5. **市场与合作进展** - **东南亚市场**:团队精力集中在国内,预计2026年推出相关产品[23] - **与宝马合作**:进展顺利,2026年发布联合研发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利用宝马海外渠道互补[23] - **易贝科项目**:欧洲是重要战略据点,目标在电动滑板车领域占20% - 30%市场份额,年底推欧洲新产品[23][24] 6.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规划** - **海外销售与盈利**: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东南亚占比小;电动滑板车ToC业务美国营收毛利不到10%,欧洲达12% - 13%;全地形车美国刚开拓市场亏损;割草机99%营收来自欧洲;未来割草机和滑板车在欧洲稳定增长,全地形车有望超10%净利润率,割草机达15%以上[25] - **产能布局**:滑板车产能在越南工厂,除非关税显著提升否则不改变布局;割草机、全地形车和Ebike目前国内生产,未来计划海外代工[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两轮车产品规划**:5月发布三款女性款电动车和M3升级版,6 - 7月或三季度旺季可能推两三款新产品,因行业抄袭不过早推新国标产品[29] 2. **所得税费用增加原因**:2025年一季度所得税费用显著增加,因额外从境内转移约5亿到境外产生约5000万预提所得税,预计未来二三季度占比降低[22][23] 3. **蔚蓝大陆增资**:2025年4月增资并绑定激励对象,目的是鼓励团队应对割草机器人市场竞争[18][19] 4. **AI技术应用影响**:2025年推出AI技术应用,预计提高两轮车付费率和续费率,续费率已达65%以上且持续提升[20] 5. **两轮车渠道门店**:长期目标1万家门店,月底确认大店样板间,下半年可能比预期差,长远门店绩效有望提升[21] 6. **一季报利润增长差异**:2025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迅猛,归母净利润增长相对缓慢,可能与营业成本控制、补贴政策等财务因素有关[22]
外卖大战,普通人能做点什么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4-30 09:40
最近某东和某团的外卖大战,轰轰烈烈。原本 28 号那篇打算作为五一节之前的最后一篇,后台有人问 我对外卖大战的看法,于是有了这篇。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这会让他在送餐的时候,电梯会继续往上走。送完餐后,再回到电梯前的时候,电 梯基本恰好从最高层再下来。就能节省他的很多时间。 但是这个慎用哈,因为是部分侵害了现有住户的利益,增加了他们的等待时长。 同样是与外卖员一同乘梯的情形,如果他希望停在某一层以后,我等他一下,等他送完餐立刻回来,我 多半愿意等他。 我每天骑小黄车上下班。到地方以后,我都会把小黄车停的稍微远一点。把离小区门口最近的位置,留 给外卖员。 没有调度系统,就是说,我同时按三部,三部都会到我这一层来。 这个和外卖员是什么关系呢? 普通人能做点什么 如果我在一楼等电梯,恰好旁边有外卖员也在等,我会选择和外卖员乘坐不同的梯。如果他比我的楼层 高,我如果中途下梯,可能会占用他十秒左右的时间。我不坐,就帮他节省了这十秒。 我现在住的小区,每栋楼 3 部电梯,而且没有电梯的调度系统。调度系统的意思是,我按了 3 部的其中 一部,系统会根据我要去的楼层,以及当时时点各个楼层的按梯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一部。 然后,如 ...
