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GDP近3000亿,增长5.1%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910.06亿元,同比增长5.1% [4] - 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8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0.57亿元,增长2.3% [4] 第二产业增长引擎 -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石化新材料产业94宗项目达成落地意向,计划投资总额929.02亿元 [5]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中海壳牌三期惠州乙烯项目和聚碳酸酯项目全面建设,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 [5] - 电子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产值达1673亿元,同比增长16.7% [6] 消费市场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带动消费54.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65亿元,增长5.5% [7] - 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258.1%、145%、46.3%;新能源汽车增长16.3% [7][12] - 金融机构为消费领域授信11.66亿元,设立100亿"焕新贷"专项额度 [7] 工业与投资数据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5.3%,占比61.8%、42.5% [9] -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9%,房地产开发下降26.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1.6% [1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87.8% [10] 外贸与财政 - 外贸进出口总额1979.88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111.09亿元,增长6.8% [1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71亿元,增长3.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810.79亿元,增长3.6% [12] 居民经济指标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1元,增长4.8%,城镇居民收入30042元,农村居民收入17503元 [14]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7% [13] 政府工作重点 - 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临深区域规划、空港经济发展及城市公共服务升级 [8]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 [8]
检察助企防范法律风险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8
营商环境检察e站创新服务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务负责人通过"营商环境检察e站"微信小程序预约涉企刑事案件课程,认为该平台对企业规范经营有实质帮助 [1] - 钱塘区汇聚7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催生旺盛法治服务需求 [1] - 钱塘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人大推出"双站融合"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载体,实现线索收集、法治宣传等一体化服务 [1] 双站融合平台实效案例 - 钱塘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平台推动新材料企业商业秘密侵权案调解,侵权企业签署竞业禁止协议并提前3个月退出侵权领域,提前14个月赔付3000万元 [2] - 2025年依托平台收集产业人大代表和企业法治需求40余项,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开展法律辅导,覆盖数百家产业链企业 [2] - 平台打通产业代表与检察机关的直通渠道,强化检察干警与产业一线的联系 [2] 钱塘区产业布局特点 - 区域主导产业包括智能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航天航空五大领域 [1] - 检察机关服务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深度联动 [1][2]
创新驱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27
从阳泉阀门生产车间里"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的殷切嘱托,到"逐步形成体现山西特 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精准擘画,再到"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的谆谆 告诫……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山西,也为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在新时代新征 程上实现加快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重塑产业筋骨是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核心引擎。中部地区坐拥雄厚的工业积淀,装备制造、原材料等传 统产业优势明显。然而,"一榔头一锤子"的旧模式难以为继。新形势下,应以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既要推动钢铁、有色、机械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 难;也要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赛道上抢占 先机。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万亿元集群崛起,安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无不印证了创新驱动产业发 展的巨大潜能。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域转型综改试验区,山西转型综改区为资源型省份转型破题提供了宝 贵经验。未来,山西还要在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高价值攀升,并配套发 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建材业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经济日报· 2025-07-25 05:59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 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和市场需求保持稳定,部分产品产量增速回落,产品价格低位波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改善 [1] - 行业面临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和内部发展要素调整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和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水泥行业表现 - 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产量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 - 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预计达到150亿元至16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利润改善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20元/吨)和一季度水泥价格阶段性回升(平均成交价386元/吨,同比增长5.4%) [3] - 二季度末行业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上半年积累的盈利优势被快速削弱,下半年盈利压力依然巨大 [4] 创新产品发展 - 墙体材料、轻质建材、石灰石膏等6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隔热保温材料、复合材料等行业创新 [5] - 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形成更大产能,具有单位面积发电量高、弱光环境下性能好、安全性高等优势 [5] - 行业研发透光发电玻璃和光伏瓦等创新产品,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6] 绿色转型进展 - 1-5月份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0%,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5.0% [7] - 北新建材利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2024年共消纳工业副产石膏1523.78万吨 [7] - 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成为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基地,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100%,预计全年风力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 [8]
仪征:淬炼“硬核”力量 赋能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华日报· 2025-07-25 05:33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定期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面对面了解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和工作质态,关心关 爱年轻干部成长。积极为青年干部搭建展示平台,每年举办专题培训、工会活动40余场,常态化开展安 全生产事故救援等应急演练,青年参与率达95%,其中9名青年组成的园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获扬州市青年文明号,成为园区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青年队伍代表。 这是仪征市注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侧面。近年来,仪征市牢牢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出 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征青锐"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先后选派180余人参与科技金融、规划建设、招商引 资等"八个一线"实践锻炼,围绕"党性+理论+专业"开展"三个课堂"赋能充电,帮助年轻干部拓宽视野、 增长本领,先后提拔90后年轻干部34人次,建成了一支"想为""有为""善为""敢为"的优秀年轻干部队 伍,为推动仪征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仪组轩杜颖 精准发力,畅通"活水涌流"。坚持"精准设岗、科学招录"原则,围绕园区"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目标和安全生产、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等重点领域,系统开展干部队伍结构分析研判,精准引进专业型 年轻干部。同时,通过"个人自荐+部 ...
