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通信行业月报: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速回升,海外算力复苏
中原证券· 2025-06-11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通信行业指数强于沪深300指数,1 - 4月电信业务量收增速小幅回升,5G手机出货量、光模块出口等有不同表现,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光通信、电信运营商、AI手机板块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指数情况 - 2025年5月通信(中信)行业指数上涨5.53%,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 [12] 子板块及个股行情回顾 - 2025年5月通信行业各子板块涨多跌少,网络接配及塔设、其他通信设备、通信终端及配件分别上涨14.4%、6.3%、5.5% [15] - 个股方面,上涨、持平、下跌个股数量分别为93只、2只、27只,涨幅前3为久盛电器、*ST天喻、*ST波导,跌幅前3为深桑达A、*ST信通、意华股份 [16][18] 行业跟踪 全球云基础设施数据跟踪 - 2025Q1全球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支出9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9%、22%和12% [20] - 2025Q1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765亿美元,同比增长64%,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均大幅加码资本开支 [21] - 2024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0%,Canalys预测2025年将达19%,2024Q4我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Canalys预计2025年增速达15% [24][27][29] 我国ICT市场发展情况 - IDC预测2028年我国ICT市场规模接近7517.6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5%,企业级ICT市场规模2028年接近4150亿美元,出海、云计算、AI及算力部署是增长核心引擎 [32] - 生成式AI推动ICT市场增长,企业加大数据存储与算力基础设施投入,智算服务需求提升,云计算部署模式占比将提升,IaaS市场增长放缓 [33] 行业经济数据跟踪 - 2025年1 - 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TMT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营收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6% [36] - 2025年4月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9% [38] 国内电信行业跟踪 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 2025年1 - 4月电信业务量收增速小幅回升,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985亿元,同比增长1.0%,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2% [43] - 截至2025年4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3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81亿户,占比59.9%;固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亿户,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2.2亿户,占比32.4%;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7.37亿户,互联网电视用户数达4.11亿户 [46][50] 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 2025年1 - 4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199亿GB,同比增长15.6%,4月当月DOU达到20.43GB/户·月,同比增长14.6% [53] - 运营商推出折扣套餐,保障基础服务,保持传统业务高质量稳定发展 [54] 通信能力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26亿个,光纤接入端口达11.8亿个,10G PON端口数达2960万个,同比增长18.45% [56] - 5G基站总数达443.