德昌股份(605555):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短期波动
天风证券· 2025-04-29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稳健增长但盈利能力短期波动,汽车电机业务增速亮眼,在手订单充足预计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延续高增,家电业务表现相对稳健,2024年洗碗机产品获认证且其他品类开展拓展工作 [1] - 25Q1公司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费用同比增长或受越南新基地摊销影响,2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新增定点项目多、全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超23亿,且业务毛利率改善、净利润首年盈利,后续收入占比提升有望改善公司盈利 [2] - 公司中长期成长逻辑明确,汽零业务形成规模效应,拓展多元客户、推进海外产能布局,拟建设厨电项目,后续厨电业务有望贡献收入,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5.0/6.1/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14.1X/11.6X/9.8XPE,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75.13|4,094.93|5,103.16|6,053.58|7,081.52| |增长率(%)|43.19|47.56|24.62|18.62|16.98| |EBITDA(百万元)|452.88|626.09|589.94|705.84|827.9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2.18|410.83|502.20|609.93|722.29| |增长率(%)|7.92|27.51|22.24|21.45|18.42| |EPS(元/股)|0.87|1.10|1.35|1.64|1.94| |市盈率(P/E)|21.99|17.25|14.11|11.62|9.81| |市净率(P/B)|2.59|2.35|2.14|1.91|1.70| |市销率(P/S)|2.55|1.73|1.39|1.17|1.00| |EV/EBITDA|15.06|10.43|9.76|7.74|6.66| [4]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372.36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372.36百万股,A股总市值7,086.03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7,086.03百万元,每股净资产8.29元,资产负债率41.44%,一年内最高/最低30.60/15.03元 [6]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公司2023 - 2027E的财务情况,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增长率、比率等 [10]
伟星股份(002003):Q1收入业绩超预期,国际业务高增
中邮证券· 2025-04-2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星股份25Q1季报显示收入9.8亿元,同比+22.3%,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28.8%,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29.6%,收入业绩超预期 [4] - 25Q1国际收入高增长,拉链纽扣均较快增长,拉链增速略高;海外品牌高增长是驱动收入核心原因,越南产能爬坡提升海外增速,国内品牌受零售端影响增速远弱于海外 [5] - 25Q1毛利率+0.9pct至38.8%,系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应;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5%/11.4%/3.9%/0.3%,同比持平/-1.6pct/-0.7pct/+0.7pct,综合归母净利率同比+0.5pct至10.25% [5] - 短期美国关税影响部分客户订单,中长期海外产能持续爬坡,扩展拉链应用领域,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竞争力,或加速全球份额提升,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亿元/8.6亿元/9.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5倍/14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1.26元,总股本11.69亿股,流通股本10.18亿股,总市值132亿元,流通市值11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4.38 / 10.71元,资产负债率30.1%,市盈率18.77,第一大股东伟星集团有限公司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674|5029|5643|6335| |增长率(%)|19.66|7.59|12.19|12.28| |EBITDA(百万元)|1137.68|1187.11|1301.43|1440.5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00.33|767.44|860.97|960.45| |增长率(%)|25.48|9.58|12.19|11.55| |EPS(元/股)|0.60|0.66|0.74|0.82| |市盈率(P/E)|18.79|17.15|15.29|13.70| |市净率(P/B)|3.02|2.56|2.20|1.89| |EV/EBITDA|14.33|10.33|8.85|7.40|[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674|5029|5643|6335| |营业成本(百万元)|2724|2920|3271|3667|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55|59|67|75| |销售费用(百万元)|415|443|508|570| |管理费用(百万元)|512|548|615|691| |研发费用(百万元)|181|196|220|247| |财务费用(百万元)|2|0|-13|-8|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2|-2|-2|-2| |营业利润(百万元)|852|923|1035|1154|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1|1|1|1|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6|5|5|5| |利润总额(百万元)|847|919|1031|1150| |所得税(百万元)|140|152|170|190| |净利润(百万元)|707|767|861|9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00|767|861|960| |每股收益(元)|0.60|0.66|0.74|0.82| |货币资金