苏州市基金业联合会秘书长吴迪—— 股权投资“苏州模式”特色鲜明 产业龙头发挥引领作用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7
股权投资"苏州模式" - 苏州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股权投资"苏州模式",成为创新与产业、产业与资本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 [1] - 苏州市基金业联合会成立14年,已发展成为整合政府、资本、产业资源的关键纽带 [1] - 2024年苏州市投资案例数784例,同比下降5.4%,投资金额366.87亿元,同比上升8.1%,呈现量减质升特征 [1] 2025年苏州创投三大特征 - 大基金发挥引领作用: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领域已有百亿母基金设立,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完成20-40亿元母基金设立,近期发布100亿元直投基金和100亿元人才引进母基金 [1] - "产投融合"深化:苏州本土产业完整度居全国前列,产业龙头在各自领域发挥投资引领作用,上市公司群体在创业孵化和投资中作用显著 [2] - 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纷纷落地,民营企业家对创业投资关注度提高,募资效率提升,更注重项目商业逻辑和投后管理 [2] 苏州产业与创新基础 - 2024年末苏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2.43万家,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07家,均为全国第四 [2] - A股上市公司219家,全国第五;境内外上市公司267家,其中科创板55家全国第三,北交所12家全国第二 [2] 苏州市基金业联合会工作重点 - 长期致力于做好三件事:党委和政府关注的事、创新企业关心的事、会员机构关切的事 [3] - 依托苏州产业资源和创投生态,为创投行业和产业发展做好基础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3]
光明科学城:解码三创融合的科创“成长方程式”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0
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生态 - 光明科学城以"创投路"为核心辐射区域,聚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所,以及众多创业企业,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联动的科技生态 [1] -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已建成启用,鹏城云脑Ⅲ、深圳超算二期等加速建设,配套《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及55项实施细则吸引顶尖人才 [2] - 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以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为核心的"强磁场",周边聚集"湾有引力"创新中心、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产学研用要素 [2][3] 企业孵化与产业协同 - 生物医药孵化器"湾有引力"提供覆盖研发、中试到成果展示的全链条服务,入孵企业可共享科研机构仪器平台,节省设备购置成本,且享受免租和低管理费政策 [3] - 清研锂业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建成两条年处理1万吨废旧锂电池的破碎拆解线,技术国际领先,并利用贝特瑞园区现有厂房设备缩短负极材料修复产线投产周期 [4] - 光明科学城通过产业链集群(如贝特瑞、星源材质等新材料头部企业)、政策支持(研发补贴、人才住房)和创业服务(快速落实社保补贴)加速企业成长 [4][5] 创投与资本赋能 - 光明区政府联合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力合科创设立规模2亿元的光明力合科学城种子基金,存续期15年,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首笔投资投向基因编辑公司艾迪贝克 [6][7] - 2018-2024年光明区投融资事件达511件,涉及456家公司,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领域,深高新投累计投资24家光明区科技企业,总金额4.3亿元 [6][8] - 创投机构提供全周期赋能,如深高新投与光明科发集团共建"光明动力加速器",提供招商、孵化、咨询等综合服务,助力优优绿能等企业上市 [7][8] 产业集聚与成果 - 截至2023年7月,光明科学城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3家,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 [5] - 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优优绿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快充模块第一股",其成长过程中获得深高新投等机构资金与资源支持 [7]
十年磨一剑,恒坤新材如何闯出国产光刻胶的“无人区”
财经网· 2025-07-25 00:39