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4.9%,预计保持平稳增长 [57] 新兴业务发展情况 - 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 [58][61] 国内手机行业跟踪 国内市场手机总体情况 - 2025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503.8万部,同比增长4.0%,5G手机出货量1988.9万部,同比下降1.7%,占比79.4%;1 - 4月手机出货量9470.8万部,同比增长3.5%,5G手机8093.2万部,同比增长5.6%,占比85.5% [69] - 2025年4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50款,5G手机19款,占比38.0%;1 - 4月上市新机型163款,5G手机82款,占比50.3% [69] 国产品牌及智能手机发展情况 - 2025年4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151.4万部,同比增长4.6%,占比85.9%;1 - 4月出货量8226.2万部,同比增长7.8%,占比86.9% [72] - 2025年4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229.4万部,同比下降1.7%,占比89.0%;1 - 4月出货量8683.6万部,同比增长0.5%,占比91.7% [73]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2.2亿台,同比增长0.1%,2025 - 2029年预计以1%的年复合增长率温和增长 [76] - 2025Q1全球600美元以上价位段出货量同比增长12%,苹果、三星、华为、谷歌、小米在高端市场有不同表现 [77] - Canalys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2025 - 2026年预计保持高速渗透趋势 [82] 光模块行业跟踪 - 2025年4月我国光模块出口总额32.8亿元,同比下降14.8%,均价9161.15元/kg,同比下降25.0%,总量357,968kg,同比增长13.5%;1 - 4月出口总额132.0亿元,同比下降1.2% [102] - 2025年4月我国对美国光模块出口总额6.8亿元,同比下降57.3%,均价11,392.45元/kg,同比下降36.4%,总量59,957kg,同比下降32.9%;1 - 4月出口总额42.4亿元,同比下降27.0% [106] - 2025年1 - 4月,上海、四川、湖北光模块出口额同比增速较高,江苏省出口额同比下降38.2% [108] - 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国厂商占7席,面向AI和通用计算的800G数据中心光模块将成为2025年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运营商将于2025H2向1.6T光模块和800ZR相干模块大规模过渡 [116][117] - Cignal AI测算2025年数据中心光器件市场将增长60%以上,收入超160亿美元,电信器件收入将反弹 [118] - AI服务器需求推升800G/1.6T光模块增长动力,高速率光模块迭代周期缩短 [123][126] 通信设备行业跟踪 服务器 - 信骅科技是全球服务器BMC芯片龙头厂商,2025年5月营收7.60亿新台币,同比增长74.5%,环比增长7.9%;1 - 5月累计营收35.2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89.3% [127] 交换机 - 2025年4月我国以太网交换机出口额2.06亿美元,同比上升4.6%,数量271.9万台,同比增长13.6%,均价75.93美元/台,同比下降8.0% [132] - 2025年1 - 4月累计出口额7.68亿美元,同比下降4.4%,累计出口量990.93万台,同比增长10.1%,市场有望迎来复苏 [137] 行业动态 光通信 - 台积电将与美国初创公司Avicena合作生产基于MicroLED的互连产品 [139] - 博通2026年AI收入将延续60%的增速 [139] 人工智能 - 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送货,基于DeepSeek - VL2模型和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开发软件 [140][141] - 工信部将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141] 电信运营 - 运营商关注“新质生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等 [142] 卫星互联网 - 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正式落地老挝,是我国自主卫星通信技术首次海外规模化商用 [142] 河南通信行业动态 河南通信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2025年5月,仕佳光子上涨11.10%,辉煌科技上涨0.29% [143] 河南光模块出口数据跟踪 - 2025年4月河南省单月光模块出口额887.63万元,同比增长100.6%,环比下降55.9%;1 - 4月出口总额3152.61万元,同比增长256.50% [144] 河南通信行业要闻 - 河南省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签署《“人工智能 + ”重点场景应用合作协议》 [145]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建议关注光通信、电信运营商、AI手机板块 [148] - 光通信建议关注新易盛、太辰光、仕佳光子 [148] - 电信运营商建议关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148] - AI手机建议关注中兴通讯 [149]
软硬兼备、智能升级制造业企业筑牢工业韧性基石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04:52