(百万元)|1108|1743|2490|3346|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514|555|619|692| |预付款项(百万元)|20|20|23|26| |存货(百万元)|704|752|841|941|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609|3344|4272|5333| |固定资产(百万元)|2687|2734|2765|2782| |在建工程(百万元)|251|251|251|251| |无形资产(百万元)|404|414|424|434|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3681|3742|3789|3816| |资产总计(百万元)|6290|7087|8061|9149| |短期借款(百万元)|712|712|712|712|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516|568|636|713|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528|495|539|59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755|1774|1887|2015|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36|136|136|136| |负债合计(百万元)|1891|1910|2023|2150| |股本(百万元)|1169|1169|1169|1169| |资本公积金(百万元)|1710|1710|1710|1710| |未分配利润(百万元)|983|1645|2377|319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45|45|45|45|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4400|5177|6038|699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百万元)|6290|7087|8061|9149|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19.7|7.6|12.2|12.3|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26.7|8.3|12.1|11.5|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5.5|9.6|12.2|11.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1.7|41.9|42.0|42.1|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5.0|15.3|15.3|15.2| |获利能力 - ROE(%)|16.1|15.0|14.4|13.8| |获利能力 - ROIC(%)|13.4|12.7|12.3|12.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30.1|26.9|25.1|23.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49|1.89|2.26|2.6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9.56|9.42|9.61|9.67|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4.16|4.01|4.11|4.11|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76|0.75|0.75|0.7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60|0.66|0.74|0.82|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3.73|4.39|5.13|5.95| |估值比率 - PE|18.79|17.15|15.29|13.70| |估值比率 - PB|3.02|2.56|2.20|1.89| |现金流量表 - 净利润(百万元)|707|767|861|960| |现金流量表 -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98|268|283|298| |现金流量表 -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79|-87|-73|-83|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6|17|17|16|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090|966|1087|1192| |现金流量表 - 资本开支(百万元)|-758|-334|-334|-329|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3|15|15|16| |现金流量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755|-319|-319|-313| |现金流量表 - 股权融资(百万元)|0|0|0|0| |现金流量表 - 债务融资(百万元)|168|0|0|0|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816|-22|-22|-22| |现金流量表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48|-22|-22|-22| |现金流量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303|635|747|857|[11]
爱尔眼科(300015):2025Q1业绩亮眼 后续经营趋势稳健见好
新浪财经· 2025-04-29 16:4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9.83亿元(+3.0%),归母净利润35.6亿元(+5.9%),扣非归母净利润31.0亿元(-11.8%)[1] - 24Q4单季度收入46.8亿元(+8.4%),归母净利润1.04亿元(-41.3%),2025Q1营收60.26亿元(+16.0%),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16.7%),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25.8%)[2] - 预计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234.3、259.6亿元(增速11.7%、10.8%),归母净利润为40.7、46.5亿元(增速14.5%、14.2%)[4] 业务分项 - 2024年屈光、视光、白内障、眼前段、眼后段业务收入分别为76.0、52.8、34.9、19.0、15.0亿元,同比增速+2.3%、+6.4%、+4.9%、+6.0%、+8.2%[2] - 屈光、视光、白内障、眼前段、眼后段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1%、54.5%、34.7%、41.2%、31.4%,同比下滑2.28、2.56、3.25、4.46、3.31个百分点[2]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3%、14.2%、1.5%、1.0%,同比+0.6、+1.1、-0.1、+0.7个百分点[2] 医疗网络与运营 - 2024年门诊量1694万人次(+12.1%),手术量129万例(+9.4%)[3] - 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974家医疗机构,包括中国内地811家(上市公司旗下581家)、中国香港8家、美国1家、欧洲137家、东南亚17家[3] - 2024年境外收入26.3亿元(+13.5%),占比12.5%[3]
