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护
icon
搜索文档
板块轮动月报(2025年7月):银行+X:金融和科技比翼齐飞-20250627
浙商证券· 2025-06-27 15:15
核心观点 - 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大概率高于 5%,7 月市场有更清晰交易抓手但不确定因素增多,定价主线围绕“内部政策酝酿+中报业绩披露+外部变化升温”,市场波动率或放大,小盘股抱团或松动,市值风格向中盘倾斜,7 月中盘成长风格占优,建议关注中小盘品种,重视金融、成长和消费风格,重点关注银行、券商、TMT 行业 [1] 风格轮动 综合结论 - 7 月中小盘市值、中信金融+成长+消费风格值得关注,市值风格偏中小盘,成长价值风格偏均衡,中信行业风格中消费、金融、成长相对占优,红利风格靠后 [2][12][13] 经济层面 - 上半年经济基本面大致稳定,半年度 GDP 有望达 5%及以上增速,前 5 个月固投、社零、出口累计同比分别为 3.7%、5.0%、6.0%,“两新”政策支撑投资和消费,5 月设备工器具投资和部分消费品类同比加快,但 5 月对美出口同比大降,后续出口或有下行压力,8 月上旬美对华加征关税暂缓期结束,需关注 7 月相关动态 [16][17] - 预计未来三个月中国金融周期上行,库存周期和美林周期趋于震荡,金融周期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转正、企业债融资好转但社融靠财政驱动,库存周期方面企业营收和库存同步回落,美林周期物价有望止跌企稳但地产跌幅扩大等有不利因素 [18][19] - 适配 A 股的宏观友好度指标未来三个月或窄幅震荡,规模风格差异指标显示 7 月市值风格偏均衡,估值风格差异指标显示 7 月先价值后成长 [25] 市场层面 - 前期小微盘股抱团,原因是年中宏观能见度低、缺乏明确交易主线、增量资金有限,中证 1000 拥挤度处偏低位置,国证 2000 和微盘股指数拥挤度在相对高位,大盘品种拥挤度低位回升 [35][37] - 7 月小盘股高拥挤格局可能消化,市值偏大的中盘品种有望吸引资金,因美国关税减免到期、中东地缘冲突走向、美对华关税延期及出口数据等不确定因素增多 [44] 日历效应 - 2010 - 2024 年 7 月,宽基指数中中证 500、科创 50 占优,胜率超 50%且超额收益中位数有优势,中证 1000、国证 2000 等小盘成长指数劣势明显;风格指数中中信金融占优,胜率 67%且超额收益中位数为正,小盘成长和红利指数欠佳;行业指数中军、社服、美护、有色、农牧占优,计算机、传媒、公用事业较弱 [50] 行业配置 行业轮动展望 - 7 月行业打分表中得分排名前十的行业为非银金融、传媒、电子、银行、通信、基础化工、计算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电新 [54] 基本面逻辑阐述 - 7 月行业配置思路为“银行压舱石,券商找节奏,看多 TMT”,关注公募欠配方向 [3][56] - 银行受资产荒与公募新规双轮驱动,分子端金融让利实体政策缓和,银行盈利稳定性强,近 10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 4.5%,变异系数 78.6%;分母端公募低配银行或迎来价值回归,银行业绩稳健、低波动契合长周期考核需要,以沪深 300 为基准公募低配银行 8.2% [57] - 券商低估值、深调整,赔率合适,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稳定币有望推动券商角色转变和估值提升,近 5 年证券指数市盈率和分位数为 33%和 48%,自 2024 年 10 月 8 日至 6 月 24 日跌幅 -22.8% [62] - 传媒受微短剧和潮玩催化,全球 2025 年一季度短剧应用收入近 7 亿美元是 2024 年同期近 4 倍,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预计 2027 年超 1000 亿元,中国 IP 玩具市场规模到 2028 年 CAGR 预计维持 12.7%增长 [63] - 电子半导体销售周期上行,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当月同比分别为 