苏州制造业概况 - 制造业对苏州GDP贡献超过40%,集聚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172个工业中类和513个小类 [1] - 苏州拥有3个万亿级产业、11个千亿级产业和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涵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8] 汇川技术的硬核突破 - 公司产品涵盖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变频器、PLC、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机及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1] - 关键环节自主程度达97%,2019年布局工业软件并于2024年发布国内首款工业自动化全集成软件平台iFA [2][4] - 提出"555星辰计划",目标5年内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C2M架构落地等5大行业痛点 [5] 亨通集团的全产业链布局 - 实现光纤通信、电力能源、海洋通信与能源等领域全产业链自主可控,2010年自主研发中国第一根光纤预制棒 [2] - 上游布局半导体及光学高端石英材料,下游延伸至特种光纤、硅光芯片、光模块 [2] - 在海上风电、海洋通信、海洋装备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完整产业链 [3] 工业软件生态协同 - 同元软控的MWORKS平台计算仿真效率超越国际同类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能源等行业 [5] - 浩辰软件在CAD跨平台多终端应用、数据安全上云等技术取得突破,计划通过自主研发与并购丰富产品线 [6] 智能化转型实践 - 三一重机微挖智能工厂自动化率达80%-86%,人员效率提升45.81%,日产能达100-120台 [7] - 亨通光纤通过智能化系统使研发周期缩短至15天,效能提升66%,成本降低21%,不良率降低52% [7] 苏州新型工业化战略 - 传统产业重点抓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聚焦研发转化,未来产业侧重平台、人才和风投 [8] - 目标构建世界一流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 [8]
永鼎股份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永鼎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超导带材业务** - **市场前景广阔**: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磁悬浮交通、MRI医疗及军工等领域,2022年至今可控核聚变领域对高温超导带材需求量显著增加,全球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处于卖方市场[2][7] - **产能不足**:国内企业如永鼎股份、东部超导及上海超导技术进步显著,但产能仍远远不足,公司规划扩充产能至2万公里以满足需求[7] - **技术壁垒高**:技术壁垒体现在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积累,公司自2011年进入该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形成核心工艺,全球能规模化生产的厂家屈指可数,新进入者面临技术门槛和人才短缺问题[2][10] - **对可控核聚变设备重要**:高温超导带材是可控核聚变设备核心材料之一,在设备中占比约为15% - 25%[4][11] - **产能规划**:计划到2025年底形成5000公里产能,目前已有2000多公里产能,希望快速扩产至18000 - 20000公里,因预计2026年是需求大年,目前扩产脚步稍缓是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13] - **其他应用进展**:在国家攻坚专项中用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核磁铁,涉足磁悬浮技术、军方研发应用、材料检测以及光伏产业中的磁感应加热领域,还计划推动超导电缆和电力方面应用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13][14] - **光芯片业务** - **工厂竣工**:光芯片工厂于2023年6月全线竣工,经过技术储备、产品开发和客户培育,已与国内头部厂商等建立联系[4] - **销售有望突破**:预计今年下半年及明年销售端会有一定突破,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新型生产力方向之一,与超导带材共同构成未来战略规划重要部分[4][5] - **传统业务** - **光棒、光纤和光缆**:与移动运营商招标集采相关,整体市场相对平稳[6] - **海外电力工程**:孟加拉电网改造项目总金额为11.4亿美元,将在未来三年内完工,为公司带来一定销售收入[6] - **汽车线束业务**:同时服务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两者处于平稳态势[6] - **公司发展战略** - **扩充产能**:加速扩充超导带材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继续推动技术进步[8] - **关注新领域**:重点发展光芯片和超导带材两大板块,传统业务保持稳定运营并推进海外电力工程项目,关注国内外科技企业动向,确保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领先并抓住市场机会[8][9] - **战略布局**:围绕光和电两个领域增链、补链、强链,光领域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重点投入特种光纤及激光制芯片;电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线束及超导电力投入[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装置紧凑化发展对内部材料提出更多挑战,失超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但现有超导材料性能在20特斯拉或更高强磁场下能满足设计要求,未来可能对超导材料提出更高标准[12] - 高温超导带材在可控核聚变设备中,磁体占比约为40%至50%,磁体核心材料是超导材料[11]
