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精准滴灌”稳住工业经济关键变量
经济日报· 2025-08-01 08:04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首要任务是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 - 稳重点行业采用精准调控思维 抓住工业经济关键变量 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用最小政策成本实现最大稳增长效果 [1] - 重点行业是工业经济的"大块头" 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七成左右 稳住这些行业就稳住了工业经济基本盘 [1] 重点行业地位与作用 - 钢铁、汽车、电子等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七成左右 [1] - 上半年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连续12年保持41个工业门类第一名 [1] - 重点行业产业关联效应强 上下游产业链条庞大复杂 牵一发而动全身 [2] - 重点行业稳定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增长 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经营主体信心 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2] - 重点行业是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动能的前沿阵地 能加速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壮大 为工业经济注入新质生产力 [2] 行业差异性与挑战 - 不同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差异明显 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行业处于成长期 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已进入成熟期 [2] - 石化行业稳定关乎原材料供给安全 轻工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敏感 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全球供应链波动影响明显 建材行业与国内基建投资密切相关 [2] - 无视行业差异实施一刀切政策会造成资源错配 难以达到稳增长效果 [2] 政策方向与措施 - 汽车行业需实施减免购置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端刺激政策 [3] - 钢铁行业需实施环保标准升级、产能置换等政策倒逼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 [3] - 电子信息制造业需以旧换新、稳定供应链、拓展海外市场等政策 [3] - 需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通过定期调研和企业座谈保持对行业的敏锐感知 [3] - 工信部此前推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从供需两侧发力释放行业规模大、关联广、带动强的效应 [3] - 新一轮政策需精准对接汽车行业转型需求、钢铁行业绿色诉求、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渴求 [3]
“精准滴灌”稳住工业经济关键变量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9
重点行业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 钢铁、汽车、电子等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稳住这些行业就稳住了工业经济基本盘 [1] - 上半年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连续12年保持41个工业门类中的第一名 [1] 重点行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 重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庞大复杂,其稳定可带动上下游协同增长并形成良性循环 [2] - 重点行业稳定能提升经营主体信心、吸引资本流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并刺激消费 [2] - 重点行业是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动能的前沿阵地,稳住它们能为工业经济注入新质生产力 [2] 重点行业的差异性 - 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行业处于成长期,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已进入成熟期 [2] - 石化行业稳定关乎原材料供给安全,轻工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更敏感 [2] - 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全球供应链波动影响明显,建材行业与国内基建投资密切相关 [2] 因业施策的具体措施 - 汽车行业需实施减免购置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端刺激政策 [3] - 钢铁行业需通过环保标准升级、产能置换等政策推动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 [3] - 电子信息制造业需以旧换新、稳定供应链、拓展海外市场等政策支持 [3] 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 需建立定期调研、企业座谈等机制保持对行业的敏锐感知并及时校准政策方向 [3] - 工信部此前推出的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从供需两侧发力释放行业效应 [3] - 新一轮政策需精准对接汽车转型、钢铁绿色诉求、电子信息创新需求以筑牢发展根基 [3]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央视新闻· 2025-07-31 16:19
行业生产表现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1] - 增速高于同期工业4.7个百分点 [1] - 增速高于高技术制造业1.6个百分点 [1] 出口表现 - 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 [1] - 6月单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 [1] 经济效益 - 营业收入达8.04万亿元 同比增长9.4% [1]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 [1]
同比增长9.3%!信息通信业稳健前行
行业整体表现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1]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 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2% [1][4]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4] 信息基础设施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用户普及率超79% [1] - 超300个城市部署5G-A网络 推动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应用场景 [1] - 千兆网络端口数达3022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部分城市部署万兆网络 [2]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90% 实现"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 [6] 算力与数字技术 - 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48EFLOPS 位居世界前列 [2] - 5G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 应用案例总数超13.8万个 [3] - 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3] - 人工智能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速应用 [3] 细分领域表现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4] - 电子信息制造业1-5月利润总额2162亿元 同比增长11.9% [4] - 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利润总额6721亿元 同比增长12.8% [5]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5855亿元 同比增长11.2% [5]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5.5% [5] 技术创新与产品 - 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200款 总量超11.9亿台 生态伙伴超450家 [5] - 开源550多万条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 [5] - 国内厂商研发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超百款 [6] - 京东平台AI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 [6] 应用场景拓展 - 5G+工业助力工厂提质降本增效 5G+医疗提升远程医疗效率 5G+教育实现资源跨区域共享 5G+乡村助力农业增收 [3] - AI制药企业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3] - 国产智能马桶销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3]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应用兴起 [4] 普惠服务与民生 - 推动3000余个老年人适用网站、APP完成适老化改造 开设超4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 [6] - 电信服务线上办理量占比超91% 全国4.5万家营业厅提供异地办理 [6]
