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短期扰动不改经济向好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6:57
制造业PMI回落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时隔两月再次回落至临界点以下[1]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1] - 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主要受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需求偏弱影响[1]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连续多月位于扩张区间[2] - 建筑业景气度回落,主要受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荣枯线上,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2] 新动能持续增长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均保持在较好的扩张水平[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3] - 新能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较高[3] 经济总体表现 - 三项PMI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反映出在季节性因素和极端天气扰动下,经济增长预期短期有所减弱[1] -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健,内需持续恢复、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增长动能趋稳向好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3] - 今年实现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的难度不大[3]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 新动能持续增长——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2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1]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显示市场需求释放受阻[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2]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 新订单指数50.7% 均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2]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2]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4] 行业景气度分化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4]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4]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4] 市场预期与展望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保持55%左右[4] -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 新动能持续增长[1]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 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证券日报· 2025-08-01 00:12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环比下降0 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 5%和49 4%,分别环比下降0 5和0 8个百分点,生产保持扩张但需求放缓 [1]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改善明显 [2] 非制造业与综合PMI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环比下降0 4和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0%,环比略降0 1个百分点,总体稳定 [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 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3] 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 3%和50 6%,持续高于临界点,高端制造业保持扩张 [2]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 5%,环比下降0 9个百分点 [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0%,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景气度改善 [2] 经济趋势与预期 - 极端天气影响市场需求释放,但生产活动保持扩张,大型企业发挥压舱石作用 [1][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环比上升0 6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信心增强 [3] - 暑期消费带动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业务总量较快增长 [3]
“十五五”启幕,蓝图绘新篇——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学习理解(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01 00:04
核心观点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十五五"长期规划,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制度改革和绿色转型 [2][15] - 上半年GDP实际增速达5.3%,高于全年目标,展现经济强韧 [2][15] - 政策基调为"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重提"双循环"凸显内需重视 [3][16] - 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财政侧重债券发行使用,货币侧重融资成本下行 [4][17] - 重点布局服务消费、产业竞争力培育和高质量投资 [5][18] 政策方向 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50.6%,低于2022和2023年同期 [4][17] - 货币政策未提降准降息,新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表述,关注结构性工具使用 [4][6][17] - 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以大省增长带动全国增长 [4][17] 消费与民生 - 将消费与民生政策结合,提出"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6][18]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既肯定"以旧换新"效果,也明确后续促消费抓手 [6][18] - 就业优先、社会救助体系等民生政策或增强消费稳定性 [6][18] 产业与创新 - 强调"反内卷",聚焦企业无序竞争、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和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6][18]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6][18]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9] 投资与风险 - 更重视"高质量"投资,包括高质量城市更新和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7][19] -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7][19] 其他领域 - 房地产强调持续防范化解风险,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9] - 资本市场要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9] - 环保民生领域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9]
7月PMI,淡季偏淡
华西证券· 2025-07-31 22:53
7月PMI整体情况 - 7月制造业PMI为49.3%,预期49.7%,前值49.7%;非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1] 制造业情况 - 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均回落,新订单环比降0.8个百分点至49.4%,生产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5%,分别拖累PMI下滑0.24、0.13个百分点[1] - 外需回落,新出口订单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1%,7月前20天韩国出口同比-2.2%,对美出口受高关税拖累[2] - 价格上涨采购量下降,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反弹3.1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反弹2.1个点至48.3%,采购量下滑0.7个百分点至49.5%[3] 非制造业情况 - 非制造业供需矛盾大,建筑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均回落2.2个百分点,服务业分别回落0.1、0.6个百分点[4] 就业情况 - 就业指数趋于修复,7月建筑业、制造业从业人员分项环比分别为+1.0、+0.1个百分点,服务业持平[4] 市场影响 - 股市方面,7月PMI不及预期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后续安全边际是权益资产配置关键词,关注红利板块和中报业绩预增线索[5] - 债市方面,当前经济边际放缓,7月综合PMI 50.2%,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订单加权放缓至48.0%,10年国债或重回1.6 - 1.7%区间波动[5][6]
澳门第二季GDP1003亿澳门元,恢复正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22:09
2025年第二季澳门生产总值修订后的详细结果将于2025年8月15日公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李敏谊 7月31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获悉,受惠于一系列吸引旅客的措施,今年第二季度访 澳旅客录得近两成的升幅,带动服务出口明显回升,整体服务出口按年上升5.8%,加上当地私人消费 继续保持稳定,令澳门经济恢复正增长。2025年澳门第二季生产总值的初步数值为1003.8亿澳门元,按 年实质增长5.1%,整体经济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8%。 今年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的初步数值为2001.4亿澳门元,按年实质上升1.8%,经济总量恢复至2019年同 期的87.0%。 ...