未知机构:光模块市场需求交流会议纪要(上修预期)-202506-20250610
未知机构· 2025-06-10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模块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800G光模块市场需求情况 - 2024 - 2026年整体需求规模逐年增长,2024年约800万只,2025年在1800 - 2100万只之间,2026年预期在3000 - 3200万只左右,不同云厂商需求有不同变化趋势,如meta需求预计从2025年的250 - 300万只翻倍至2026年的600万只[1]。 - 市场预期2026年需求接近4000万只与保守预期有差异,原因在于微软部分订单通过设备厂商代采购,订单信息难以从模块厂商获取,若加上设备厂需求,接近4000万只也有可能[1]。 1.6T光模块市场需求情况 - 2025年需求主要来自英伟达,在250 - 350万只之间,谷歌实际需求约二三十万只,meta和AWS等采购量不大可忽略;2026年英伟达需求至少500万只起步,谷歌预计有150万只左右,meta和AWS每家约80万只,整体市场保守估计约860万只[2]。 主要厂商产能与出货情况 - 头部厂商产能方面,旭创明年产能可达1500万只,打8折可生产1200万只;新易盛明年扩产到八九百万只,打8折可生产七百多万只;菲尼萨26年扩产后产能接近1000 - 1200万只[3]。 - 2026年头部三家即使扩产超预期,产能在3500 - 4000万只,而800G和1.6T乐观需求接近5000万只,会有1000 - 1500万只需求给到二线公司,且头部厂商可能会找代工认证和厂家布局产能[3]。 GPU与光模块配比情况 - 不同公司配比不同,英伟达在1比3到1比4.5之间,谷歌约为1比4,AWS约为1比4,meta实际可能在1比12 - 1比14之间,AWS自研ASIC后预计配比翻倍到1比8[4]。 - Meta明年芯片预计150万颗,按1比12配比理论上800G需求超1000万只,但实际预估600万只,原因是芯片全年产量多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产出,实际应用可能只有Q1Q2的80万片芯片能用于交换机和服务器,且光模块交期比交换机服务器快[4]。 主要客户供应商份额分布情况 - Meta直供部分主要供应商为旭创(约20%)、菲尼萨(约30 - 40%)、新易盛(约20 - 30%),还有10 - 20%份额与交换机或设备厂商合作,剑桥可能通过与设备厂商合作间接供货[5]。 - 谷歌2025年主要供应商有旭创(约70%)、Cloud Light(约20%)、菲尼萨(约10%),后期新易盛可能进入;AWS最大供应商是新易盛(约60 - 70%),菲尼萨约15%,旭创约20%多,Cloud Light约5 - 10%;微软供应商较杂,旭创约百分之二三十,新易盛约百分之十几二十,菲尼萨约十几二十,还有捷普、恩瑞通等;英伟达代工链主要是Barefoot加新易盛,800G市场主要是旭创、菲尼萨,1.6T是旭创、菲尼萨、新易盛[6][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剑桥2025年给思科供60万只800G光模块,2026年预计扩产到250 - 300万只,增量基本都来自思科,其研发中心在上海浦江镇,产品架构与菲尼萨相似,送样或送测基本没问题,但直供云厂商800G有一定困难,在市场需求旺盛、一线厂商产能不足时,与设备厂商的订单有保障[14]。 - 市场对Meta光模块需求上限有更乐观预期,如市场乐观点拍到4000万只800G光模块,原因一是类似思科的需求未涵盖在内,二是ASIC自建架构后,从Meta到谷歌到AWS的需求可能比之前讲的数字更大[25]。
2025H2新型硬件展望:从科技树节点,看新型硬件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15: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采用“硬件Y - 软件X”轴预测新型硬件创新,串联不同时间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指引投资方向;2B市场关注光器件、硅光、GPU等高端化机会,2C市场关注车载、RoboVan、可穿戴等机会;架构创新和“物理化学生物AI”易被低估,带来国产科技硬件发展机会;长期机会与创新更重要,附录提供科技树和技术复杂度素材辅助理解[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于“硬件Y - 软件X”轴的预测 - 2022H2展望呈现“硬件Y - 软件X”创新轴,展示不同软硬件组合及发展阶段[11] - 2024年底观察到新增ARM、AI眼镜等机会,行业和服务机器人有进展[13] - 2025H2展望在智联汽车、XR等领域有新变化,如增加RoboTaxi、生物 - 电子融合硬件等[16] - 2025H2创新轴对应的硬件机会包括AIPC、AI笔记本等,中长期机会更重要,还涉及算网、算力、材料等方面的发展及问题[18] 2B市场:光器件 + 硅光 + GPU + 高端化 光器件 - 过去算网受“Scaling Law”驱动,光通信量价齐升,不同系列产品对光模块用量有提升[24][26] - 现在AI“非典型”周期打破惯性,MoE架构是光通信需求高成长关键,结合算力多元化等因素带动光通信发展[27][32] - MoE下光器件通信特点与过去不同,带来内存访问和负载均衡增量,但也存在系统效率、通信等挑战[34][42] - 