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生产保持强劲——4月经济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19 20:07
需求端表现 - 外需韧性显著:4月对美出口受对等关税影响显著回落,但转口贸易支撑整体出口维持高位,短期抢出口效应仍将持续[1] - 内需分化明显:投资受地产和制造业拖累下行,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从高位降至8.2%,地产投资降幅扩大至-11.3%,基建投资维持平稳(旧口径9.6%/新口径5.8%)[1][7] - 消费结构性亮点:社零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至5.1%,但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办公用品、家电音像等行业增长强劲,服务消费中旅游出行相关增速较快[1][9] 生产端表现 - 工业生产维持高位:4月规上工增同比增速6.1%(环比+0.22%),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38.9%、工业机器人+51.5%)和高技术制造(集成电路+4%)贡献显著[1][3] - 行业分化加剧:中观层面农副食品、医药、有色冶炼表现较好,而煤炭开采、纺织等行业降幅较大;微观层面机器人产量增速飙升34.8个百分点至51.5%,水泥、原煤产量增速跌幅超5个百分点[5] - 服务业生产略降: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但受益于消费修复仍处高位[3] 房地产动态 - 销售端量价背离: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恶化至-2.1%(两年年均-13.1%),但各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持续收窄[11] - 投资端持续承压:新开工面积同比-22.1%,施工面积降幅收窄至-25.1%,竣工面积增速大幅回落16.4个百分点至-27.9%[11] 重点行业表现 - 高技术产业投资亮眼:信息服务业(+40.6%)、计算机设备制造(+28.9%)、航天器制造(+23.9%)投资增速显著高于整体[7] - 装备制造支撑工业:交运设备、电气机械、计算机等行业生产保持高位,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51.5%[2][3] - 消费品行业分化:必选消费增速7.3%仍高于可选消费的6.4%,金银珠宝及政策受益品类表现突出[9] 未来展望 - 出口预期上调:欧洲复兴计划或拉动出口,叠加对等关税幅度超预期下降,年内外需可能超预期[1][13] - 政策定力增强:出口韧性可能延缓国内政策加码力度和时点[1][13]
新旧结构“转换期”?——4月经济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9 19:14
核心观点 - 经济进入"旧力量"退坡、"新力量"蓄势的"转换期",商品消费以旧换新速度放缓,设备更新周期接近尾声,地产存量项目减少 [4][41] - "旧力量"退坡表现为:社零增速回落0.8pct至5.1%,汽车消费增速下降4.8pct至0.7%,通讯器材增速下降8.7pct至19.9% [2][10] - "新力量"蓄势表现为:服务业投资回升0.4pct至3.9%,文体娱投资上升1.3pct至6.9%,房价供给端压力边际好转 [3][23] 消费 - 社零增速回落0.8pct至5.1%,主要受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下降2.0pct至6.6%拖累 [2][10] - 商品消费分化:家电增速上升3.7pct至38.8%,汽车增速下降4.8pct至0.7%,通讯器材增速下降8.7pct至19.9% [2][10] - 必需消费稳健:粮油食品增速上升0.2pct至14.0%,中西药品增速上升1.2pct至2.6% [10][64]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0%,当月同比回落0.8pct至3.6%,主要因设备更新周期退坡 [2][16] - 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1.0pct至8.1%,设备购置增速下降3.1pct至16.7% [16][57] - 公用事业投资增速下降2.2pct至24.3%,拖累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下降1.1pct至9.9% [16][23] 地产 -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10.3%,当月同比-11.3%,新开工增速-22.1% [1][26] -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1.2pct,销售额增速回落5.1pct,积压刚需释放进入"退坡期" [26][61] - 供给端改善:住宅竣工增速下降17.8pct至-25.8%,70城新房价格同比回升0.5pct至-4.5% [26][30] 工业生产 - 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1.6pct至6.1%,制造业生产回落1.3pct至6.6% [36][42] - 上游行业分化:有色压延增速上升1pct至7.5%,非金属矿物增速下降0.5pct至0.4% [36][37] - 下游行业走弱:汽车生产增速下降2.3pct至9.2%,计算机通信生产增速下降2.3pct至10.8% [37][42] 服务业 - 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回落0.3pct至6.0%,但仍保持韧性 [42][48] - 服务业零售额累计同比5.1%,文体娱投资增速上升1.3pct至6.9% [3][23] - 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回补,显示服务业修复加快 [3][23]
2025年4月经济数据点评:关税颠簸下的宏观拼图
民生证券· 2025-05-19 15:56
经济整体表现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1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1] 经济特征及压力 - 4月经济呈现“生产稳、投资弱、消费缓”特征,二季度投资端压力比消费端大[2] 消费端情况 - 4月社零同比不及预期,受价格端拖累大,消费品对CPI同比的贡献由3月拉动上涨0.1%转为拖累下降0.2%,汽车社零同比大幅回落至0.7%,石油及制品类同比降幅扩大至 -5.7%[4] - “以旧换新”等政策对冲效果持续体现,5月以来乘用车销量大幅上升[4] 工业生产情况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6.1%(3月为7.7%),环比增速降至0.22%(3月为0.44%),“抢转口”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对冲[5] 制造业情况 - 4月制造业投资增速降至8.2%(3月为9.2%),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和反规避调查风险使企业难以形成稳定投资预期[6] - 政策重视科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投向制造业升级等领域,将提振制造业投资增速[6] 基建情况 - 4月广义与狭义基建增速双双回落,广义同比增速为9.6%(3月为12.6%),狭义同比增速为5.8%(3月为5.9%)[6] - 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不足叠加隐性债务约束,基建投资受制约,但沥青开工率边际改善,未来基建增速将维持在中性区间[7] 地产情况 - 4月房地产核心指标多数走弱,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下行0.1个百分点[7]
中集集团H股:下午13时起在联交所短暂停止买卖
快讯· 2025-05-19 15:33
公司公告 - 中集集团H股将于2025年5月19日下午13时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短暂停止买卖 [1] - 停止买卖原因涉及可能需要更改除净日和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期间 [1] - 公司A股将正常交易 [1] - 公司后续将发出有关该事项的澄清公告 [1]
