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AI制药领域金额最大的BD交易达成!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午后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8-06 13:53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行情 - 截至2025年8月6日13:22,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上涨0.85% [1] - 成分股博瑞医药上涨15.37%,君实生物上涨6.49%,康希诺上涨6.03%,百利天恒上涨3.39%,奕瑞科技上涨2.34% [1] -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当日上涨0.94%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8.13%,成交额4247.17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6095.66万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3] - 基金规模达2.32亿元,创近1月新高,份额单周增长125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资金流向与收益表现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1173.24万元,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1468.65万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51.59%,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8.93%(558/2948)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最长连涨月数6个月,连涨期间涨幅41.7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7% [3] 指数权重结构与市场动态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14% [3] - 权重排名前三为联影医疗(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 [5] - 晶泰控股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管线合作,为2025年中国AI制药领域最大BD交易之一 [5] 行业前景与催化剂 - 创新药公司中报业绩在BD行情影响下或有积极变化,可能成为新一轮行情催化剂 [6] - 国内工程师红利、临床资源及政策支持推动国产新药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短期现金流入反哺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6]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806
中泰国际· 2025-08-06 13:22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5日港股大盘连续第二日上升,恒生指数上升169点或0.7%,收报24,902点,恒生科指上升0.7%,收报5,521点,大市成交金额2,293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234.2亿港元 [1] - 市场结构健康,升市股份占多数,细分行业龙头表现突出,腾讯(700 HK)上升1.6%至559港元创今年收市新高,快手(1024 HK)升2.8%创今年新高 [1] -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较好,联想(992 HK)、舜宇光学(2382 HK)、比亚迪电子(285 HK)及蓝思科技(6613 HK)均有上涨 [1] - 7月博彩收入创疫后新高,银河娱乐(27 HK)及金沙中国(1928 HK)分别上升3.5%和2.6% [1] - 生物医药和造纸股跑赢大盘,心动公司(2400 HK)因半年盈利同比增长215%股价大涨24.6% [1] 消费板块 - 锅圈(2517 HK)上半年收入同比+21.6%,净利润同比+122.5%,毛利率略降0.7百分点,增长主要来自门店扩张、供应链效率提升及线上渠道拓展 [2] - 公司计划下半年发展火锅调料业务并进入现炒家常菜市场,同时推动产品出海,近三个月股价上涨超40% [2] 医药板块 - 创新药与CXO板块股价飙升,君实生物(1877 HK)涨超30%,信达(1801 HK)、和誉医药(2256 HK)等涨幅6-10% [3] - 政策面支持创新药企融资,科创板受理未盈利药企上市申请,医保局制定新药首发价格机制 [3] - 和誉医药(2256 HK)中期收入增超20%,净利润增50%,其TGCT药物Pimicotinib获中美突破性疗法认定,预计1-2年内在中国上市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核电股表现突出,中广核矿业(1164 HK)及中广核电力(1816 HK)分别上升4.3%和2.7% [4] - 火电股吸引支持,华能国际(902 HK)、大唐发电(991 HK)等涨幅1.3%-2.1%,光伏及香港公用事业板块表现分化 [4] 港股策略观点 - 港股短期面临技术性回调压力,但上行趋势未改,支撑因素包括港股通资金流入、低沽空比例及政策托底 [5] - 政治局会议聚焦扩内需、产业升级等领域,中美贸易谈判延长90天,恒指短期支撑位24,500点,建议关注半导体、AI等政策受益板块 [5] 美股及美债 - 美股进入季节性淡季,标普500预测PE达22倍偏高,建议关注6,050点增配机会,首选银行、半导体等顺周期板块 [6]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4.24%,中期下行趋势不变,9月降息概率上升,建议逢回调布局多头 [7] 美元及人民币 - 美元指数受经济数据疲弱影响回落,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升至80%,离岸人民币短期或测试7.18政策顶 [8] 药明康德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20.6%至208.0亿元,Non-IFRS净利润同比+44.4%至63.1亿元,Tides业务收入大增141.6% [10] - 化学业务收入占比近八成,上调2025-27E收入预测至CAGR18.7%,首次派发中期股息,目标价上调至121.00港元 [11][12][13]
3600点只是A股上涨起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2:14