华为CloudMatrix384有MoE优化技术,英伟达也有类似趋势改变[48][51] 硅光 - 高速光通信下一节点是硅光,市场爆发临近,三场景共进以提高集成度、满足带宽增长和降低功耗[56][59] - 硅光产业爆发因VCSEL芯片带宽提升有技术瓶颈,其产业链与传统光模块产业链不同,技术难点是光电集成[61][64] - 中际旭创和光迅科技是硅光代表性企业,在硅光芯片研发和产品出货方面有进展[67][69] 半导体 - 半导体是AI基础,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有进步,从全球代工和封测排名可见[70][74] - 中系Fab在全球高端市场追赶节点,如中芯国际等[76] - 国产KrF、ArF光刻机完成首台生产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有相应性能参数[78][81] GPU - 国产算力迈入千卡集群,GPU赛道有众多明星项目,不同厂商的GPU型号在工艺、算力等方面各有特点[84] 半导体趋势 - “DeepSeek时刻”架构关键,等效线宽在先进制程中多为等效概念,AI下晶体管密度有新变化[85][88] - 架构创新未必是单点提价,可解决性能翻倍的功耗和成本问题,如华为手机芯片案例[89][91] 2C市场:车载 + RoboVan + 可穿戴 + 生物电子互动设备 RoboVan - 存在技术外溢关系,涉及智能车、机器人、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复用[98][101] - 上下游格局包括芯片、算法、传感器等供应商,以及物流、配送等运营商,UE与ROI有吸引力,但存在一定风险[103][107] 车载芯片 - 2025年车载芯片高端化,智驾软硬件成熟,质价比提升,传统主机厂带动价格带下沉,NOA渗透率有提升空间[108][111] - 高阶芯片国产化、算法方案成熟、配置下放等因素推动发展,主机厂自研智驾芯片有进展[112][117] 激光雷达 - 2025年激光雷达有新发展,用于多个领域,物理AI和世界模型崛起使其成为智驾方案新选择[123][131] - 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四巨头”格局显现[134] AR + AI眼镜 - 2025H2 - 2026年有变化,涉及3D传感、高刷新率、低延迟等方面,不同方案有优劣势[135][141] 新兴AI可穿戴 - 应重视BCI(脑机接口),有非侵入式与半侵入式创新成果[142][143] 一二级机会 未提及 附录:科技树、技术复杂度 未提及具体内容总结信息
博通TH6催化的光通信变化,展望字节等互联网大厂的新投入新应用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通信、商业航天、IDC 算力租赁 - **公司**:博通、Credo、Xena、亨泰光、世佳、世佳光子、博创科技、泰正光子、德科立、Ciena、Akasia、伟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广和通、润泽科技、英伟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博通 TH6 网络芯片的作用**:支持 102T 交换,提升 AI 数据中心网络性能,推动 200G/224G SerDes 技术发展,加速 CPU 及高集成度光通信设备升级,对 AI 光通信领域起到重要催化作用[1][3][5] - **海外科技公司发展情况**:Credo 电侧布局全球领先,最新财报营收环比增长 20%,同比增长近 180%,计划加大资本开支投入,看好 AI 发展前景;Xena 营收同比增长 20%以上,但毛利因成本增加有所下滑,整体营收仍显示行业受益趋势[1][7][8] - **受益于光通信发展的公司**:亨泰光等 CPU 标签核心布线解决方案供应商,世佳、世佳光子、博创科技等受益于 800G/1.6T 放量,泰正光子受益于 MPO 供不应求;德科立、Ciena 和 Akasia 等在全球长距离数据中心和网络传输领域具有稀缺性,预计持续受益;伟创等台湾服务器代工商 AI 服务器营收增长显著[1][6][10] - **光通信领域未来发展预期**:新型 CPU 技术和硅光技术将提升光模块的毛利率及毛利额,1.6T 和 800G 光模块需求量预计在 2026 年继续增加,国内外市场光模块需求有望持续上行[1][11][12] - **值得关注的公司**:新易盛估值较低,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天孚通信受益于英伟达 1.6T 需求增长;太辰光和博创科技在 MPO 跳线方面表现强劲;与字节跳动合作紧密的广和通等公司可能受益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春季大会[3][13][14] - **IDC 板块发展前景**:2025 年下半年发展前景乐观,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厂商年初规划的大量投入预计在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逐步产生收益,润泽科技等相关公司业绩会有所体现[15][16] - **英伟达新产品发布影响**:B 系列卡相比 H 系列卡具有更高投产出比,7 - 8 月可能推出多模态新模型,将进一步拉动算力基础设施及 AI 应用需求[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周市场发展核心点集中在光通信和商业航天,上半周两领域均有强劲催化推动力,光通信领域光模块和光器件等技术受广泛关注,IDC 算力租赁值得持续关注[2] - 100G 向 200G 升级,加速了 CPU 及高集成度光通信设备的发展[4] - 博通交换机良率较低,但随着产业良率提升及量产方式改进,整体价格和性价比将进一步提高[5] - 字节跳动与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心互联投入增加,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逐步兑现,带动相关公司业绩增长[14]