【数据发布】2025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5-19 15:11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2025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4月增长0.10% [1]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显著低于整体水平,仅增长0.2% [1] - 国有控股投资表现强劲,同比增长6.2%,显著高于整体增速 [2] 分产业投资表现 第一产业 - 投资额2971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居三大产业之首 [1] - 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13.4%,与第一产业整体增速基本持平 [2] 第二产业 - 投资额51778亿元,同比增长11.7% [1] - 工业投资整体增速与第二产业持平(11.7%),其中制造业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表现突出(+25.5%) [1][2] - 细分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23.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29.6%)和农副食品加工业(+18.4%)增速领先 [2] 第三产业 - 投资额92275亿元,同比下降0.2%,是唯一负增长产业 [1] -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增长5.8%,其中水利管理业(+30.7%)和水上运输业(+26.9%)表现亮眼 [1] - 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下降2.3%,成为主要拖累项 [2] 区域投资差异 - 东北地区增速最高(+7.6%),其次为西部地区(+5.3%)和中部地区(+4.8%),东部地区增速最低(+1.3%) [1] - 按登记注册类型,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9.2%表现最佳,外商投资企业大幅下降11.4% [1][2] 投资构成分析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达18.2%,显著高于建筑安装工程(1.4%)和其他费用(2.3%) [2] - 电力相关领域(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速25.5%,成为工业投资主要增长点 [1][2]
【数据发布】202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5-19 15:11
工业增加值增长 -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环比增长0.22% 1-4月累计增长6.4% [1] - 分三大门类:采矿业增长5.7% 制造业增长6.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增长2.1% [1] - 分经济类型:私营企业增速最高达6.7% 股份制企业增长6.6% 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9% [1] 行业增长分化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实现增长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速最高达17.6% [2] - 电气机械(13.4%) 计算机/通信设备(10.8%) 汽车制造(9.2%)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2] - 水泥产量同比下降5.3% 平板玻璃下降4.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仅增长0.4% [2][4] 重点工业产品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量122.8万辆 同比增长38.9% 显著高于汽车行业整体8.5%的增速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71547套 同比大增51.5% 太阳能电池产量7193万千瓦 增长33.4% [4] - 发电机组产量3147万千瓦 同比激增124.2% 核能发电量增长12.4% [4] 产销与出口 -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 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 [3] - 出口交货值12469亿元 名义增长0.9% 1-4月累计出口增长5.1% [5] - 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10916万台 同比下降11.9% 智能手机产量下降6.4% [4] 能源与原材料 - 原煤产量38931万吨 增长3.8% 原油加工量5803万吨 下降1.4% [2][4] - 钢材产量12509万吨 增长6.6% 十种有色金属676万吨 增长3.1% [2] - 乙烯产量298万吨 增长10.1% 硫酸产量922万吨 增长9.0% [4]
【广发宏观郭磊】4月经济数据:亮点和短板分别在哪里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19 14:59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六大口径数据(工业、服务业、出口、社零、投资、地产销售)同比均低于前值,工业增加值同比6.1%(前值7.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6.0%(前值6.3%),出口同比8.1%(前值12.3%),社零同比5.1%(前值5.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6%(前值4.3%),地产销售面积同比-2.1%(前值-1.0%)[1][8][9][10][11][12][13][14] - 模拟实际GDP同比分别为5.45%(工业与服务业)、5.44%(工业与社零),低于3月但与一季度大致相当[1][8] 工业领域 - 出口交货值同比0.9%(前值7.7%),显示关税扰动导致企业倾向消化库存[1][14] - 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6.7%领先于国企(2.9%)和外资企业(3.9%),反映政策红利向民企倾斜[1][17] - 产销率同比-0.2%(前值-0.1%),企业生产调整能力优于2018年同期[1][16] - 高耗能行业产量下降明显:粗钢产量同比零增长(前值4.6%),水泥同比-5.3%(前值2.5%)[3][23] - 新兴产业表现强劲: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33.4%,工业机器人同比51.5%,发电设备同比124.2%[3][24] 消费市场 - 家电零售同比38.8%(前值35.1%)、通讯器材同比19.9%(前值28.6%),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4][26] - 金银珠宝零售同比25.3%(前值10.6%),反映金价上涨影响[4][27] - 家具零售同比26.9%(前值29.5%),建筑装潢同比9.7%(前值-0.1%),与二手房活跃度相关[4][28] - 汽车零售额同比仅0.7%,显著低于乘联会销量同比14.8%,显示降价压制零售额[4][26] 投资领域 - 制造业投资同比8.2%(前值9.2%),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达18.2%,体现"设备更新"政策效果[5][28] - 基建投资同比9.6%(大口径)和5.8%(小口径),电力投资为主要拉动项[5][28] - 地产投资同比-11.3%(前值-10%),新开工同比-22.1%(前值-18.1%),竣工同比-28.2%(前值-11.5%)[6][29] 房地产市场 - 新房价格环比-0.1%(持平前值),二手房环比-0.4%(前值-0.2%),降幅扩大[6][30] - 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15%(前值6.1%),显示金融支持力度加强[6][30] - 销售面积同比-2.1%(前值-1.0%),销售额同比-6.6%(前值-1.6%),价格压力大于销量[6][30] 供需平衡 - 供需比指标(工业增加值/总需求)前4个月累计1.34,较2024年的1.5有所优化,但仍高于2000-2019年常态水平(普遍低于1)[2][19][20] - 总需求影子指标构成:40%固定资产投资+40%消费+20%出口[2][19] 经济亮点与短板 - 亮点:新兴产业扩张强劲(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消费修复超预期(不含汽车社零同比5.6%)、产销率稳定[7] - 短板:固定资产投资减速、房地产回踩、物价中枢偏低(名义GDP增速约4.4%)压制实际利率[7]