22.7%、14.4%且连续两个月回暖,存储器新一轮周期复苏或已至,五大 NAND 闪存原厂减产,3 月至今 DRAM、NAND 综合价格指数环比回升 [68] - 计算机受香港稳定币草案落地催化稳定币产业链,稳定币有手续费率低、全天候运营、到账时间快优势;市场快速上行时金融 IT 值得关注,回顾“924”行情金融 IT 弹性大 [70] 下月板块配置建议 - 未来一个月相对看好中小市值风格,成长价值偏均衡,行业风格重点关注金融、成长、消费,相对看好银行、券商、传媒、电子、计算机等行业 [5][74] 附录 - 给出中美权益资产、A股大小盘及成长/价值、A股五大行业风格与红利风格的宏观友好度计算公式 [75]
沪指创年内新高后,A股下半年“剧本”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1:10
市场整体展望 - 2025年下半年A股投资关键词为红利资产、科技创新、大消费 [1]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震荡向上行情 [2][4] - 上证指数上涨1.04%报收3455.97点创年内收盘新高创业板指涨超3%两市成交放量至1.6万亿元 [1] 基本面与估值分析 - 国内经济保持较强韧性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对比海外成熟市场仍偏低 [4] - A股风险溢价和股息率显示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 [4]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短期韧性下半年政策对冲会明显加码 [4] 资金面与投资者情绪 - 北向资金持仓金额2.24万亿元较2024年年底2.21万亿元持平略升 [10] - 个人投资者占比回升前5月月均开户数219万融资余额3月高点至1.94万亿元 [13] - 外资态度从看空中国转向加仓中国未来1到2年中国有望重新成为全球增量资金重要目的地 [9] 政策与市场催化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政策落地影响偏正面 [14] - 国际资本对美国资本市场高估值+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提升中国资产配置吸引力 [9] - 科技叙事及地缘叙事变化对于中国资产相对有利有望扭转外资流入意愿偏弱的环境 [10] 投资方向一:红利资产 - 包括保险、银行等金融类高股息资产航运港口、通信服务、电力等板块 [16] - 红利板块因估值较低股息回报稳定而具备防御属性低利率环境增加相对吸引力 [16] - 建议关注消费龙头、公用事业、电信、银行等领域 [16] 投资方向二:科技创新主题 - 重点细分领域包括AI算力、AI应用、具身智能等 [17] - AI Agent和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将是下波行情主角国产AI芯片加速替代 [17] - 建议关注AI产业链云计算、算力、机器人、智能驾驶 [17] 投资方向三:大消费板块 - 国货美护、宠物经济、IP经济为机构普遍看好的方向 [18] - 推荐关注国牌美妆、IP潮玩、宠物等新兴消费与服务消费 [19] - 建议关注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医药生物细分领域白色家电为代表的家用电器行业 [19]
财通资管林伟:新消费的“新”,藏在单品爆发逻辑里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9:14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指扣除周期或地产、白酒光环效应后,由产品或渠道变革驱动的消费股投资机会,核心逻辑聚焦产品创新与个性化需求满足[5] - 与传统消费区别在于关注点转向情绪消费、悦己消费(如谷子经济、宠物经济),但商业本质未变[5] - 新消费公司共性:专注产品创新+渠道迭代,弱化周期属性,强调企业家精神与消费者需求洞察[10][11] 新消费崛起驱动因素 - 过去两年消费板块低配导致资金回流,今年产品驱动型公司获超额收益,属配置再平衡过程[7] - 经济L型走势下,大市值消费机会有限,但单品爆发潜力显著(如潮玩/香薰/智能电动车单品类5-10倍增长)[8] - 