光模块暴涨背后,A股八大巨头业绩起飞
36氪· 2025-06-09 07:32
行业趋势 -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推动数据中心底层架构重构,AIGC带来数据中心端口规模和东西向数据流量大幅增加,汇聚和核心层压力巨大,扩容投入急速上升 [1] - AI训练成本降低有望扩大应用场景,推动全球数据中心部署增长,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互连关键组件将受益于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1] - 2023-2025年全球光收发模块出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大幅提升,2025年预计进一步冲高,反映市场需求持续扩张 [1] - AI训练集群对带宽需求几何级攀升,单台搭载800G光模块的交换机数据吞吐量足以支撑千亿参数模型的实时训练 [1] 中国光模块上市公司业绩 - 2024年八家中国光模块上市公司营收表现亮眼,中际旭创以238.62亿元位居榜首,华工科技以117.09亿元位列第二,新易盛以86.47亿元排名第三 [4] - 中际旭创营收同比增长122.64%,新易盛营收同比增长179.15%,光迅科技营收同比增长36.49%,天孚通信营收同比增长67.74% [4] - 中际旭创净利润51.71亿元,新易盛净利润28.38亿元,光迅科技净利润6.61亿元,天孚通信净利润13.44亿元 [4] 技术竞争力 - 中国厂商在800G光模块产业竞赛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2024年八家A股上市公司占据全球800G市场35%份额,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 [5] - 头部企业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0亿元,光模块相关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8% [5] - 中际旭创自主研发硅光集成技术将800G光模块功耗降低至7W以下,较传统方案节能30% [7] - 新易盛开发液冷封装工艺使模块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天孚通信通过光学透镜阵列微加工技术将光信号传输损耗控制在0.2dB以内 [7] 全球市场排名 - 2024年全球光模块排名中,Innolight(中际旭创)以122.64%营收增长率、33亿美元营收规模位居榜首 [6] - Eoptolink(新易盛)以179.15%营收增速、12亿美元营收体量从2023年第7位飙升至2024年第3位 [6]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TOP10中的7席,华为位列第4,光迅科技、海信宽带、华工科技依次占据第6-9位 [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八家上市企业海外营收占比平均提升至42%,较2022年增长15个百分点,北美市场贡献超六成增量 [9] - 中际旭创海外营收占比达86.8%,北美市场贡献核心增长,在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占据约40%份额 [9] - 新易盛海外营收达68.05亿元,占总收入78%,同比增长162.31% [10] - 华工科技高端光模块业务2024年营收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23.75% [10] 技术演进 - 光模块技术迭代周期从传统3-5年缩短至18个月,1.6T甚至3.2T产品研发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8] - 华为推出"光模块即服务"(OMaaS)方案,将单机柜算力部署周期压缩至72小时以内 [8] - 光模块技术发展趋势包括高速率(向400Gb/s及以上迈进)、高密度、低功耗和智能化 [15][1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A股光模块板块平均市盈率从25倍攀升至40倍,中际旭创市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细分领域首个千亿级企业 [8] - 光模块作为连接AI芯片与数据中心的核心节点,其技术迭代将深度绑定算力经济的演进路径 [8] 行业盈利特点 - 光器件和模块供应商毛利率多在30%及以下,平均净利润率在0-10%区间波动 [12] - 中国厂商盈利能力更稳定,中际旭创2023-2024年净利润率达20%-22%,新易盛2024年净利润率33%,天孚通信接近40% [14] - 2025年光模块需求预计增长50%,未来5年市场将保持15%-18%的平稳增长 [14]
博通和Ciena财报说明了什么?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但坚定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对部分重点标的给出“买入”评级,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沪电股份、英维克等 [8][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AI大模型驱动的算力经济中,网络是AI系统性能释放的前提,海外算力复苏趋势显著,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同时关注光器件及受关税影响但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还介绍了近期AI领域的多项进展,包括大模型发布、商战、模型即将面世、开源智能体、机器人模型、基建投资、开源模型及人机内容协作新模式探索等 [2][8][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策略 本周建议关注算力和数据要素相关企业,算力领域包括光通信、铜链接、算力设备、液冷、边缘算力承载平台、卫星通信、IDC等细分方向的企业;数据要素领域包括运营商和数据可视化企业。