以稳促进,向新发力 深圳经济含“金”量足含“新”量高
搜狐财经· 2025-07-30 19:52
宏观经济表现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1]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1] - 二季度在国际形势变化和外部压力下保持韧性 [1]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稳步提升 [4] - 电子信息制造业连续4个月回升 [4]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7] -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企 [4] -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实现移动端与桌面端生态统一 [4]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民用无人机 工业机器人 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59.0% 38.0% 35.8% [8] - 7家企业入选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 居全国首位 [8] - 37家深圳企业登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 新增数量居首 [10] -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聚焦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等重点领域 [10] - 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聚焦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 [10] 投资与重大项目 - 2025年安排重大项目798个 总投资约3.2万亿元 [11] - 上半年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86.5亿元 进度58.1% [11]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 24个重大项目进度超60% [11] - 民间投资占比38.3% 同比增长10.6% [13] - 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 同比增长11.3% [13] -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 同比增长51.5% [13]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14] - 以旧换新政策惠及超1100万人次 核销补贴56.61亿元 [14] - 带动相关产品销售约468.51亿元 [14] - 举办展会218场 参展企业近4万家 境外展商超1100家 [14] - 智能网联汽车 高端装备与仪器 现代时尚产业集群规模居前 [14] 外贸与进出口 - 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 占全国9.9% [17] - 出口1.31万亿元 进口8588.6亿元 同比增长9.5% [17]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816.2亿元 [17] - 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6030.3亿元 [17] - 民营企业进出口1.51万亿元 占比69.8% [18]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630.6亿元 同比增长9% [18] 基础设施与物流 - 口岸出入境人员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6.2% [15] - 日均地铁客运量866.17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15] - 机场旅客吞吐量3257.01万人次 同比增长10.9% [15]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23.23万标箱 同比增长10.8% [15]
上半年我国工信事业向稳、向新、向优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2]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5.5% [1][3]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 自主研制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颁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 [3] - 开源550多万条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AI终端已超百款 [3]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贡献率达23.3% [3] 信息通信业发展 -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 [4] - 5G基站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超79% [1][4]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智能算力规模达748EFlops [4] 数字化转型 - 5G融合应用融入86个国民经济大类,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4] - 新确定26个试点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 [3]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 [7] 开源生态建设 - 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开发者超720万 [8] - 多家企业发布全球首款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等关键产品 [7] - AI眼镜在京东平台"618"期间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 [7] 普惠服务和对外开放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90%,推动3000余个老年人适用网站完成适老化改造 [5] -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超260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7% [5] - 40家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批复 [5]