消费者理念变化:小额悦己消费兴起,兼具社交属性,年轻群体更明确需求(如保健品选购注重成分精准匹配)[10][11] 投资方法论与组合构建 - 研究颗粒度细化:沉浸产业体验(如美妆美护/保健品),高频跟踪产品迭代与数据突变[13][18] - 组合分层配置:基本盘(长期趋势单品)+观察盘(短期爆发品)+试盘(待验证机会),保持动态调整[9][17] - 捕捉大单品逻辑:早布局、重仓持有、深度研究(如电动两轮车/麻酱毛肚爆款案例)[18] 细分赛道机会 - 明确趋势领域:新零售渠道变革、零食量贩、潮玩、宠物经济、谷子经济[15] - 潜力方向:国内美妆美护(使用比例提升空间大)、保健品(高端化+客单价上升)[13][15] - 传统食品饮料结构性机会:低价位+新品迭代(如麻酱毛肚等创新单品)[1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传统消费制约:宏观周期依赖性强,商业模式见顶导致估值低迷[15] - 新消费特征:产品驱动替代周期驱动,企业需持续创新(如卫生用品行业爆量单品案例)[14][15] - 港股消费板块:短期热度或透支,长期看好保健品/美妆等领域机会[19] 研究执行要点 - 一线调研优先:实地观察渠道动销(如电动两轮车销售突变)、商场客流变化[18] - 团队协作机制:研究员联动挖掘单品机会,群策群力验证逻辑[17] - 数据跟踪闭环:暴增数据需深度归因(如分析爆款持续性),避免武断结论[18]
AI改写财富版图!张一鸣4815亿首次登顶,梁文锋1846亿杀进前十
第一财经· 2025-06-24 15:41
核心观点 - AI成为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前十的主要驱动因素 [1] - 中国经济地理重心改变,长三角崛起,广东地产商衰落 [2][13] - 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登顶首富,字节跳动营收1550亿美元 [3][4][5]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以1846亿元持股估值晋级前十,公司估值中间值为20亿至300亿美元 [6] - TMT、医药生物、日用消费品为创富前三赛道,TMT赛道上榜110人,总财富3.34万亿元 [7] - 消费赛道表现亮眼,蜜雪冰城、喜茶等创始人上榜 [8] - 长三角地区成为大赢家,西部创富力跃升明显 [9][13][14] 榜单变化 - 2025年500位企业家总持股市值13.7万亿元,同比上涨11%,平均持股市值273.8亿元,上榜门槛66.2亿元 [3] - 广东上榜人数从2021年112人减少至96人,总财富从4.5万亿元跌至3万亿元,缩水1/3 [2][10] - 浙江增加10席,上榜76位,反超北京成为第二名 [2][13] - 北京上榜人数从83名降至70名,总财富从3.2万亿元跌至2.2万亿元 [11] - 安徽上榜人数从12人降至5人 [12] - 四川上榜人数从9人增加到16人,劲增7人 [14] 行业表现 - TMT赛道强势上榜110人,比去年大幅扩容22人,总财富3.34万亿元,占榜单总财富1/4 [7] - 芯片是TMT赛道主要创富池子,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持股市值786亿元,同比上涨370% [7]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首次上榜 [8] - 消费赛道表现亮眼,蜜雪冰城、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古茗等创始人上榜 [8] - 医美护肤赛道贡献两名地区首富,巨子生物实控人范代娣、严建亚夫妇晋升陕西新首富 [14] 地区表现 - 长三角明显崛起,浙江增加10席,上海与江苏各自净增7人、8人 [13] - 上海优势体现在半导体行业、移动互联网和消费领域 [13] - 西部创富力跃升,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经济追赶地区涌现更多上榜人 [14] - 各地新晋首富多来自消费赛道,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晋级河南新首富 [14]
新消费浪潮下,谁在抛弃旧秩序?