本周算力板块因海外厂商技术升级信号走强,博通交付新一代交换芯片催化光模块升级,海外算力复苏趋势显著,推荐相关企业 [14][15][17]。 行情回顾 本周(2025年6月3日 - 2025年6月6日)上证综指收于3385.36点,通信板块上涨,表现优于上证综指。细分行业指数中,光通信、云计算、量子通信涨幅居前,卫星通信导航下跌。中嘉博创领涨,还有多家公司因不同概念受益上涨 [18][19][20]。 周专题 博通:网络的重要性 博通FY25 Q2季报营收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合并毛利率79%,业绩得益于AI业务增长和VMware并表整合。产品结构上,半导体解决方案营收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AI业务4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基础设施软件营收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公司指引FY25 Q3营收158亿美元,AI业务51亿美元。在AI大模型驱动的算力经济中,网络是AI系统性能释放的前提,体现在网络是AI算力体系的“新瓶颈”、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以太网是确定性更强的增长方向 [22][23][24]。 Ciena:国产替代的展望 Ciena FY25 Q2财报营收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GAAP净利润90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680万美元,增长受益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带来的高速连接解决方案需求增加。但毛利率为41%,较去年同期的43.5%下滑,受可插拔光学模块强劲需求影响带来成本压力。若中美供应链环境稳定回暖或客户对成本敏感性上升,重回国内供应链体系是提升毛利率的有效路径,国内零部件厂商中长期有渗透全球高端客户的能力 [7][28][29]。 智源发布“悟界”系列大模型 2025年6月6日,第七届“北京智源大会”开幕,汇聚众多国际明星机构、技术团队代表、互联网大厂及AI公司创始人等。智源研究院推出“悟界”系列大模型,包括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Emu3、脑科学多模态通用基础模型见微Brainμ、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RoboOS 2.0与具身大脑RoboBrain 2.0以及全原子微观生命模型OpenComplex2。智源一直坚持开源开放原则,其开源技术体系FlagOpen已开源约200个模型和160个数据集,模型全球总下载量超6.4亿次,开源数据集下载量近113万次,开源项目代码下载量超140万次,升级后的FlagOS支持更多开源大模型跨硬件平台运行 [30][32][33]。 “AI编程”商战启动 Anthropic大幅削减平台对Claude 3.7 Sonnet和Claude 3.5 Sonnet模型的访问权限,Windsurf称受此限制,公司需临时寻找第三方算力供应商,目前虽有部分资源但远不能满足需求,短期内影响用户访问Claude模型的稳定性。Windsurf四月年营收已突破1亿美元,无法直接接入Claude模型可能拖累其发展,目前提供“自带密钥”临时方案但复杂且费用高,支持多种模型是AI编程领域竞争力体现 [35][36]。 OpenAI最强模型GPT - 5即将面世 OpenAI在墨西哥举办的AI Summit峰会上表示正在开发GPT - 5,计划与Gemini 2.5 Pro、Claude 4等竞争。GPT - 5性能将远超现有模型,初步定于今年夏天发布,目标是7月,但发布时间可能调整,会优先确保模型质量 [38]。 微软开源发布Athena智能体 微软6月4日宣布Teams应用整合Athena智能体,源代码开源托管在GitHub。Athena能协助团队在Teams内完成任务,处理代码审查、工作项管理和安全检查等,为产品经理和工程领导提供项目状态更新,满足不同企业需求,加速交付周期并提升代码质量 [39]。 Hugging Face称其开源机器人模型SmolVLA效率极高 Hugging Face发布开源机器人AI模型SmolVLA,在虚拟和现实环境中优于许多大模型,致力于普及视觉 - 语言 - 行动(VLA)模型使用和加速通用机器人智能体研究。该模型基于LeRobot社区数据集训练,参数4.5亿个,规模小,可在消费级GPU甚至MacBook上运行,支持“异步推理堆栈”,已可在官网下载,有用户用其控制第三方机械臂 [40][41]。 亚马逊加码AI基建 亚马逊当地时间本月4日宣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投资约100亿美元扩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持AI和云计算技术,预计创造至少500个新的高技能工作岗位,在供应链中带来数千个其他岗位,还承诺为当地社区提供教育、技能培训、奖学金及设立社区基金 [42]。 阿里开源Qwen3新模型Embedding及Reranker 阿里开源Qwen3 - Embedding系列模型,专为文本表征、检索与排序任务设计。该系列模型具有卓越的泛化性、灵活的模型架构,支持表征维度自定义、指令适配优化、全面的多语言支持等定制化特性,Embedding模型输出文本语义表示,Reranker模型输出文本对相关性得分 [44][46][47]。 Claude Explains首秀 Anthropic上线Claude Explains博客项目,内容由Claude家族模型生成,聚焦技术主题,经公司“主题专家和编辑团队”严格把关,旨在展示Claude写作能力,探索AI在内容创作中的潜力,未来计划扩展博客主题 [48]。