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 国常会部署贴息政策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51
核心政策动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1][7]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并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重点行业产能 [9][12] 制造业PMI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下降0.8个百分点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 下降0.6个百分点 显示需求收缩 [6]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6]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四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6]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上升2.1个百分点 为年内次高点 [6]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超7个百分点至52% 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超5个百分点至接近49% [6]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三个月扩张 [8] - 中型企业PMI为49.5% 上升0.9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8] - 小型企业PMI为46.4% 下降0.9个百分点 [8] 非制造业与暑期消费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 [1][10] - 零售业指数升至50%以上 邮政业升至60%以上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均升至60%以上 [11]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景区服务业上升超2个百分点至51%以上 [11]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低于50% 暑期消费对其带动作用未明显体现 [11] 市场预期与行业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均高于55% [8]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受雨季影响下降2.2个百分点但保持扩张 [10]
珠海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8%,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1:35
总体经济增长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243.65亿元 同比增长3.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 增长3.7%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917.55亿元 下降1.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296.06亿元 增长7.4% [1] 工业与重点产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 [1] - "4+3"产业增加值增长7.2%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增长17.9% 集成电路增长16.4% 新能源增长16.0% 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5.2% [1] - 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9%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 占比38.4%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 占比30.2% [1]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7% [2]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96.81亿元 增长10.7%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7.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9%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46亿元 同比增长5.0% [2] - 商品零售260.24亿元 增长10.3% 餐饮收入36.34亿元 增长2.0%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0.9% 通讯器材类增长131.9% [2] - 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9.3% [2] 对外贸易 - 外贸进出口总额1682.65亿元 同比增长8.9%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出口总额1154.17亿元 增长4.7% [2] - 进口总额528.48亿元 增长19.5%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8.4%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下降28.0% 降幅收窄18.6个百分点 [3] -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3% 增速提升4.7个百分点 [3] -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0.6% 降幅收窄5.4个百分点 [3]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2.1% [3] 第一产业创新 - 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9% [3] - 渔业产值50.72亿元 增长5.0% 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9% [3] - 建成全国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样板区 [3] - 在建海洋牧场项目7个 [3] - "湾区伶仃号"养殖工船下水 悦禾贝类良种繁育基地动工 [3] - 成功申报海鲈、金鲳国家优势产业集群项目 [3]
国常会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7-31 20:35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在各领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1][2][5]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6] - 需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与人才建设,构建开源开放体系[5][8]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健全开源机制[8] 贷款贴息政策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信贷成本[3][9] - 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民生相关领域[11] - 中国人民银行5月已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10] - 贴息政策具有供需两端杠杆效应,前者刺激终端需求,后者增强公共服务供给[12] 产业与消费支持 - 财政部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12]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重点消费城市将开展国际化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12] -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医疗等领域加速渗透,被专家视为"+"时代核心驱动力[6][7]
GDP增速全市第一!广州白云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20:23
地区生产总值 - 2025年上半年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1532.78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28亿元 同比增长4.8% 第二产业增加值294.36亿元 同比增长3.9% 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14亿元 同比增长5.7% [1] 农林牧渔业 -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亿元 同比增长5.1% [1]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6万吨 产值17.7亿元 同比均增长6.6% [1] - 渔业产值3.2亿元 同比增长0.8% [1] 工业 - 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 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1] - 家具制造业产值增长8.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9.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增长7.0%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91.6% 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72.4%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33% [1] 航空运输业 - 上半年白云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达409.12万吨 同比增长7.1% [2] - 航空客货运周转量122.8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7.0% [2] - 吞吐量增速较一季度提升5.4个百分点 [2] 消费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41亿元 同比增长0.1% [2] - 日用品类零售增长33.1% 五金电料类增长10.0% 中西药品类增长41.8% [2]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63.3% 通讯器材类增长25.4% [2] 服务业 - 1-5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0% 较一季度提升5.7个百分点 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2] - 广告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3% 应用软件开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 [2] 固定资产投资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超640亿元 同比增长5.1% 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3] - 产业项目投资额245.14亿元 同比增长16.1% [3] - 工业投资额88.16亿元 同比增长25.7% 制造业投资额62.33亿元 同比增长1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