虎嗅APP· 2025-06-23 18:16
新消费产业趋势核心观点 - 新消费产业趋势已酝酿数年,Z世代经济话语权提升推动消费行为变革,体现为旧秩序坍塌与新纪元破晓[3][4] - 社会结构转型引发深刻思潮变迁,消费范式转向理性主义,生产者、渠道商、消费者均被裹挟其中[4] - 新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通过五大线索可厘清行业变革方向[5] 线索1:对洋品牌集体祛魅 - 运动服饰行业:耐克阿迪依赖商标溢价但创新不足,滔博财报显示其收入利润四连降,耐克阿迪占收入近9成[7] - 化妆品行业:抖音等兴趣电商打破信息壁垒,2023年国货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外资达50%[7] - 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三电技术领先带动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3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涌现理想、华为系等品牌[9] - 摩托车行业:自主品牌在250cc以上排量段市占率超80%,纯进口份额从40%降至10%以下[10] 线索2:国产品牌K型分化 - 黄金珠宝行业:老铺黄金通过美学设计创新实现单店营收3亿元,市值1370亿元反超周大福,2025年利润预期增长117%[15][16] - 电动两轮车行业:九号公司以高均价产品实现10%市场份额,智能化功能与时尚设计契合年轻人需求[18] - 传统行业变革:空调行业小米线上发力挑战格力,小鹏汽车重生挤压长城市场份额[19] 线索3:渠道效率革命 - 零食量贩模式:4年内颠覆传统渠道,通过压减供应链层级将加价率从60%降至30%,客单价30-40元[23][26] - 渠道创新特征:SKU达2000且月迭代100+新品,1.5km覆盖半径,25%定制化产品,200人选品团队[26] - 传统零售困境:百城商铺租金连续8年下降,ROE持续为负[27] 线索4:悦己消费崛起 - 旅游行业景气:携程2024年收入533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20%超2018-2019年水平[30] - 消费行为特征:注重精神满足拒绝物质炫耀,表现为穷且精致、自费社交、小众品类兴起[28][29] - 第四消费时代特征:去物质化重体验,主体意识觉醒重构社交模式[32] 线索5:单身经济与宅经济 - 市场规模预测:2025年单身人口突破3亿,即时零售规模将超万亿元,2030年达2万亿元[34][36] - 消费特征表现:倾向一人份产品、情感补偿消费、效率优先服务,腾讯音乐付费率超20%[34][35] - 即时零售发展:美团数据显示21-35岁用户占比70%,30分钟配送成确定性需求[35]
618国牌美护表现亮眼;伯希和拟上市有望提振户外板块情绪
国金证券· 2025-06-22 1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18期间美护表现亮眼,头部品牌格局稳定,国货势能增长,韩束抖音全面领跑,可复美、毛戈平上榜天猫,反映国货美妆品牌综合竞争力提升 [1] - 伯希和拟上市有望提振户外板块情绪,其品牌定位偏向时尚户外,规模增长动能强劲 [2][19] - 5月服装零售环比好转,本周原材料价格整体稳定 [2] - 细分行业景气指标显示运动户外、中游代工、美护、医美稳健向上,男装、女装、家纺底部企稳,纺织原材料略有承压,黄金珠宝高景气维持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伯希和4月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24年营收17.66亿元,同比增长94.5% [10] - 伯希和发展分初创期(2012 - 2018)、成长期(2019 - 2022)、爆发期(2023 - 2025)三个阶段 [10] - 近三年营收从2022年的3.