GDP冲刺千亿 博罗惠东入选百强县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9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全国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超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近150个 [1] - 百强县以占全国2%土地和7%人口创造超10%GDP,贡献县域26.5%GDP及30%二产增加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县域总量40% [1] - 百强县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率先突破50%,呈现"强县强省"特征,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突出,前10名中江苏占6席 [1]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 - 广东57个县(市)GDP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全省增速,县镇村高质量发展趋势显著 [6] -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五大行动(产业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推动县域经济新成效 [5] - 广东百强县均分布在后50位,头部县域能级偏弱,但博罗县6年排名上升28位至第65名 [1][3] 博罗县经济表现 - 2024年GDP达952.24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全市第2,工业投资连续四年平均增速30.9% [7] - 四大支柱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1.9%,规上企业达1249家 [7] - 深圳福田-博罗共建产业园引进12宗项目,城乡风貌提升,90%行政村达美丽宜居标准 [7] 惠东县经济突破 - 首次跻身百强县(第100名),2024年GDP达828.5亿元(增长3.5%),工业用电量增速全市第一 [5][8] - 九大百亿级产业中电子信息制造、绿棋楠沉香产值两位数增长,鞋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8] - 新能源产业突破:LNG接收站投产、核电机组竣工,旅游业年接待游客1756万人次、收入92.6亿元 [8][9] 区域经济亮点 - 惠东县引进首家A股上市公司宇新股份,美新科技创业板上市,获评"中国最美风景旅游打卡地" [8][9] - 博罗县石湾、园洲、杨侨上榜全国千强镇,徐田村等入选省文旅特色村 [7] - 惠东县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签约5宗,大黄鱼苗种繁育突破千万尾 [9]
上半年全省综保区外贸进出口额,贵安综保区位列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07
工业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54亿元 同比增长45.3% [2] - 工业增加值17.47亿元 同比增长50.5% [2] -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完成年度目标 [2] -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速达111.5% [2] - 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贡献园区90.3%的工业增加值 包括华鑫 弗迪电池(比亚迪) 宁德时代等 [2] 外贸与消费数据 - 外贸进出口额71.1亿元 同比增长15.1% [2] - 围网内外贸进出口额位列全省综合保税区第一 [2] -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6.5% [2] 主导产业构成 - 电子信息制造 先进装备制造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三大产业贡献突出 [2] - 三大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园区总量的81.1% [2] 投资与项目建设 - 省级"5+3"重点调度项目完成投资7.63亿元 达年度目标的63.6% [3] - 数据中心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5.9% 涉及华为云昇腾智算 各大银行及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 [3] - 标准厂房新开工29.47万平方米 完成目标的109.1% [2] - 产业项目及标准厂房建设有力拉动工业投资 [3] 招商引资与服务 - 签约项目9个 其中工业项目7个 [3] -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推动9个项目加快落地投产 包括千照LED灯珠制造 双启保税维修及加工 协利电子元件制造等 [3] - 融资到位4425万元 [3] - 谋划包装74个项目 已争取超长期国债等上级资金 [3] 未来发展方向 - 从工业经济 投资和项目建设 开放型经济 招商引资签约和落地 标准厂房建设 财政收支平衡 人才七个方面持续发力 [4] - 精准发力补短板 巩固优势产业势头 优化引资与人才环境 [4]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信息通信业总体运行平稳
经济日报· 2025-07-20 08:49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1]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1]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 - 5G融合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1] 网络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1]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1] - 下一步将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1]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 - 前5个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2] 云计算与大数据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2]
汇聚澎湃力量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 透视重磅数据 深度看中国经济“答卷”
央视网· 2025-07-19 11:37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3][1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5%,拉动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16][18] -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户,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10][14] 装备制造业与重点产品 - 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51.7%、68.3%、64.9%[5][20]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20]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20] 制造业投资与智能化升级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8][2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86%[22] - 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加快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6][8] 数字技术与5G应用 - 前5个月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11][16]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86个大类,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13][45]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用户普及率超79%[44][45] 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工业增速4.7个百分点[29] - 1-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2.8%[30] -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种类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开发者超720万[31] 绿色转型与资源利用 -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行业推进绿色转型,目标2027年废钢、废铜、废铝再生资源比重分别提至22%、30%、25%[24][26] - 加快氢能应用与革新性工艺攻关,扩大绿色产品供给[28] 产融合作与金融支持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2万亿元,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支持[37] - 上半年A股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51.6%[41] - 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绿色工厂贷等产品累计支持融资超1500亿元[41] 政策与未来规划 - 将出台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48] - 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储备库已纳入2400余家中试平台[32][34] - 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