A股市场近期表现与核心逻辑分析 一、前期市场连续上涨原因 - 政策托底构成核心支撑: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释放积极信号,财政货币政策定调积极,资本市场利好频出(平准基金预期、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引导、专项再贷款支持),A股融资余额从1.3万亿攀升至1.9万亿,两市日均成交金额中枢由1万亿元抬升至1.5万亿元以上 [2] - 结构景气推动估值回升: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国际竞争力凸显,创新药业绩兑现,Z世代消费升级需求高速增长,万得全A指数滚动市盈率从15倍上升至20倍左右 [5] - 利率下行驱动资金进场:货币政策宽松推动无风险利率下降,险资增配银行等高股息资产,申万银行指数2024年上涨34.39%,年内再度上涨13.76% [7] 二、近期市场调整原因 - 国内外利好兑现不及预期:国内政治局会议未推增量政策,海外中美谈判仅延长暂缓期90天,欧盟等已与美国达成最终贸易协定 [8] - 盈利盘积累丰厚需休整:从"924行情"以来,全A个股95.50%上涨(平均涨幅71.70%),当前指数临近3674点压力位触发部分止盈 [8] 三、支撑行情的核心逻辑持续性 - 政策导向仍有空间:若下半年经济承压将推出对冲政策,"反内卷"议题进入最高决策层,10月规划会议或释放中长期发展利好 [11] - 行业景气结构性向好:海外科技巨头资本开支上修(英伟达市值创新高),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优必选、智元、宇树科技获大额订单),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超608亿美元,消费领域老铺黄金、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业绩高增长 [12] - 利率下行吸引增量资金:人民币汇率企稳(7.15),美联储或再度降息,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比值1.8(历史高位),预计资金将持续从固收转向权益 [13] 四、投资建议 - 主线配置: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及新消费中业绩确定性强且技术调整充分的个股 [13] - 轮动机会: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工信部点名十大低估值顺周期板块,建议高抛低吸波段操作 [13]
港股8月怎么投?四大赛道ETF受机构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2:09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7月再度上涨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超过2.8% 恒生港股通涨幅达4.7% [1] - 港股通7月流入1252亿元人民币 较6月增超70% 港股市场迎来内资与外资共振式流入 [1] - 从周期涨幅、AH溢价率及宽基指数估值三大维度比较 港股相对A股仍处于合理估值区间 [1]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覆盖30家纯科技企业包括小米、腾讯、中芯国际等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达75% [2] - 该产品剔除医药、家电等非科技板块 提供纯科技赛道工具 自7月7日上市以来上涨超13% 跑赢同期恒生科技指数5.8%涨幅 [2] - 指数市盈率TTM为23.5倍 处于历史52%分位 估值适中 [2] - 近一年该指数上涨72.1% 市盈率23倍 处于发布以来53%估值分位数 [5] 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内收益超102% 最新规模突破165亿元 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创新药ETF和"翻倍基" [2] - 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 集中布局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等龙头 生物制药与化学药权重占比高达92.5% [2] - 指数市盈率TTM为41.80倍 处于历史45.33%分位 估值具备较好性价比 [2] - 近一年该指数上涨141.4% 市盈率42倍 处于发布以来46%估值分位数 [5] 新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恒生消费ETF(159699)跟踪恒生消费指数 成分股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50家港股消费龙头 [3] - 指数PE仅18.91倍 处于近5年24.14%分位 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3] - 与A股800消费指数侧重白酒不同 该指数更贴合Z世代消费潮流 个股分布均衡 单只个股权重上限10% [3] - 近一年该指数上涨31.6% 市盈率19倍 处于发布以来41%估值分位数 [5] 非银金融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连续11周获资金净买入 最新规模超127亿元 近1年收益率达92.58% [3] - 标的指数申万二级保险行业权重超过64.5% 覆盖中国平安、友邦保险等龙头险企 另有港股券商权重15.2%和港交所权重13.3% [3] - 当前指数PE约10倍 处于历史40%分位 估值优势显著 [3] - 近一年该指数上涨86.9% 市盈率10倍 处于发布以来41%估值分位数 [5] 行业配置策略 - 四只ETF分别覆盖科技、创新药、新消费及非银金融四大核心赛道 兼具规模流动性优势和高纯度特性 [4] - 随着"反内卷"政策深化及全球通胀预期升温 港股科技与医药板块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尤为突出 [4] - 新消费与非银的业绩改善趋势亦有望延续 建议结合风险偏好把握细分领域机会 [4]
丹麓资本许谦:创新药“1到N”跃升,速度与质量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2:01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企在"1到N"创新领域展现速度与韧性 开发差距从过去10年缩短至3.7年[1] - 2025年上半年达成72起海外授权交易 同比增长38% 交易总金额达608亿美元 超越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1] - 海外授权活动迅猛增长 体现全球认可度提升[1] 创新转型标志性表现 - 从跟踪到定义的转变 百济神州和诺诚健华成为重要贡献主体[3] - 创新成果海外授权成为核心标志 跨国公司投入上亿美元首付款及数十亿美元交易金额[4] - 技术平台创新比单一靶点发现更关键 石药集团授权阿斯利康总潜在交易金额超50亿美元[4]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扶持自2015年与国际标准接轨 包括"722"核查和ICH衔接[5] - 资本投入因港股18A规则和科创板标准五吸引大量资金流入[5] - 海外人才回归 科学家与跨国药企高管回国创业[5] 可持续发展动力 - 政策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受益长期支持[6] - 资本投入具备可持续性 2023年BD首付款总额达210.21亿元 超IPO募资近两倍[6] - 成本效率优势明显 临床成本更低 审批速度更快 加速创新回报周期[7] 特定领域竞争优势 - ADC领域2023年全球前十大BD交易中六项来自中国[7] - 双抗领域康方生物头对头试验战胜默沙东 三生制药与辉瑞授权达60亿美元[8] - 细胞治疗优势处于积累阶段 技术积累与临床资源协同作用[9] 企业能力与话语权提升 - 工程优化能力与开源策略形成现象级事件 类似AI领域DeepSeek时刻[10] - NewCo模式出现 中国企业通过共同持股获得更大话语权[11] - 早期授权出海解决现金流问题 同时保留国内市场权益[12]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IPO遇阻后投资逻辑难以闭环 企业面临严峻挑战[11] - 二级市场资金回流有限 难满足创新药企资金需求[12] - NewCo模式对全球化管理团队和资金支持能力要求较高[12]