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66亿元,CAGR为116%,归母净利润从0.24亿元增长至2.83亿元,CAGR为243%,销售费用投入高 [11] - 服装产品矩阵围绕四大系列,2024年经典系列营收占比82.7%,专业性能系列和山系列快速崛起 [12] - 核心增长渠道来自线上,采用“自营旗舰店 + 平台分销”模式,线下聚焦高潜力市场,通过战略分销商下沉 [17] 行业数据跟踪 - 5月社零同比增长4.0%,环比4月改善,剔除影响因素终端消费力环比4月相似,建议关注服装板块投资机会 [20] - 本周328级棉现货/美棉CotlookA/粘胶短纤/涤纶短纤/长绒棉价格周涨跌幅分别为0.25%/-0.77%/0.00%/3.76%/-1.53%,内外棉价差周涨幅为55.21% [2][23] 投资建议 - 服装品牌推荐海澜之家、李宁、安踏体育、比音勒芬、稳健医疗等 [4][31] - 上游制造推荐浙江自然、申洲国际等龙头企业,建议关注晶苑国际等 [31] - 美护板块推荐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建议关注上美股份 [4][31] 上周行情回顾 - 2025年6月16日 - 20日沪深300、深证成指、上证综指涨跌幅分别为-0.45%、-1.16%、-0.51%,纺织服装板块下降5.12%,位列28个一级行业板块第28 [5][27][30] - 个股方面,李宁、凤竹纺织、鄂尔多斯涨幅居前,金鹰股份、锦泓集团、稳健医疗跌幅居前 [5][27][32] 行业新闻动态 - 六部门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70%,到2030年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33] - 天猫618有453个品牌成交破亿,数量同比增长24% [33] - 棒杰股份新东家斥资取得控制权,2025年将聚焦无缝服装主业,推进化债和引进战略投资人工作 [33] - 618部分商品价格不降反涨,大促乱象或损害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生态,平台需完善大促机制 [34] 公司动态 - 开润股份年度跟踪评级维持主体及债项上次评级结论,信用水平未来12 - 18个月将保持稳定 [36]
新消费板块狂飙 机构研判后市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5
新消费板块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90% 老铺黄金股价涨幅超过280% [2]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65.81%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收益达到62.56% 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基金收益超过35% [2]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宠股份 泡泡玛特 万辰集团 潮宏基 老铺黄金等 [2] 新消费崛起逻辑 - 新消费标的通过结构性变量如抓住新消费人群或进入新渠道 从行业中捕捉阿尔法机会 获得较快增速 [3] - 宠物和潮玩品类涨幅较大的内在逻辑是对存量市场的替代 背后驱动力量是人口结构变化 [3] - 量贩连锁零食通过低渠道成本 高周转模式抢占市场份额 [3] 未来投资方向 - 新消费研究重点集中在产品 需更多关注人群分析 不同产品核心消费群体喜好背后的共性因素 [4] - 美护行业对新消费投资有引领意义 未来更多行业产品思路和营销打法会类似化妆品行业 [4] - 看好渗透率持续提升且呈现持续高景气的新消费方向 包括潮玩 美妆 金饰等领域 [5] - 依靠竞争力持续提升份额获取成长的优秀个股集中在饲料 整车 个护等领域 [5] 估值与机会 - 部分新消费公司盈利预测持续大幅上修 股价上涨由基本面驱动 仍有较好投资机会 [5] - 纯涨估值的公司可能提前兑现未来多年发展潜力 存在一定泡沫风险 [5] - 新消费公司中长期仍处于成长中早期阶段 未来有较大成长空间 [4]
美斯蒂克获艾媒咨询“高端口服肤色管理全网销售额TOP1”市场地位确认
行业趋势 - 中国护肤品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3014亿元,同比增长7.5%,消费者护肤理念向精准化、功效化升级[3] - 抗皱抗衰(55.1%)、美白祛斑(51.0%)、保湿锁水(47.6%)成为消费者三大核心诉求,驱动行业专业化变革[7] - "成分党"群体壮大,对产品成分、功效和安全性关注度提高,抗衰、美白、敏感肌护理等细分赛道热度攀升[5] 公司市场地位 - 荣获"高端口服肤色管理全网销售额TOP1"认证,基于CMDAS大数据系统监测及中国高端口服肤色管理市场研究比对结果[1][5] - 