爱尔眼科(300015):2025Q1业绩亮眼,后续经营趋势稳健见好
华西证券· 2025-04-29 16: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发布,2024年营收209.83亿元(+3.0%),归母净利润35.6亿元(+5.9%),扣非归母净利润31.0亿元(-11.8%);2025Q1营收60.26亿元(+16.0%),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16.7%),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25.8%),业绩超预期 [1] - 分业务看,2024年屈光、视光、白内障、眼前段、眼后段业务收入分别为76.0、52.8、34.9、19.0、15.0亿元,同比分别+2.3%、+6.4%、+4.9%、+6.0%、+8.2%,毛利率分别为55.1%、54.5%、34.7%、41.2%、31.4%,同比分别-2.28、-2.56、-3.25、-4.46、-3.31pct;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3%/14.2%/1.5%/1.0%,同比+0.6/+1.1/-0.1/+0.7pcts [2] - 2024年公司门诊量1694万人次(yoy+12.1%),手术量129万例(yoy+9.4%);截至2024年底,全球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共974家,境外收入达26.3亿元(yoy+13.5%),占比12.5%,已形成全球医疗服务网络 [3] - 因消费环境承压,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6年营收分别为234.3、259.6亿元(原值为240.8、274.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1.7%、10.8%;归母净利润为40.7、46.5亿元(原值为43.2、50.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5%、14.2%,EPS为0.44、0.50元(原值为0.46、0.54元);新增2027年收入为286.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3.6亿元,EPS为0.57元,对应2025年4月28日13.13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0/26/23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367|20,983|23,430|25,960|28,601| |YoY(%)|26.4%|3.0%|11.7%|10.8%|1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59|3,556|4,070|4,649|5,358| |YoY(%)|33.1%|5.9%|14.5%|14.2%|15.2%| |毛利率(%)|50.8%|48.1%|49.8%|50.1%|50.2%| |每股收益(元)|0.36|0.38|0.44|0.50|0.57| |ROE|17.8%|17.2%|16.4%|15.8%|15.4%| |市盈率|36.03|34.13|30.09|26.34|22.86|[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983、23,430、25,960、28,601百万元,呈增长趋势;净利润分别为3,736、4,337、4,948、5,692百万元,也逐年增加 [11] -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 - 2027年分别为4,882、7,468、7,500、8,106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848、 - 4,123、 - 4,180、 - 3,834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734、 - 60、 - 121、 - 139百万元 [11]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33,255、38,983、44,626、51,132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1,443、12,758、13,453、14,267百万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21,812、26,225、31,173、36,865百万元 [11] - 主要财务指标: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均呈增长态势;盈利能力上,毛利率、净利润率等指标表现良好;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逐步提升;经营效率上,总资产周转率略有下降 [11]
江苏最小地级市,凭什么成为“创新强者”?
36氪· 2025-04-29 15:55
核心观点 - 镇江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却培育出多个全球领先的产业和企业,如全球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182.3米)、全球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天奈科技、全球最早获NMPA注册的便携式脑功能成像设备NirSmart [1][2][3] - 镇江2024年GDP达5540.01亿元(全国第57位),虽体量小但含金量高,科技创新集群全球排名第77(中国第22),城市创新能力全国第41(江苏第6) [8][9][10] - 制造业是镇江创新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制造业开票销售3684.3亿元(增速13.2%),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个千亿级集群,拥有鱼跃医疗、天工国际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17][18][20][22] 产业格局 - **产业集群**:重点发展8条产业链包括智能农机装备、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每条产业链均有"隐形冠军"企业,如鱼跃医疗7大产品市占率连续10年第一、吉贝尔药业利可君片市占率80% [20][22] - **县域经济**:丹阳(眼镜产量占全球50%)、扬中(船舶海工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句容(新材料等4个百亿级集群)3市入选2024全国百强县,形成专业化制造基地 [16][17] - **技术突破**:大全集团直流断路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图南合金掌握高温合金大型薄壁铸造核心技术,天工国际实现粉末冶金规模化生产 [22][24] 创新生态 - **研发能力**: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9.71件(江苏第4),有效发明专利25725件(同比+19.9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4.7% [24][31] - **产学研协同**:连续5年举办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大会,2023年与长三角技术合同交易额150亿元,上海项目占新签约项目的7%(64个/394亿元) [31][32] - **赛道选择**: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三大新兴产业,建成全省唯一航空航天特色产业试点,集聚118家涉航企业形成6大特色板块 [27][29] 发展策略 - **区域协同**:通过宁镇扬一体化对接上海"3+6"产业体系,上海项目投资年均增长200%,形成"双向赋能"的开放式生态 [29][31][32] - **差异化竞争**:避免与周边城市同质化,选择通用飞机等细分领域突破,构建"一园一场一镇一院"特色布局 [27][29] - **资源整合**:利用长三角区位优势承接创新资源溢出,技术交易额和高新产值占比显著提升,实现"小体量高能量"发展 [31][32][41]
劲仔食品(003000):收入符合预期,高基数下利润下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9 13: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5年一季报,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10.27%,归母净利润0.68亿同比下降8.21%,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8.61%,收入符合预期,利润低于预期 [6] - 维持盈利预测,25 - 27年净利润分别为3.3、3.95和4.83亿,同比增长14%、19%和23%,当前市值对应PE估值为18x、15x和12x,看好中长期成长性,战略清晰打磨产品提升品牌,聚焦三大品类关注新品在会员渠道突破,完善上游供应链释放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 [6] - 预计一季度收入延续24年趋势,鱼类制品拉动增长增速15%以上,豆制品较快增长,蛋类产品阶段性承压,二三季度关注新品在新渠道的突破情况 [6] - 25Q1毛利率29.91%同比下降0.11pct,因原料成本提升;各费用率均有提升,归母净利率11.34%同比下降2.28pct,24Q1归母净利率基数较高 [6] - 股价变化催化剂为新渠道拓展超预期 [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12亿、27.88亿、32.07亿、36.87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8%、15.6%、15.1%、15.0% [5]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1亿、3.31亿、3.95亿、4.83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9.0%、13.6%、19.2%、22.5% [5]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5元/股、0.73元/股、0.88元/股、1.07元/股 [5] - 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0.5%、29.9%、29.9%、30.5%、31.0% [5] - 2024 - 2027E ROE分别为20.5%、4.5%、19.5%、20.5%、21.9% [5] - 2024、2025E、2026E、2027E市盈率分别为20、18、15、12 [5] 财务摘要 - 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65亿、24.12亿、27.88亿、32.07亿、36.87亿 [8] - 各年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等各项财务指标有相应数据体现及变化 [8]
海天味业(603288):平稳开局,状态向好
华创证券· 2025-04-29 11: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海天味业营收同比+8.1%,平稳开局符合预期,新品表现亮眼,盈利略超预期,全年有望接近双位数增长,盈利存在潜在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9.01亿、295.95亿、322.81亿、349.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5%、10.0%、9.1%、8.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44亿、71.63亿、79.51亿、87.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8%、12.9%、11.0%、10.6% [1] - 2024 - 2027年预测每股盈利分别为1.14、1.29、1.43、1.58元,市盈率分别为36、32、29、26倍,市净率分别为7.4、6.9、6.4、5.9倍 [1]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556060.05万股,已上市流通股556060.05万股,总市值2294.30亿元,流通市值2294.30亿元,资产负债率16.12%,每股净资产5.95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51.80/33.34元 [2] 市场表现对比 - 展示了2024 - 04 - 29至2025 - 04 - 28海天味业与沪深300近12个月市场表现对比图 [3][4] 营收情况 - 25Q1营收同比+8.1%,调味品业务同比+10.3%,合并24Q4 + 25Q1营收同比+8.9%左右 [5] - 分品类酱油/蚝油/调味酱营收分别同比+8.2%/+6.1%/+14.0%,其他调味品营收同比+20.8% [5] - 分渠道线下营收同比+8.9%,线上同比+43.2% [5] - 分区域东/南/中/北/西部分别同比+14.2%/+16.1%/+7.9%/+5.8%/+9.4%,核心市场南部区域份额继续提升,经销商数量单Q1净减少39家至6668家 [5] - Q1收到现金回款62.26亿,同比+8.0%,现金流延续稳健表现 [5] 盈利情况 - 25Q1毛利率40.0%,同比+2.7pcts,受益原材料成本红利及规模效应回升 [5]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5.9%/1.9%/2.2%/-1.1%,分别同比+0.4pct/+0.3pct/-0.2pct/+0.2pct,基本保持平稳 [5] - 25Q1归母净利率26.5%,同比改善+1.5pcts [5] 投资建议 - 维持“推荐”评级,略微调整25 - 27年EPS预测为1.29/1.43/1.58元,对应PE为32/29/26倍,维持目标价50元,对应25年38.8倍PE [5] 附录: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预测,涉及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及对应增长率、比率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