光迅科技: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8 16:07
证券代码:002281 证券简称:光迅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0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2024 年年 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 2025 年 5 月 14 日召开的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现将权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 一、权益分派方案审议等相关情况 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60 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项,新增股本 13,259,100 股。本次权益分派实施方案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 按分配比例固定的方案进行权益分派,现金分红总额为 209,781,455.52 元。 个月。 二、本次实施的权益分派方案 本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 0 股后的 806,851,752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2.600000 元人民币现金(含 税;扣税后,通过深股通持有股份的香港市场投资者、境外机构(含 QFII、RQFII) 以及持有首发前 ...
重大事项点评并购预案超预期,华懋科技大股东认购配套募资,彰显公司业绩雄心
华创证券· 2025-06-0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4日公司发布预案,拟购买富创优越剩余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100%股权,大股东认购配套募资彰显信心,富创优越2025年1 - 4月净利润0.78亿元 [1] - 公司为国内汽车被动安全龙头,依托海外产能释放加速抢占海外市场;泛AI业务上,目前合计持股富创优越42.16%,将持续投入打造第二增长极,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5.90/7.48/9.34亿元,目标价51.28元,对应2025年29X PE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2.13亿、29.08亿、34.94亿、41.86亿元,同比增速7.7%、31.4%、20.2%、19.8% [3]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亿、5.90亿、7.48亿、9.34亿元,同比增速14.6%、112.7%、26.8%、24.8% [3] - 每股盈利分别为0.84、1.79、2.27、2.84元,市盈率分别为48、22、18、14倍,市净率分别为3.5、3.0、2.6、2.2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32906.02万股,已上市流通股32906.02万股,总市值132.12亿元,流通市值132.12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37.58%,每股净资产8.80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1.65/16.23元 [5] 相关研究报告 - 算力基础设施需求高增,公司外延并购富创优越打造泛AI第二成长曲线,未来将加大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业务布局 [8] - 汽车被动安全产品国产市占率领先,海外扩张加速,越南新基地2025年4月20日投产,规划产能约20亿元,2025年起有望贡献较高增量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24.64亿、29.11亿、36.67亿、46.06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29.06亿、31.36亿、31.95亿、32.64亿元 [9] -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数据与主要财务指标一致,毛利率分别为30.9%、31.7%、31.6%、31.4% [3][9]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63亿、1.44亿、3.84亿、5.0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8.51亿、 - 3.53亿、 - 2.04亿、 - 2.25亿元 [9]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EBIT、归母净利润有相应增长率;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有变化;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有相应表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