全渠道GMV从2021年5000万元跃升至2024年超5亿元,4年实现10倍增长[10] -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6个国家地区,形成"专业院线+家用护理"双轨生态体系[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每年投入44%利润用于研发,总部超半数人员从事研发,拥有自有生物科技实验室[11] - 五大欧盟专利构成技术壁垒:表观遗传抗衰专利、祛斑脱色专利、光子生物防护专利等[11] - 构建覆盖抗衰、美白、修护等15种功效大类的产品矩阵,14500㎡医药级工厂遵循欧盟GMP标准[12] 明星产品表现 - 亮白饮采用源头抑黑+中段净化+外段抗黑机制,搭配海岸松提取物实现透白效果[14] - 复原饮通过6维抗衰提升肌肤紧致度,130高倍防晒具备全光谱防护能力[14] - 私密小白瓶和私密水光精华针对女性私密护理特殊需求[14] 品牌建设与渠道 - 成为国际巨星、超模及国内明星自用首选,多次登上《VOGUE》《时尚芭莎》等顶尖杂志[15] - 采取"线上+线下"双线策略,线上通过电商平台互动,线下入驻高端医疗集团与美容机构[16] - 持续赞助乳腺癌慈善事业与国际文化艺术活动,塑造专业医美与人文关怀融合的品牌形象[16]
TMT和先进制造景气回升
华泰证券· 2025-06-12 10:58
核心观点 - 5月全行业景气指数小幅回落,但下行斜率放缓,大金融、TMT和先进制造景气明显回升 [1][11] - 景气改善或有一定持续性的品种包括TMT、制造、消费和其它板块 [1][11] TMT 元件 - 存储链 - 5月华泰策略元件景气指数76.9,较2月爬坡,4月台股PCB营收同比+18.6%,较3月回升,5月DXI指数同比+92.7%,连续3个月回升,DRAM存储器价格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 [19] - 下游消费电子需求有放缓迹象,5月华泰策略消费电子景气指数68.1,较2月回落,4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台股手机营收同比均转负,4月台股PC营收同比+28.5%,较3月回落 [21] - 4月北美PCB BB值MA3同比自2月高点连续2个月回落,指引Q2景气仍有韧性,但Q3可能有回落压力 [23] 通信设备(数通链) - 5月华泰策略通信设备景气指数68.0,较2月爬坡,4月移动基站设备产量同比转正,服务器机壳龙头勤诚、BMC芯片龙头信骅营收同比虽回落但仍处于高位,4月智能设备销售量同比+12.1%,较3月回落 [26] - 前瞻来看,CPO发展趋势向好,6 - 7月AI产业链催化密集,海外算力持续表现 [31] 游戏 - 5月华泰策略游戏景气指数74.1,较2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上行趋势,4月中国移动游戏收入同比+28.4%,较3月爬坡,5月国产游戏审批数量130个,创2022年以来新高,产品周期上行 [32] 软件开发 - 5月华泰策略软件开发景气指数15.1,较2月回升,3月软件收入同比+10.6%,较1 - 2月回升 [34] - 软件业用电量MA12同比自24年8月以来趋势回升,AI Agent渗透率处于7%左右,或已进入“奇点时刻”,to B应用有望加速放量 [34] 制造 通用设备 - 5月华泰策略通用设备景气指数84.4,较2月爬坡,4月国内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同比+18.7%,较3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42] - 4月日本机床出口订单额同比+18.3%,较3月上行,指引机床景气周期或仍上行 [42] 自动化设备 - 5月华泰策略自动化设备景气指数65.6,较2月爬坡,4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51.5%,较3月大幅上行,海外机器人零部件龙头伺服系统订单量同比回正 [44] - 3月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额同比+65.4%,较2月大幅上行,指引工业机器人产业周期或仍上行 [46] 风电设备 - 5月华泰策略风电设备景气指数56.2,较2月回升,4月风电新增装机量同比大幅转正,碳纤维进口额同比降幅收窄 [48] - 风电招标量同比增速自24Q1底部回升,指引2025年内风电装机增速或回升 [50] 光伏设备 - 