午评:沪指涨0.27% 军工、机器人概念走强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1:3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后震荡走高 上证指数涨0.27% 深证成指涨0.46% 创业板指涨0.39% [1] - 全市场超2900股上涨 成交金额超1.07万亿元 [1] 行业板块 - 军工股走强 长城军工 成飞集成 飞龙股份等多股涨停 [1] - 机器人概念活跃 中大力德涨停 [1] - PEEK材料大涨 新瀚新材 中欣氟材二连板 [1] - 创新药概念走低 翰宇药业跌超8% [1] - 工业软件 减速器 液冷服务器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餐饮旅游 广告包装 传媒娱乐等板块跌幅居前 [1]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8月涨1.2%,近3日净流入2954万
搜狐财经· 2025-08-06 11:36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8月6日港股创新药上涨,相关ETF表现亮眼】8月6日,港股创新药上扬,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份股 晶泰控股涨幅超7%,乐普生物涨超4.5%,带动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涨1.2%,涨幅居市场前列。 该ETF自8月1日上市后,持续获资金青睐,近3个资金净流入额达2954万元,最新规模3.59亿元。 港股 创新药精选ETF(520690)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上市创新药企业,权重股含百济神 州等龙头公司。 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迎多重利好,下半年创新药产业大会临近,WCLC、ESMO已公 布,后续摘要发布等值得关注。同时,对外授权交易有进展,国内政策层面,医保目录调整和商保政策 推进是催化剂。 兴业证券认为,8月创新药和产业链是医药板块核心主线,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 续,"创新+国际化"趋势不变,政策和全球支持将加强,商业化盈利将持续兑现。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规模突破165亿元,最新单日“吸金”5.7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6 11:23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动态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下跌1.33% 康希诺生物领涨12.57% 晶泰控股涨6.67% 远大医药涨2.83% 君实生物领跌 [1] - 港股创新药ETF盘中换手率达26.06% 单日成交43.40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121.72亿元 [1] - 指数近1年净值上涨137.01% 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前0.81%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7.04% 最长连涨6个月涨幅102.82% [1] ETF资金与规模状况 - 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65.33亿元 单日资金净流入5.71亿元 近5日累计净流入6.38亿元 [1] - ETF支持T+0交易机制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3] 指数构成与行业特征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聚焦生物制品与化学制药 行业权重占比达92.5%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康方生物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等 合计权重70.59% [2] 行业重大事件与合作 - 晶泰控股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管线合作 为2025年中国AI制药领域最大BD交易之一 [2] - 合作覆盖肿瘤 自身免疫病 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靶点 晶泰负责AI+机器人平台药物开发 [2]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创新药与创新药产业链仍是医药板块核心主线 景气度可持续 [3] - 创新+国际化趋势持续 全球竞争力加强 商业化盈利有望兑现 [3]
创新药“新势力”——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规模突破10亿元!上市以来猛增135%
新浪基金· 2025-08-06 10:59
华宝基金 15 g 2 15 PATE 8 30 195 fall Frists 蛋白用型 - un E 0 . 0 0 责任编辑:杨赐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are ...
南向资金恢复净买入态势,机构称AI将引领港股科技向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0:52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6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跌0 15% 恒生科指跌0 31% 国企指数跌0 21% [1] - 科网股跌多涨少 创新药概念普遍高开 芯片股多股上涨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 比亚迪电子 地平线机器人 腾讯控股等涨幅居前 理想汽车 金蝶国际 美团 比亚迪股份等跌幅居前 [1] 资金流动情况 - 昨日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态势 单日净买入达234 26亿港元 刷新自4月10日以来的单日净流入纪录 [1] - 截至8月5日 今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8843 82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近5个交易日合计获资金净流入25 61亿元 [1] 科技行业分析 - AI引领科技周期向上 具有稀缺性的港股科技资产向上空间更大 [2] - 中国企业Deepseek-R1大模型凭借低成本 高性能和开源等特性 有望推动AI商业化应用加速 [2] - 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AI全产业链 涵盖大模型开发 商业应用及终端生态等环节 将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 [2] 流动性预期 - 美联储降息预期显著回温 CME FedWatch Tool显示9月议息会议降息25BP的概率已超90% [2] - 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显著利好 恒生科技指数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2] - 恒生科技指数以高弹性 高成长为核心特性 一旦市场环境改善 其向上动能将更为强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