事关促进消费、投资、房地产…… 一文梳理这场国新办发布会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40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环比增长0.22% [1] -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 同比增长5.1% 环比增长0.24% [1] -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3] 消费领域 -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8.8%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5% 家具类增长26.9% 通讯器材类增长19.9% [7] - 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 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4%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3.3% 金银珠宝类增长25.3% [7]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4] 投资领域 - 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 [9]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4%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2% [9]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 专业技术服务投资增长17.6% 信息服务投资增长40.6% [9]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7%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6.9% [11] 就业市场 - 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 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4] - 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4.7% 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14] - 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2个月下降 [14] -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大 部分行业招工难 [14] 房地产市场 - 4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基本稳定 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17] - 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 三线城市略有下降 [17] -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7、0.5和0.3个百分点 [17] -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9、0.5和0.4个百分点 [17]
4月外部经贸环境急剧变化,宏观经济保持较强韧性
东方金诚· 2025-05-19 14:39
总体情况 - 4月关税战升级,国内宏观经济保持较强韧性,源于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2][12] 工业增加值 - 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三大门类增加值同比增速均放缓[4] - 4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6.8个百分点至0.9%,拖累工业生产增速下行[5] - 预计5月工业生产增速降至5.3%左右,全年工业生产增速或低于GDP增速[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月社零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月放缓0.8个百分点,或因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冲击居民消费信心[7] - 4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0.7%,增速较上月放缓4.8个百分点,主要受“价格战”影响[8] - 预计5月社零增速维持5.0%左右,促消费关键是推动楼市回暖[9] 固定资产投资 - 1 - 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4.0%,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当月同比增速为3.5%,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9] - 1 - 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为8.8%,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1 - 5月降至8.6%左右[10][11] - 1 - 4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为 - 10.3%,降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同比降幅收窄[11] - 1 - 4月不含电力的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8%,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9%,未来基建投资提速是稳增长重要发力点[12] 5月展望 - 5月出口受高关税影响或加剧,消费、工业生产数据或下行,但整体宏观经济保持较强韧性[13]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联合资信· 2025-05-19 12:40
宏观经济 - 一季度GDP为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61.2%[8][13] - 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9.9%,降幅收窄[16][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23][24]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28] 价格与就业 - CPI较上年同期降0.1%,PPI降2.3%,降幅收窄;3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4%,对美元升值0.14%[31][33][35] -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8] 财政收支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元,同比降1.1%;支出7.3万亿元,同比增4.2%[40]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降11.0%,支出同比增11.1%[41] 宏观信用 - 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增量15.2万亿元,多增2.4万亿元[46] - 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1%和3.6%,同比降0.35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同比降约0.6个百分点[52] 宏观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5][63] - 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建设[5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