5月华泰策略光伏设备景气指数41.4,较2月回升,4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74.6%,较3月大幅回升,4月电池片出口额同比降幅收窄,组件出口量、逆变器出口额同比增速回升 [53] - 5月光伏上游多晶硅价格、EVA树脂价格回落,产能周期拐点有望出现在24Q3 [55] - 5月国内光伏招标量11.1GW,同比+40.8%,较4月回正,但环比下降较多,趋势性拐点仍待确认 [60] 航空装备 - 5月华泰策略航空装备景气指数36.6,较2月回升,5月军工级海绵钛价格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4月碳纤维进口额同比降幅收窄 [63] - 截至25Q1,航空装备合同负债 + 预收账款同比降幅收窄,订单层面或已好转 [68] 消费 美容护理 - 5月华泰策略美容护理景气指数45.7,较2月爬坡,4月化妆品零售额+7.2%,较3月回落,4月日用品零售额+7.6%,较3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上行通道中 [69] 饰品 - 5月华泰策略饰品景气指数93.6,较2月爬坡,4月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28.0%,较3月大幅上行 [73] 啤酒 - 5月华泰策略非白酒景气指数30.7,较2月回升,4月餐饮收入同比+5.2%,年初以来回升,啤酒产量同比-0.6%,较3月降幅收窄,旺季来临啤酒销售或回暖 [75] 调味品 - 5月华泰策略调味发酵品景气指数60.0,较2月回升,4月餐饮收入同比+5.2%,年初以来回升,调味品B端需求或改善 [80] - 成本端大豆、玻璃、PVC价格同比降幅走阔,利润率或改善 [80] 乳制品 - 5月华泰策略饮料乳品景气指数34.1,较2月回升,4月乳制品产量同比-3.1%,较3月小幅回落,但拐点或已出现 [82] - 5月牛奶零售价同比-0.4%,较4月降幅继续收窄,且降幅小于生鲜乳平均价,乳企利润率或继续改善 [82] 周期 贵金属 - 5月华泰策略贵金属景气指数80.4,维持高位,5月COMEX金价同比+39.5%,较4月继续上行,金价阶段性调整后重拾升势,中国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 [90] - 5月COMEX银价同比+12.9%,较4月回落,6月初以来银价回升,银金比企稳回升 [90] 保险 - 报告未详细提及保险板块具体数据,但指出保险景气回升 [1][11] 电力 - 报告未详细提及电力板块具体数据,但指出电力景气回升 [1][11] 医药 - 4月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回升,5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额同比回正,商业保险和BD行情催化 [5]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 | 潮玩爆火背后:新消费投资,懂产品,更要懂人心
搜狐财经· 2025-06-11 19:40
新消费行业投资逻辑演变 - 新消费投资热度由销量、股价、社交讨论三重指标驱动,反映行业底层逻辑从"渠道为王"转向"为情绪价值买单"[1] - 新消费品牌力构建更依赖产品力而非渠道力,涵盖美护、潮玩、零食量贩等细分领域及部分传统消费/互联网公司[1][5] - 新消费崛起是供需共振结果,需求端来自Z世代个性化表达,供给端依赖传播媒介分散化和电商渠道去中间化[6][8] 品牌力构建框架 - 消费品品牌力=产品+渠道,高品牌力体现为高净利率、快动销和强现金流占用能力,构成ROE核心来源[2] - 快消巨头通过持续营销投入和产品创新维持品牌力,奢侈品牌则依靠渠道布局和产品矩阵优化[2] - 投资机会存在于品牌力建设期的中小公司,该阶段通常伴随最快股价上涨[2] 新旧消费本质差异 - 老消费依赖电视广告+线下铺货模式,渠道精耕能力决定成败,产品差异化非关键因素[6][7] - 新消费产品需具备明确异质化特征,能吸引特定受众主动跨渠道获取,渠道力重要性下降[9][10] - 传播媒介变革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草根品牌瓦解传统大牌市场秩序[8] 新消费研究方法论 - 研究重点从渠道转向产品本身,需通过人群分析理解核心受众偏好共性[11] - 产品异质化程度与生命周期相关,早期产品评价高度依赖核心消费群体审美标准[11] - 美护行业作为新消费标杆,其潮流属性、高营销费用和快速渠道变革将为其他行业提供参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