公司发展历程 - 恒坤新材从实验室样品起步,经过十几年发展成为产业链核心的关键供应者 [1] - 公司不依赖国家队或资本光环,而是通过工艺细节和客户验证逐步建立国产高端材料根基 [1] - 从2014年切入半导体材料至今,公司已形成KrF、i Line、SOC、BARC、TEOS等系列产品布局,全部具备产业化能力 [4] 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光刻胶是晶圆制造中的关键材料,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尤其在12英寸晶圆厂使用的KrF、i Line、SOC、BARC等领域国产化率极低 [2] - 公司自研的系列光刻胶产品已完成主流晶圆厂验证并实现稳定供货,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 [2] - 公司已成功实现从样品到批量的跨越,站稳国产材料市场核心位置 [5] - ArF光刻胶已获得客户验证通过并取得正式订单,公司正持续攻坚更高阶材料领域 [10] 生产与交付能力 - 公司在合肥、漳州、大连等地投建现代化生产平台,建立一体化制造系统 [6] - 已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可复制的量产体系,为大批量客户交付提供保障 [7] 客户合作模式 - 公司采用"客户共创者"模式,深入晶圆厂工艺一线与客户共同定义需求、测试和改良产品 [8] - 这种深度协同使公司产品成为"被验证过的国产好胶",吸引客户从使用者转变为共建者 [9]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不仅是材料供应商,更是国产芯片生态链中的关键稳定器 [10] - 在产业变革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公司选择攻坚最难的技术领域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11] - 公司通过十年深耕,正将更多"不可能"变为"正在发生" [12]
四方达: 关于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即将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21
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及数量 - 公司于2018年7月26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计划以2,000万至5,000万元自筹资金回购A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 [1] - 截至2019年1月21日,累计回购5,000,077股,其中491,231股划拨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 [2] 股份过户及解锁安排 - 2022年1月25日完成491,231股回购股票非交易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专户 [2] - 持股计划分三期解锁:2023年1月25日解锁40%(196,492股)、2024年1月25日解锁30%(147,369股)、2025年1月25日解锁剩余30%(147,370股),合计491,231股全部解锁 [3] 存续期届满前处置情况 - 2023年11月20日至2025年6月2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全部出售491,231股(占公司总股本0.10%) [3] - 存续期将于2026年1月25日届满,期间未出现股票质押、担保或转让给个人的情形 [3] 存续期管理规则 - 存续期48个月自最后一笔股票过户日起算,可经2/3以上份额持有人同意并董事会批准后延长 [4][5] - 持有人权益处置规则包含职务变更、离职(含辞职/裁员)、退休、丧失劳动能力、死亡等6类情形,其中非正常离职者权益按初始购买价由公司收回 [5][6] 合规性说明 - 实施期间严格遵守敏感期交易禁令及信息披露规定,未涉及内幕交易 [4] - 公司将按法规完成清算分配及终止程序 [4][6]
华光新材: 华光新材关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预留份额分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20
员工持股计划概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完成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预留份额分配,涉及41.3万股股票,由不超过110名员工认购,认购价格为9.73元/股 [1][3][4] - 预留份额来源包括原计划预留40万股及收回离职员工持有的1.3万股,合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3][6] - 参与对象为核心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骨干等,其中102名普通员工合计认购38.2万股(占计划总额19.1%),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30% [5][6] 分配与锁定期安排 - 预留份额锁定期为12个月,解锁后由管理委员会择机出售或过户至个人账户,锁定期内衍生股份(如送转股)需同步锁定 [6][7] - 禁止买卖股票窗口期包括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业绩预告前10日及重大事件决策至披露期间 [7] 业绩考核机制 - 考核年度为2025年,以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为基准,目标值分两档:触发值(最低要求)和挑战值(更高目标),实际解锁比例按完成率计算 [7][8] - 公司层面解锁比例分三档:完成挑战值100%解锁,低于触发值则0解锁,中间值按线性比例计算 [8] - 个人考核分A/B/C/D四档,对应解锁比例分别为100%、80%、0%,未解锁份额由管理委员会收回并重新分配或出售 [9][10] 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该计划已通过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无需再次提交审议,并获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出具合规法律意见书 [1][2][11]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分配程序合法,不存在强制参与或财务资助情形 [10]